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杨 松摘 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2010年年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武汉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杨 松

(中共武汉市委)

摘 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2010年年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近年来,武汉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做法和成效,揭示当前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的困难,提出下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举措。

关键词:城市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 重点举措

一、武汉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武汉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从思想认识、发展思路、规划部署、组织落实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确立了正确理念。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抓住“加快”这个关键,把握“转变”这个核心,注重“发展”这个效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把内涵提升与集约发展作为目标要求、科技创新与知识资本作为内在动力、结构功能与综合品质作为价值取向,力求发展方式转变逐年有新进展。二是明确了战略举措。立足市情,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对武汉的发展要求,提出以建设国家“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要依托,大力推进思维方式、体制机制、技术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努力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探索走出创新发展之路。三是取得了初步成效。产业结构有了一定改善,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4.5∶46.2∶49.3优化为目前的3.2∶47∶49.8。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增长18.5%,武汉获批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金融、物流、会展、信息、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速,武汉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GDP能耗逐年下降,2009年化学需氧量累计减排11.64%,二氧化硫累计减排14.5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发展方式转变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武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 560亿元,增长13.7%,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跃升第5位;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 005亿元,增长2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385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 161元,增长12.8%。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武汉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成立循环经济研究院,强化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支撑。推进青山、东西湖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和阳逻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建立计划总投资为639.6亿元的循环经济项目库。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节能环保、金融、土地、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启动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和绿色信贷试点。推进一批改革试验项目。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准并开工建设。启动“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工程和“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工程。推广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服务,完善废旧电池回收网络。积极推进王家墩中央商务区首个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申报工作。

2.以培育新兴产业为抓手,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半导体及大规模集成电路、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等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工作组,编制出台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推进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实施LCOS、红光NVD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2009年,全市12个工业及高技术类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 370.2亿元,其中集成电路、新能源和动漫产业分别增长45.9%、35%和43%。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到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落户武汉。深入推进实施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和民营科技企业“百星工程”。实施“3551”人才工程,着力打造“人才特区”。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2009年全市R&D支出占GDP的2.35%,比“十五”末提高0.35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 055亿元。

3.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

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制订《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促进汽车、钢铁、石化等8个支柱骨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2009年武汉市年产值过500亿元的产业从3个增加到6个,过100亿元的企业由6个增加到8个。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物流基地,17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在汉建立后台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汉口北商贸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商贸类重大项目,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达59.5%。实施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远城区“环城工业带”,2009年,远城区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1%。

4.以调整需求结构为动力,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积极发挥投资的支撑作用。新组建4家市级专业投融资平台和12家区级投融资平台,2009年新增投融资800亿元,争取中央扩大内需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39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 001亿元,增长33.3%。努力发挥消费的带动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创近年新高。积极发展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2009年,商品房销售增长65.5%,汽车销售增长53.3%。加快培育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0.5%。全面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政策,拓展农村消费市场。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 164亿元,增长17%。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2009年,全市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增幅高达135.7%,船舶、软件外包、光电设备等产品出口逆势增长。

5.以调整区域结构为载体,统筹建设主体功能区和新农村

走差异化、特色化之路,加快建设城市功能区。全力推进东湖高新区国家“人才特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沌口开发区打造“武汉·中国车都”,在中部率先成为千亿级国家开发区。全面启动武汉新港建设。加快化学工业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支持和推动王家墩商务区、武汉新区、阳逻开发区、台资密集区等特色功能区及花山和后官湖生态新城的开发建设。以“富裕和谐秀美”为目标,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编制完成《武汉新农村建设空间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交通向远城区延伸。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深入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加大中心城区、开发区对口支持远城区工作力度。

6.以改善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设和谐社会

重点解决好就业、社保、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深入推进全民创业,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汉大学生全部纳入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9%。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年销售经济适用房19 234套,配房租赁廉租住房7 500户,完成3 903户农村无力自建房户危房改造任务。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初中标准化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优质高中建设,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和农村义务教育零收费。强化医药市场监管,推进医药分开、药品直供、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中心等试点。全面完成社区医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加快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北编组站、武汉火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建成7条城市高速出口公路,轨道交通4条线同时推进。全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863.6亿元、增长45.7%,规模、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制定实施《三年内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工程计划》,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系统。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的困难和矛盾

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现代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配套能力不够。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与轻工业、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两组矛盾较为突出。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小,现代服务业在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民营经济发展相对不足,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仅为40.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二是经济竞争力有待增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偏低,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16亿元,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第13位,与沈阳、青岛、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有明显的差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少,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38户,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第15位。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投资类电子产品本地配套不到10%,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基本依赖进口,汽车本地配套仅占国产化零部件的50%左右。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科教资源与本地经济衔接不紧密,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只有35%,且80%流向外地。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仍然不够,2009年,武汉市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相比较北京的5.8%、深圳的3.34%、南京的2.65%、上海的2.55%,差距明显。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有专门技术开发机构的210家,占8.3%;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销售收入的1%,远远落后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四是资源环境约束需要破解。有的领导干部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经济指标、轻环境保护的思想,没有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两型”社会建设思路不够开阔,行动不够大胆,成效不够显著。资源利用水平低,能源消耗较大。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挖山填湖”现象还时有发生,生产、生活污水直排水体现象依然存在,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空气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于倒数第5位,仅高于哈尔滨、长春、重庆和西安。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均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12.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幅为11.2%,分别低于GDP增长速度3.7、0.9和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虽然近两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但两者差距扩大到2.6∶1。六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不强。经济增长主要以投资拉动为主,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20世纪90年代初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投资; 2000年前后,二者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体持平; 2009年,投资的拉动作用达到53%,消费为49%。21世纪以来的总体趋势是投资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突出,消费显得相对不足。进出口发展不平衡,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2009年,武汉市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1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1个百分点,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第13位。

三、下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举措

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理应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前列,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规划、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勇担国家战略、重振武汉雄风为主要任务,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要标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要路径,以集约增长为主要方式,以加快实现一、二、三产业紧密衔接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完善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主攻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资源依托向科技依托转变、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努力使武汉成为全国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典范。

1.把承担国家战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

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创新人才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实施好“3551”人才计划。推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策划100个原始创新成果研发,实施100项重点关键技术攻关,建设100所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财政资金、创新资源、支持政策进行大攻关、大会战,争取形成若干主导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形成技术、人才和产业化的领先优势。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点开展股权激励、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完善创新创业财税政策、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等创新试点工作。深化“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资源环境开发和保护、节能减排、土地使用和流转、科技成果转化、农村发展等方面改革突破,释放体制机制活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青山、东西湖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阳逻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实施一批“两型”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

2.把提升产业竞争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突破,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业基地。深入推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延伸壮大优势产业链,迅速把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食品烟草、能源环保产业打造成为“千亿元”产业。加快推进远城区新型工业化,重点建设远城区工业园区和“环城工业带”。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活动,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立项、融资、用地等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一批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一批规模以上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着力打造高端服务业中心。深入推进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金融外包中心建设,加快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物流、会展、创意、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较大的服务业,大力发展通信、网购、中介等新兴电子商务。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在近郊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现代都市农业比重。在远郊重点发挥农业生态旅游功能,积极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和生态农业。

3.把调整需求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积极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

不断优化扩大内需新的着力点。实施积极的扩大就业政策,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大力培育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积极发展旅游、文化等热点消费。落实和完善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优化消费环境,发展消费信贷,提高广大居民的消费意愿。科学谋划增强外源新的增长点。围绕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重点跟踪一批大企业、大财团投资新动向,积极引进国际绿色基金,以及以提供绿色环保产品和服务为经营方向的大型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对外、对内开放,着力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船舶出口基地等建设,形成和培育集聚程度高、上下游配套、研发能力较强的出口产业集群。综合利用中部牌、试验牌、示范牌、长江牌等金字招牌,积极参与省内“两圈一带”、中部地区、长江流域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重点城市的合作交流。

4.把提升城市功能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宜居、特色”城市

加快建设生态环保城市,推进湖泊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实施“透山、透水、透绿”工程和“碧水蓝天”工程。积极塑造文明城市形象,打造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符合武汉城市气质的高品质都市建筑,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建设品质之城。大力提升城市宜居功能,加快推进“铁、水、公、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实现市内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光城计划”和“无线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着力展现城市发展特色,突出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滨江滨湖、山水园林的独特风貌,彰显城市独特魅力。发挥东湖高新区、沌口开发区、化学工业区、东湖生态风景旅游区、武汉新港优势和特色,打造集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重点功能区。加快推进武汉新区、王家墩商务区等一批特色功能区的开发建设。

5.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五有”需求

紧紧围绕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中部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解决一些群众关注和影响经济发展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安居、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出行等民生问题。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学生医疗保险等新的民生需求,加快步伐推进。加快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惠民利民工程。加紧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重点治理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切实抓好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工作。

6.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加快形成政府、企业与社会的互动机制

政府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财政、价格、金融、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等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注重把经济建设成果与社会进步、硬环境的加强与软环境的改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统筹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推动产业升级与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关系、转变生产方式与转变生活方式的关系,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将自身发展与所在行业、区域及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政策措施相衔接,围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集中要素资源,着力突破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社会各界要为发展方式转变献计献策,广大市民要自觉养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产的良好意识和习惯,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力弘扬健康文明、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2]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3]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周游等编著.公共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2.

[7]刘志辉,黄红云,吴永保编.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