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基本方法刍议

培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基本方法刍议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基本方法刍议朱沪生[1]李妮妮上海财经大学从1984年开始培养博士生,设经济学博士授权点6个,有指导教师7人,共招收博士生37人,其中5人已获得博士学位。对外国经济学说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同样要主修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的课程,从而培养研究生具备中外相通的专业基础和掌握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

培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基本方法刍议

朱沪生[1] 李妮妮

上海财经大学从1984年开始培养博士生,设经济学博士授权点6个,有指导教师7人,共招收博士生37人,其中5人已获得博士学位。7年来,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在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了许多努力,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善了培养环境,初步积累了经验,这为今后立足于国内培养博士生创造了条件,为提高培养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是我们培养博士生基本方法的一点体会。

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

学校明确规定,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入学时抓起,除随各系进行政治学习外,每月还集中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学习的第一学年,由教授分10个专题系统讲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同时还组织进行《资本论》专题研究。这对博士生的健康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

不少博士生导师不仅在政治斗争中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起到表率作用,而且在业务指导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会计学专业娄尔行教授,曾两次代表我国政府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会上针对某些人试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及时发表声明予以揭露,以鲜明的原则立场捍卫了我国根本利益。他在培养博士生时,以自己拳拳爱国心去影响学生,嘱咐出国学习的博士生要维护国家尊严、保持高尚的情操。他还教育学生要努力做到“自重”、“自强”、“自觉”。“自重”,即要求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自强”,即要求学生勤奋学习,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自觉”,即要求学生有自觉的学习态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两门外语,为解决中国会计理论问题作出贡献。还有不少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时时关心和启发学生在政治上具有责任心,思想上具有进取心,业务上具有事业心。如胡寄窗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对简单套用西方经济理论和观点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进而强调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在《当代西方基本经济理论》这本教材中,他在每一章的后面专门写了一节“分析与批判”,这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帮助。在导师的精心教育下,博士生的政治和品德素质都比较好。如有一位博士生为了接受学校交给他的重要任务,毅然服从大局,放弃了出国进修的机会。另有3位博士生出国进修后,能够自觉地按期返回。会计学专业一位博士生甘愿清苦,发奋攻读,立志创业,报效祖国,曾两次拒绝外国公司的高薪聘请而留在国内工作,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知识分子铮铮骨气和献身精神。他们的这些表现都同导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我们也从学生身上看出导师思想的闪光点。

二、坚持“洋为中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培养博士生的目的是为了造就一批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各个专业培养博士生的目标都应该服从这个总目标。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贯彻“洋为中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例如,研究西方财政理论和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借鉴其合理的内核和有效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完善,批判其为资产阶级辩护的虚伪成分。又如,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的学生,除主修专业课程外,还要主修外国经济学说史和西方经济学方面的课程,诸如西方近代经济学说史、当代西方经济学两门选修课。对外国经济学说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同样要主修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的课程,从而培养研究生具备中外相通的专业基础和掌握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经过如此训练,才能使该专业的博士生以新的思想角度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如博士生谈敏的《重农学派经济学说的中国渊源》一文就是进行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的重要课题,很少有人作过系统研究。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认为,这一篇学位论文可以弥补一直为中国学人所关注的空白。又如陶一桃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几个主导倾向》,专家们认为其选题气势极大、观点新颖,体现了中外比较分析的特点。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培养博士生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会计博士论文不仅要反映坚实宽广的专业基础理论,而且应将理论研究植根于中国的会计实际。如研究会计理论学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了解中国的会计实践,研究中国的会计理论,解决中国的会计问题,并能对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和会计实践的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才是学位论文所应达到的根本标准,否则就没有什么成果而言。鉴于这样的出发点,博士论文从选题、构思、提纲到撰写的各个环节,都要与解决中国会计问题相联系。又如,有一位博士生的论文提纲过于偏重理论的演绎,后经与导师反复讨论,改变为结合我国实际问题来论述,充分关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情况,针对如何正确估价企业资产及生产消耗的补偿、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生产力这样一个紧迫的问题进行探讨,不仅要论证重置成本会计的可行性,还要提出一系列对会计实践有参考价值的建议。由于该生在导师指导下正确处理了上述几方面的问题,几易其稿,终于赢得了专家、学者的赞赏,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此外,会计学专业审计研究方向的指导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组织博士生讨论当前审计界热门的课题,参加课题研究,参加教材和著作的编写,参加审计实践,到会计事务所担任三资企业可行性项目的研究和查账等实践活动,都是培养博士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措施。

三、重视学术知识的深专与广博的结合

从目前我国高校财政学科的设置来看,专业分类较细,不但财政、财务和金融分设,财政与税收也主张分开。学科设置过细,但博士生的学习内容决不能因此而只专不博。作为财政学科,经济学是基础,财务和金融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程度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才能在财政领域中有较深的造诣。因此在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以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比较财政研究、发展中国家财政为主干课程外,还要有一系列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相配套,组成系统、精炼的课程体系,其中包括税收经济学等选修课。会计学专业会计理论研究方向的导师娄尔行教授也十分重视博士生学术知识结构的深专与广博的结合。他开列了囊括本专业国内外各个时期各个学派的30多本重要著作的书目,要求学生通过泛读,对会计学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指定若干本重要著作要求学生精读、深入领会。该专业除开设主干课外,还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跨国公司经济、国际金融、发展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等选修课程,以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

四、加强科研能力的训练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位论文学术水平是衡量博士生质量的主要标准。多年来,我校在培养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实践中,采取多种指导方法:一是采取以自学、授课、讨论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二是针对每位博士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实行因材施教的个别指导;三是指导学生对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使学生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四是认真地对学生的科研选题、提纲确定、资料搜集、撰写过程等环节进行指导,对已发表的科研成果严格进行点评;五是大胆起用博士生参与重要科研项目,使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得到提高,如撰写《中国财政思想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和审计》(英文版,在美国出版)、《租赁会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著作;六是鼓励博士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如有一位博士生对会计思想史研究较深,导师就鼓励他为博士生开设会计思想史课程。实践证明,这门课的开设是对这位博士生科研成果的检验,使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迈向学科前沿、勇攀学术高峰。

五、发挥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成员的个人作用和群体优势

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博士生导师队伍,是造就又红又专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我校的博士生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和副导师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例如财政学博士生导师席克正教授为博士生开设西方财政理论和政策研讨课,他采用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博士生选择自己近期的某个课题,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然后在师生共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大家写出专题论文,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博士生专业课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

导师除发挥个人作用外,还十分注重发挥指导小组全体成员的群体优势。该专业指导小组由4名教授组成,其中一名研究国际财政关系、一名研究西方财政、一名研究财务、一名研究社会主义财政。他们各有专长,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博士生进行指导。同时,还分别为博士生讲授比较财政研究、发展中国家财政研究、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研究等课程。由于充分发挥了指导小组的集体力量,从而保证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刊于1991年第1期)

【注释】

[1]朱沪生,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