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联播》栏目收视状况

《新闻联播》栏目收视状况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新闻联播》栏目收视状况1978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改称中央电视台,英文缩写CCTV,但正式定名的《新闻联播》,却在这一年的1月1日就通过电波发向了全国。以下根据CSM媒介研究的数据对2000年以来《新闻联播》的收视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三、《新闻联播》栏目收视状况

1978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改称中央电视台,英文缩写CCTV,但正式定名的《新闻联播》,却在这一年的1月1日就通过电波发向了全国。1978年1月1 日,第一期《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共5条新闻,加上配乐和切换时间,全长20分钟,头条是《邓副主席出席国务院办公室招待会,同外国专家欢庆新年》。1980年10 月,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做出决定,“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县广播站”,必须转播央视《新闻联播》。1982年9月1日起,中央明确规定,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将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首次成为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之前,中央政令和重要信息的发布渠道,以《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主。[24]

开播至今,《新闻联播》已经是有30多年历史的品牌新闻栏目,节目形态、节目收视都在发生着潜变,就以最直观的节目条数为例,2007年12月10日至12月16日《新闻联播》共有新闻215条,平均每天播出30.71条[25],与《新闻联播》最初的形态有了很多不同。以下根据CSM媒介研究的数据对2000年以来《新闻联播》的收视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26]

1.收视变化情况

首先需要了解,从2000年至2008年CSM媒介研究最大市(县)样本组合是不断扩大的,历年《新闻联播》收视率变化一定程度会受每年样本组合的调整,所以本部分的分析还引入了“全国所有样本市(县) 19∶00-19∶30收视”以及北京地区《新闻联播》的收视进行参照,此外本处所分析的《新闻联播》收视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19∶00-19∶30播出的节目,不涉及重播及其他频道转播情况。

表14 2000年至2008年《新闻联播》收视情况

img204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总体而言,从2000年至2008年,电视19∶00-19∶30的收视呈现下降趋势,从49.96%下降到36.1%,2001年至2007年降幅在-1.51至-8.38之间;在全国所有样本市(县)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新闻联播》总体收视率从2000年的26.45%下降到2008年的8.73%,2001年至2007年,降幅在-3.82至-21.48之间,总体降幅大于19∶00-19∶30所有收视的降幅。在北京地区,2000年至2008年《新闻联播》的收视率从6.62%降至3.49%,几年间《新闻联播》收视有升有降,可见不同地区对于《新闻联播》的收视是不同的,这与当地频道在同时期播出的节目有关。从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来看,已经收视了《新闻联播》的观众,收视时间变化不大,全国所有样本市(县)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由2000年的28.9下降到2008年的24,北京地区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由2000年的17.8下降到2008年的13.1。

2.观众特征情况

根据2008年《新闻联播》栏目观众构成、集中度,男性、35岁及以上群体、具有初中高中受教育程度群体、个人收入在601-1200元群体、无业(包括退休人员)在《新闻联播》中所占比重较高,随年龄的增长、学历的提高,观众收视《新闻联播》的倾向更为明显,《新闻联播》的观众构成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观众主体的特征,其观众以家庭规模2口人以上为主体,家中有一台电视机的占67.14%,家中有2-4台电视机的占32.86%,而家中有一台电视机的观众更倾向收视《新闻联播》。

从家庭规模来看,参展2007年全国家庭规模统计情况,家庭户规模2-3口人的观众更多收视《新闻联播》,特别是三口之家,与新闻类节目观众整体特征相同。

img205

图21 2008年《新闻联播》栏目观众构成、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根据2000年至2008年《新闻联播》观众构成,45岁及以上群体在《新闻联播》观众构成中逐年上升,特别是65岁及以上群体上升幅度较大。个人收入在1201元及以上群体在观众构成中比例连续上升。

根据2007年按年龄人口统计情况,5-14岁、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2.83%、14.93%、13.76%、19.46%、14.18%、10.45%、9.35%,从而与《新闻联播》2007年观众比对,24岁及以下、35-44岁群体在观众构成中的比重明显小于这部分群体的统计人口比例,而25-34岁、45岁及以上人口在《新闻联播》中比重大于这部分人群的统计人口比例。某种程度说明,《新闻联播》的观众群体有中、老年化的趋势,年轻人更愿意接触更多的休闲活动,同时也更愿意接受新媒体等新事物。

从观众构成来看,1201元及以上观众逐年增加,这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有较大关系,200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2000年五六百元就是中等收入,2007年一千一二百元是中等收入水平。

表15 2000年至2008年《新闻联播》观众构成

img206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新闻报道广告创收能够双赢固然皆大欢喜,但是新闻之所以谓之新闻,关键的一点在于新闻不会对广告做出原则性的妥协。广电总局电影局5月18日发出通知,全国哀悼日期间,全国各电影频道要播出以抗震救灾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专题、直播、公益广告等,也可以转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的节目;不得播出、拍摄、宣传含有娱乐内容的新闻、专题等节目。在节目编排上,各电视媒体也及时做出调整,仅在5月12日至5月18日全国各级电视台共计播出1397小时的抗震救灾直播节目。据统计,商业广告播出量明显下降,其中省级卫视缩减了47%的广告播出;但公益广告增幅却高达182%。据CTR市场研究新闻监测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08年5月,公益广告投放的增长高达134%,整体达到20.6亿元人民币,而整体广告花费增幅仅1.86%,总投放约325亿元人民币。CTR市场研究对地震前后全国电视媒体的两周广告全天候监测对比显示,震后电视媒体商业广告总花费减少37%,减少近99亿人民币;而公益广告投放费用大幅增长92%,增长了6.7亿人民币;即整体广告总投放减少33%,共计减少92.2亿人民币[27]

这也并非说明新闻与广告背道而驰,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开展,电视业将被分为经营性的电视产业和公益性的电视事业部分,央视的盈利能力将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但是,做好新闻仍然是央视提升盈利能力的前提条件。1994年11月,谭希松操办了第一届“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竞标会”。“黄金时段”的标志就是《新闻联播》前后的若干分钟。结果,山东“孔府宴酒”以3079万元的高价中标,由此诞生了人们熟知的“标王”。2007年央视黄金时段招标总额突破80亿元,如今《新闻联播》前后数分钟的广告收入,占据了CCTV共计16个频道全部广告收入的大部分。[28]需要铭记———广告界耳熟能详的广告“标王”是与中国最为亘古绵长的品牌新闻栏目《新闻联播》相伴相生的,这是因为,只有新闻,才是央视树立权威和公信力的最好途径,高品质的新闻,将为央视创造声誉和品牌,提高央视的广告价值。

结语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万物莫不相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无需教条地将2008年电视新闻报道的表现、收视与2003年“非典”或更早的“伊战”报道品评、褒贬,对于中国电视新闻媒体,无论从应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频次还是从投入报道的深度、广度,2008年无疑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以下对2008年新闻类节目收视特征的简要总结:

● 2006年以来,播出份额最高的三类节目依次为电视剧生活服务、新闻/时事,新闻/时事类节目资源使用效率连续三年位居首位,2008年从2007年的49.8%跃升至57.8%。

● 16∶30-20∶00是新闻节目资源使用效率较高的时段,2008年10∶00-16∶30、20∶00-23∶00时段,节目资源使用效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 中央级频道、省级上星频道播出新闻节目资源使用效率较高,中央级频道优势明显,观众对于新闻节目的收视有近一半是观看中央台的新闻节目。

● 2008年在重大时事报道期间,诸如年初抗击冰冻雨雪灾害、四川汶川地震、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都掀起不同程度的收视波峰。

● 近一半的新闻节目观众收视时长在0.5小时至1小时之间,有四分之一的观众收视新闻节目的时间在0.5小时以下。

● 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的增加,观众构成比例有所增加,个人收入在1200元及以上群体在观众构成中占约占三分之一。

● 2008年七大区域新闻类节目人均收视分钟数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华中地区升幅最高。

● 新闻类节目在成都、南京、广州、长春、深圳、重庆、北京、上海等地表现了相对较强的竞争力。

● 在新闻类节目排名中,位居前三位的中央级频道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台五套、中央台二套,排在前三位的省级卫视是四川卫视、山东卫视、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

●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华北、东北平均到达率较高,在西北地区人均收视分钟数较高,在华南地区人均收视分钟数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北京、天津、武汉、西安、重庆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

● 中央台新闻频道收视的黄金时段为12∶00-12∶45、18∶45-20∶45、21∶45-22∶00,次黄金时段为7∶00-7∶30、11∶00-12∶00、12∶45-13∶45、17∶00-18∶45、20∶45-21∶45、22∶00-23∶15。

● 从收视来看,2008年新闻频道在晚间、上午、下午收视较之2007年有不同程度提高,从市场份额来看,新闻频道在早间最具有竞争力,上午、下午竞争力有所提高。

● 男性、年龄较大、教育程度较高、个人收入较高观众对新闻频道更加青睐。

●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30分》收视率位居新闻频道前三位,资源使用效率较高的栏目是《新闻联播》、《新闻30分》、《我的今日之最》、《360度》、《约会新7天》。

● 汶川“5.12”地震期间(5月12日-5月20日),全国上星频道市场份额排名位居前三位的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四川卫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 35岁及以上群体、具有初中、高中受教育程度群体、个人收入在601-1200元群体、无业(包括退休人员)在《新闻联播》中所占比重较高,随年龄的增长、学历的提高,观众收视《新闻联播》的倾向更为明显。

● 2000年至2008年,45岁及以上群体在《新闻联播》观众构成中逐年上升,特别是65岁及以上群体上升幅度较大,个人收入在1201元及以上群体在观众构成中比例连续上升。

更严谨地做新闻,更积极地尝试创新,随着新闻直播技术不断成熟,新闻报道与社会、与生活融合得更为紧密。2008年的几个重大事件告诉我们的最简单道理就是:“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说话越早,话语空间越大”,第一时间讲话,大家能够认真听,记忆也最深最久,之后的辨别和辩污,别人则会戴有色眼镜,效果就差[29]

(作者:于鹏)

【注释】

[1]新华社:《人民日报:2008,世界留下中国特殊印记》,www.people.com.cn。

[2]本文此处选取了2008年播出比重前3位的节目,即电视剧、生活服务、新闻/时事。

[3]《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白岩松360度的新起点》,http://media.people.com.cn/。

[4]人均收视分钟数(AvMins)是观众日平均收视时间(分钟)与总体推及人口的比值;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AvMins(View))是实际收视观众的日平均收视时间(分钟)与总体收视人口(满足到达条件的人口)的比值,可针对特定频道或时段进行计算。将这两个指标引入节目分析,需要注意,不同类别的节目,特别是单个节目,人均收视分钟数、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会受此类节目播出时长的平均水平、单个节目的时长所限定。

[5]钟新:《英国电视新闻现状与分析》,《中国记者》2001年11期,转引自http://lsg.cnki.net/。

[6]《从CCTV-2“编播季”看电视频道的编播创新》,http://media.people.com.cn/。

[7]收视新闻类节目不同时长受众比例的分析需要用到Infosys中的覆盖率指标,由于选取CSM全国所有样本市(县)的全年数据,软件运算数据量较大,此处的分析选取了全国35个中心城市,分散于全年不同月份的12周调查数据。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9月版。

[9]同上。

[10]韩彪:《2008: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走向未来的分水岭———兼论电视新闻直播理念的演进》,http://www.cnki.net/。

[11]王彩平、李翔:《2008年中国新闻报道综述》,http://www.chinaxwcb.com/。

[12]孙宝国:《创新节目形态,搞好突发事件电视报道》,http://media.people.com.cn/。

[13]时段频道贡献(CTTV%)是指特定频道特定时段观众收视时间与该市场所有频道在参考时段观众总收视时间的百分比值。

[14]时段贡献(Cchn%)是指特定频道特定时段的观众收视时间与该频道观众总收视时间的百分比值。

[15]韩彪:《2008: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走向未来的分水岭———兼论电视新闻直播理念的演进》,http:// www.cnki.net/。

[16]王彩平、李翔:《2008年中国新闻报道综述》,http://www.chinaxwcb.com/。

[17]赵化勇:《发挥电视媒体优势,凝聚抗震救灾力量———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6期。

[18]方汉奇:《中国新闻史上里程碑式的灾难直播报道》,引自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编著:《震撼:媒体回想———5.12汶川大地震备忘》,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9]郑蕴彤:《试论中央电视台在“5.12”汶川地震报道中对话权制高点的掌控》,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20]韩彪:《2008: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走向未来的分水岭———兼论电视新闻直播理念的演进》,http:// www.cnki.net/。

[21]平均到达率(AvRch(000))是指在特定时段内平均每天的符合到达条件的接触总人数,以千人表示。到达条件一般是“至少收看了1分钟”。

[22]董关鹏:《从伊战报道到反击“非典”———中国新闻进入直播时代》,http://www.southcn.com/news/。

[23]韩彪:《2008: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走向未来的分水岭———兼论电视新闻直播理念的演进》,http://www.cnki.net/。

[24]《解密〈新闻联播〉:审片室电话可直通中南海》,http://politics.people.com.cn/。

[25]周小普、王冲:《〈新闻联播〉现状调查分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

[26]此处使用了CSM媒介研究当年最大的市(县)样本组合,2000年62个,2001年62个,2002年69个,2003年79个,2004年84个,2005年102个,2006年127个,2007年154个,2008年154个。

[27]崔保国、周逵:《2008中国传媒产业关键词》,《中国记者》,转引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

[28]《解密〈新闻联播〉:每晚七点收看电视总动员》,http://politics.people.com.cn/。

[29]周小普:《2008辩证法》,《震撼·媒体回想》,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第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