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推进了党的思想建设

改革开放推进了党的思想建设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改革开放推进了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指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思想理论、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其中,制定和执行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改革开放推进了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指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思想理论、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其中,制定和执行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发展自己的思想路线,逐步形成了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事业的历程表明,思想路线是制定党的各个方面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是党在理论和实践中永葆生机的法宝。

一、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坚持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根本目的。坚持党的先进性,需要解决的思想认识前提,就是要使全党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只有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才能以正确理论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把过去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方针政策,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的教条式的理解和认识,坚决纠正过来,并从这些不正确的政策和思想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使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之所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l998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逝世一周年发表的纪念文章中指出:“尤其要着重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正是依靠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列宁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也正是依靠和运用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排除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又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在党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并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走向新境界注入了强大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六大把创新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要求我们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并以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充分体现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执政党所应有的远见卓识。

创新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解放思想,就是要摆脱旧的观念、体制、做法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就是破除迷信,因而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实事求是,就是使思想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而客观事物有自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人们的思想认识只能去适应客观,而不能让客观去适应人的主观。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创新。与时俱进,就是实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根据过去的实践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也会随着实践的变化需要新的创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推进创新,首先是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真理的过程没有完结,理论创新的过程也不会完结。理论创新意味着对原有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十六大报告表明,在这方面,我们党是有足够的勇气的。报告强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党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中国革命的胜利首先是来自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我们今天的理论创新,同样要立足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之上,立足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来讲,就是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离开了这一国情,很难有真正意义的创新。

理论创新非常重要,但理论创新本身不是目的。理论创新的意义在于,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最终要落实到所有这些方面的创新上,才有意义。我们就是要通过全面的、普遍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必须通过理论创新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等。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这个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发展的活力源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来源于时代和实践,又不断被时代和实践加以检验,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加以修正和完善。发展到今天,它的科学性已经被实践威力所证实,它的理论魅力也正因其对时代和实践的正确回应而愈发增强。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它本身所固有的创新精神的推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进一步发展,其指导意义必将进一步凸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些新的观点、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十四点: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强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强调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提出人民军队要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提出了“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强调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指出党必须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加强和改善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政治、依法执政。强调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这些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总之,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当前,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