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收视状况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收视状况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收视状况国外一些著名的电视新闻频道,如BBC、CNN、半岛电视台等的成功运作,表明新闻频道是全球传播时代传播效果较好的频道类别之一。中央台新闻频道2003年5月1日试播,7月1日正式播出。经过开播以来的几次改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定位和功能更加清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西北地区人均收视分钟数较高与新闻类节目整体在西北收视较好趋同。

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收视状况

国外一些著名的电视新闻频道,如BBC、CNN、半岛电视台等的成功运作,表明新闻频道是全球传播时代传播效果较好的频道类别之一。中国经济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新闻频道在强化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重大时事中的话语权有重要意义。

中央台新闻频道2003年5月1日试播,7月1日正式播出。频道口号: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2004年新闻频道进行两次改版,裁撤了《亚洲报道》《文化报道》《声音》等收视表现不好和社会反响度不高的栏目,同时调整了《社会记录》《新闻会客厅》《国际观察》的播出时间,以放大优势栏目的收视效果。2006年6月初,新闻频道再次改版。2008年3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再次调整,增设一档日播的评论性栏目《新闻1+1》,将《东方时空》改造为以深度报道为主的频道标志性栏目,还撤并了7个同质化的栏目。经过开播以来的几次改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定位和功能更加清晰。面对突发事件,该频道凭借诸多的直播化的消息、专题、评论、谈话等节目和栏目形态,构建覆盖全天、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立体式报道架构,全面占据了国内新闻传播的制高点,已成为观众了解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首选频道。[12]以下根据CSM媒介研究2008年的收视数据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收视情况加以浅析。

(一)中央台新闻频道分地区收视情况

1.频道在七大行政区的收视情况

根据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全国七大行政区收视数据,新闻频道在华北、东北平均到达率较高,在西北地区人均收视分钟数较高,在华南地区人均收视分钟数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西北地区人均收视分钟数较高与新闻类节目整体在西北收视较好趋同。

img188

图10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全国七大行政区收视情况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2.频道在35个城市的收视情况

将频道的收视横向比较时,应该注意到,不同频道在不同地区到达率有所不同,而到达率与收视率是一种正相关关系,频道在某一地区到达率较高,则可能推动收视率有较好的表现。根据2008年CCTV-1、CCTV-新闻在35个中心城市到达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35地区到达率均不及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即便同为中央级媒体的频道,在不同地区达到情况也是存在差异的(见图11)。

3.频道在35个中心城市的竞争情况

根据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35中心城市竞争力数据,从2008年收看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观众情况来看,北京、天津、武汉、西安、重庆是收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平均到达率、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均高出平均水平的城市,位于强势区间;在深圳、沈阳、南京、济南、上海平均到达率较高,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低于平均水平;在兰州、南宁、乌鲁木齐、贵阳、呼和浩特、青岛、厦门、海口、合肥、南昌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较高,平均到达率低于平均水平,其他城市则两项指标均低于平均水平。

img189

图11 2008年CCTV-1、CCTV-新闻在35个中心城市到达率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35中心城市

通常,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各地要面临其他类节目对受众的分流,即便观众收视新闻,新闻频道也需要与地方新闻以及中央级其他频道新闻,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节目竞争。

img190

图12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35中心城市竞争力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35中心城市

(二)中央台新闻频道时期走势

1.频道收视的黄金时段

以时间段频道贡献[13]为参考,界定各类型时段。以刻钟收听率为准,全天共96个一刻钟,因总时间段频道贡献为100,则平均每刻钟的时间段贡献约为1%。在此把时间段频道贡献低于1%的称为非黄金时段,把时间段频道贡献介乎1%至2%的段位称为次黄金时段,则时间段频道贡献高于2%的称为黄金时段。电视节目整体的黄金时段为18∶30-22∶15、次黄金时段为11∶45-13∶15、17∶30-18∶15、22∶30-23∶15。

img191

图13 2008年电视节目全天收视及时间段频道贡献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而具体到不同类的节目、不同的频道,各自收视的“黄金时段”、“次黄金时段”又有所不同,引入时段贡献[14]的指标,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黄金时段为12∶15-12∶30、19∶00-22∶00,次黄金时段为12∶00-12∶15、12∶30-13∶15、18∶45-19∶00、22∶00-22∶30;新闻频道的黄金时段为12∶00-12∶45、18∶45-20∶45、21∶45-22∶00,次黄金时段为7∶00-7∶30、11∶00-12∶00、12∶45-13∶45、17∶00-18∶45、20∶45-21∶45、22∶00-23∶15。新闻频道全天黄金时段、次黄金时段频次较多,与其作为新闻类专业频道的编播有密切关系。新闻专业频道首先是以24档整点新闻和分类新闻作为频道的骨干架构,实现了新闻的快速、滚动、递进播出,然后在整点新闻之间播出专题类新闻节目,选取一定的新闻主题进行更全面和更具深度的分析、解读。最后,在新闻节目之间用较短的时间辅之以实用资讯节目和栏目、频道宣传节目。这样的架构使频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观众根据自身需求随时收看新闻。

img192

图14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新闻频道时段贡献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2.频道全天收视走势

根据2007年、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天收视走势,频道收视率与市场份额反映了相同的趋势,从收视来看,2008年新闻频道在晚间黄金时段,特别是全天收视高峰19∶15、上午(7∶00-11∶30)、下午(13∶00-18∶15)、晚间(19∶45-24∶00)收视较之2007年有不同程度提高,从市场份额来看,新闻频道在早间最具有竞争力,上午、下午非黄金时段竞争力有所提高。2008年,重大新闻时事频发,特别直播报道拉动新闻频道的全天收视。

img193

图15 2007年、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天收视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3.频道全年收视走势

2008年1月中旬开始,我国南方十几个省市出现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在1 月16日京广线因恶劣天气被迫中断后,央视新闻频道就迅速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迎战暴风雪》。在1月25日第二轮降雪开始的第二轮报道中,央视的《迎战暴风雪》节目与江苏、湖南、安徽、广东等十多个省级电视台以及近50个地市级电视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随时进行现场连线,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传播的联动。

面对四川汶川大地震,央视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报道和特别节目,地震发生后两个半小时,中央电视台第一批记者即开赴灾区;5月12日晚10点起,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实现同步并机播出,节目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体获取震区新闻的主要信息源。

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共投入了14个频道。新闻频道在此期间则定位于“奥运资讯频道”,提出的口号是做奥运赛事的“遥控器”和奥运时代的“广角镜”,除了重点奥运赛事的实时直播外,还充当奥运新闻资讯的集纳平台。大量的动态新闻与奥运直播报道一起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屏幕上。屏幕则参照目前国际流行的电视指南频道的模式,以“反L屏”的设计集纳了视频和文字共七路信息。[15]

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运行期间,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持续一周的直播活动,是神州系列报道中直播信号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城、着陆场、宇航员家乡等处全部设有直播信号,尤其是对宇航员走出舱门、太空漫游、返回轨道舱、天地对话、失重场景内容的全程跟踪更具视觉冲击力,精彩的直播画面使观众真正享受到了科普盛宴。[16]2008年,新闻频道面对突发性事件积极应对,其及时、公开、准确的报道形成了全年多次收视波峰。

img194

图16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年收视周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三)频道观众构成、集中度

根据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观众构成、集中度数据,男性观众构成的比例高于女性,4-54岁观众中,随年龄增加在观众构成中比例有所增加,具有初中、高中受教育程度群体在观众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群体占21.24%,无业(包括退休人员)在观众构成中占43.45%,从收入构成来看,个人收入在601-1200元群体在观众构成中占较大比重,个人收入在1201元以上群体在观众构成中占据35.19%。

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集中度来看,男性、随年龄增加、受教育程度增加、个人收入增加观众对新闻频道更加青睐。

img195

图17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观众构成、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四)频道主要栏目收视与资源使用情况

1.主要栏目收视情况

根据2008年新闻频道主要栏目收视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30分》收视率位居频道前三位,这与节目品牌效应与编播时间、观众收视新闻习惯密切相关,之后各栏目收视率较为接近,从位居第4位的《约会新7天》至《法治在线》(第15 位),收视率的变化幅度仅在0.3%至0.42%之间。

表10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要栏目收视率

img196

续表

img197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2.主要栏目资源使用情况

进一步从栏目资源使用效率来更好地了解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栏目资源配置情况,资源使用效率较高的前五档栏目是《新闻联播》、《新闻30分》、《我的今日之最》、《360度》、《约会新7天》,《新闻联播》、《新闻30分》节目资源使用效率超过了100%。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成立之前,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已经实现了多档整点新闻滚动播出,1996年《新闻联播》直播化,新闻性明显增强。从节目、频道发展沿革来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较具渊源,新闻频道可以看作是对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部分的剥离和放大。《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30分》《晚间新闻》这类重头新闻栏目都是并机播出,《面对面》、《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品牌节目也是从一套平移过来。新闻频道成立后,每天24档整点新闻滚动播出,随时插播,再加上各种新闻专题栏目和资讯节目,力求充分满足观众的知情权和新闻信息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向新闻本位的回归,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过程中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表11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要栏目资源使用效率

img198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节目有非常大的重叠部分,以下本文对2008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主要新闻栏目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部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新闻栏目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在新闻频道的收视,例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晚间新闻》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资源使用效率要高于新闻频道,《新闻30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资源使用效率也有84.97%。

表12 2008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主要新闻栏目资源使用效率

img199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五)频道突发事件报道的收视———以5.12汶川地震为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15时20 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推出了特别直播报道《关注汶川地震》,并于16时与综合频道并机直播。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到6月3日,中央电视台各频道推出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在1400多小时,播出的抗震救灾消息达24200余条次,总时长近813小时。[17]此外,中央电视台还在此次报道中首次采用直升机、滑翔伞等进行危险的航拍,对地面无法达到的灾区中心进行了最早的直播报道。有学者因此指出:“从新闻史角度来看,央视对这次四川大地震的直播报道可以算做新中国成立以来,乃至整个中国新闻史上对特大灾害报道最及时、最公开、最充分的一次。”[18]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我国首次以整个电视新闻频道这一宏观层面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为单位,对单一突发事件所进行的长时段、大容量、不间断的直播报道,具有里程碑式的标本意义。

四川汶川地震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运用了大量连线报道。电视连线报道把进行直播的演播室与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相连接,采访过程与报道过程合二为一,真正实现了与突发事件实时同步的零距离新闻报道。根据手段的不同,电视连线可进一步分为电话连线、卫星连线、网络连线、微波连线、光纤连线等。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以来,卫星连线报道逐渐成为一种常规化的连线报道形态,其传播效果在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禽流感疫情、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自5月12日20时起,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实现了同步并机播出。直播节目首播新闻200余条次,截至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各频道推出的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达676小时,创造了电视直播史的新纪录。[19]

从2008年全国上星频道市场份额排名来看,排在前三位的频道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八套、中央电视台三套,而从汶川“5.12”地震期间,特别是直播报道较为集中的5月12日-5月20日来看,全国上星频道市场份额排名位居前三位的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四川卫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年度上星频道排名中,四川卫视市场份额只有1.32%,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市场份额只有1.77%。

表13 2008年5月12日-5月20日全国上星频道市场份额排名

img20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根据2008年5月12日至5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天市场份额、收视率走势,全天收视呈现早、中、晚三次高峰,其中晚高峰收视率最高达到2.1%,远远高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天走势(全年平均水平)最高值0.94%(19∶15),直播较为集中的早、中、晚时段与观众生活习惯、媒介接触规律较为相关;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早间最具竞争力,市场份额最高达到12.84%(6∶00),远远高出其全年平均水平7.78%。

img201

图18 2008年5月12日至5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天市场份额、收视率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根据2008年5月5日至7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市场份额、收视率走势,5月5日至5月11日地震之前,收视率、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0.14%-0.19%之间与1.34%-1.52%之间,没有太大波动,5月12日地震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收视率徒升至0.72%,市场份额升至6.35%,在地震直播报道期间,收视率、市场份额最高值出现在5月13日,收视率为1.07%,市场份额为8.47%,直至6月末,频道收视率、市场份额才恢复地震之前的水平。

5月12日地震当天下午,温家宝总理奔赴灾区,专机19∶11抵达成都太平寺军用机场,中央电视台的时政记者将总理在专机上的重要讲话,通过等候在停机坪上的四川电视台的转播车及时回传中央电视台,19∶35得以在延长的《新闻联播》中及时播出。这条在震后几个小时及时播出的《温家宝总理赶赴四川灾区,在专机上发表重要讲话》的政府表态性新闻,虽然时长只有1分18秒,采编略显粗糙,但对于后来的透明开放和举国动员的拉动,产生了蝴蝶效应。加之持续两个多月的抗震救灾直播报道,后来美国《时代》周刊也在2008年6月2日出版的《中国站立起来》的封面文章中说:“面对一场惨痛的悲剧,中国让世界看到,这里的人不仅懂得如何哀悼,更懂得如何给予。此次地震中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表现让西方看到了和以前不同的中国。[20]

img202

图19 2008年5月5日至7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市场份额、收视率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在此变化一下Infosys分析指标,使用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平均到达率(000)进行分析,可以看出,5月5日至5月11日平均到达率(000,千人)在18501-21084之间,没有太大波动,5月12日至5月18日平均到达率(000)在30000以上,5月25日、6月8日平均到达率(000)均攀升至30000以上;从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来看,5月5日至5月11日,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维持在23.5-27.4之间,5月12日至5月21日升至64.0-71.5之间,6月末逐渐恢复到震前水平;从平均到达率(000)[21]走势来看,相对于收视率、市场份额、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观众是否开机收看电视,开机后是否选择新闻频道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而对于已经收视了新闻频道的观众,其收视还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从图20可以看到,在5月19日至5月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平均到达率(000)降至22030、19213、17490,但是收视新闻频道的观众收视时间还是较为稳定的,保持了73.1、70.3、71.5较高的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

img203

图20 2008年5月5日至7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平均到达率、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全国154个样本市(县)

有学者指出,CCTV新闻频道的推出,事实上是中国政府已经深思熟虑的一项策略,即要让中国的媒体变成更具商业和市场头脑的组织。政府内部已有一种日益普遍的认识,官方媒体对新闻事件迟钝或照本宣科的反应即将影响到国家的海外形象,甚至令国内观众失望[22]。中央电视台新闻制播团队有过伊战报道、“非典”报道的历练,2008年国内外大事危情频发,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团队,特别是新闻频道表现出了国家级新闻频道应有的实力。

克尔恺郭尔说:“我能游泳,但对神秘的翱翔来说,我却太重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总在时代的湍流中游泳,但对于梦想中的翱翔,却总感受着自身的沉重。2008 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终于有了翱翔的机会。[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