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思考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思考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国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上升的同时,而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学生却逐年下降。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屈智勇、张秀兰、王东明对中西部10省17所高校的9641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西部高校农村学生占71.5%,贫困生的比例约为32%,贫困大学生中,有88.3%来自农村。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中顾及因素比城镇学生相对较多,首先必须考虑经济因素。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思考

刘 馨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由于资金投入、质量监控、专业规划等相应措施未能科学配套,让人忧心忡忡的很多社会问题相伴而生,其中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凸显,在2009年“两会”上,高校校长们透露,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信息数量较往年减少了20%左右,农村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因其自身的特点,其就业问题就显得难上加难,“新读书无用论”在广大农村已呈蔓延之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研究如何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有各方面的深层原因,而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多数集中分布在非重点院校

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89~2008年,我国高校农村新生的比例逐年上升,从1989年的43.4%到2003年的与城市生源比例持平,再到2005年达到53%。在全国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上升的同时,而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学生却逐年下降。2005年,教育专家杨东平负责一项调查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2004年新生中,户籍是农村的新生为21%;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南开大学近3年来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农村新生比例为30%,2007年这一数据为25%,2008年为24%,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即使是一直受农村考生青睐的中国农业大学也是如此,1999~2001年的3年间,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村新生比例均在39%左右,但自2002年起,农村新生比例开始下降,2007年跌至最低,仅为31.2%。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屈智勇、张秀兰、王东明对中西部10省17所高校的9641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西部高校农村学生占71.5%,贫困生的比例约为32%,贫困大学生中,有88.3%来自农村。笔者对乐山师范学院学生调查表明,2006年学院农村新生比例约为67%,2008年农村新生比例约为70%,2008年全校贫困学生比例为36%,约85%贫困学生来自农村。可见,近年来农村大学生主要分布非重点院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而这部分学生中近半处于贫困状态。中西部非重点院校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在主动解决学生就业上相对较弱,加之目前多数用人单位仍会考虑学校因素,不同学校举办的招聘会规格有所不同,一些知名企业很少眷顾非重点大学的学生,部分名气小、地理位置较偏的高校,招聘单位很少,层次也不是特别高,势必将影响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

(二)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由于农村的社会本身的局限性,人们的思想观念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除了在学习成绩上能够勤奋刻苦外,社会沟通和协调以及动手等其他综合能力培养都被忽视了。尽管在大学四年中这些能力有所弥补,但是由于现实生活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相对于城市大学生来说,这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由此,综合素质的劣势使得广大农村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另外,随着毕业生就业用人机制的深入改革,人为干扰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有些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并不透明,而是面向特定的人或特定范围,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才能获取到,这也是贫困生在求职时总会面临的尴尬状况。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我们不能否认,社会在选择人才时候,看重的是真才实学,这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就业时尤为明显。但城市作为主要的就业地,农村籍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在就业上还是有所差异的。这是因为,每一个城市学生的背后大都有亲友团,每一名城市成员都有自己的关系网。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显示,家庭背景愈好,毕业的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就愈高,而父母社会地位愈高,社会关系愈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子女求学和就业服务的权力就愈大。与此对比鲜明的是,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没有较好的家庭背景,毕业时也只能靠自己去碰机会,难以通过人脉来安排就业,完全被动地等待用人单位的挑选。城乡大学生的这种差异无形中让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时失去了更多的机会,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三)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中心理负担重,就业期望值高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中顾及因素比城镇学生相对较多,首先必须考虑经济因素。几乎所有农村贫困大学生都是举其全家之力将他们供上大学,他们家庭负债累累,向银行贷款上万元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改变当前经济状况,尽快还清债务是他们就业中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要考虑家人因素。他们担心家人身体状况,他们绝大多数也没有很好的社会保障,长期高强度的劳作已经使他们的身体透支,他们生病不但没办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甚至不能劳动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保障。农村贫困大学生把考上大学、在城市就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一心想着要“跳出农门”,最好在一定时间内帮家人也摆脱农村生活。再次,还要考虑今后自己安家立业因素。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加大,人们受世俗的影响也越来越重,婚姻问题也成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80后、90后择偶对物质的期望越来越高,有车有房似乎都成了最低标准。一个在中等城市中月收入2000元的贫困大学毕业生,租房生活将用去收入的一半,一年能剩余1万就算很不错了,还债还贷需要两年以上,基本改善家庭生活需要两年以上,买房首付需要6年以上,要真正建起一个家一般都在10年以上才有可能,前提还必须自己和家人健康,中途不失业。

种种顾虑导致农村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很高,在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中调查显示,尽管就业压力很大,但是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还很高,对于将来的就业单位,80.83%的人希望在将来能到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10.9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6.85%的人选择建设新农村,这说明,面对严重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农村贫困生并没有放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希望找到收入高、环境好的工作,不愿意选择自主创新和到农村工作,严重的就业形势和高的就业期望值相互矛盾,导致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两难境地,使他们的就业更加困难。

(四)农村贫困大学生经济拮据,就业成本增高

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考研、考公务员以及应聘的压力,人才市场中多数专业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稍微好点的用人单位就是几十比一的竞争局势,大学生处于就业中的弱势,他们面试的成功几率越来越小,为了找工作支付的费用也是越来越高。在求职过程中他们需要的外在形象包装、制作简历、电话费、门票费、往返路费、食宿费等,动辄花费数百甚至千元。求职过程中所需要的花费又成为贫困生的拦路虎。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举办的“2006大学生求职成本调查”数据显示:在求职过程中的实际花费有如下结果,500元以下是7.16%,500~1000元是21.86%,1000~2000元是48.17%,2000~3000元是7.82%,3000~4000元是5.17%,5000元以上是9.79%。我们可以看到,500~2000元区间达到70.03%。对于富裕家庭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但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低来说,高昂的求职成本,给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些钱甚至超过全家一年的收入。农村贫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济投入上缺乏资金支持,制约了他们成功就业。

二、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从多方面努力,促进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给予更多的就业优惠政策

从政府层面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重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保障,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后顾之忧。首先,加强小城镇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户籍、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吸引农村贫困大学生回乡镇就业。农村大学生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只要对其进行科学治理,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必将“激活”人才潜能,“带活”农村经济,农村大学生也必将成为新时期构建和谐农村的一支中坚力量。其次,把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在政策层面上加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力度。一方面,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制定一系列的就业优惠政策,例如设立政府基金,由政府从其他经费中拨款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也可以由政府规定高校将学费的一定比例留存用于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可以由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困难的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最后,政府可以吸引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利用本身社会支持的优势,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开拓就业渠道。政府还可以在社会中广泛宣传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事迹,树立这样的典型,使社会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引起重视。

(二)高校继续强化育人宗旨,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高校应当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继续强化育人宗旨,同时在培育人的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首先,应尽快完善校内招聘制度,提高校内招聘会的水平和质量,吸引中小企业进驻校园。这样,农村贫困大学毕业生不但降低了就业成本,而且拓展了选择的空间。其次,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渠道,在校期间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培养,发挥他们的特长,弥补他们的不足,以使他们在就业时能够和普通同学没有差距,并可以发挥自己来自落后地区能吃苦的优点,顺利实现就业。再次,改进和加强就业指导,注重农村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做好就业工作的过程中,应将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列为一个特殊群体,通过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把经济资助与提高学生的全方位能力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农村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能力的目的。可以采用免费开放计算机房、外语语音室、实验室等方式,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促使其把握应用现代社会的生存本领。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差的情况,引导他们参加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和各种比赛,培养特长爱好,扩大知识层面,锻炼社交能力。最后,要注重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扶贫”,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贫困,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问题,树立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三)农村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

农村贫困大学生自身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的就业素质。他们应该有这样的认知,农村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学生在求职时没有本质区别,其成功与否,不能完全看个人的背景,更多的是让用人单位看到你的核心能力,因为个人的能力才是求职路上的第一块“敲门砖”。同时,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条件下,农村贫困大学生应该对自身的处境有深刻的认识,在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面对“贫困”,农村贫困大学生应该表现出农村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在择业的过程中,转变过去一步到位的就业观,应该想办法找路子,不能养成“等、要、靠”的习惯,应该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就业。在就业渠道方面,不能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利用人才市场、网上招聘等新型的就业媒体,拓宽就业渠道。在就业方式上,改变过去的就业观念,不能只盯着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而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就业方式,可以选择灵活就业或毕业后自主创业等方式。在就业区域上,不能单单选择经济条件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而应该把眼光放宽一些,改变精英教育阶段就业的观念,择业时应当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就业优势,摆正心态,合理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观念。

(刘 馨 乐山师范学院教科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