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困难及高校就业工作对策探析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困难及高校就业工作对策探析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已将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要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需要针对上述的各方面的问题,从多方面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困难及高校就业工作对策探析

夏俊章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转变的不断深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近10多年来,中国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且还有继续扩大化的可能。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为145万人,就业率为80%;200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12万人,就业率为70%;200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人,就业率为73%;200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338万人,就业率为72.6%;200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就业率为70%;2008年大学毕业生达到532万,就业率为70%;2009年大学毕业生高达610万,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就业问题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国家已将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就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成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内因的影响;二是目前社会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外因的影响;三是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外因的影响。

(一)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

1.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所下降

在对部分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的调查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认可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集中分析的结果显示,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有效的自我约束能力、持久的奉献社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大大削弱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中的竞争力,直接导致了其就业困难。

2.个人发展方向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这个问题是形成于大学生入学之前的。当一种社会职业被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所认可的时候,这个专业的社会岗位已经是趋于饱和的了,而高中毕业生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的招生取向。这样一来,部分在大学生入学之初的所谓“热门专业”待到毕业之时就很容易成为就业困难的“冷门专业”。而如果这些专业的大学生未能及时地预知这种潜在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使其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相适应的话,就业困难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

3.个人职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大学教育是脱离了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是为社会所认可的培养较高层次人才的平台,在享受这个层次的教育时,学生个人必须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学生一方面容易过高地估计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岗位作出脱离现实的层次定位,另一方面很容易产生急于获得与其高等教育费用成绝对正比例或是更高比例的物质回报。这样两种心态的交合就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从心理上产生较高的、脱离实际的个人职业期望。

(二)目前社会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等因素

1.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客观上恶化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社会就业岗位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其供需关系已经从“供方市场”迅速地向“需方市场”转变。这种转变到了20世纪初已经影响到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而伴随着这个转变,高校的扩招也直接导致了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这样两种变化的交合就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的相对恶化,无法满足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的心理期望。从2003年起,普通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以来,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以高于20%的比例快速增长,而我国的GDP增长将保持在7%~8%,社会每年能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将保持在600万~800万,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白领”在其中所占比例很少,大部分是一般意义上的初级工作岗位,高校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市场之间供求关系矛盾日益突出。

2.用人单位的人才准入体制脱离实际

在我国高校连年持续扩招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呈现出“供过于求”的态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用人单位盲目地提高录用标准,对毕业生提出许多超越了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准入条件,普遍把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在读期间获奖学金情况以及获奖情况等都列入了招聘的基本条件,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中极为普遍。此外,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高效率的利益回报,往往在招聘时只愿意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把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

(三)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因素

1.高校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我国的教育体系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但是缺乏创新能力。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相对于目前瞬息变化的社会情况,已经严重地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培养不出来或者培养的数量很少,而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又是社会所不需要的。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地新开设的所谓的“热门”专业,在短短的几年内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市场供过于求,造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巨大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2.就业指导体系未能较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大学生从进入国家的教育体系开始,就很少能够获得接触社会独立地面对社会竞争和挑战的机会,这就导致大多数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显得无所适从。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多数高校相继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但是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目前这一体系的作用发挥情况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业指导方式单一、学生认可度不高、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许多通过就业指导本可以顺利就业的学生,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指导或是在错误指导思想的驱使下,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二、高校就业指导对策

要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需要针对上述的各方面的问题,从多方面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此,本文仅就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采取的对策,谈一点拙见。笔者认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应采用“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即:社会、学校、学生各自挖掘自身资源,并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的就业指导方式。所谓“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的就业指导,是指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三方面来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比如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养成求职择业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努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社会提供机会让大学生有锻炼自己的平台;学生自己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学校应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引路”

1.学校应以职业设计指导为契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指导对象侧重于大一新生,指导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有效地规划几年的大学生活,确立职业理想。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局限,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教育普遍缺乏就业意识和职业理想的教育,而更多注重于书本知识的教育,高中升学选择学校和专业也比较盲目。大学生在十八九岁的年龄阶段上,面对职业选择普遍显得无所适从,但这一时期是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能力和才干、价值观、动机和抱负,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式以及获取信息、接受教育和培训,开发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大学生进校开始,就应该引导他们树立目标意识,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科学地制定人生总目标和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将大学学习与人生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连。高校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帮助他们明确专业方向,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树立社会责任感,认清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使他们尽快走出“迷茫”的误区,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合理规划大学几年的生活以及将来的出路。

2.要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职业对就业者的知识结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基本上都要求要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高程度、大储量、实用的知识储备。所以我们应该结合现代职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引导学生努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将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充分的知识基础准备。

3.要引导学生广泛深入了解社会,增强实践能力

除了日常教育与指导工作外,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社会,通过实习、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专业形势,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涉及的工作领域。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观摩供需见面会,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中找到自身的差距,调整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结构,培养和发展与自己理想职业相适应的能力,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目标的协调互动。这样可以避免以往的临到毕业时才感到就业压力大,需要充实自己的地方太多,又苦于时间不够用的现象。通过深入社会开展实践,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吃苦意识,提高耐挫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择业意识,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和最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的地方去。

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以及亲和协作的团队精神。

4.以就业信息服务为基本载体,多方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本阶段的工作侧重于毕业生。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就业在即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信息收集和发布、就业空间拓展等就业服务,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

首先,高校应针对现实情况开展求职训练,按照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标准和要求开展有针对性和比较到位的求职指导活动和就业政策教育,在保证一次就业率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就业质量,尽量实现毕业生的人职匹配。

其次,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便利、快速的信息服务,做到从政策宣传、就业咨询到信息发布和查询,毕业生在宿舍就可以上网了解到用人单位的信息。

最后,加强对外联系,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一方面,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广泛深入社会,走访就业服务部门和企事业用人单位,介绍学校办学情况和毕业生信息,同时得到各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第一手信息,及时通过学校就业服务信息网向毕业生公布信息,帮助毕业生占得就业先机;另一方面,在“走出去”的同时,在学校召开供需见面会,广泛邀请各用人单位来校,提供毕业生与之面对面洽谈的机会,并适时开展毕业生推荐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

5.以从业状况信息反馈为依据,科学调整就业指导对策

毕业生就业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多方面了解本校毕业生就业后在单位的适应情况、工作表现,发展潜力以及所在单位评价等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检讨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作出相应改进,确保就业指导工作不断进步。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工作,要使就业指导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就必须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高等院校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培训,把就业指导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要大力引进或培养一批素质较好的专业人才,积极创造条件独立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要组织一些事业心强、善于交际的教师走出校门收集市场信息,并与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开展毕业生推荐工作。

(二)学生从自身方面修炼好“内功”

作为一名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那天起,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树立信心。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好专业文化知识,而且也要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包括各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场地”

作为高校,应和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在企业实习乃至就业,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开展就业工作的一种很好的模式。同时,学校还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就业工作开辟更广阔的道路。用人单位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进而让学生早日适应工作环境,到最后能够顺利就业。

三、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要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确保高素质人才能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能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