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性学习的研究

创造性学习的研究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际心理学界,创造性学习一般被认为是西方两种心理学理论的产物,一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二是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学习正是在发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们课题组提出“重复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分类,并强调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性。而我们今天强调创造性学习,则须以创造性教育为基础;创造性学习则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我们的学术团队和课题组对创造性学习探讨了近30年,不仅仅研究文献,更重要的是从事教改研究,尤其是1978年到21世纪围绕着中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研究,获取了一些创造性学习的研究成果。

学习,一般是指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获取经验、知识、文化的手段,知识的继承和文化的传承要依靠学习,而学习的重要内容乃是人类文化创造的结果。学习活动能否增加创造性的意义,学习过程能否增加除旧布新的成分,学习者是否有创造性的动机,学习者是否有学习策略并擅长一定灵活新奇的方法,学习者能否通过学习获得创造性的人格,进而加快发展为创造性人才等,对这些特点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创造性学习”是怎么产生的?这是学术界颇关心的问题。

在国际心理学界,创造性学习一般被认为是西方两种心理学理论的产物,一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二是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思维。这两种理论都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如前所述,当时美国意识到国力竞争的关键在人才的培养,为了改变当时的科学技术状态,美国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前提是创造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学习理论上,按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时,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由传授者传授的,不需要自己任何方式的独立发现。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教学法,学习者将传授者讲授的材料加以内化和组织,以便在必要时再现和利用。奥苏伯尔曾把接受学习分为意义接受学习和机械接受学习,其中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新知识为“认知—知识结构”所同化的过程。学习者理解新知识,原有认知—知识结构获得改造和重组。所谓发现学习,又叫“发现法”,由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习者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发现学习分为独立发现学习和指导发现学习,前者与科学研究相同,在学校学习中较少见;后者却是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它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积极思考,自己体会、“发现”概念和原理的形成步骤。尽管发现学习的效率比接受学习低,而且受学习者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的限制,但是发现学习的倡导者布鲁纳却认为发现学习有四个优点:一是有利于掌握知识体系与学习的方法;二是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自信心;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态度、探究的思维定势;四是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创造性学习正是在发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性学习(creative learning)一词来自创新学习(innovative learning)。“创新学习”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牛津、纽约等6家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的《学无止境》(No Limits to Learning)一书中,它是针对全球存在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等而提出来的。创新学习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维持学习(maintenancelearning)相对立的一种学习。维持学习是获得固定的见解、方法、规则以处理已知的和再发生的情形的学习,它对于封闭的、固定不变的情形是必不可少的。创新学习是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它的主要特点是综合,适用于开放的环境和系统以及宽广的范围。预期和参与构成创新学习过程的概念框架,创新学习需要创造性的工作。维持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另一区别在于:维持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科学权威或行政领导,其解决方案容易被公众理解和接受。到20世纪80年代初,重视使用“创造性学习”概念,探讨学生创造性学习,是为了促进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们课题组提出“重复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分类,并强调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性。

人的创造性的张扬,人的创造性的普遍化,就得有创造性的学习,这是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根本观点出发,确认了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的本性的延伸。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必须是知识不断创新、新事物新业绩不断涌现的时代,必将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由于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创新人才成为竞争合作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必然会如同农业经济时代追求土地,工业经济时代追求资本那样去追求知识,创造性地去学习并掌握知识。知识产权的价值将显著提高,创新人才将成为国际间、企业间争夺的最重要资源,人们将把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创造性的培养应当成为教育的普遍目标,它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促进全体受教育者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各级各类教育都要以此为目的,并为此而做出努力。让我们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从教育改革入手,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合时代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我们中间应涌现出更多的创造型学校、创造型教师,从而产生更多的擅长于创造性学习的创造型学生,赋予创造性学习以本体论的意义。

学习活动,是要把人类所建树的一切经验、认识和文化成果,都用来武装新一代的头脑,以改变个体的行为,为文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学习活动的基础是教育;教育是受教育者学习活动的前提。而我们今天强调创造性学习,则须以创造性教育为基础;创造性学习则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如前所述,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性理论的推动下,由创造性的训练而发展起来的。这种训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心理学家为了发展人类的创造才能,推荐了各种不同的创造力训练程序。例如,人的创造才能发展是与培养个体形成多侧面完整人格的整个过程分不开的,而不能单纯地局限于诸如“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上,因为学生个性(人格)及其内在动机的形成,对创造力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个性的形成必须接受教育的影响。又如,提倡问题—解决训练和其他许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懂得教师是怎样提出某些问题的思路,以便呈现创造能力的方法。其二,教育措施除了对持续和成功的创造力必不可少外,其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归于其组织化因素。它的目的是保证主体的高效率,以及维持其高度创造力的心理状态。近30年来的实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许多组织化程序刺激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创造性的发展。

如前所述,创造性教育就是在这种创造力训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特别要考虑到:呈现式、发现式、发散式和创造式的思维方式。在创造性教育中,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要有创造型的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适应创造性教育的特征,使学生形成一种带有情感色彩且自动化的学习活动,关注在学习中呈现式、发现式、发散式和创造性的问题,这就是创造性学习。所以,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主体与客体(subject and object)原是哲学概念,是用以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的一对哲学范畴。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指向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对象或有内容的,即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必然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然而,在传统的学习观中,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强调接受,强调重复性学习。我们从不否定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不否定接受学习的形式和重复性学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占的位置,但在倡导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则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主体性是学习者作为实践活动、认知活动的学习活动主体的基本特征,它的实质是什么?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们就强调它是由于人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它以主体自身为意识的对象,是思维结构的监控系统。个体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可以实现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这样,人就能按照自己的意识相应地监控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正说明,人在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中,自我意识的监控所表现出来的分析批判性,体现着一个人的智力与能力的水平。美国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概念存在高相关。我们共同的结论是:自我认可、独立性、自主性、情绪坦率上高水平的被试,同样也是高创造力者。如何用这种主体性来揭示学生的学习,又如何来理解学习的主体性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学生是教育目的的体现者。教育(培养)目标,尤其是在创造性教育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生自己的认知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如果学生没有学到知识、没有掌握教育内容,没有用所学的知识促进自己身心的发展和变革,那么教育的目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创造性学习则更是无从谈起。创造性学习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能获得书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还对教师和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质疑,更自主而有选择地吸收。

其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主动获取教育内容、主动吸收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他们才能认识世界,促进自己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主动学习就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教师相对学生的学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折射才能生效。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交互活动,旨在实现学生的社会化、个性化和创造化。所以,学生是学习活动,尤其是在创造性学习的主人,创造性学习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再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探索者,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而且要消化这些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敢于除旧布新,敢于自我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创造性学习过程中是探索者和追求者。对学生主体来说,学习远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增加,而是个体存在的每一部分都与某种学习经验、知识、文化相互贯穿,并且这种贯穿可以导致其态度、个性(人格)及对未来的选择方向发生变化。因此,学生只有发挥主体性,才能使其学习更有创造性的成分,从而更主动地获得发展。

最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反思者。我们所讲的学习的反思过程,就是认知心理学强调的元认知。在创造性学习中,尽管也有直接理解或直接领悟的直觉思维,即所谓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更重要的是有批判思维的成分,即我们古人所指出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换句话说,在创造性学习中,要有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或反思)的思维,要有思维活动的监控成分。有了这种思维,在学习中,就能考虑到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就能不断验证所拟定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就能获得新颖、独特的问题解决的答案,使学习活动更好地获得定向、监控和调节的功能。因此,反思或监控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教改课题组,特别是中学生思维品质研究课题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系统地研究学习策略。

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创造性学习所倡导的是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学习策略的问题,即学习者必须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在国际心理学界,对学习策略的看法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归纳一下,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把学习策略看作学习的规则系统;另一类是把学习策略看作学习过程或步骤;再一类是把学习策略看作学习活动。看法虽不一样,但反映了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揭示学习策略的特征罢了。我们的团队因较长期地研究了学习策略,所以出版了学习策略的专著(剻超英,1999)[25]

我们认为,所谓学习策略,主要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它是认知(认识)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四个问题:一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策略的主要成分是学习方法;三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四是学习策略和认知(认识)策略的关系。

学会学习或学习策略并不是一个新的思想。在西方,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法国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他指出,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要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这里已蕴含了一种创造性学习的思想。在我国,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已重视学会学习的做法,他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学习过程中学习与思考关系的策略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要促进学生有“学—思—行”策略。但真正提出策略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课题中。认知心理学对此起了很大的作用。认知心理学家们重视创造力的发展,重视创造性学习,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强调了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在上边论证创造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正是为了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这里我们还要强调三点。

首先,重视学生的学习策略,就是承认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学习策略受制约于学生本人,它干预学习环节、提高认知功能、调控学习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主体达到创造性学习目标的程度。于是,我们团队史耀芳研究员(1991)[26]提出学生学习策略交叉的七种成分:注意集中、学习组织、联想策略、情境推理、反省思维、动机和情绪、计划和监控。可见,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监控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过程。

其次,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学会学习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学会学习包括学生运用一系列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策略是造成其创造性学习成分多少,从而形成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例如,研究表明,反应慢而仔细准确的“反省型”被试,比起反应快而经常不够准确的“冲动型”被试来,表现出具有更为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多地做出不同的假设;愿意循规蹈矩、喜欢依赖有条理秩序的“结构化”策略的被试,同希望自己来组织课堂内容的“随意性”方式的被试,在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创造性程度表现上是不尽相同的。

再次,在讨论学习策略中不能忽视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的关系。我们团队的董奇教授(1989)[27]指出:元认知在学生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两个方面。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解决“学会学习”的问题。他通过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高低,反映着学生是否有较多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策略也是一个元认知的问题。

最后,学习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选择、使用、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动。学习策略应该包括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学习目标、激发动机、感知教材、理解知识、记忆保持、迁移运用、获得经验的学习过程,以及对学习活动做出检查、评估、矫正、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有了良好的学习策略,他们就意识其学习内容,懂得学习要求,控制学习过程,以做出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决定,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或者做出恰当的选择,灵活地处理各种特殊的学习情境,即形成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创设创造性学习的环境,寻找独特的方法,善于捕捉机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得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否则的话,不仅学会学习、进行创造性学习成了一句口号式的空话,就连问题的解决、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也难以实现。

创造性学习者能能动地安排学习,有较系统的学习方法,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过程是学生经验的积累过程,它包括经验的获得、保持及其改变等方面。它的重要特点是学生有一个内在因素的激发过程,从而使主体能在原有结构上接受新经验,改变各种行为,进而丰富原有的结构,产生一种新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因此,学习的过程,有一种学生的主观见之客观的东西,这就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自觉能动性。学生这种能动性发挥的程度,正反映其创造性学习的水平。换句话说,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发挥得越出色,他们对学习的安排越新颖而独特,获取的知识就越多越新,从而使其智力活动具有更高的创造性。因此,如何安排学习。是学习方法是否有效的一种显著表现。创造型学生能能动地安排学习。例如,创造型学生在时间安排上,不一定按规定时间去学习,除了完成课堂作业外,他们自觉能动地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课外书籍或从事其他活动上,从而捕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知识、经验与文化,建构着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由此可以看出能动地安排学习与高效的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于是我们团队系统地研究了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并由扬州中学校长沈怡文(1999)[28]出版了《学习方法》的专著。全书分十章,不仅阐述了突出“学习与思维”的创造性学习方法,而且用九章对语文、数学、英语等九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学习要求都做了深入的讨论。

创造型学生有着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法。过去论述学习理论时,强调学习方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开始重视各种学习变量对学习方法选用的影响,把学习方法的选用置于更为广泛的学习情境中考察,从而转向研究各种学习变量、元认知与学习方法选用的关系。这样,就将学习方法的探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即上边提到的策略性学习的水平。如果用战术与战略关系来做比喻,学习方法属于战术的范畴;而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选用最为适当的学习方法才是学习的策略,它属于战略的范畴。可见,学习方法由于种类多,又因情境而区别,所以因人而异。这种差异就决定了学生是否有系统的学习方法,能否选用最为适当的学习方法,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创造程度。学习方法尽管种类很多,但其中一些经过反复实践和修正,形成了具有模式意义的学习方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循环学习法、纲要学习法、发现学习法、程序学习法,等等。创造型的学生,在选择学习方法时,往往遵循学习的规律,明确学习任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条件,根据学习的情境、内容、目标和特点而灵活地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行为特征。除了在个性上有独特之处外,他们在行为表现上也是与众不同的。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E.P.Torrance,1972)[29]对87名教育家做了一次调查,要求每人列出5种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结果如下(百分数为该行为被提到次数的比例)。①好奇心,不断地提问(38%);②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38%);③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个人主义(38%);④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35%);⑤不随大溜,不依赖群体的公认(28%);⑥探索各种关系(17%);⑦主意多(思维流畅性)(14%);⑧喜欢进行试验(14%);⑨灵活性强(12%);⑩顽强、坚韧(12%);⑾喜欢虚构(12%);⑿对事物的错综复杂性感兴趣,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12%);⒀耽于幻想(10%)。所有这些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与我们课题组提出的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追求质疑、敢于探索、善于概括等,是一致的。这样,这些特征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而且也促进了创造能力的发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高效学习方法的基础。所谓学习习惯,是一种无条件的、自动的、带有情感色彩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从哪里来呢?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提出“学习的习惯化”这样一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形成的过程。复杂的习惯是由一些简单的条件反射构成的。这些条件反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条件化作用,将散乱的非习惯(无条件)反射加以组织而形成。而我们课题组认为,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四个条件:一是模仿,二是重复,三是有意练习,四是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学习习惯是一种能动的自组过程。一定的学习环境使个体学习达到一个临界状态,从学习到智力与能力高低的质变,往往是由学习习惯这种序参量来决定的。在客观的学习环境作用下,主体的学习习惯常常将一些单个的行为协同起来,使个体自动地做出一系列的学习行为。可见,学习习惯是一种自动化学习行为的过程,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中,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死守书本、不知变化,还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框、求异创新,正是重复性学习和创造型学习的两种不同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养成重复性学习习惯还是创造性学习习惯,往往同其智力与能力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它是反映智力与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效的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必须从认识不良学习习惯并将其打破开始,并且要持续地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形成一种创造性的学习风格,即稳定的学习活动模式。我经常谈到,如果一个人小学阶段的创造性比别人高一点点、到中学阶段其创造性又比别人高一点点、再到大学阶段仍保持比别人高一点点的创造性,这“一点点”可能使其走上社会变成一个创造发明的能手。因此,养成良好的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其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学习行为要由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支配。学生的“会学”水平取决于“爱学”的程度。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动机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主要是需要及其各种表现形态,诸如兴趣、爱好、态度、理想和信念等,其次是情感因素。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心理因素的需要之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这种学习目标包括学习目的、内容和成果。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之所以能发挥其作用,这与它的激发有直接关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动力。学习动机的激发,其诱因可以来自学习活动本身所获得的满足,也可以来自诸如学习目的、学习成果和远大目标等学习之外所获得的间接满足。

创造性学习来自创造活动的学习动机,所以创造型学生的学习动机系统有其独特的地方。在学习兴趣上,创造型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旺盛的求知欲,对智力活动有广泛的兴趣,表现出出众的意志品质,能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在学习动机上,创造型学生对事物的变化机制有深究的动机,渴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且对自己的直觉能力表示自信;在学习态度上,创造型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愿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究,思考问题的范围与领域不为教师所左右;在学习理想上,崇尚名人名家,心中有仿效的偶像,富有理想,耽于幻想,用奋斗的目标来鞭策自己的学习。在第九章我们展示张景焕教授的“动机的激发与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关系”一文,正是证明我们重视创造性学习的动机问题。此外,我们课题组重视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特别是注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我们课题组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使学生个体需要引发其创造性的内部动机。我们中学课题组组长、北京五中校长吴昌顺(1985)[30]曾写了一篇《兴趣与成才》的论文,列举了大量实验点的学生创造力发展及走向成长之路,究竟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其兴趣。二是用讲意义或用奖励的办法要求学生产生创造性的外部动机。但不同年龄段,鼓励的方法有所不同,我们确实看到了通过激励动机对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效果。

创造型学习者追求的是创造性学习目标,创造性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的指标之一是通过产生创造性产品来体现的。产品是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把握的,尽管这种产品不必直接得到实际应用,也不见得尽善尽美,但产品必须是创造性学习的目标所追求的。这种创造性学习的产品,可以是一种语言、文学上的作品,如作文;也可以是一种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形式,又如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解题;又可以是一种近乎科技的设计、方式和方法,如科技活动小组的制作,等等。总之,创造性学习活动所追求的学习目标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上,创造型学生不满足对教学内容或教师所阐述问题的记忆,许多人喜欢自己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在学习途径上,创造型学生对语词或符号特别敏感,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利用一切机会捕捉问题,并发现问题;在学习目标上,创造型学生不仅能获取课内外的知识,而且有高度求知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得到不同寻常的观念,并分析批判地加以吸收。

综上所述,学习贵在创新。有人认为,学习只是接受前人的知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什么创造发明,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但如第一章所述,我们则认为,学习固然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但也要求学生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东西。学生在学校里固然是以再现思维为主要方法,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对思维的创造性或创造性思维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少数创造发明者身上所具有的思维形态,它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独特、发散和新颖的特点,这应该说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研究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发展和培养,研究他们的创造性学习特点并加以促进,且做出科学的分析,这是思维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新课题,也是信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新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