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教育目的转型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教育目的转型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观20世纪以来的国外教育目的研究,以教育目的“转型”为主题的研究主要有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后现代教育目的论、国际教育发展局的“平常人”以及小原国芳的“完人教育”目的论等。所以,外在的、终极性的教育目的只能束缚教育、压抑学生,不能实现教育自身的真正目的。小原国芳针对当时日本国内教育对人的畸形肢解,提出了“完人”教育目的论。

(二)国外教育目的转型研究现状分析

综观20世纪以来的国外教育目的研究,以教育目的“转型”为主题的研究主要有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后现代教育目的论、国际教育发展局的“平常人”以及小原国芳的“完人教育”目的论等。

1.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针对以往形形色色的传统教育目的论,杜威提出了经典而富有争议的“教育无目的论”。他认为:“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23)。也就是说,过去教育活动中的所谓目的都是教育之外的家长或教师的目的,而非教育活动自身内部的目的,这些外在的、既定的、单一的目的拥有者将教育活动作为实现自己动机、利益的工具,使所谓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处于一种分离状态,而不是统一的有机体。而且,这种教育目的也不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这是因为:“这种目的所以限制智力,因为它们是现成的,必须由智力以外的某种权威强加的,留给智力做的事不过是机械地选择手段而已”(24)。所以,外在的、终极性的教育目的只能束缚教育、压抑学生,不能实现教育自身的真正目的。为此,杜威提出了良好教育目的应具备的三个特征:“(1)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获得的习惯)。……(2)一个教育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3)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25)。从这一标准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等反映其“教育无目的论”的教育观。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建立在其实用哲学和机能心理学基础上的,其本质并不是说教育无目的,而是否定外在的、以教育活动自身为工具的终极目的观;他强调教育自身即目的,由于教育中的儿童生长和社会生活是无止境和没有终极的,所以,促进儿童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教育自然就没有终极性目的。

2.从现代教育目的到后现代教育目的观的转型研究

以反本质性、反基础性、反普遍性为出发点的后现代教育对传统的现代教育目的观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阐述了后现代教育目的观。后现代教育论首先是从教育目的认识的人性基础开始批判现代教育目的的,后现代教育观认为,现代教育目的论“假设了一种前定的、统一的主体,或一种先于一切社会活动的永恒人性”。(26)而这种永恒人性的核心就是体现现代性的理性,表现为教育目的制定中的精确性、科学性、秩序性等理性思维,这样,无论是洛克的“绅士”、卢梭的“自然人”还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理性人”,这些教育目的所揭示的都是特定规格、框架的“全面人”、“抽象人”的完整、终极形象,以片面的、特定的人之素养代替人的自主、自由发展,其结果是背离现代社会及其教育解放人的使命,把人从神的枷锁中解救出来后又封闭在理性的世界中。

相对于现代的宏大设计和元叙事,后现代以超越统一、理性的主体论为起点,主张多元、差异、非线性等观念,强调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之间多向度、平等共生的关系。所以,“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给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这一复杂的网络像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27)。虽然后现代教育观对现代教育目的进行了批判,但由于后现代的复杂性、流动性等因素,他们也未能提出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或许这正是后现代教育的宗旨),一般注重人的个性、多元性、差异性、批判性等素养的培养,影响较大的后现代教育目的观主要有吉鲁注重“他者和边缘性话语”的教育目的论、利奥塔培养“崇高感”的教育目的论、诺丁斯“关爱世界”的教育目的论等。

3.从“畸形人”、“理想人”到“完人”、“平常人”的转型

小原国芳针对当时日本国内教育对人的畸形肢解,提出了“完人”教育目的论。他认为,注重为经济发展、职业定位服务的日本教育将完整、和谐的人工具化,人自身整体的发展受到威胁,特别是应付考试、填鸭式教学、考试作弊等,这些病态的教育现象阻碍着学生成为真正的人。为此,应实行“完人教育”,“所谓完人教育,是指塑造健全的人格,亦即塑造和谐的人格”(28)。教育目的应指向人性的完善、人格的和谐,培养健康的、积极的“完人”。具体到“完人”的素养,教育应竭力使学生在知识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方面都获得成功,从而应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但是这种完人带有强烈的理性主义倾向,即从理性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夸大了完人的价值和作用,其结果是,在“完人”实现的同时,意味着人的终结。另外,日本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和日本传统文化的特点,还提出了教育要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这一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号召性,但缺乏具体的理性论证,有待在具体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层面上深化其内涵。原国际教育局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平常人”的教育目的论,该组织认为,以往的教育“即在英才中寻找教育目的,因为人们想象存在一种‘理想的人’。然而,真正的和实际的目的应该在平常人中寻找”(29)。传统教育目的是理想设计的结果,是以理想否认人的现实性、具体性,是非人的一种状态;因此,教育目的中的人应回归生活、回归现实中的平常人,惟有平常人才能体验人的喜、怒、哀、乐,平常人才是真正的人。由于该组织自身的特性,它仅提出了教育目的变革的一个方向,具体到教育中的平常人如何定位、怎样发展等,都没有论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