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在于经济、就业机制、自身等方面。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在于,在普遍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依然存在,城镇失业现象持续存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并不难理解,因为每个就业群体面临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不相同。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并非由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所造成,而是产生于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困扰,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上更是处于弱势地位。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在于经济、就业机制、自身等方面。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创设公平的就业环境、提高自身素质、降低就业成本及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影响的因素不断增加,在对影响劳动力就业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后,我国经济应尽快由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即以就业为中心的、兼顾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来实现就业与经济均衡增长。

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伴随而来的就是严峻的就业问题。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与较高的事业人口的产生显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在于,在普遍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依然存在,城镇失业现象持续存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并不难理解,因为每个就业群体面临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不相同。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并非由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所造成,而是产生于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至于城镇居民失业和就业困难,既有就业技能不匹配的问题,也有劳动力市场调节功能不充分的问题。这两个就业群体面对的劳动力市场风险主要是结构性和摩擦性的自然失业。

调查显示,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仍以“向东向上”为多。

他们的就业分布状况按就业地区划分,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52.5%,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7.3%,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30.1%;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51.0%,在地级市的占29.2%,在县级市或县城的占15.5%,在乡镇的占3.8%,在农村的为0.5%。

按工作类型划分,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如工程师、会计师教师、医生、律师等职业依然一枝独秀,占29.2%;其次是各类服务工作如保安、餐饮服务、销售服务、市场营销等,占20.2%;各类企业管理工作,如经理、部门经理等占13.3%;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行政管理工作占12.8%;各类技术辅助工作如技术员、护士、秘书、出纳等占8.8%。

可以说,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趋向多样化,表现出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三足鼎立的特征,但是,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毕业生依旧很少,各类一线工人仅占调查者中的3.69%;从事农、林、渔、牧业生产工作的更少,仅占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