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模式

高校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模式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日本的生涯就业指导日本通过转变单一的指导为生涯指导。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就业难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对策。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我国自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在社会人才需求量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迅速增加已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压力骤增。为缓解就业压力,高等院校已在积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但其成效却良莠不齐。近年来,为缓解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问题,各高校依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纷纷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许多高校虽然也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不同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但由于各高校在就业指导理论、制度体制、师资队伍、实践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并未形成完善、实用、具有时代特征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这一社会现象下,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环境,通过鉴别吸收国外的就业指导经验,探索我国的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一、国外就业指导理论的鉴别性吸收

我国的就业指导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期。在当时举国办实业、振兴工商业的社会背景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民族工商业人才匮乏。教育家黄炎培倡导引进西方就业指导理论,并于1917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职业教育协会,开始相关咨询工作。在此之后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就业指导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新中国成立之后至1985年,由于受国家就业政策的影响,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一度废止。1986年至今,我国的就业指导理论研究尤在总结了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此时,也更需要借鉴发展历史较长国家的就业指导理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国外发达国家较早就认识到了就业指导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故相关就业指导理论的研究较早,尤其是美国,它是世界上发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在多种理论派系中最为基础、应用最广的也是美国帕森斯的特性—因素匹配理论,该理论提出选择职业是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特性)与职业对人的要求(因素)相互匹配的命题,职业指导的过程就是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实现人与职业合理匹配的过程。特性—因素匹配理论为后期的发展的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目前较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有: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心理动力论、需要论、职业选择发展论、行为论等。这些理论派别,尽管模式不同,见解各异,但各理论派别之间互为补充。从具体的表现形式来看,各国的就业指导各有特色。

(一)美国的全程化就业指导

美国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大一时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进行职业启蒙,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理念;在大二通过人才测评等手段来认识自我,从而能选好专业;等到了大三,再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比较深入的实习,为将来求职做充分的准备;大四则会对学生进行专题的求职训练,组织各种各样辅导学生就业的活动,并不定期通过E-mail告知一些与求职有关的活动。最后是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学校会专门为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在分析测评结果后帮助学生选择适应的职业种类,然后通过多次面谈帮学生确立就业意向。

(二)英国的专业化就业指导

英国高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职业顾问和信息职员构成。职业顾问往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并有在大型企业和相关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经历,丰富的工作实践和系统的理论学习合二为一。信息职员则具有一定的图书馆工作经历或学科背景,能够胜任就业信息的导航服务和资料编辑整理出版工作。

(三)日本的生涯就业指导

日本通过转变单一的指导为生涯指导。在生涯教育指导下的日本就业指导工作特点分为以下几点: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首先要求毕业生进行就业登录,即向学校就业课注册,凡希望就业的学生要让学校知道自己毕业后的意向,然后,学校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和规范的个人就业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各种情况。最引人注目的是许多日本大学都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综合考试SPI(Synthe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日本称之为适性检查。该考试是适应日本人特点的综合个性报表的检测,能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个性和能力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估。SPI适性检查包括:个人的基础能力评价、适合的职业志向分析、个人素质和个性的剖析等三大部分。

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业指导理论必须树立的理念

(一)全程化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受教育的始终,而不应是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才有的临时事件。应按照学制的具体情况将学生的就业指导分成若干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做好心理、知识、能力准备,及时应对社会需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就业指导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并帮助学生能科学、现实的表达职业意识,减少其盲目性、盲从性。

(三)就业指导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养成教育系统内的基本环节。在强调全面发展素质的同时,个性特长的发展是适合不同职业对人的要求的关键。

(四)贯彻整体性原则。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不能相互代替,要相互渗透。不仅如此,就业指导不只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同时也渗透于教育和各科的教学当中。

(五)就业指导的落脚点应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要明确大学生应成为社会创业的主体,而不是就业的主体,这是大学生就业与农民工就业的区别。高等教育应与时俱进,引入创业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更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三、国内高校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模式的构建

贫困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他们既承担着一般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又带有很强的群体性特征,往往出现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就业难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对策。

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且,自2007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这是针对全体大学生来说的情况,而对于困难大学生(包括有城镇和农村最低保障家庭子女、农村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子女、特困职工家庭子女、孤残学生、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警察子女、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遭遇突发性、不可抗力变故,造成人身或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困难学生等),由于家庭或其他各类原因导致在就业竞争时原本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学生,就业形势就显得愈发严峻。对于就业困难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又极其重要的群体来说,高校和相关学者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其对策。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分析对比,归纳出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如下。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导致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不容乐观。

(二)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毕业生将超过77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三)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出现了大规模、长时间的人口流动。这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社会服务和管理的难度。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随着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流动人口大量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表现。当前,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跨地域、跨产业流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本书深入探讨了由于城镇流动人口而引发的问题,分析了潜在的原因,并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流动人口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在当前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期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的进行,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由于城镇流动人口而引发的各种问题日趋突出。其中就包括了流动人口子女失学现象严重和流动人口子女就学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超过1.2亿的流动人口,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10%,有近2000多万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这些孩子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正常入学。这些失学儿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上不能上学;一种是主观上不愿上学。客观上不能上学是指无校可上,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国家和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流动少年儿童就学办法的法规,为流动儿童提供公立学校、民工子弟学校等上学方式。但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流动家庭而言,公立学校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是难以承受的,而收费便宜的简易学校没有合法手续,时刻面临被取缔和关闭的危险。因此,在流动人口子女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较低,不能在应受教育的年限及时入学,绝大多数流动儿童被排除在正规学校校门外,客观上面临着无校可上的问题。主观上不愿上学的情况,首先,指的是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送孩子上学,部分家长有条件却不让孩子上学,部分家长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让子女辍学在家帮自己干活,甚至于正式就业,在街头卖报、卖花、当保姆等。另外主观上不愿上学还指孩子不愿上学,主要是因为孩子学习困难、赶不上、不喜欢读书、年龄大了怕人笑话等原因不愿意上学,从而辍学在家。无论哪种情况客观结果都是一样的,没有机会或不愿意接受学校教育的流动儿童只能失学在家。孩子失学后,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在公立学校借读的孩子,大多数是通过交纳比较高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而得以进入学校的。尽管公立学校高昂的借读费令许多人难以忍受,但是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质量,许多家长还是忍痛把孩子送入了公立学校。然而,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民工子女却往往不能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的重视。他们的成绩大多未被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之中,许多教师把他们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加上对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民工子女的教学并不受重视。因此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上的客观优势对于民工子女而言被人为地削减了一部分,加上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的基础较差,民工子女实际很难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流动家庭无法负担起公立学校高昂的费用,只好将自己的子女送入专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的学费相对比较低廉的私立学校或民工子弟学校。据调查这些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极差,没有正式的教室、桌子、椅子、黑板、照明设施,更不用说体育、音乐设备了,教学环境也很差。这些学校常常设在城乡结合部,卫生条件很差。连基本的用水,大小便设施也没有。困难学生多为农村地区学生,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四)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精英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企业提供的薪资在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人人网毕业季于2015年公布的就业调查统计显示,截至毕业前,有近四成的大学生未收到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就业压力不小,大学生们对待遇的期望却不低,在全国调查中,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10000元,在重庆,这个比例也接近3成。(重庆晚报2015-04-01)

看到这样一个调查结果,让多少人汗颜,即使是已经上了多年班的人。今天上午,和一群内地城市的公务员聊天,他们都是上了十几年班的人,谈起时下的工资收入,牢骚不已,据他们自己介绍,多的一个月在五千左右,少的不到三千,这就是全部拿到手的工资。而汗颜的当然不只是公务员。还有大量的平民百姓们,真正达到八千元的又有多少呢?即使是在大城市的白领们,是不是又都是达到了这个标准,也许有一些农民工曾经达到过这个标准,但那种辛苦又岂是大学生们能够承受的?

根据重庆市统计局2014年5月公布的数据,重庆市2013年社会平均工资为51015元,月平均为4251元。一线城市上海2013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60435元,月平均工资5036元。另外北京市2013年社会平均工资为69521元,月平均工资为5793元。这些一线城市的平均标准,显然离这个8000元的期望值相差太远。

为什么这批90后的大学毕业生会有如此高的期望?大抵不过如下之原因:一是90后群体自我意识较强;二是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如今整个社会普遍对物质的追求强过精神,物质成功似乎就是人成功的标志,90后从小在这种氛围中成长,难免受到影响;三是对高端生活的向往,年轻人毕业后租房等生活成本较高,很多人又想尽快买房买车,自然对收入期望就会很高。

这样的期望显然有些不切实际,不仅对于他们自己没有好处,而且还会吓倒一批用人单位、用人者。对于90后大学毕业生的恐惧与害怕,一方面是经验不足、吃苦精神不够,能力还需检验,另一方面又是心气极高,自我意识太强。

据媒体调查,如果选择工作,愿意去国企的比例较高,有31.5%的重庆90后大学毕业生最心仪的工作是去国企;希望去外企工作的毕业生占到24.7%;民企以19.8%的比例跻身第三位;只有14.6%的大学生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如此看来,公务员对大学生的吸引似乎不如前几年那么大,但还是想去与公务员性质类似但工资稍微灵活的国企单位。这里面的因素很为复杂,一方面想要追求体制内的稳定,另一方面又想着高工资。

(五)毕业生自身原因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期望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能力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六)长期以来,存在着对流动人口“重收费、轻管理,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

一些地方流动人口登记办证率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信息分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仍较严重。在服务和管理方法上,缺乏符合实际的科学有效的措施,管理单位衔接、配合与协调不够,管理内容相互脱节,缺乏统筹兼顾。在当前动态社会环境下,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缺乏科技意识和科学管理手段,未能很好地发挥科技优势,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信息库并依托完善的信息网络进行管理,而是仍然沿用人盯人、人控人的老方法、旧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流动人口最基本的特征是动态化,但目前对流动人口的即时性、网络化管理做得不够,管理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部门间协作配合不佳。流动人口的流出地和流入地无法实现信息共享,难以及时准确地提供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化、类型、流入源、流入目的、流动时间、流动意向、子女受教育情况、办理证照情况、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特点等情况,使得在服务和管理上难度增加。公安机关仍然沿用原来的登记、办证、发函协查等手段,对那些流动频率快并呈交叉跳跃式流动的人口很难起作用。在农村山区、林区、矿区、边境地区等地理环境偏僻、管理力量又触及不到的地方,单靠人看人的土方法更容易形成管理上的死角。

(七)管理体制不适应

我国一直实行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分立并行的管理体制,政府服务管理的重点是城市常住人口。1997年,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各级成立了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着眼点也是放在治安管理和社会稳定上,缺乏专门负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办事机构,绝大多数地方由公安机关承担管理任务,许多基础性工作得不到很好地开展。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配合的体制机制,显现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权责分散的弊端,难以适应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需要。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在制度上很大程度还处于游离于社会和市场之外的管理格局,其中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管理的单一性,即主要依赖于强制性的治安管理手段来实现政府的职能,尚未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流动人口组织管理体系,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管理的管理运行机制。一些地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开展不力,组织、协调、督导的职责没有得到很好履行;现行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流动人口流动性大、活动复杂、管理涉及面广的特点;人财物及信息等各种管理资源部门化,难以充分共享,不利于整体管理效能的发挥。

实践中,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各成员单位片面强调管理的多,往往忽视了服务的职能,有的只顾及本部门利益,注重发文件、办证收费,不能真正投入资源进行服务管理,从而形成了公安局单打一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成效,不能实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

四、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模式

(一)应该从学生源头开始抓起,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认同测评工作

高校通过这种从源头抓起的模式,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融入到招生宣传中,在学生填报志愿时通过职业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通过职业认同测评类软件进行自我测评,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测评结果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制定自己大致的职业方向和努力方向,这也能为将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教育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二)系统规划、全程化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贯穿于大学生活始终的一项工作,不同年级的任务和特点不同,不同年级要划分不同内容的指导计划,并形成不同年级不同任务的连续性发展。以四年制本科为例,对一年级大学生,应着重从适应大学生活的角度,使他们认识大学的意义、特点,认识专业的特点以及适应的职业,确立目标,试探性地进行生涯设计。对二年级的大学生着重夯实和拓宽基础,分析自我特长优势和局限性,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试探性地确认职业目标。对三年级大学生,应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倾向相对照,通过专业技术基础的调适,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或对其职业目标做出调适。对四年级大学生,主要在职业价值观的引导、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技巧商谈、心理调适等方面,针对择业期的问题进行择业指导。

(三)丰富就业指导的载体

在课堂教学以外,高校应针对不同情况和问题,丰富就业指导载体,纵深就业指导内容。

1.专题讲座。包括对新生开设的生涯讲座和对毕业生开设的择业讲座等。

2.校友报告会。成功校友易成为学生的效仿对象,对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并为之奋发进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3.请进来,走出去。邀请用人单位的领导尤其是人事部门有经验的干部来校同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学生主动地走入社会,调查社会,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发展的协调互动。

4.择业成功者交流会。在毕业生中选拔择业成功的学生与在校学生开展交流会,讲解其成功择业的经验。

5.舆论影响与渗透。通过校内学生类报刊,引发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及时通报社会人才需求趋势、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等信息。

6.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导各年级学生通过科学的职业测评模式,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并不定期地进行修正,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四)将就业指导融入课堂教学,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高校的众多模式的就业指导在更多的时候会忽略学生的专业背景,因此,将就业指导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某专业的学生为个体,由具有较深专业背景的任课教师就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专业人才需具备素质、工作选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启发学生自己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五)注意检查评估

加强对就业指导自身的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一方面,毕业生就业之后,对各院系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促进院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在毕业生离校前征求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意见,反馈信息,找出差距,以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六)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真实的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