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困难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意义

困难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学费主要是依赖于国家助学贷款。贷款还贷率低,使得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使办理此项业务的商业银行一度暂停了此项业务,更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度产生了怀疑,据2006年农业银行湖南分行的统计,“大学生未按期还贷率高达56%”。可见,实现贫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不仅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群体的诚信度。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0%至25%是贫困生,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20%。贫困大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可能因为贫困而丧失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机会。在就业上,也可能因为贫困而与好工作好待遇失之交臂。当前,贫困学生人数之多、就业形势之严峻,赫然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解决好这一问题,既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

首先,就业是人生的的主要阶段和转折点,如果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无法成功就业,他们必然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加上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认识而产生心理偏差,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信用问题,甚至治安问题,进而对当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质疑。同时,许多贫困家庭把子女送进大学作为改变整个家庭命运的唯一机会,因而大都倾其所有供他们读书。但是如果这些贫困生毕业后不能找到工作,将会导致这些已投入高额教育成本的贫困家庭雪上加霜。而能够帮助一个贫困大学生就业,实际上就是帮助了一个贫困家庭脱贫。可见,贫困生的就业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

其次,关系到高校的声誉与可持续发展。从统计数字看,贫困生在高校学生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顺利就业必然成为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校整体就业率,对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维持校园稳定、保持高校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就业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高校的生源及质量;而足够的、质量较高的生源恰恰是高校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就业率也是衡量一个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另外,贫困生的就业还关系到良好信贷关系的建立与助学贷款体系的持续健康运行。目前,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学费主要是依赖于国家助学贷款。而就业,是贫困大学生有能力还贷的重要前提。由“就业难”而引发的“还贷难”事件频繁发生。贷款还贷率低,使得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使办理此项业务的商业银行一度暂停了此项业务,更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度产生了怀疑,据2006年农业银行湖南分行的统计,“大学生未按期还贷率高达56%”。而在这个56%中,就业困难或就业处境不佳者居然占了45%,并且大多是贫困生。可见,实现贫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不仅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群体的诚信度。

贫困生的就业问题还关系到社会公平原则,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对于贫困大学生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其在客观上被剥夺了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造成了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职业地位的获得过程,职业地位进一步影响劳动收入并最终影响着社会分层。贫困大学生的低就业质量客观上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可见,关注和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而公平问题又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无疑给贫困大学生极大的精神压力,无法成功实现就业更使他们那原本脆弱的心理雪上加霜,有可能发展成为对社会的仇视、对抗和报复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无疑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透视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障碍性因素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既有经济上的困难,也有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以人为本”,建立起学校社会政府的合力机制,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合作,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一、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学校支持体系

在为贫困生就业服务方面,高校在做好就业导向的同时要继续加大和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争取将贫困生的相关信息网络化,以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在关注贫困生的经济困难的同时,要更多地对贫困生的技能培训、资格认证、等级考试等提供高层次的帮助。针对贫困生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引导贫困生参加社团活动,担任班干部吸引他们加人到形式多样的竞争性活动中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拓展其综合素质。努力降低贫困生的就业成本,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开展校内招聘会。开拓创新,拓宽就业渠道,是免费为贫困生提供网络就业指导课程、网上咨询、网上推荐,广泛发动校内干部教师和往届优秀校友参与就业工作,主动与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市场中介和校友会等加调强联系和沟通为贫困生搭建就业平台,重点扶持贫困生就用业。总之,高校不仅要使贫困生能通过绿色通道“进得来”,也要保证其“不退学”,还要帮助其走出校门“不失业”。

二、提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支持

全社会各界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对贫困生的整体关注。首先全社会都应该改变对大学生期望过高的观念,应把大学生也看作是一个普通的未来劳动者,转变过去“上了大学就有好工作”的传统观念,尽力减轻贫困大学生所背负的社会期望和心理压力,为他们从事不同层次的工作或自主创业提供宽松的社会舆论氛围。其次,各类社会组织都应该共同来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尤其是用人单位要学会识才爱才,理顺人员选拔机制,尽量减少人情因素,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在同等条件下,在招聘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向贫困生倾斜,为贫困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加大政府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贫困大学毕业生同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各级政府部门都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一是国家应近一步规范大学收费,控制高等教育成本上涨,从源头上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在政策上鼓励各银行对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增加对贫困生的财政扶持力度。二是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老山边穷”地区和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就业,同时积极帮助和支持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自强自立。三是政府应发挥协调作用,通过资金支持、提供借款、减免办收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纳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四是政府应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打破地区行业部门壁垒,健全就业监察机制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公平、公正。

四、创造条件,努力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贫困大学生在能力培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各高校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并尽可能为这个“特殊群体”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学校期间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各高校、各院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如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志愿服务、主题班会和观看专题片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探询学习方法、确立奋斗目标、适应集体生活等;针对二、三年级学生要加强其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及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引领学生走进第二课堂,通过科技讲座、科技竞赛、创业大赛、社会实践、实习、调查等方式逐步锻炼和完善自我;针对毕业班学生要帮助他们克服松懈情绪,科学进行择业指导,多方提供就业渠道,适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贫困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参加各项活动,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五、加强引导,努力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各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和指导教师应格外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就业引导。首先,要引导贫困学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因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带来就业的大众化,要让学生全面认识就业形势,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其次,要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贫困毕业生应当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同时,还要使他们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业信心,发挥创业能力,做到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再次,还要引导贫困学生拓宽就业思路,动员他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鼓励他们在艰苦地区和平凡的工作岗位施展才华。

六、用心关怀,努力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于贫困学生来说,心理上所承受的负担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比经济上的困难和压力更大,而就业期间承受的压力比平时更大。因此,给贫困生以关爱,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进行就业心理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其次,要帮助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变消极为积极,由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再次,学校还要设法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在校园里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最后,要充分利用心理辅导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的角色优势,要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和就业辅导活动,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期间的“心理解困”工作,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树立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精神,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社会的挑战。

贫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社会上存在的歧视漠视,忽视贫困大学生的不良行为。贫困大学生同样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数贫寒子弟在逆境中奋发图强,不但使自己和家庭摆脱了“贫穷”的桎梏,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在此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来关注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就业问题,更期待着有一天,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不再是问题。

总之,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中最后又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社会各界都应该对高校贫困生就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实际问题,共同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