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介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介绍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党在十七大所指出的,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党中央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意见。

六、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7]

实践告诉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正如党在十七大所指出的,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一)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我们注意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论述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时,再次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那么,为什么要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呢?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回顾这几年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历程,我们注意到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就已经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强调要改变粗放型增长模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我们在转变增长方式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主要靠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经济逐步转变到主要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拉动经济,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已经由1995年的50%左右上升到2006年的70%。与此同时,伴随着重工业的高速发展,能源、原材料消耗大幅度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依然滞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下降。比如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投资率不断上升,由35.3%上升到42.3%,同一时间段里,国内居民的消费率则由62.3%下降到48.8%,城镇居民的消费率在2007年甚至下降到35.4%。也就是说,投资率和消费率两条曲线出现了严重的反向运行的问题。这就必然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过剩的产能由于世界市场的扩大,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是对世界市场的依赖也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60%。这就使得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巨大的潜在的风险。党中央看到了这一问题及其严重性,因此在十七大提出了“三个转变”的新要求,即: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不仅要转变我们的增长方式,而且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通过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及其组合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通常把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模式;把注重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途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则更加丰富、全面,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之外,还对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出了要求。从“转变增长方式”到“转变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变,其含义却十分深远。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决策

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底子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口多、耕地和其他资源少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遇到了各种“瓶颈”的制约,在社会建设方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人民群众对于解决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统筹兼顾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复杂关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党中央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意见。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八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落实这八项重要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第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和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一金融事件,已经写进了世界历史。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的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并迅速地波及世界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领域,转化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给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困难,而且迅速地从发达国家传递到发展中国家,也冲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由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10.6%和10.1%下降到9%,第四季度进一步下降到6.8%,2009年第一季度继续下降到6.1%。我国遭受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我们注意到,这次危机到来的时候,正好是我国经济进入周期性调整时期,特别是沿海地区正好进入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时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我们的经济也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所以,这场危机对于主要依赖世界市场的外向型企业特别是实力不强的中小型外向型企业,冲击特别大。

因此,中央在决策的时候,既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又明确提出了“调结构”的要求,提出要把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转化为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我们常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遭遇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以无情的实践验证了党中央的2003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验证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是正确的。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好机会。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这场危机给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深化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提供了许多重要经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借助于信息化的发展及其提供的网络,推动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转移中,制造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也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转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富裕国家成为全球资源类产品的提供者;承接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和资源富裕国家在为发达国家生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同时,既在经济上和生态环境上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又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并赢得了大量外汇,需要到发达国家保值增值。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把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后,一方面成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并通过高消费的甚至超前消费拉动世界经济;另一方面又大力发展虚拟经济,让大量资金回流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并且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他们的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于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泡沫。进入21世纪后,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尤以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最为突出;加上他们的金融监管不力,纵容金融高管对于金融衍生品进行连续投机,最后在次贷危机中引发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从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内需与外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市场配置资源与宏观调控等一系列经济关系,这些问题都涉及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认真研究这些经济关系及其经验教训,形成新的发展思路,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从政治上来看,这场危机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战后资本主义经历了两次经济政策的大调整。一次是从罗斯福新政到凯恩斯主义的推行,针对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所暴露出来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破坏性弊端;另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以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风行,针对的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福利主义等政策造成的滞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强,是十分罕见的。这场危机,说明了凯恩斯主义救不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也救不了资本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可以通过政策的自我调节渡过一时的难关,但它内在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最新的例证。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政治上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建构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

经过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艰巨斗争,国际社会比较多的人都认为,现在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发展态势,对于各国在危机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关系甚大。因此,我们不仅要认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还要倍加注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走向,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我们应该认识到,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拓展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另一方面,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全面复苏可能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际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就眼前来看,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世界各国包括美国从人们的消费观念到生活方式,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正在大调整大变革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着新的突破。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经过这次危机,世界各国的增长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世界市场。过去我们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优势有的还在,有的正在消失,事情已经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过去30多年我们的国民经济能够在对外开放中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五大因素,这就是:巨大的市场;廉价劳动力;原生态的土地;中国人勤劳节俭的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可以预见到的是,中国人勤劳节俭的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将依然存在。这次危机表明,农村市场正在由潜在市场转变为显性市场,但城镇居民构成的国内市场除非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基本上已经饱和;廉价劳动力伴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将逐步变化;原生态的土地已经基本上开发完,以后用地成本将大大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已不能像过去那样大量地依靠世界市场来解决我们的产能过剩问题。以美国为例,这次金融危机是由他们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他们正在吸取自己的教训,一是更加重视本国的实体经济;二是开始改变多年来形成的高消费习惯;三是开始重视个人和家庭储蓄。当然,还将加强对金融高管的监管,包括将采取司法手段对那些高管的作为进行审查,等等。尽管那里还有我们广阔的市场,但很难恢复过去的局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提醒我们要尽早应对。说得更严重一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就是各国抢占下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时期。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这样的清醒意识,是不是已经作好了这样的充分准备?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各级干部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继续努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在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

第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变的客观要求。

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最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而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没有实现工业化。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但是,由于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这就给我们出了一道大难题,即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了;同时,这种情况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即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经济效益好,三是资源消耗低,四是环境污染少,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前四条是根据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和适应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展的要求,第五条则是根据中国人力资源特别丰富的国情提出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否则,就难以实现我们确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进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研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中国发生的新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因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们既要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打算,更要在改革中攻坚,在攻坚中突破,有所推进,有所成效。

(二)“消费也是生产”

党的十七大已经提出,我国经济要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思路,而且切中要害。但是,这一重要思路要转变为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消费和投资、出口共同拉动经济的发展。

这几年,我们经常说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18]突出消费拉动是正确的,但是把消费与投资并列起来,看作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则是片面的。事实上,按照这样一种片面的认识,难以实现消费拉动的发展思路。

近年存在的问题,不是依靠投资拉动不对,而是投资方向有片面性。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凡是有消费需求的投资都是成功的,凡是没有消费需求的投资都是不成功的;凡是伴随着消费需求升级而不断调整方向的投资都是成功的,凡是不能适应消费需求变动及时调整方向的投资都是不成功的。从中可以看到,投资与消费不是完全对立的,消费也需要投资,消费是投资的依据和方向。

为理解此点,有必要重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生产与消费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19]“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即生产不仅要消费生产资料,而且首先要消费生产者的能力;“消费直接也是生产”,即消费过程就是人生产自己的过程,与此相联系,消费过程既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即实现生产,又能“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即成为生产的动力和目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与消费之间这种同一性有过深刻的阐述。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投资生产即投资消费;二是投资于符合消费需求的生产才是能够实现和发展的生产。这两个结论,实际上是一个结论,即要以消费为目的和动力进行生产,要以消费为目的和动力进行投资。

自从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来,发展生产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生产是消费,消费也是生产。引导全党树立起这种科学观念,有助于更好地发展生产,有助于树立起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树立“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其核心或本质就是要以人为本。因为,“消费也是生产”这一科学观念最基本的内涵,就是消费过程即人生产自己的过程。以人的消费为目的和动力的生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投资,即是以生产人为目的和动力的生产、投资,是以人为本的生产、投资。

树立“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其基本要求是以民生为目的和动力进行投资,发展生产。消费的生产,作为人生产自己的生产,首先要生产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消费资料,即生产要满足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这里,既包括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需要,又包括要满足人民群众教育、文化等提高人的素质的发展性消费需要,还包括要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养老、困难救助等保障性消费需要。根据“消费也是生产”的要求,就是要在人生产自己的过程中,为人民群众提供人的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消费资料、发展性消费资料、保障性消费资料。一言以概之,即要以民生为目的和动力进行投资,发展生产。

树立“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其重要特点是,以人为本,协调消费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生产,使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又好又快地发展。因为,消费资料生产从来都离不开生产资料生产,但是,离开消费资料生产来规划生产资料生产,以至于单纯强调生产资料生产,就会造成结构失衡、资源浪费、经济波动。要达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必须根据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来发展消费资料生产,根据消费资料生产的需求来推进生产资料生产。这就是从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战略,一直到今天的科学发展观,一以贯之的思想,是同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根本区别的思想。

当然,强调“消费也是生产”,并非生产消极地去适应消费,而是要在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消费与生产是互为中介、相互拉动的关系。消费要引导生产,生产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导消费、扩大消费。在这种中介环节上起调节作用的,应是市场。同时,还要注意,我们强调“消费也是生产”,这种消费不是浪费,这种生产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

总之,根据“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这几年经济转轨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党中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紧急措施是正确的。从中可以看到,要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文章不应该做在是强调投资还是强调消费上,而应该做在以消费为动力和目的来投资上。

落实“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从中国实际出发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除了要调整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还要深入调查研究,搞清楚国内消费需求的新走向。我国大量过剩的产能,从表面看,表现为内需不足,实际上是不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比如下乡的家电,在城镇居民家庭已经基本上都有了,而生产单位还在继续生产。而城镇居民关心的健康问题(老百姓常说“以健康为纲”),以及与保健相联系的产业和科研,并没有得到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市场,基本上都被外国产品占领了。比如,美国安利公司的保健品、欧美各大美容护肤产品已经占领国内消费市场很大份额。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扩大内需,要深入研究城市和乡村两方面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下决心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整套统筹城乡以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对于解决中国内需的薄弱环节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实行家电下乡并给农村居民以一定的优惠或补偿。这样的决策显然是十分英明的。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扩大农村内需决非一日之功,而城市居民手中持有的大量货币如何回笼,城市居民在买家电买房买车后还有什么消费需求,这个问题决不能忽略。

做好这件事,意义十分重大。如果说,扩大农村内需,实行家电下乡,将有效地解决我们这几年产能过剩遗留下来的问题,那么,摸清楚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新走向,则可以发现新的投资方向,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因此,这件事一定要作为一件关系经济工作全局的大事来考虑。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反映内需的市场信息反馈系统,摸清城乡两方面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这是确定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方向的必要条件。

树立“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扩大内需,还要注意国外消费新动向。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五大因素,这就是:(1)巨大的市场;(2)廉价劳动力;(3)原生态的土地;(4)勤劳节俭的文化传统;(5)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可以预见到的是,中国人勤劳节俭的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将依然存在。这次危机表明,农村市场正在由潜在市场转变为显性市场,但城镇居民构成的国内市场除非形成新的消费点基本上已经饱和;廉价劳动力伴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将逐步变化;原生态的土地已经基本上开发完,以后用地成本将大大提高。特别是,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市场也肯定发生变化。以美国为例,这次金融危机是由他们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他们正在吸取自己的教训,一是更加重视本国的实体经济;二是开始改变多年来形成的高消费习惯;三是开始重视个人和家庭储蓄。当然,还将加强对金融高管的监管,包括将采取司法手段对那些高管的作为进行审查,等等。也就是说,尽管那里还有我们广阔的市场,但很难恢复过去的局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一切,都提醒我们要尽早应对。最好的应对之法,还是努力做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篇大文章。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市场会不会出现新的需求?回答是肯定的。根据多年来的经验,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靠增加投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即使解决问题,也是暂时的,而且新增加的投资将产生更大更多的问题。出路在于能不能找到新的消费需求,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奥巴马总统提出新能源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事实上,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更直接更突出的问题。我们那么多的人口,那么多的小车,要消耗那么多的汽油,这是我们的资源储备状况难以承受的。唯一的出路,可能就在生产主要不消耗汽油的小车,寻找新能源。如果事情的发展果真是这样,无论从扩大内需来看,还是从发展外需来看,都对中国的持续发展有利。

最后,还要讲一点。我们提出要把经济增长和发展转变到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上来,在今天更要重视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并不是要提倡高消费、奢侈消费。前车之鉴,必须记取。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爆发,不仅同他们的金融制度和监管有关系,同他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消费方式也有关系。高消费、奢侈消费不仅仅是一个能否保持勤俭节约的美德的问题,而且是一个能否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问题。高消费、奢侈消费的主张和做法决不可取。

当然,不提倡高消费、奢侈消费,也不是不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提高中国的奢侈品生产水平。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但从总体而言,水平并不高,对经济的拉动还有很大潜力,这一点必须清醒地注意到。至于奢侈品问题,目前国内市场正在迅速增大,但绝大部分市场给国外产品占领了,这也是应该注意到的。我们必须划清扩大消费需求与追求高消费、奢侈消费的界限,在消费拉动经济上做出一篇好文章。

(三)调整分配结构

要按照“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实现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的发展,必须思考和研究一个基本的问题:为什么在现实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的拉动作用那么不明显。

首先,要明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实现“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必须考虑到消费包括内需和外需两方面消费需求,生产必须满足这两方面消费需求。[20]出口拉动即外需拉动生产是必需的,但不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外需拉动,内需更应该是生产的动力。因此,健康而又持久的发展方式,应该是内需和外需共同推动生产拉动经济的发展方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把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转变到投资方向与扩大内需、发展外需相协调的方式来拉动经济。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投资率与消费率比例失衡。如前所说,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投资率不断上升,由35.3%上升到42.3%,同一时间段里,国内居民的消费率则由62.3%下降到48.8%,城镇居民的消费率甚至下降到40%以下。也就是说,投资率和消费率两条曲线出现了严重的反向运行的问题。这就必然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那么,为什么投资率与消费率之间会出现如此大的失衡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分配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这只有看一下这几年我国收入法GDP结构就可以了解了。以2006年到2007年这两个年份为例,在我国产出收入结构中,劳动者报酬由占40.61%降到39.74%;而生产税净额由占14.16%上升到14.81%,企业利润即营业赢余由占30.67%上升到31.29%。本来,劳动者报酬占40.61%已经比较低了,但还在降低就更不合理了。劳动者报酬占比过低,势必影响消费。

国民经济分配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这几年一直在讲的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有限,大家在消费时有后顾之忧。因此,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障面并从实际出发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是提高消费率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