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城市部门与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并存,据此可形成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以上国外研究成果,同样对本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特别是西方城市发展观、增长正统论和空间经济学所提出的循环因果链、内生的非对称、突发性集聚、区位的黏性、驼峰状聚集租金等富有洞察力的观点,为本书将嘉峪关统筹城乡一体化实证研究纳入明确的分析框架,进行富有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由于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城乡协调、统筹城乡等提法在意义上比较接近,在研究内容上相互交织,因此就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而言,国外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文献已形成相当丰富的研究结论,这些理论成果构成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石和重要依据。

(一)研究进展

20世纪前半期,以Lewis,Hirschman,Boudevile,Goward,McGee等人为代表的国外发展经济学家,重点从城乡线性经济结构关系来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并用以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工农关系、乡—城人口流动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的转换等发展实际。

对于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经济学,城乡发展问题是其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它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结构变迁、乡—城劳动力转移、资本积累、技术选择、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口增长及变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其基本结论是,二元经济结构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城乡二元结构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和乡村社会的差别,另一方面体现在城市是现代化工业的聚集地,而乡村则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场所。现代城市部门与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并存,据此可形成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这一理论用二元结构解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工农关系以及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在这一领域,经典性的成果主要包括1954年刘易斯在其《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二元经济”(Dual Economy)模型与城乡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4]。20世纪60年代,费景汉和拉尼斯在运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5],揭示了二元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配置的全过程。此后,乔根森模型对刘-费-拉尼斯模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假设提出置疑,并试图在一个纯粹新古典主义框架内探讨工业部门的增长是如何依赖于农业部门的发展的[6]。哈里斯-托达罗为了解释普遍存在于很多欠发达国家广泛的城市失业情况下由乡村向城市移民的持久性,而首先在1970年提出了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7]哈里斯-托达罗假说,即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城市病”及“农村病”的根本途径[8]。正如吉利斯在说明城乡关系时所指出的:“如果工业化不是万灵药,那么农村发展也不是。它们相互需要,缺一不可,如果不平衡增长过头,就会受到损害。[9]”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地理上的二元结构[10]”,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概念,指出城乡的诸多差异会产生进而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导致城市区域发展更快,乡村区域发展更慢(乡村发展陷入纳克斯描述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使城乡差异在逐步增大中出现“马太效应”,最终在空间组织结构上呈现为埃及发展经济学家阿明在《世界范围的积累》中所谓的“中心—外围”结构。在此基础上,赫希曼进一步提出了“极化效应”与“涓流效应”。20世纪70年代,米尔顿·桑尔顿对计划理论作了归纳性总结:城市与农村处于两个不同的经济循环层次,城市高级循环与农村低级循环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二元经济模型理论的一些显著特征:一是不对称性是各个模型探讨的中心问题;二是要素和产品市场的不对称性是区别不同的二元经济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三是关于要素流动性的假设各不相同。以上关于城乡发展问题及其二元到一元的结构转化,可以借鉴的理论比较成熟,此处不再累赘。

同时,其他领域的诸多学者,如S Bao,Marshall,Young,Hoover,Chinitz,Schmitz,Picard等人,分别从经济、社会、地理、环境、人口、生态等不同的角度,综合运用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GIS、动态分析、计量模型等方法和工具,形成了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众多研究成果。

19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和空间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Fujita,Krugman,Martin,Granovetter,Malecki等人,则将空间因素内生化,主要分析了区域空间结构关系及转变趋势。这些不同时期的国外已有研究,先后主要形成以空间极化理论为代表的城市发展观、以激进的或新马克思主义发展论为代表的农村发展观、以城乡一体化理论为代表的城乡区域均衡发展观,以及基于C-P模型和D-S模型基础上的其它空间结构扩展模型。

(二)简要评价

尽管在处理城乡发展的实践方面,以色列的村庄布局、韩国新村运动、日本的造村运动、英国农村地区的中心村建设等实践,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较好的处理了本国的城乡发展问题[11]。但是,国际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实际国情千差万别,即使是与那些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墨西哥、泰国、印度、巴西等国相比,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在其演变过程、推进机理、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当我们面对这一特殊问题时,可能无法也不能够将现成的结论从国外照搬。显然,国际的理论进展和实践发展虽然对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研究有很多参考价值,但却不能直接应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来。

以上国外研究成果,同样对本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特别是西方城市发展观、增长正统论和空间经济学所提出的循环因果链、内生的非对称、突发性集聚、区位的黏性、驼峰状聚集租金等富有洞察力的观点,为本书将嘉峪关统筹城乡一体化实证研究纳入明确的分析框架,进行富有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

【注释】

[1]傅崇兰.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9.

[2]1993—2012年的具体立项情况,可参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的历年资助项目历史资料,其网址为:http://www.npopss-cn.gov.cn/planning/yearxm.htm

[3]赵勇著.城乡良性互动战略[M].商务印书馆.2004.10:24.

[4]毕世杰主编.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137-142.

[5]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14-20.

[6]毕世杰主编.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145-147.

[7]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14-20.

[8][美]马尔科姆.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22-224.

[9]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协调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12.

[10]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614-616,630.

[11]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协调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