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节目收视市场整体状况

新闻节目收视市场整体状况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闻节目收视市场整体状况以下从节目资源使用、时期走势对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的整体特征、竞争态势加以分析,从收看新闻类节目不同时长观众比例、观众构成、集中度对新闻节目的观众特征加以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地区新闻节目的收视情况以及上星频道新闻类节目的频道、节目排名进行浅析。

一、新闻节目收视市场整体状况

以下从节目资源使用、时期走势对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的整体特征、竞争态势加以分析,从收看新闻类节目不同时长观众比例、观众构成、集中度对新闻节目的观众特征加以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地区新闻节目的收视情况以及上星频道新闻类节目的频道、节目排名进行浅析。

(一)新闻类节目资源使用情况

节目资源使用效率很直观地反映了节目收播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但是理解节目资源使用不应囿于节目播出量与收视量多少这一单一的因素,节目资源使用情况与节目受众媒介接触习惯、节目类别的特征、播出时段、播出范围、播出频次、首重播编播情况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不同的维度对新闻类节目的资源使用情况加以浅析。

1.2006-2008年主要节目资源使用情况

2008年,播出份额最高的三类节目依次为电视剧生活服务、新闻/时事。从2006年以来的情况看,新闻/时事的节目资源使用效率最高,电视剧次之,生活服务的节目资源使用效率有待提高。总体而言,新闻/时事节目的播出份额较为稳定,2006年、2007年分别为7.8%和7.9%,2008年有小幅提高,为8.7%,2008年节目资源使用效率较之2007年有所提高,达到57.8%。

表1 2006-2008年全国样本市(县)主要节目[2]播出、收视比重及资源使用情况(%)

img17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2.2008年各类新闻节目资源使用情况

根据CSM媒介研究InfosysTV现有节目分类情况,新闻类节目所属更为细化的分类还包括新闻/时事其他、新闻评述、综合新闻、财经新闻、法治新闻、综艺娱乐报道、体育新闻、外语新闻,从2008年的情况来看,新闻评述、财经新闻节目资源使用效率较高,综合新闻、法治新闻节目收播情况较为平衡。

表2 2008年各类新闻节目资源使用情况(%)

img171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3.不同时段新闻类节目资源使用情况

从受众对新闻节目的收视来看,在全天的不同时段,受众收视新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将全天06∶00-26∶00划分为9个时段,从2007年、2008年两年的情况看,16∶30-20∶00是新闻节目资源使用效率较高的时段,对比2007年、2008年的情况,2008年10∶00-16∶30、20∶00-23∶00时段,节目资源使用效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尽管2008年是大事危情频发的一年,但是从收视调查数据来看,多数观众早间收视新闻的习惯尚未形成。

表3 2007年、2008年不同时段新闻类节目资源使用情况(%)

img172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4.各级别频道播出的新闻节目资源使用情况

根据2007年、2008年各级别频道播出新闻节目的资源使用情况来看,中央级频道、省级上星频道播出新闻节目资源使用效率较高,特别是中央级频道优势明显,尽管从地域性而言,省级非上星频道、市(县)频道在地方新闻的报道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从观众对于新闻权威性、准确性的诉求,以及频道覆盖优势等方面考虑,中央级频道、省级上星频道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

对于新闻与民生,白岩松有这样的一种表述,我一直就不同意“民生”新闻这个词,在我看来,两会应该是最大的民生新闻,叫大爷大妈的不一定是民生新闻,我觉得关键是要做出所有新闻的民生性。[3]也就是说,民生、贴近性并非是某一级别频道新闻节目的专利,中央级媒体新闻报道的视角更广博一些,而地方新闻选取内容更为地域化,当发生大事危情,通常而言,观众还是更为倾向第一时间看到更为权威的报道。

表4 2007年、2008年各级别频道播出新闻节目的资源使用情况(%)

img17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二)新闻类节目时期走势

1.新闻类节目全天收视走势

以下引入人均收视分钟数、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4]两个指标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分析新闻类节目的全天收视特征,引入节目形态差异较大的电视剧进行对比,新闻类节目在全天6∶30-8∶30、11∶45-12∶45、18∶00-19∶30时段形成全天渐次升高的收视波峰,在晚间18∶00-19∶30时段,收视较为集中,特别是在19∶00人均收视分钟数高于电视剧全天最高水平,从切实发生收视行为的观众来看,6∶15-7∶45、12∶00-12∶30、18∶00-18∶45、19∶00-19∶15形成全天四次收视波峰,全天收视最高峰出现在19∶00,一定程度上由于电视剧这种节目形态播出时长的平均水平要高于新闻节目播出时长的平均水平,在全天的收视中电视剧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显示了更为明显的优势。

img174

图1 2008年新闻、电视剧全天人均收视分钟数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img175

图2 2008年新闻、电视剧全天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2.新闻类节目全年收视走势

在所有节目形态中,新闻类节目(包括各个领域的行业新闻、分类新闻)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最为直接相关的。2008年,大事危情频发,抗击冰冻雨雪灾害、3.14西藏拉萨暴力事件、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5.12汶川大地震、贵州瓮安县6.28事件、云南孟连县7.19胶农事件、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神舟七号飞天、改革开放30年报道等一系列事件,中国新闻媒体都以积极的姿态较快投入报道,并拉动了新闻类节目的收视。从2007年、2008年新闻类节目人均收视分钟数周走势比较来看,2008年在重大时事报道期间,诸如年初抗击冰冻雨雪灾害、四川汶川地震、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都掀起不同程度的收视波峰,并且在全年的绝大部分时间2008年新闻节目收视好于2007年。

img176

图3 2007年、2008年新闻类节目人均收视分钟数周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三)收看新闻类节目不同时长的观众比例

根据2008年收看新闻类节目不同时长的观众比例数据,有近一半的新闻节目观众收视时长在0.5小时至1小时之间,有四分之一的观众收视新闻节目的时间在0.5小时以下,换言之,74.6%的观众收视新闻节目的时长在1小时以内,这与收视其他节目,特别是电视剧节目的情况是有差异性的。尊重观众的收视习惯,对于节目编播与节目时长的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英国独立电视委员会(ITC,负责发放电视执照并制定节目准则)的规定,电视机构主要频道必须履行的新闻传播职责是: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出至少三档全国及国际新闻,分别是午间(lunch time) 20分钟,晚间(early evening) 15分钟,黄金时间(peak time) 30分钟;平均每周一次时事评论节目,时长要求在1.5小时左右。多年来,英国BBC和ITV都严格遵守着这一规定,每天播出三到四档新闻节目。具体操作情况也会根据节目播出收视有所调整,例如,2000年10月中旬,21∶00(被视为黄金时段)的新闻被推迟到22∶00。[5]美国,新闻节目的早间一般是120分钟,最短的也是90分钟,周末的时候新闻节目基本上小于60分钟或者是30分钟,原因是生活形态发生了变化。[6]

各国的国情、受众收视习惯不同,新闻节目编播也有所差异,例如《新闻联播》、《新闻30分》都是品牌新闻栏目,也有《新闻调查》(45分钟)等大时段的深度报道、新闻评论性栏目,地方电视媒体,例如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1/7》(60分钟)为代表的新闻杂志型栏目,播出时间较短的品牌栏目,例如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透视》(不足10分钟)等,新闻节目依据不同的内容、表现形式,节目播出时长、编播有所不同,但需要以观众收视习惯为借鉴。

img177

图4 2008年收视新闻类节目不同时长的受众比例[7]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35个中心城市

(四)新闻类节目观众构成、集中度

根据2008年新闻类节目观众构成、集中度数据,从观众构成来看,男性高于女性,在4-54岁群体中,随年龄的增加,观众构成比例有所增加,55岁及以上群体在观众构成中占31.53%,具有初中、高中受教育程度群体、个人收入为601-1200元的群体在观众构成中比重较高,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个人收入在1200元及以上群体(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8],基于国情,个人收入1200元及以上为中高收入群体)在观众构成中占30.74%,具有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群体、无业(包括退休人员)在观众构成中也有相当的比例。

尽管从观众构成来看,家庭规模2口人、3口人、4口人及以上的比重均衡,但是可以看到,家庭中有2-4台电视的比重占38.02%,一定程度上使电视收视个人化成为可能。家庭户规模1口人、2口人、3口人、4口人及以上,在观众构成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53%/、25.94%、37.37%、34.17%,根据2007年的统计情况,家庭户规模1口人、2口人、3口人、4口人及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8.94%、24.43%、30.36%、36.27%[9],家庭户规模在2口人、3口人的观众更多收视新闻类节目。从集中度来看,规律性表现为男性较之女性更青睐新闻,随年龄增长对新闻收视更为喜爱。

img178

图5 2008年新闻类节目观众构成、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根据2008年中央级频道、省级上星频道新闻节目观众构成、集中度数据,中央级、省级上星频道新闻节目观众特征表现出了和所有新闻类节目观众特征趋同的表象,对比中央级频道、省级上星频道新闻类节目观众特征,男性、55岁及以上老年群体、具有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群体、个人收入在601元以上中高收入群体、无业(包括退休人员)更倾向于收视中央级频道的新闻节目。

img179

图6 2008年中央级频道、省级上星频道新闻节目观众构成、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根据2008年省级非上星、市(县)级频道新闻节目观众构成、集中度数据,省级非上星、市(县)级频道新闻类节目观众特征与总体新闻节目观众特征趋同,对比两类地面频道新闻节目的观众特征,两类频道新闻节目收视的观众特征极为接近,15-24岁、45-64岁群体、无收入、个人收入在1-2000元群体收视省级非上星频道比重略高,从2008年的收视数据来看,个人收入2001元及以上高收入群体较为青睐市(县)级频道的新闻节目。

img180

图7 2008年省级非上星、市(县)级频道新闻节目观众构成、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五)新闻节目不同地区的收视情况

1.七大行政区新闻节目收视情况

对比2007年、2008年全国七大区域新闻节目收视情况,可以看出,2008年七大区域新闻类节目人均收视分钟数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华中地区升幅最高,达到33.62%,西北、华中、华南、东北人均收视分钟数增幅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18%。从2008年的情况看,西北、东北是新闻节目人均收视分钟数较高的地区。

表5 2007年、2008年全国七大区域新闻节目收视情况

img181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2.新闻节目在35中心城市竞争情况

从2008年35城市新闻类节目在实际观众/潜在观众中的竞争情况来看,新闻类节目在成都、南京、广州、长春表现了较强的竞争力,人均收视分钟数、平均到达率均超出了35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成都地区收视较好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青岛、兰州、贵阳、西宁等城市新闻节目有较高的人均收视分钟数,而平均到达率有待提高,在上海、重庆、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新闻节目的平均到达率较高,人均收视分钟数较低,而福州、长沙、海口等城市,新闻节目整体竞争力较为缺乏。

img182

图8 2008年35城市新闻类节目在实际观众/潜在观众中的竞争情况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35中心城市

新闻类节目在实际观众/潜在观众中的竞争情况,提供了35城市新闻节目在所有收视和可能收视新闻类节目的观众中的竞争情况,具体到收视了新闻节目的群体而言,从2008年35城市新闻类节目在观众中的竞争情况来看,新闻类节目在广州、成都、深圳、重庆、南京、北京、上海七城市较具竞争力,新闻类节目竞争强势区间;而在厦门、贵阳、南昌等地,新闻类节目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较高,平均到达率较低,在天津、沈阳、杭州、济南等地,平均到达率较高,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较低。对比在潜在观众中的竞争情况,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选择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收视时间高于平均水平。

img183

图9 2008年35城市新闻类节目在观众中的竞争情况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35中心城市

(六)新闻类节目频道收视排名

以下本文对具有全国收视意义的中央级频道、省级上星频道新闻节目频道的收视加以浅析。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于2008年年初进行了内部机构调整,将所有前期采访部门与后期播出部门合并,遵照国际成熟运作模式,成立了一个新部门:新闻采编部,使采访、编辑、播出统一纳入一个管理部门。这个部门成立时拥有425名员工、号称中国最大的电视采编播一体的部门,在2008年经历了抗击冰冻雨雪灾害、3.14西藏拉萨暴力事件、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神舟七号飞天、改革开放30年报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新闻直播报道和宣传战役,真正实现了大编辑部运作体制。[10]从上文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2008年中央级频道新闻节目播出占所有新闻节目播出的4.79%,而收视比重则达到46.12%,也就是说观众对于新闻节目的收视有近一半是观看中央台的新闻节目。

在中央级频道内部,新闻节目资源的配置与收视也有所不同,根据2008年中央级频道市场份额排名(所有节目/新闻节目),在所有节目排名中,位居前三位的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台八套、中央台三套,而新闻节目排名中位居前三位的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台五套、中央台二套,中央台四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由所有节目排名中的第六位、第九位,跃居前五位。

表6 2008年中央级频道市场份额排名(所有节目/新闻节目)

img184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根据2008年省级上星卫视市场份额排名(所有节目/新闻节目),在所有节目排名中,排在前三位的频道是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安徽卫视、江苏卫视,在新闻类节目排名中,排在前三位的频道是四川卫视、山东卫视、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

2008年,在省级上星卫视新闻节目市场份额排名中,四川卫视、山东卫视、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位居前三位,特别是四川卫视市场份额达到1.65%,收视率为0.28%,山东卫视、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市场份额、收视率较为接近。

表7 2008年省级上星卫视市场份额排名(所有节目/新闻节目)

img185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七)新闻类节目收视排名

根据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收视率排名前五位的节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这样的品牌新闻栏目依旧保持很高的收视,此外“温家宝在汶川映秀镇会见中外记者”(紧急突发事件报道)、“神七问天直播特别节目”(重大直播报道)、“真挚的关怀深入的指导”(记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塞县调研和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涉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的重大主题)也有较好的收视。

根据2008年省级上星频道新闻节目收视率排名前五位的节目,四川卫视的节目占据三位,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的节目占据两位,位居前五位的“真情人生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汶川地震特别报道”、“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与5.12汶川地震直接相关。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指出政府应该通过大众媒介主动地公开危机信息,为新闻媒体进行政府信息报道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条例》颁布十天后,5.12汶川地震发生,灾区信息透明公开的程度与全国积极响应救灾的行动前所未有。

表8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收视率排名前五位的节目

img186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2008年1月中旬开始,我国南方十几个省市出现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各个省级卫视,尤其是受灾情况比较严重地区的省级卫视,更是纷纷打破原有的节目编排,及时报道各自地区的最新情况。在年初的《突围冰雪线》报道中,为了更加直观地将冰雪造成的灾情和救援场景真实记录,湖南卫视率先采用直升机航拍的方式进行报道,从1月29日到1月31日,电视新闻工作者共航拍3次,飞行时间长达4个小时,飞行距离长达500多公里。报道内容将新闻的广度与深度结合起来,既有灾情的全景扫描,也有聚焦京珠路、电力抢修这样的专题报道[11]

表9 2008年省级上星频道新闻节目收视率排名前五位的节目

img187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