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外大学一年级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国内外大学一年级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时间:2022-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整理,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学者对大学一年级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这方面的主要论著有:江净帆.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屈林岩,王向红.美国大学FYE及其启示[J].比较教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大学新生教育的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大学一年级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90年代以后。国内大学面对新生在大学适应新生活出现的问题,逐渐认识到加强大学生新生教育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大学新生教育为大学生从高中顺利过渡到大学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整理,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学者对大学一年级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关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们主要从办学者的角度,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学入学教育的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内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包括:(1)校史、校情和校风教育;(2)学院的迎新教育和专业教育;(3)名家讲座活动;(4)校规校纪教育;(5)国防教育;(6)安全教育;(7)心理健康教育;(8)疾病预防知识讲座;(9)公民意识教育;(10)学风教育;(11)学习生活指导及入党启蒙教育。认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1]针对大学新生教育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学者丁华提出要注重发挥高校共青团的作用和优势。[2]在对策研究方面,有研究者从辅导员的层面提出建议,辅导员要认真对待、加以研究,特别是要积极做好困难生评定、贷款、勤工助学等工作,帮助学生安心完成学业。[3]也有研究者从班主任的层面提出建议,认为要通过班会、下宿舍、个别交流等方法给学生比较全面的灌输教育信息[4]。学者冯博雅提出在新生教育方面,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工作兴趣和效率及个体社会化等方面具有深刻影响,提出了“成长小组”与同辈互助工作模式。[5]

二是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内容比较多,涉及学生是否适应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学生不适应的原因有哪些方面,如何帮助新生适应新的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大学新生不适应现象主要表现在学习、心理、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适应。例如:学者周锦华提出,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两类:一类是成长性危机;另一类表现为环境性危机。前者是内在因素的影响,后者是外在因素的原因,两者共同作用于大学新生时就产生了适应方面的问题。[6]学者彭兰认为,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困惑主要表现为: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而困惑、为奋斗目标的缺失而困惑、为学习找不到方法而困惑、为人际关系难处而困惑和为生活方式的选择而困惑。[7]学者杨新宇提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构建可有六种操作模式,即课堂教学模式、活动教育模式、环境熏陶模式、榜样示范模式、角色扮演模式及问卷调查模式。[8]

三是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问题的研究。很多研究者通过心理测验和调查问卷来把握大学新生教育的情况,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例如:学者段鑫星提出,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变迁、学业期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心理冲突、生活事件、家庭环境七个方面。[9]学者吕素珍根据对武汉地区部分2000级新生的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大学新生适应的基本特点是适应能力的差异性、适应时间的长期性、适应影响的多重性、适应的整体性,提出了新生教育中应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习指导和专业教育、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等应对措施。[10]总体来说,国内对于大学生一年级教育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宣讲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层面,没有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本身的成长入手,更没有从高中到大学有效衔接的视角进行研究和探讨,国内关于大学一年级的教育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进行介绍,大部分的文章只发表在大学的学报等刊物,也有一部分关于人际状况的实证调查。从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我国国内关于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只是侧重于原有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新生教育的相关理论,实践方面的创新明显不足,对于国外大学一年级教育的研究不是很多。

2.国内学者对美国FYE的研究

通观我国学者对美国大学一年级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研究者的论著比较少见,主要散见于一些期刊和论文中。不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本选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我国学者对于美国FYE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一是美国大学FYE的发展历程研究;二是美国大学FYE实施的主要内容、主要经验和启示研究;三是美国大学新生研讨课(seminar)背景、发展、特征与启示研究;四是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方面的研究等方面,下面试对这几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以综述。

第一,关于美国大学FYE的发展历程研究。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11日日本名古屋大学教育学部客座教授丁妍撰写《重视“大学第一年教育”已成全球共识》一文,在国内首次提出强化“大学第一年教育”,认为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已经先后实施了FYE,并简要介绍了美国FYE和日本的FYE的发展历程。长沙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屈林岩、王向红撰写的《美国大学FYE及其启示》(2010年第11期发表于《比较教育研究》)一文中,阐述了美国大学FYE的发展过程,从1877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形成的教师指导者制度(a system of faculty advisors),到1889年哈佛大学建立的新生指导者委员会(a board of freshman advisors),FYE运动其实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获得发展的势头,盛行于90年代,并一直持续到现在。1972年,南卡罗莱纳大学校长托马斯·琼斯(Thomas Jones)在校内开设了新生研讨课(University 101 Program),后来发展为国家课程,加快新生适应性转变。1986年全美FYE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成立。

第二,美国大学FYE实施的主要内容、主要经验和启示研究。这方面的主要论著有:(1)江净帆.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9);(2)屈林岩,王向红.美国大学FYE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11);(3)韩映雄.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4)夏坤,沈鹏.新生头年计划:美国高校入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新泽西大学的个案分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1);(5)林银玲,叶信治.新生过渡教育:美国大学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J].教育与考试,2013(2)等。这些论文资料主要包含美国大学FYE的主要内容、主要经验的介绍,对于了解美国大学FYE的实施起到介绍的作用。

学者江净帆在论文中介绍了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大学学习与生活的融入教育,大学生涯及未来人生的定向引导教育,阅读、写作与沟通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的经验,反思了我国大学“第一年教育”的不足。学者屈林岩,王向红介绍了美国大学FYE的发展过程和FYE项目的实施,并从大学外部和支持与保障、大学自身的支持与保障两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大学FYE发展的支持与保障情况,最后提出了美国大学FYE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几点启示。

韩映雄在论文以美国的新生体验计划为研究对象,对美国新生体验计划(First Year Experience)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描绘,对计划的内容设计进行了阐述,对计划的内容根据其属性归为四类,即入学服务(入学管理、定向辅导活动及宿舍计划);学术援助(学术指导、辅助教育以及图书馆与信息素养);课程(新生研讨班及课程学习共同体);课外活动(服务学习)等四类,最后对计划评价的重点进行了介绍。

学者林银玲、叶信治认为帮助学生成功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大学生的第一年经历对他们的成功具有重要影响,重点介绍了美国大学形式多样的新生过渡教育,包括新生入学准备项目(大学准备之认识、暑假课程、名校直达班)、新生课外项目(新生夏令营、宿舍联谊会和朋辈引导)、新生课内项目(新生研讨课、新生学习共同体、第四小时课堂)。

学者夏坤、沈鹏以新泽西大学为例,研究了美国新生头年计划的基本模式,分析了新生头年计划的基本目标、人员配备、管理模式、多种类型的活动等,提出了对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启示。

吴雨涵的硕士论文《中美大学新生教育比较研究》,对中美大学新生教育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发展历程、差异、启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三,关于美国大学新生研讨课的研究。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1)梁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评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2)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5(8);(3)高峰.习明纳在中外高等教育中的比较性研究.石油教育,2010(1);(4)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一年级习明纳尔课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5(3);(5)林冬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20年:背景、发展与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11(11);(6)徐波.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典范:南卡罗来纳大学101项目.教育学术月刊,2013(9);(7)刘俊霞,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等。

学者梁晶从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评价、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得出结论和启示,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增加新生研讨课的数量,丰富新生研讨课的内容,重视新生研讨课的教师培训。

学者丁宜丽从美国新生研讨课的组织特征、教育功能方面入手阐述了美国大学新生研讨课对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认为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应该从新生的入学教育入手,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好积极的准备,引导学生顺利实现从中学向大学的转变。

学者高峰从习明纳的概念入手,以高等学校建立系统的习明纳课程体系为目的,论述了习明纳在西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对比中美两国高校中习明纳开展的现状,具体表现在开展范围窄,目前国内仅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少数高校开设了该课程;开展层次浅,资金支持力度小,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高校在开展习明纳方面的不足及原因,并提出在题目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难度比学生水平高的题目;题目的提出要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等解决方案

刘宝存从美国研究型大学一年级习明纳尔课程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美国研究型大学一年级习明纳尔课程的四种模式:哈佛大学模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模式、杜克大学模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模式。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一年级习明纳尔课程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方面来说,开设该项课程教师会花费更多的备课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不少教师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心存顾虑;从学生的方面来说,与传统的课程与学习方式相比,学生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参与,表现出缺乏交流技巧和必要的背景知识、时间紧张、参与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效果。认为,该项课程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本科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措施,在“消费者至上”观念盛行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校方必然给予该项课程更多的重视,因此,该项课程有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林冬华从美国新生研讨课发展历程、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分析、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的启示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美国新生研讨课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适应性新生研讨课、新生教育课程、学术性新生研讨课、多元发展的新生研讨课,对美国新生研讨课的全国调查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从“一门课、一个人、一个组织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的开始”入手,简要介绍了“一门课”即美国新生研讨课的全国模范——南卡罗纳大学的“大学101课”,“一个人”即新生研讨课的推动者约翰·加德纳(首任南卡罗纳大学“大学101课”课程和教师发展项目主任,“一个组织”即新生研讨会火炬传递者——全国资源中心(National Resource Center,简称NRC),后更名为全国大一学生经历与转型资源中心(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in Transition),介绍了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被调查者背景信息、该校新生研讨课开设的类型、新生研讨课学生基本情况、新生研讨课教师基本情况、新生研讨课课程基本信息、新生研讨课的管理、新生研讨课的评估等内容,介绍了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核心概念,包括新生研讨课、扩展性新生教育课、基础学习技能研讨课、单一主题的学术研讨课、多主题的学术研讨课、专业研讨课等概念;阐述了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的几点启示,认为美国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是多元比完美更重要,要注重教师教学输入,师生平等对话,注重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使学生完成知识与经验的内化,注重学生的学习输出,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要注意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即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合作教学的作用,新生研讨课与服务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学术机构要注重对大学四年经历的理性研究,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理性依据。

学者徐波介绍了南卡罗莱纳大学101项目的概况、基本原则、期待成果与学习要求、管理机构、课程组成、教学人员组成与培训、社区建设基金与课外活动、奖励等方面的内容,从中得出了该项目的特点和启示,认为101项目具有指向新生学习与生活两方面,目标导向性强,注重教师教学发展培训,运行体系缜密等特点。

学者刘俊霞、张文雪通过追溯美国大学新生研讨课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轨迹,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其成功地帮助新生完成大学适应转变与学术转变的原因,认为我国大学应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程,使教师参与到新生教育过程中,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

第四,关于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研究。通观我国学者对于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研究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比较教育领域中,探讨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学者对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所做的比较研究的成果比较少,据我们所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最早开展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的是袁本涛和文辅相,他们认为美、英、日三国的教育之所以比较成功,与它们注重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有很大关系,认为尽管三国在衔接问题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制度上保证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可能性。这些制度包括义务教育制、选课制、高校招生制和培养目标等,并且在这些方面,三国的发展呈现出某种共同的趋势。(袁本涛、文辅相:美、英、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高等教育研究,1995(2)。)

还有一些考察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论文和著作,如:单中惠主编的《外国中小学教育问题史》一书中第一章第七节以美国的“八年研究”为中心考察分析了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实践。

贺国庆、王保星等主编的《外国高等教育史》一书中第二十章第一节以美国的“高等学校与中等学校的衔接”为内容20世纪前半期美国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衔接的内容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中等学校与大学之间的有机衔接,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一种方案主张大学与学院应该借助入学标准的提高,迫使中等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第二种方案主张学院与大学按照中等教育的实际状况调整自己的入学标准,而不是不顾实际地提高自己的入学标准;第三种方案是在大学与学院内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为那些准备接受高等教育但又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准备的学生采取一种变通的方式,如向他们授予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哲学学士学位。

王喜娟在《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上发表的《美国高中与大学衔接模式之双学分课程探析》一文中以双学分课程为中心,介绍了美国高中与大学衔接的重要措施。

谭娟发表在《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的《独具特色的美国高中课程改革——高中—大学双学分课程模式评析》一文中,认为高中—大学双学分课程模式在打破高中与大学的脱节状态、缓解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增强高校的服务职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奂奂、丁邦平发表在《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的《美国高中与大学衔接的双学分课程:形成、发展和展望》一文,认为双学分课程是美国近年发展最快的高中与大学课程衔接模式,对于实现高中与大学的平稳过渡、缩短大学毕业年限、促进学生毕业和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对双学分课程的进行了展望,在课程质量、课程影响力和参与度等方面面临的很大的挑战。

黄兆信、李远煦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5期的《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一文中,首次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分别从高中和大学两个不同的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高中与大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要实行有效机制引导新生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乔连全、李玲玲在《江苏高教》2011年第5期上发表的论文《中美比较:中学与大学衔接断裂的原因及对策》一文,从中学与大学两者衔接断裂的原因及策略入手,对中美两国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我国中学与大学的有效过渡和衔接。

张旺主编的《2013年吉林省教育科学院调研咨询报告》中的专题五“高等教育探索”部分的报告十六《吉林省普通高校与高中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现状的调研报告》中从研究述要、调研结构分析、主要对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对吉林省普通高校与高中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对吉林省高校与高中教育衔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性研究。

陆伟锋、袁小梅发表在《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的《国外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模式及其启示》一文,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模式,而后分析我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模式经验及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策略。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于中美大学一年级教育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中美大学一年级教育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的视野和研究的内容、研究路径相对局限:从研究视野来看,主要从研究内容本身入手进行研究,至今仍没有学者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对中美大学一年级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选取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视角对中美大学一年级教育的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从研究内容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新生入学教育、适应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美国FYE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主要经验、启示、新生研讨课、美国中学与大学衔接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学者对中美大学一年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历程还比较短,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尚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从研究的路径来看,我国学者对于大学新生教育的研究多数学者从我国大学新生教育或者美国大学新生教育入手进行研究,对于中美大学一年教育的比较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美大学的新生教育进行比较性的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美国大学一年级教育问题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衔接”的概念及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必要性研究。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问题,出现在20世纪前半期,由于20世纪初美国高等学校规模扩大、课程设置门数增长,中等学校与高等学校在学制上的衔接成为突出问题。为了实现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最初,学者们提出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问题,认为“中等教育是决定大学发展前景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要建立高水准的大学,就必须与中等教育达成一致,注意两者的衔接”(Abraham Flexner,1970);“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它深受混乱的困扰。这种混乱始于中学,并一直延续到大学的最高层次。”(Robert M.Hutchins,1933)。后来,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诞生及传播,一些学者提出,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来认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Paul Lengrand,1970),努力促进教育体系在纵向上实现一体化,以便使学生获得身心的持续发展。近年来,一些美国学者认为,要摆脱中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也同样需要加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如:《高中后教育的疏漏:美国学生调查》(Leaks in th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Systems Undermine Student Aspiration)和《背离大学梦想:不衔接的K-12和高中后教育体系是如何破坏学生的大学之梦》(Betraying the College Dream:How Disconnected K-12 an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Systems Undermine Student Aspiration),《负担能力和转移:增加学士学位完成比例的关键因素》(Affordability and Transfer:Critical to Increasing Baccalaureate Degree Completion),《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衔接》(Bridging the K-12/Postsecondary Divide with a Coherent K-16 System),《中学和大学之间的衔接:大学预备的白皮书》(Articul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ollege:A College Ready White Paper)等,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对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割裂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必要性问题引起了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第二,关于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在美国如何实现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国外学者主要从课程与学分管理、考试与评价、大学招生入学、大学一年级教育、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等方面来研究和推进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问题。

1.关于衔接性课程与学分管理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在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美国高中和大学的衔接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衔接性的课程和学分管理来实现的。2008年,美国高中教育中心(National High School Centre)公布的调查报告《让高中生为成功过渡到大学和职业生活做好准备》(Prepar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successful transitions to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对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方式进行了归纳,包括:大学预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AP)、国际中学毕业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技术准备计划(Technical Preparation Programs,Tech Prep)、学院高中课程计划(Middle College High School,MCHS)、高中—大学双学分(Dual Erollment,DE),等等。

2.关于大学招生考试与衔接

大学招生考试采取何种方式对于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有着很大的影响。美国高等院校具有充分的自治权,学者对美国大学自治归纳为五个“没有”和五个“有权”,即没有全国统一的招生和录取标准,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师聘任标准,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管理规则,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标准。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采取综合评价制度。SAT和ACT考试是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对考生的要求,但是考试成绩并不是大学入学选拔的唯一条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品质、道德品质等其他因素,即以统一考试为主、其他因素为辅的综合选拔考试制度,有效的促进美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3.关于中小学与大学两类教育机构的合作和衔接

中小学与大学两类教育机构的合作和衔接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大学实行的“开放日”(Open Days),即大学每年定期向中学生及其家长开放(包括大学的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学设施、实验室等),以便学生和家长及早了解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特点,增强学生的适应性。目前,此方面的文献多见于一些介绍性文献,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

4.关于衔接的保障机制等的研究

谋求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并非易事,需要相关的组织、政策和制度作为推动力量和支撑。一些研究文献对此作了介绍。例如,米歇尔·班格森(Machael Bangser)在《让高中生为成功过渡到大学和职业生活做好准备》(Prepar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successful transitions to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的报告中提到,“要实施各种衔接计划,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不仅需要相应的经济投入,减轻学生因为参加各种衔接计划而增加的经济压力,而且还要得到信息技术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支持”。

5.关于衔接视野下大学一年级学生教育问题研究

为了促进美国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大学一年级是高中与大学衔接的关键环节,重视大学一年级的教育能够促进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使高中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如:1984年10月发表的《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Involvement in Learning: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1987年卡内基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所发表的《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报告(College:The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in America),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简称博耶委员会)出台的《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等研究报告中都提到对本科新生的关注的重新思考是作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事项。1972年,那卡罗莱纳大学在加德纳的带领下,创办了“大学101”研讨课,帮助新生过渡到大学生活,并定期举办全国性会议“新生研讨课程”;1986年,成立了“新生体验计划国家研究中心”,后来更名为“美国国家新生体验计划及新生过渡资源中心”(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in Transition),并出版了专门研究大学新生体验的研究期刊——《大学新生体验期刊》后更名为《大学新生体验及学生过渡期刊》(Journal of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in Transition);1989年,加德纳、厄普克拉夫等一些学者编写了第一本关于新生体验计划的指南书《新生体验计划:帮助新生在大学生存与成功》(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Helping Students Survive and Succeed in College)。其他一些美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也都为新生相关的课题展开了调查并出版了常年的调查报告。在美国,大学对于新生的关注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6.关于衔接的成效与问题的研究

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目前所采取的一些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方式已经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例如,布瑞格(Bragg,2001)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实施技术准备计划之后,有65%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后三年内接受了中学后教育,而对比组的学生则更多地直接就业。他的研究说明,促进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对于提高大学入学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一些研究者也关注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衔接课程质量不高、四年制大学参与较少、财政及管理支持不够、成绩不好的学生很难参与等问题。有研究指出,即使对于备受青睐的“高中—大学双学分制”(DE)来说,它同样也受到一些美国大学的质疑和抵制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对它进行改进和完善,实际上很多衔接方式都是如此(Johnstone and Del Genia,2001)。还有一些研究者指出,当前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目标衔接”的问题,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从该方面进行改革努力。

通过以上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大学一年级教育问题研究正在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实践和研究的课题,在美国许多研究者关注这个问题,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的研究,但是,从整体而言,从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视野来研究中美大学一年级教育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