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体实现机制促进人的发展

主体实现机制促进人的发展

时间:2022-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反思性存在的主体是在文化交往中实现的,主体的反思性能力是随着文化交往的扩展而不断增强的。黑格尔认为“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任何共同体的主体性的发展必然要求同整个世界的主体性状况发生着实际的联系。

(五)主体实现机制

在不断实现的文化交往实践中,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主体性状况,是评价与判断文化交往实现的依据,这是文化交往的主体实现机制。从根本上来说,正是由于主体这种不断地自我实现的需要,使文化交往作为人的主体性能力及其成果的互换,它的实现不仅在于人的主体性的相互确证,而且在于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从而促进人的发展,体现人存在的意义,展现人类对价值的追求与对自由的向往。

1.反思性的主体

文化交往的主体是反思性主体。反思是引领人类不断走出思维误区与认识盲区的航标。人作为反思性主体的存在与文化交往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作为反思性存在的主体是在文化交往中实现的,主体的反思性能力是随着文化交往的扩展而不断增强的。在文化交往中,主体就是通过不断的反思来返身积淀,以获取更多的自由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黑格尔认为“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79]从黑格尔的这一界说来看,反思是人类思维以思想本身为对象而进行的思考,是对思想的思想,体现的是作为反思的思想与思想对象的思想的关系。从这一关系可见,思想对象的所有思想都是反思的对象。因此,反思是认识的再升华,是人的主体性的膨胀与再延伸,反思后的主体性状况、思想认识与具体对象的思想及具体的思想对象都不完全一致。马克思认为,“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80]反思具有超验性。然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81]因此,回到实践,实践的具体与特殊无不彰显着反思在考量了多种具体对象的思想后的综合性力量,迫使它以批判的、质疑的甚至是解构的方式来审视现实,自觉批判现实,以否定现实的方式指向反思超验性的理想图景。在这个意义上,经过反思的思想和主体性状况成为实践的前提。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会遇到某种现成的经过反思后的主体性状况及思想认识作为他或他们自己生命活动的基础与根据。但是这样的基础和根据是不会抗拒变迁的,因为它们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自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特征。所有的这些改变,是对反思性的认定,这其中当然包括对反思性自身的反思。因此,反思具有批判性,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理性地映照着作为主体的人的成长历程。

反思作为思想的再思想,是通过文化交往活动来实现的。马克思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82]同理,主体对自身思想文化的自觉也是通过对他主体思想文化的认识实现的。这表明反思的主体只能是文化交往的主体。只有在文化交往中,主体才能把他主体的主体性成果纳入自己的对象性领域,转换为自身活动的条件,并以对它的认识来形成与自身主体性活动及成果的张力运动,促使主体反身自省,实现对自身主体性的自觉认识。任何共同体的主体性的发展必然要求同整个世界的主体性状况发生着实际的联系。因此,反思作为主体对自身主体性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确证,作为主体对自身存在状况与价值追求的理性判断与把握,从本质上来说,绝不可能是主体自身的“自言自语”,也不是主体对已有的主体性成果的简单复制与拷贝,而是一种在文化交往中尽可能地占有他主体的主体性去检验、审视、建构与创新自身主体性状况的活动。因此,文化交往越频繁,主体占有的主体性成果越丰富,主体的反思能力就越强。即使反思在不直接参与文化交往的情况下进行,它也是依靠文化交往来完成的——主体已经拥有的主体性是在文化交往中确证的;主体反思的对象甚至主体用来进行反思的语言符号本身都是在文化交往中传承与积累起来的产物。不言而喻,反思是何等地依赖于文化交往!没有文化交往,“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像柏拉图著名比喻中那个洞穴中的囚徒,人的生活就会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个理想世界是由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为他开放的”。[83]所以,文化交往的实质在于占有和利用人类不同共同体的主体性——能力及其成果,使文化主体在交往中成为反思性主体,能够在对无限的反思对象的持续批判中,使人不至迷醉于已有的文明成果与沉缅于人类存在状态单一性的得失,自觉克服任何以自我主体性为中心的表达方式的独断与虚妄,在被反思“解构”了的“碎片”中不断重构更为合理的理想性追求。这种“批判的武器”引导“武器的批判”,以提升与丰富人的主体性状况。

由此可见,文化交往也好、反思也好,其意义或目的都不在于文化交往与反思本身,而在于通过文化交往促进反思来引领人们批判与质疑作为反思对象的各种常识、成见和理论背后的根本性假定和前提的合理性,解构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知识和信仰的本性,从而预示人的主体性状况、人的发展还有另外的诸多的可能性。因此,文化交往始终处于一种“变构”的状态,文化主体在交往中始终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即总是在不断的追求与不断的实现过程中。“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84]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不断实现的文化交往为反思、进而为人的发展提供着更宽广的维度,显现着无限的可能性,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实现机制。

2.交互性主体

交往实践的主体都是交互性主体。交互性主体是在交往实践中形成的蕴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关系的主体,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在交往实践中,交互性主体面对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其中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以客体的存在为前提或者说是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背景的。因此,主体之间的关系作为主体的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只是扩展与延伸着主体的存在空间,凸现主体性的其他存在向度。因而交互主体性与主体性是一致的。

文化交往作为承载着主体性的传承与积累的实践活动,其交互性主体的发展与人的主体性发展在历史的逻辑上是一致的。文化交往的交互主体性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和基础,同时确证与提升着人的主体性。文化作为人的主体性能力及其结果的凝聚,是人作为主体的自我确证的需要。文化交往所指向的正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彼此确证与共同分享的主体性,因而对主体性的确证具有主体间性,它使主体性在主体间传递。这种传递的范围越广,连结的主体越多,主体性就越丰富,就越具有无限的多样性与可能性,从而分享与占有这种主体性的主体就越来越发展。由此可见,文化交往的状况怎样,人的主体性状况就怎样,交互性主体的状况也就怎样。一般来说,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文化交往的普遍建立,各特殊性文化日益向世界性文化的转变,人的主体性会越来越丰富,交互主体性的地域性、狭隘性与片面性将日益成为不可能,交互性主体在文化交往中将日益全面占有人类的主体性,从而主体更自由,内涵更丰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现实。

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85]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交往的状况,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以此来呈现文化交往、人的主体性以及交互性主体的存在与发展状况。

在“人的依赖性”阶段,交互性主体是依赖性的主体,交互主体性是以泯灭个体主体性而存在的。如果说人只有在创造主体性与确证主体性的过程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那么在人的依赖条件下,文化交往中的交互主体性通常是以主体对另一极主体的依附所体现的,甚至交互性的主体本身也常常被湮灭在另一极主体的文化强权里。纵观人类历史,无数族群的主体性的丧失即文化的衰亡,若不是主体将自己的文化个性消融在文化共性中以形成“大一统”的文化整体,就是主体自身的文化形式被消解于另一极主体的文化强力与优越情结之中,被他主体以暴力的方式所摧毁或同化。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上,文化交往是对交互主体性的极大遮蔽,是人的主体性的缺失,仅存的只是拥有强力的主体及其文化形式的独断与虚妄。

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上,文化交往的交互性主体要求的是自身的主体性都能够得到张扬,极力反抗单一主体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并期望在多种多样的主体性并存即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相互作用与相互占有。然而,在这一阶段上,劳动并不属于人,作为主体性外化形式的劳动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也不属于人,人与人之间处于对立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在文化交往实践中,人的主体性的交换与占有,都不是真实的、能动的、真正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不是交互主体性的体现,不是对主体性的确证,而只是对主体性可能外化的有用性的贪婪和占有。于是,“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在这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范围之外表现为自在的更高的东西,表现为自为的合理的东西”。[86]有用性的僭越带来的是主体性的失落与人的存在意义的缺失,是对人之为人的蔑视。文化交往由此成为指向“形而下”的活动方式,交互性主体成为实现“形而下”的手段,在貌似独立性的表象背后隐藏的是交互性主体对有用性的依赖与崇拜。文化交往成为自发地、被迫地进行的活动。因此,人不是自由的,人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来参与交往活动的,而作为阶级的成员联合而成的共同体,又“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总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而“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87]其中,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的共同体总是企图以其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来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同质世界。可见,物化的威力使得交互性主体各自所张扬的主体性成为蔑视他者存在的偏执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从而在文化交往中总是以偏狭的心态对待他者的主体性,甚至强迫他者放弃自己的主体性及其追求,文化交往畸变成缺乏意义共识的文化冲突,交互性主体也在追逐“形而下”的俗套中丧失自己的主体性。

在“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上,文化交往追求的是交互性主体具有独特主体性的同时又具有普遍主体性的生存样态,因而内在地反对交互性主体的同质化趋向,主张多元主体性共存共生的异质文化交往结构。这种多元异质的文化交往结构在挣脱物化锁链的基础之上,借助于理解与共识的张力机制日益向人的主体性追求与超越的价值意蕴回归,在普遍的文化交往实践中寻求理解、达成意义共识,以使每一个独特的主体性都成为公共的财产。当然,共识既不是不同主体性的机械相加,也不是交互性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叠加,而是在文化交往的具体情境中对交互性主体的主体性的相互理解所达成的一种整合形态。其中,主体一方面继承历史和当下的主体性能力及成果,凝聚起时代的素质和品格,另一方面则站在时代发展的水平上提出新的问题,而后在相互的理解中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主体性与新的意义共识。“任何理解都以共识为背景,理解所面对的问题是共识的问题,理解所唤起的疑窦是共识的缺陷,理解所要批判、要超越的是共识的规范结构,理解所向往的是建立新的共识以取代旧的共识。”[88]于是,交互性主体在共识中确证着彼此安身立命之根基,共同滋养于共识体系之甘泉雨露,从而自身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文化交往指向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生成与作为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没有文化交往,人的主体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主体也就不可能存在;如果文化交往的主体不是自由的,人的主体性就会发生畸变。因此,只有文化交往的不断拓展,世界历史的形成,虚幻的共同体才会日益成为桎梏,全面体现人的主体性的真实共同体才能得以建构,“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89]才可能“乐意是其所是”。文化交往正是以这种超越当下而指向未来的机制不断地提升着人的主体性,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2]陈筠泉,刘奔主编.哲学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9:13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8.

[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8.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80.

[10]郁建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2001,6:14—23.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44.

[1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77.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3.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66.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07.

[16]转引自汤一介.新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定位.中华孔子学会,云南民族学院编.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

[17][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7.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76.

[19]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44.

[20]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620.

[21]徐迅.民族主义.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5.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0.

[23]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第2版.北京:三联书店,2005.522.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77.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6.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91.

[27][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2.

[28]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4:129.

[29]请参阅本著作第二章第一部分。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9.

[31]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526.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76.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3.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6.

[35]具体探讨请参阅本著作第二章第三部分。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4.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85.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3:515.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08.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2.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59.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上):210.

[4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87.

[4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75.

[4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540.

[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5.

[4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322—325.

[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6.

[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08.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9:334、335.

[51]陈佛松.世界文化史概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80—381.

[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68.

[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66.

[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3.

[55]沙莲香主编.传播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45.

[56][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34.

[57]何言宏.批判的大众传播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传播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22—128.

[58]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编.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交流与社会现状和展望.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47.

[59]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20.

[60]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06.

[6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4.

[62]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08.

[63][德]迪特·森格哈斯.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9.

[64][德]迪特·森格哈斯.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5.

[65][法]埃德加·莫兰.反思欧洲.北京:三联书店,2005.53.

[66]俞祖华.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研究述评.学术月刊,2005,8:109.

[67][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3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66.

[68]Berlin,Four Essays,pp.106-107,172.转引自[美]马克·里拉,罗纳德·德沃金,罗伯特·西尔维斯编.以赛亚·伯林的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8.

[69]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影印本,1988.19.

[70][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

[71]转引自季羡林.季羡林文化沉思录.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48.

[72][英]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卷).北京:三联书店,1997.193.

[73]转引自[日]青木保.多文化世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34.

[74]扈海鹂.全球化与文化整合.哲学研究,2000.1:25.

[75]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2—3.

[76]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36.

[77]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87.

[78][美]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545.

[79][德]黑格尔.小逻辑.第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9.

[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2.

[8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5.

[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67(注释).

[8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2版.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63.

[8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56.

[8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6(下):36.

[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90.

[8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9.

[88]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45.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