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架构

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架构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就业援助是系统工程,全部交由高等学校来完成肯定不切实际,也不可能完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体系,科学、准确、快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公布当地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同时,高校应成立专门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部门。首先,应广泛建立大学生就业体验制度。

大学生就业援助是系统工程,全部交由高等学校来完成肯定不切实际,也不可能完成。围绕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应该构建一个由国家牵头、地方教育保障、大学、企业以及大学毕业生本人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有机保障体系。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一、发挥国家宏观领导协调机制作用

(一)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建立规范化就业体制。应由国家教育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协调好与劳动就业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的关系,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工作体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都要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机制。

(二)在全国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监督和评估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体系,科学、准确、快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公布当地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这样才能宏观协调,有利于整个国家毕业生就业。

二、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步伐,实现全方位、高素质就业指导

普通高校应迅速转变观念,以市场经济的观念和运作模式来管理学生毕业工作,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到关系大学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重视。

(一)将学生就业工作与学校的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大学课程改革,使大学生掌握有利于就业的基本职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高校应成立专门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部门。其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伴随着大学学习生活的始终。另一方面,要动员全体教职工为毕业生就业献计献策,提供就业信息,形成全员抓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就业指导机构专业化,并且要求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专业化,就业市场专业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不仅是讲就业形势、择业观念,它还涉及许多学科和领域。例如,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才测评与统计、就业求职心理研究、就业政策及相关法规研究、求职应聘技巧等,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都是一个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特别是就业指导教师应该掌握的。所以提高就业率的必要条件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切实为大学生就业做好服务工作。

三、重视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作用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联系大学与企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环节,离开了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大学的就业将无从谈起。企事业单位一方面通过接受大学毕业生检验大学教育的结果,同时将对大学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大学,为大学进一步实施顺应社会需要的改革、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参考和指导。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大学就业体验制度,成为大学生就业体验的接收单位,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体验环境,使大学生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直接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服务。此外,企事业单位通过遵守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就业约定,保证了大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就业环境,确保了大学生公平公正地获得就业的机会。我国大学在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时,应重视和注意发挥企事业单位的积极作用,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与帮助。首先,应广泛建立大学生就业体验制度。这是我国大学目前尚未建立的一种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十分有利的制度,建议应将这一制度引入到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来。其次,大学课程内容体系要广泛征求企业界的意见,反映企业界的要求,切实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体系。

四、吸引毕业生的积极参与是援助体系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再好的措施,如果毕业生不接受、不参与,也不会发生作用。所以要求大学毕业生从平时就注意养成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为在就业工作中积极参与、掌握主动权打下良好基础。在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尤其是众多“独生子女”大学毕业生的出现,使这一问题更显突出。大学毕业生应从自身出发,注意平时的学习和锻炼,养成积极主动的态度、扎实的创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同时也要注意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职业指导等相关活动,有机会多到企事业单位锻炼等等,为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