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文化力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文化力量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文化力量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田 丰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文化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其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劳动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次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充分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持文化生产的自由、全面的本性,必须高扬文化的批判精神,努力避免文化生产的物化过程走向异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文化力量_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文化力量

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田 丰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文化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其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当代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日益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劳动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次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充分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力量;生产力;竞争力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文化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文化体现了人的能动性、自觉性的本质特征,不仅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当代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日益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劳动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次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充分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一、文化生产力的本性

作为现实的生产力,文化生产力首先是一种对象性的力量。生产力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1)人以自身的精神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变换,创造出人化自然和文化世界,从而达到在人化自然和文化世界中能动地、现实地呈现自身。文化生产力在这种对象性的活动中创造出“物化”的物质存在和文化存在。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对象化实践包含了非对象性的过程,亦即客体向主体转化的过程。正如当人通过物质生产劳动这种活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2)一样,在创造人化自然和文化世界的过程中,主体也改变和发展着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丰富着自身的语言、智力、价值和情感。

其次,文化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化的力量。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化的交往实践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也是文化生产的前提,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紧紧地与人的社会化程度相联系,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相联系。马克思指出:“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3)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其活动、能力及成果的过程,它是人作为社会性存在或“类”存在的根本特征。交往使单个人的劳动成为社会劳动,使单个人的特殊性存在成为社会性的存在,从而使主体的潜在的文化力量成为现实的力量,从狭隘的地域性力量成为普遍性的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诸多个人的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的现代,社会化交往不但是各民族借鉴外来文化激活自身文化基因的必然选择,而且是民族文化在融入世界体系的过程中获得保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4)

再次,文化生产力是一种产业化的力量。精神生产从物质生产中分离造成了文化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而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在新的条件下的结合造成了文化生产力的第二次飞跃。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相互作用,推动着文化生产走向专业化、标准化、批量化和联合化,形成了文化产业,西方一些学者称为“文化工业”。这种产业化的文化生产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以人才为基础,集中体现为经营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的文化企业大量涌现并不断走向集团化经营。文化的产业化必然打破行业壁垒、地域壁垒以及意识形态的壁垒,使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相互联结,摆脱封闭运行、自我循环发展的状态,形成不断扩展的文化产业链条和不断优化的文化产业结构,实现集约化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产业化在大大扩张文化发展空间,增强文化对其他产业乃至全社会辐射力、影响力的同时,又将引起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断分化,不断转化,不断重构,引起对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乃至人的价值的重新评判和重新理解,引起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的活动方式新的转变。

二、现代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新特征

文化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与物质生产力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表现得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特征之一:文化生产力以文化人的生产为前提,发展文化生产力要体现人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都是人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因而都要遵循实践的普遍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是人类生产的特殊方式,不能不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作为一种对象化的过程,它不能离开物质力量,思想如果不与物质力量相结合,仅仅在内部旋转,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作为一种社会交往过程,如果不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结合,比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不与市场、资本相结合,也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然而,思想文化与物质力量、社会关系的结合既是受动的过程,也是能动的过程。

在市场、资本的支配下,文化生产必然受利润法则的影响,尤其是大众文化,更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然而,人的生产具有自由性和全面性,这种特质在精神生产中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成为非对象化、克服异化的内在强大力量。马克思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5)从精神生产的全面性和自由性出发,发展文化生产力要以满足人的多层次精神需求为基本任务,以增进人的认识能力为基础,以丰富人的价值追求为核心,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持文化生产的自由、全面的本性,必须高扬文化的批判精神,努力避免文化生产的物化过程走向异化。

迄今为止,物质性工具仍是文化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所导致的因特网等网络体系的发展,不仅大大延伸了肢体,而且大大扩张和解放人脑,极大地提高了对文化资料收集、分析、综合、转化的效率和质量,在这个意义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然而,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以物质世界为主要对象,主要是对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后者以精神世界为主要对象,主要是对精神世界的创新和利用,文化生产过程直接就是人对自身的再理解、再创造、再构建的过程,就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发挥过程,没有一个高素质的“文化人”社会的形成,就不可能有大规模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人生产社会与社会生产人是同一的,文化人的生产与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是同一的。

特征之二:文化生产力与文化消费力具有同一性,发展文化生产力要以扩大文化消费为前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决定消费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被消费决定生产的模式所代替。与物质消费相比,文化消费具有三个不同的特点:一是与生产过程的同一性。人在欣赏一首曲、一幅画、一部电影的同时,也就是在阐释和丰富这些文化产品的内涵,也就是在增进人的审美能力,因而,文化消费过程往往是文化增值的过程,是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二是效用的多样性。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对同样的文化品消费有不同的评价和选择,可以说,在文化消费中找不到铁的规律。三是价值的无限性。文化消费品一般来说具有文化积累的意义,没有文化积累就没有人类的历史,因而它的价值不因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而贬损,反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和交往范围的扩大而不断增长。至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文化品,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无限性与消费的有限性是一对矛盾,无限扩大的生产必须由无限的消费来充当引擎,文化消费力的扩张无疑是这对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在西方现代化国家,城市由生产的中心变成消费的中心。从生活用品消费到符号性消费,从享受型消费到炫耀型消费,资本和市场主导着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文化价值。按照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进程,人均GDP 3 000美元将带来汽车消费时代,文化消费时代也会接踵而来。从追求物质消费到追求文化消费,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趋势。文化消费力的不断扩大,给当代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内涵。

特征之三: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交往,发展文化生产力以增强文化的传播力为基础。文化起源于交流和传播,文化传播是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相互转化的中介,如书报出版发行,既促进了文化生产,也促进了文化消费。在文化传播中,一定的文化体通过与异质文化的接触、互动、融合,不断打破民族、群体和地域的狭隘性、局限性,不断扩大文化的认同圈,这个外化过程也是不断激活、创新自身的结构和内容,生产出新的文化主体和文化精神的过程。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现代,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为夺取价值、话语的主导权展开激烈的竞争,而传播力的强弱与否区分出这个竞争过程中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传播形式的变革互为因果,文化传播工具、形式的变革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又为文化传播工具、形式的变革提供了需求和条件。人际传播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与“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农业社会相比较,由于交通、通信和全球交往关系的发展,当代人际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旅游业、教育业、会展业推动着人们的文化信息、生活方式的相互交流,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贸易传播是随世界市场体系形成而产生的重要文化传播渠道,如今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急剧增长,贸易传播中的文化含量大大增加。互联网传播是当今最具影响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传播形式,它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把人类带进了网络时代,“地球村”时代,它削弱着旧的以民族为本位的文化认同机制,营造着人类历史上最广袤的文化圈,它不仅反映着现实世界,而且创造着一个虚拟世界。谁在互联网上占有优势,谁就占有文化传播的主导权。吉登斯认为,全球化的本质就是流动的现代性,流动指的是物质产品、人口、标志、符号以及信息的跨空间和时间的运动。互联网传播无疑是这种全球即时互动的主要杠杆

特征之四:创新是人类文化进步的灵魂,文化创造力是文化生产力的核心,为文化生产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文化创造力充分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自由能动的本质特征。文化创造与狭义的文化生产不同,狭义的文化生产是量的规模扩张,而文化创造是新质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化消费不同,文化消费往往是群体性的认同过程,而文化创造是发挥自由个性的过程,是求异的过程;与文化传播不同,文化传播是原有文化在空间的扩张和时间上的延续,而文化创造是原有文化的否定性环节,是扬弃和飞跃。然而,文化创造又不能游离于文化的实践过程,它作为能动的、否定的力量渗透于文化传播、消费、交往、传承的各环节之中。是否重视和培育文化创新能力,决定了每一民族、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生存发展能力。美国和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展开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由于美国更重视创造力的提升,及时转向发展知识和文化产业而重现强劲的领先势头,日本则由于沉醉于模仿制造而经历了“迷失的十年”,这里显示了文化创造力对于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极端重要性。当前,由英美等西方国家发动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一种席卷世界的文化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潮流,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竞争成为文化和经济竞争的焦点之一。

三、激发文化力量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相互转化。

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到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实现增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人类社会近代以来由科技革命所推动产生了多次生产力革命,当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又在催生新的生产力革命,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一个以物质生产力为基础,以文化生产力为主导,两种生产力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现代生产力系统正在形成和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推动着新的产业革命。文化生产力以文化资源为主要对象,以高新科技为主要中介,以内容创新和服务创新为主要形式,以智力劳动者为主体,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动力。因而,发展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等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对改变乃至提升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结构等都具有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我们要适应现代生产力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时代要求,自觉把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主导型产业,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构建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为经济发展寻找新途径、新空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重要途径和突破口。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大力提升文化国际竞争力,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实现高端崛起。

文化竞争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大国之间较量竞争的新趋势,文化竞争包括文化知识、文化价值、文化体制、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竞争,而文化产业竞争是文化竞争的载体和焦点。如美国,把文化贸易作为国家战略,2010年以一部《阿凡达》在全世界既赚足了钱又宣扬了美国价值观。中国出口贸易量已超越德国占居世界第二,然而结构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而相对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所占份额甚少,总体处在逆差状态。如何在改变过于依赖出口拉动实现增长的同时,调整以贸易加工为主体的出口结构,以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要以大国心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分工,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大力打造文化国际品牌,制定优惠经济政策扶持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到海外运营发展,不断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渠道、途径和方式方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将为我国在后危机时代调整外向型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开拓新视野、新境界。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充分激发文化创造力,培育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由要素驱动转到创新驱动上来,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够拉动文化消费,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有利于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当前在全球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把人的想象力与工业设计等传统业态与数字传播等高新科技、网游动漫等时尚娱乐融为一体,既提升了传统产业,又促进了文化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业态创新;既提高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又为大批创新型文化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拓展了新领域。劳动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转变,与低端加工业相应的是技能型劳动者,与创意产业相应的是知识型劳动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呼唤着有理想、有文化、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的涌现。去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振兴文化产业被纳入了国家战略,为全面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提供了契机和动力。我们要抓住这个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结合点,在实施转变经济方式战略中坚持以文化人,为广大劳动者全面发展提供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要在全社会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文化人才;要加强文化创意与传统业态的融合,提高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和企业自我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到底是改变人的生存方式和劳动方式,更多地在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元素,最终要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只有通过激发文化创造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推动知识创新、价值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自主创新才有生生不息的源泉活水,科学发展才有强大的文化动力、价值支撑和人才支持。

四、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方向

(一)主体多元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大对垄断性行业和重要领域的改革,这也适用于文化领域。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民营文化企业也不断发展,有规模化经营的,如广州的香江集团等,也有在新兴产业方面占据制高点的,如广东奥飞股份公司等。我们要在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向民资、外资开放,形成公平竞争、崇尚创新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的任务:(1)转企改制。主要是出版发行、文艺院团等文化事业单位。(2)战略重组。主要是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系统和出版发行系统的集团化。(3)资本运作。全面推动报业传媒集团股改上市,在各区域乃至全国催生一批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上市文化企业。无论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都要把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和潜力,塑造多元化的产业和市场主体作为重要任务。

(二)资源资本化。

一个经济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取决于它的资本化程度。我们过去熟悉的是经济资本,近年来又开始接触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概念。文化资本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他认为资本是天然合理的,是一种积累的劳动,一种嵌在客体或主体的结构当中的力量。文化资本包括个体的、客体的、制度的多种形式。对人的教育、开发文化产业、形成某种文化制度等都是积累和发展文化资本的过程。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可以互相转化。

我们不缺乏文化资源,但缺乏文化资本,或者说缺乏资本化意识和战略。美国把花木兰、熊猫拍成大片,是用经济资本攫夺我们的民族文化资源。根据我国国情,培育文化资本要着力抓好如下几方面:一是发展教育和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这是主体性的文化资本;二是保护研究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这是客体性的文化资本;三是形成开放的文化交易平台,吸纳人才、创意、知识产权等各种文化要素,这是制度性的文化资本;四是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这是心理性的文化资本。

(三)产业集群化。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与国际文化产业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如下问题:总量偏小,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配置分割;龙头企业缺少,名牌产品不多;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产值仍然偏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明显不足;等等。通过集群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势在必行。

集群化的路径包括链条化:实行逆向波及、顺向波及、横向波及,形成以特定文化产品、文化品牌为核心的,以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专业公司为依托的大型产业群;集团化:形成主业突出,产权明晰,跨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集中化:各种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向产业园集中,向形成产业优势的城市集中。广东提出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群和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带,从而形成整合优化文化要素,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的新载体。

(四)营运国际化。

国际化是推动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在国际竞争中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与经济发展一样,开放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天的中国要以大国心态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其次要借鉴别国成功经验,特别要借鉴日本、韩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在参与全球化中打造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三是善用民族文化资源,可巧用汉文化、华侨文化、儒家文化、禅文化资源;四是打造各类文化交易国际平台。如深圳文博会已与100多家外国商会建立联系,文化产品、产权交易总金额达千亿;五是自主创新造船出海。如深圳华强集团利用自主创新文化品牌,已签约在南非投资建文化+科技+旅游的主题公园。

(五)人口文化化。

伦敦西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在注重受众体的培育上值得借鉴。该文化创意产业区以戏剧为特色,不同于电影和电视的观众,戏剧的繁荣需要拥有相对固定的观众,特别是话剧、歌剧和芭蕾舞等一般以伦敦本地人群为主,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将观看演出作为经常性消费项目。政府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使伦敦西区在有限的地理空间内,为观众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以创意产业集聚的优势吸引庞大的观众群和消费群,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广东在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中提出实行文化人口评估统计制度,推动全民文化活动参与率不断提高。实施“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通过这些措施引导、鼓励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观看文艺演出、参观各类展览,大力培育文化消费,在提高文化消费率的过程中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形成人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文化消费不断扩大——文化产业不断扩大的良性循环。

Cultural Strength in Mod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ing

Tian Feng

Abstract:Marxism has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strength,which can give a big push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consider‐ing that it will be turned into huge substance power.With the increasingly strengthening of the mutual blending of culture,economy and politics in the current world,culture is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competition.Transforming the developing mode of the economic is a radical change to the working pattern and developing mode;it is also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to the economic society.Within the whole process,developing 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are required.

Key words:cultural strength;productivity;competitiveness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9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