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推广创造学教学开发学生创造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课题是江苏省教育厅设立的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点课题之一,2002年1月获准立项。课题的最初设计由东南大学牵头,南京大学、江南大学、淮阴工学院等学校参加。课题实施过程中,随着有关人员工作调动,研究和实验工作扩大到安徽工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经过3年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课题各项工作于2004年底全部完成。现将工作概况和经验成果概要总结如下。
一、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结高等学校开设创造学课程的成功经验,构建创造学学科比较科学、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二是探索高等学校推广创造学与创造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与典型模式,以便进一步推广普及。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解决如下两大问题。
1.论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大学生创造力的普遍性与创造力开发的必要性;
2.探索高等学校通过推广创造学类课程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
二、研究方案的实施
本课题研究思路是选择6所综合实力有差异、开设创造学课程有先后、学生创造力开发水平有高低的高等院校,进一步推广创造学及其后续课程,开展创造教育和创造力开发实验。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构建理论体系,促进学科发展。与此同时,概括不尽相同的实施方法和典型模式,为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进创造力开发事业提供样板,创造有利条件。
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2年1月至2003年2月):第一期实验。
东南大学在上好社科类必修课“创造学”的基础上,为强化班开设必修课“创造学”。南京大学、江南大学、淮阴工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开出“创造学”选修课。安徽工业大学提高“创造学”教学质量,组织校际创造成果竞赛与交流。
第二阶段(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第二期实验。
在东南大学提高“创造学”层次,开设后续课程“发明与专利”,并对研究生进行“创造学”双语教学。安徽工业大学在“创造学”公选课基础上进行“机械自动化·创造工程试点班”实验。南京大学为强化部文科班开设“创造学”选修课。南京师范大学及其他学校继续上好“创造学”选修课。继续开展校际交流。
第三阶段(2004年4月至2004年12月):成果总结。
实验总结,校际交流,模式概括与成果提炼,在更大范围推广普及。
三、主要成果
本课题的成果既包括参加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教师们的成果,又包括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们的成果。教师成果的主要形式是论文、著作和教学改革成果;学生的成果则包括发表论文、获得专利以及在多种竞赛中获奖。
1.论文、论文集
(1)李嘉曾,大学生创造力开发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版,2003年第3期
(2)李嘉曾,研究生创造力开发的课程化途径探索,东南大学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2期;中国创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李嘉曾,创造性教学与学习活动的研究探索,全球化与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香港,2003年12月
(4)李嘉曾,美国推广创造教育的特点与成功经验,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5期
(5)李嘉曾,拔尖人才基本特征与培养途径探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6)李嘉曾,我国超常教育先驱者沈亦珍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3年第8期
(7)李嘉曾,创新——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未来科学家,2002年第9期
(8)冷护基、王启平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版,2003年第3期
(9)陈胜军,浅谈创造学,中国现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1期
(10)陈胜军,创造学原理在考试模式改革中的应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版,2003年第3期
(11)张小兵,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版,2003年第3期
(12)李嘉曾,创造力开发是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中、英文稿),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2.著作
(1)李嘉曾,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训练(修订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2版
本书是为课题参加单位开设“创造学”课程修订的教材,在东南大学也作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创造学”的教材。本书已在国内得到推广,被20多所高校选作开设创造学课程的教料。
(2)李嘉曾,创造的魅力,薹滑新竹:凡异文化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本书是东南大学创造学后续课程“创造力开发”的教材。在本课题实施期间,本书被香港政府用于公务员考试,又被台湾有关出版社引进,于2003年5月出版了繁体字版本。
3.教学改革
(1)创造学网络课程
为了借助网络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经东南大学教务处批准立项,结合本课题的实验,在2003年至2004年间开展了创造学网络课程建设,于2004年4月通过专家鉴定,2004年12月修改定稿。
(2)创造学双语教学课程
为了提高创造学的学科层次,本课题负责人在创建我国第一个创造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同时,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学位课“创造学”采用双语教学,受到研究生的欢迎。总结双语教学课程的论文还于2003年9月在德国美因茨举行的第8届欧洲创造力与创新会议上被介绍。
4.学生收获
(1)“挑战杯”竞赛获奖
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学生戴戈发明的“OSC2001型微型掌上数字存储示波器”在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他又在“创造学”及其后续课程“发明与专利”中对该作品进一步改进,完成了“OSC2002双通道数字存储示波器”,并又在第八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安徽工业大学学生经过创造学的训练,在第八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多个二等奖和三等奖,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2)“华为杯”竞赛获奖
东南大学高教所研究生赵小芳、徐丽华结合自己承担本科生“创造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机会,开展创造力与性格特征调查,写出论文《大学生性格特征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对策》,在东大“华为杯”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3)六校学生创意作品竞赛获奖
为了检验创造力开发的效果,体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在创造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创新为主题的创意作品竞赛。本课题实施期间,一般每学年组织一次此类活动。竞赛的主题是“创新的价值——没有无用的东西”,要求学生用废弃的易拉罐或矿泉水瓶,经过自己的设计与制作,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各校先在“创造学”课程的教学班级中进行预赛,经过逐级选拔,最后举行校际决赛。在这些竞赛中,学生们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工具、日用品、玩具和艺术品,体现出很高的创造力水平。
(4)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
创造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平时练习与期末作业相结合,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优势,选择发明设计、创新方案或学术论文作为期末课程作业的形式。由于构思新颖,写作(制作)认真,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因此其中不乏质量很高的作品。经过老师指导、推荐,有一些论文得以公开发表,也有一些发明设计获得国家专利,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5.社会评价
(1)成果获奖
在本课题形成的多种成果中,有一些得到了社会承认,获得了各种奖励。比较具代表性的有如下几项。
①创造学课程教材《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训练》(第一版),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999年12月);
②创造学后续课程教材《创造的魅力》,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1年12月);
③论文“拔尖人才基本特征与培养途径探讨”,获得江苏省教学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2003年8月);
④论文“创新——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三等奖(2003年8月);
⑤安徽工业大学以创造学课程、创造工程试点班为主要内容的创造教育改革成果,获得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就奖(2004年9月);
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4年9月)。
(2)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改革、教学活动和成果已被20多种新闻媒体作过宣传报道。这些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其中主要有《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服务导报》、《现代快报》、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等。表明本课题已经引起社会关注并且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3)主管部门与同行认可
本课题的工作与成果业已得到主管部门认可与同行的肯定。2002年8月,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委托,东南大学主办、本课题负责人主持了一期面向全国高校的“创造学与创造教育研讨讲习班”。来自全国各地30余所高等学校的50多名代表参加研习,学习了东南大学和本课题参加单位开设创造学、开发学生创造力的经验。事后不少学校已经从东南大学引进这一学科,开设创造学或相关课程,着手开展类似的工作。
四、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理论价值
(1)本课题通过研究与实践,进一步修订了创造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这一新兴学科,为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2)本课题通过实验验证了创造力的普遍性与可开发性理论,为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3)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涉及创造学、人才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的原理和方法,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交叉融合。
2.实践意义
(1)本课题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创造学课程的教材体系和教学经验为兄弟院校开设同类课程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助于推广与普及。
(2)本课题开展的实验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课题参加单位的不同模式为不同的学校提供了各自适用的经验。
(3)本课题总结的创造力开发理论与实践经验为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