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州大学“九五”学科建设侧记

兰州大学“九五”学科建设侧记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6年5月,兰州大学作为教育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为此,兰州大学获得国家专项经费6 000万元,其中3 25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旨在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的投入,大大改善了兰州大学的办学条件,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创建一流学科的成效已逐渐显现。

抓机遇 创特色 求突破 谋发展
——兰州大学“九五”学科建设侧记

李兴业[1] 赵春晖

近年来,兰州大学确立了“做西部文章,创国内一流”的办学理念和“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方针,根据“把学科建设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继续办好传统优势学科,进一步发展和创办一批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学科,增设一批与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并使其中一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活力”的办学目标,兰州大学“九五”期间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强化对学科建设的宏观指导,学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进展,学科方向得以拓宽,学科结构趋于合理,学科依托的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学科梯队得到改善,人才培养成绩突出,科学研究成果喜人,学术交流日趋活跃。

一、历史机遇

——抓住了“211工程”建设这一重大发展机遇。1996年5月,兰州大学作为教育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为此,兰州大学获得国家专项经费6 000万元,其中3 25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兰大人珍惜、重视这种难得的机遇和及时的支持,以惯有的求实、朴实、扎实的作风和低投入、高产出的观念,使这一笔资金产生了最大效益。

——抓住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机遇。教育部在贯彻中央战略决策所采取的10项具体措施中,将“加强西部高等学校建设力度,促进高等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列为其中一条,并指名加大对兰州大学的建设支持力度。为此,学校获得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一亿元,其中5 082万元用于学科建设。旨在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的投入,大大改善了兰州大学的办学条件,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创建一流学科的成效已逐渐显现。

二、地域特色

兰州大学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科学研究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在“九五”期间,学校坚持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立足西部,开展多项富有地域特色的科学研究,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创造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纬度最低、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时代最新的高原,中国西北是不同于副热带高压带的特殊干旱区类型。大量研究已表明,青藏高原和中国西北为代表的中亚干旱区在全球环境系统的形成与演变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它们深入研究,有望取得具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兰州大学西部资源环境学科群在“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研究领域,提出了“青藏高原自碰撞以来经历了三期上升和两期夷平”、“青藏高原最近3.6 Ma中发生了3.6 Ma-1.8 m A青藏运动,1.1 Ma-0.6 Ma昆仑—黄河运动和0.15Ma共和运动三个强烈抬升阶段”和“东亚季风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紧密相关”等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观点,在“干旱区形成与演化”、“大气数值模拟与西部气象灾害”、“矿产资源开发与灾害”等研究领域,许多重要观点被国内外普遍引用,并对当地的空气污染预报和治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占国土面积52.5%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青藏高原,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这里永恒的主题。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学科将其研究工作的核心与目标定位在探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何合理地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增加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针对我国半干旱区旱地农业生产力长期低而不稳定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当地条件解决水分亏缺的有效方法——集水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把传统旱地农业的被动防旱策略转变成积蓄雨水主动抗旱的策略,同现代农艺措施相结合,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近年又提出了集水型生态农业的学术思路,为西部大开发中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植物基因工程和逆境分子生态学”研究领域,在深入分析作物对干旱、盐碱的生理和分子响应的基础上,向判明抗旱、耐盐主效基目的目标步步深入;通过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农杆菌载体法等将抗性相关的外源DNA或基因转入春小麦、番茄等受体作物,实现作物抗旱、耐盐性的生理和分子改良,不仅对干旱、半干旱区的农业、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科学上具有解决多基因控制性状的主效基因的重要科学意义。

——根据有机化学新的发展趋势、特点和人类健康、生存所必须面对的一些重要课题,从有机化学的观点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性质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基元反应以及与微观环境的关系,设计和合成新的生物活性分子,成为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学科面对的新课题。该学科组织力量对28种西北地区特有植物马先蒿、大戟、橐吾、悬钩子等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以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发现了对肝癌细胞SMMC-7721、肺腺癌细胞L342和胃癌细胞MGC80-3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成分。特别重要的是发现苯丙素甙能使肺腺癌细胞的遗传表征逆转为正常细胞,这是比杀死癌细胞更为优越的一种抗癌机理。这一结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获1997年德彪—中国癌症基金奖(国际奖)。这些结果对于开发天然来源药物的研究和设计新的药物分子的结构有重要的意义。“九五”期间该学科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43篇,其中发表在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引用的国际著名刊物上的论文327篇,占论文总数的73.8%。

——随着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和东西部差距的急剧扩大,为了系统地揭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内在规律,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围绕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反贫困研究等方向,“做西部文章”,在西北地区扶贫、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民族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被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成果要报方式呈送国家领导人参阅,其研究成果《21世纪初甘肃商品市场研究》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制定“十五”规划时予以采纳,《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决策时予以采纳,专著《贫困与反贫困经济学》所提出的西部反贫困政策建议被甘肃省政府在决策中吸纳。

三、突破性进展

——按学科群组建学院使学科建设迈上了新的起点。围绕若干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任务为纽带,以学科互补为前提,以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有机地集合相关学科形成学科群,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学院。“九五”期间先后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个学院,并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科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

——学位授权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立高水平的学科、专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九五”期间,兰州大学共有5个一级学科获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博士点由1996年的14个发展到40个,增长率为185.7%;硕士点由1996年的47个发展到87个,增长率为85.1%;新增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专业不仅在数量上有了一个大的增幅,而且在结构上也有了大的改观。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新增了教育学农学后,覆盖除医学和军事学以外的所有10个学科门类;博士点从原来的文科1个、理科12个、工科1个改变为现在的文科4个、理科32个、工科4个;硕士点从原来的文科17个、理科23个、工科7个改变为现在的文科34个、理科38个、工科14个、农科1个;新增专业学位2个。学科、专业结构向合理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重点学科的进一步建设,使学科的整体实力跃上了新的台阶。“九五”期间,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和生态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发挥了其支撑、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被列入“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而得到国家强有力支持的生物活性分子的有机化学、干旱农业生态、西部资源环境、原子核物理技术及材料、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5个重点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兰大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和效益,并促进和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增大了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其辐射、示范作用有如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可谓是“谈笑独在千峰上”;区域经济学等15个学科被列为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也得到了重点支持与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

四、发展空间

——学科梯队得到改善,人才培养成绩突出。有机化学形成了涂永强和李卫东为学术带头人、平均年龄仅38岁的国家“有机化学创新研究群体”,两位带头人均于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自然地理学的方小敏、冯兆东、陈发虎3人均在近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些学术带头人平均年龄不足40岁;固体力学的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周又和和另一学科带头人郑晓静也都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他们的年龄均不足45岁;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王锐、生态学的李凤民、民族学的高永久、气象学的张镭等一批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年轻学术带头人均在最近3年获得了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的资助,他们已在本学科中挑起了重担,逐渐成长为各学科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九五”期间,兰州大学的学科梯队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科带头人年轻化力度得到加强,一批优秀年轻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

到2000年底,学校办学规模已达到全日制学生10 219人,其中研究生1 729人,本专科生3 490人。结合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夜大、函授和各种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达到5 185人。“九五”期间累计培养毕业本专科生8 988人,培养研究生1 72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82人,硕士研究生1 443人。1999年,气象学专业李建平博士和植物学专业张立新博士获首届百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999年和2000年,中国科学院各评出10名优秀博士后,兰州大学培养的博士后每年都占有一席;有多名毕业博士生进入诺贝尔奖得主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陆续有李卫东等年轻学者学成回国。这一切都表明,我们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基地建设取得突破,硬件条件得到改善。建立地理学、数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后,兰州大学拥有了理学最基础的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理学5个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了“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敦煌学研究所和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个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牵头承建西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并参加核科学与核技术等2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建设;另外,德国基金会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支持在兰州大学建立“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通过“九五”期间高强度的设备经费投入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兰州大学各学科的基础条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使兰大的基础研究基地结构更趋合理,并为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科学研究成果喜人,学术交流日趋活跃。有机化学、资源环境、干旱农业生态、原子核物理及核技术、材料科学等优势领域有了较大突破,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其中一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SCI、EI、ISTP上收录的论文数和引用数逐步增长,持续处于全国高校前10位。1996年兰州大学在3大检索系统上共发表论文219篇,1999年达到373篇,增长率为70.3%;科研经费总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6年兰州大学科研经费总数为1 317.71万元,2000年达到2 755.81万元,增长率为109.1%;“八五”期间获省部级以上奖57项,“九五”期间为70项,增长率为22.8%。

在科学研究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时,各学科加大了开放力度,加强了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先后与德、美、英、法、日、荷、加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30多所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关系,开展互派研究生、访问学者、相互进行科学研究等合作项目。仅西部资源环境学科群就承担中美合作研究项目3项,中德合作研究项目7项,中英合作研究项目1项,中日合作研究项目2项;举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20人次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外学术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先后有20多名研究生赴国外学习和研究。广泛的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各学科的研究能够及时进入学科前沿,创造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九五”期间兰州大学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促进了科学研究广泛而又深入的开展,而且促进和深化了各级领导和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对学科建设及其在高等学校中作用的认识,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在更高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五”期间,兰州大学将在国家的支持下,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科教兴国”的历史责任,以“西部大开发”为新的发展动力,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高举创新和特色的旗帜,把兰州大学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中一些独具特色的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兰州大学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重要基地。

(刊于2001年第4期)

【注释】

[1]李兴业,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学位处副处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