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自评机制,促进自主发展

探索自评机制,促进自主发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12月启动了普陀区自主性评估首轮试点工作,我园通过自主申报成为了试点学校之一。明确自主性发展督导工作的内涵和意义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是做好自主性发展督导工作的前提。②组长负责自主性督导评估工作的方案制定,组织学习及工作动员。评估小组成员要善于发现亮点,及时总结经验,积极鼓励创新项目,不断增强自主发展意识。

选例三 探索自评机制,促进自主发展

普陀区石岚新村幼儿园 欧建萍

2007年12月启动了普陀区自主性评估首轮试点工作,我园通过自主申报成为了试点学校之一。在首轮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得到了督导室专家的莅临指导、姐妹园的互相启发,我们边学习评价指南边思考着幼儿园的持续发展,思考了以下两个问题:(1)评价指标在园本细化过程中如何体现科学、贴切、有效?(2)通过试点工作,如何形成有价值的机制,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学习,我们感到自主性发展督导工作,将是深化课改和制度建设,推动幼儿园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试点前的做法——明确评价工作的内涵和意义

1.统一思想、轻装上阵

明确自主性发展督导工作的内涵和意义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是做好自主性发展督导工作的前提。应该说,自主发展评价工作从园长到教师都是探索者、学习者。通过对评价中诊断、鉴定作用的再学习再认识,我们认识到自主发展评价工作,是将人人都视为学校的主人,根据规划目标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调整),同时也是帮助园长理清思路,促进园长科学管理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因此,我们加强了全园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自主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切实地推进幼儿园的发展,让各部门明白,参与评价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与分析,找出症结和原因,从而提出改进和补救的建议,从而提高各部门、教师自我反思能力,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完成。

2.精心思考、构建团队

(1)领导小组:①成立幼儿园自主性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园长担任组长,教育专家担任顾问,参与成员有工会主席、保教主任、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与社区代表。②组长负责自主性督导评估工作的方案制定,组织学习及工作动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自主督评的方案实施、过程管理、结果认定、园内公示等工作,并向民管会提交自主督评的工作报告、量表等相关材料,接受民管会的监督。

(2)评估小组:主要负责评估指标分解,将相关评估指标进行园本化,分析自评与他评资料、写出幼儿园自评分报告等工作。在采集信息的基础上,分阶段对幼儿园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真诚地挖掘亮点,客观地指出问题,科学地提出建议,形成书面反馈,并与被评相关部门交换意见。评估小组成员要善于发现亮点,及时总结经验,积极鼓励创新项目,不断增强自主发展意识。

我们组建了领导小组和评估小组两个团队。这两个团队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是统领思考,全面规划。但基于这些人员中有几位既是设计者又是评价者的双重角色,为了避免这个弊端,我们特意邀请有关家长代表和社区代表加入。评估小组:主要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不同层面教师的加入,有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维度地发现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过程中各种因素被真实地反映,使得信息采集的工作更为全面。其中,抓住教研组长这个群体非常关键,因为教研组长自身是设计者和实施者的特殊角色,充分发挥好组长的引领带头作用,就能使过程中的经验和反思及时推广落实到年级组,从而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接后的做法——力求评价指标园本化和客观性

1.多轮解读,理解指标

在“个人自学→小组互读→全园解读”的运行流程中,思维互动碰撞,视角多元全面,把握关键字,解读指标,理解内涵。

我们多次对评估指标参考要点提供的评估要素进行学习,并对照着“学校自主督导评估”工作方案进行理解。我们根据自身工作的要求与实际情况,把握“增设和整合”、“基础性和发展性”、“必选指标和自选指标”几个关键,尽量提出切合幼儿园实际标准与要求,体现操作性和可检性。

表8-6 二级指标“管理体制”就根据理解分解为以下三级指标

img49

续 表

img50

2.抓住要素,细化指标

细化的指标要便于信息收集,要便于自评,要思考“全面和准确”两个特性:

我们以“全面和准确”为原则,从对工作或项目开展的整个过程的信息采集来看制定和细化的评价指标是否有效。

例 课程管理模块的评价:

(1)从课程方案制定过程的信息采集,来了解方案是否贯彻落实《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与《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精神,课程方案是否关注课程平衡、课程内涵,是否体现园本化。

(2)从相关的作息时间表、课程安排表、课程平衡比例表的信息采集,来了解课程实施的制度保证是否合理、科学、可操作、可检查。

(3)从对教师案头工作的信息采集,来了解教师将主题研究变为班本化实施的具体计划是否合适,并及时在过程中进行管理,保证主题实施更为有效。

(4)从对幼儿活动现场的信息采集,来诊断教师主题实施中执行情况以及对于幼儿的获得和发展是否有意义。

对“全面”的理解能帮助我们从尽可能多的维度去考虑三级指标园本化和拓展、信息采集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做到科学而不偏颇。对“准确”的把握,能提醒我们必须常规、常态,实事求是。

3.相互交流,修改指标

督导室专家的专业引领和服务指导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零星的经验和共同的困惑有了碰撞和梳理。在交流中,对评价要素(主要观测点)的定位更明确。特别是对于一些规定指标的量化,我们做了相应的调整:如“师资结构”模块的二级指标,如表8-7、表8-8所示。

表8-7 调整前指标

img51

表8-8 调整后指标

img52

三、过程中的做法——反思、探索、实践

学校自主性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包括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办学质量、自主创新与发展五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多涵盖面广,对于我们试点学校的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根据我园发展中的需求,结合三年发展规划及阶段工作目标的要求,我们将评估的重点落在课程实施的检测与评估。

1.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作息安排

适度弹性、不同版本作息制度的确立,让教师从遵守—参与—质疑—调整—认同—巧用,为教师创设了更多发现、欣赏、回应幼儿的机会。根据评估指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课堂观摩半日活动,主要关注点:时间安排班本化、年龄特点、进度与节奏、时间与空间、适宜地调整、时间的平衡意识。

2.课程计划的预设与追随

重心后移,移向幼儿、移向教育教学现场,提出将整个月、周、日计划的制订伴随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根据评估指标,课程领导小组成员对教研组课程计划的预设和各班级班本化的调整与追随进行考量与检测。主要关注点:幼儿发展目标、年龄特点、课程与主题目标、班级现状与经验、热点及资源、课程平衡。

3.课程内容的必选与自选

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让教师有补充调整的空间,园长教研组长对备课进行检查与评估,并及时给予指导,起到有效性把关的作用,同时充分肯定鼓励教师的创造,激发教师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人的自觉性,保护教师主动发展意识的萌芽。主要关注点:必选内容突现保底、自选内容体现发展、活动目标、过程设计。

4.三位一体的主班与配班

为保证班级中的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形成教育整体,避免因教育过程的割裂而造成低效。要求班级两位教师共同进班,加强两位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更全面、对生成内容价值的判断更适切、对满足幼儿需要的材料支持更及时,形成了教育和保育的统一整体。我们根据主配班工作职责进行评估,主要关注点:配合默契、分工明确、保教结合、过程流畅、满足全体、关注差异。

5.多渠道的互动与分享

开辟多种渠道,促进教师之间的分享和交流,如:项目小组、学习社团、办公室热点、教师间反思交流、小组的问题剖析等途径使教师将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和成效互动与分享。我们以级组、班级、个人为不同的评估单位,主要关注点:抛出问题、经验呈现、公开自我、大胆创新,保证了我们基于问题的研究质量的把握和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式评价。

6.交流展示的自评与互评

通过开展两周一次大小教研实践研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展示周,每位教师有两次组内公开、随堂活动、自选研究课、诊断式听课、个性化评价方式等途径,保证教师的实践智慧的形成。将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持续关注的、有价值的课程实施的问题,上升为教研专题,将教师实践过程中自发生成的较为集中的困惑和关注的共性问题及时增加为教研内容重点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园本教研的实践中得到提高。教研活动的关注点: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后续性。交流展示的自评互评的关注点:交流的内容针对问题的研究、展示的内容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交流展示突现亮点富有创新、能提升经验总结策略、逐步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四、评估后的做法——总结、整改、完善

通过将各类表格数据进行查阅、分析、汇总,并与教师个人、教研组交换意见,交流反馈,在反馈的过程中针对教师的原有水平及能力,以肯定成绩、挖掘亮点为主,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并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

自主性督导评估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改进问题,由于大家思想统一、目的明确,因此对如何整改显得非常主动与迫切,通过调整个人发展计划、教研组计划、备课计划等,从而达到改进不断提高的效果。

督导评估的后续跟进是我们进一步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思考的几个策略:(1)评估指标体现以教师发展为本,体现个体差异;(2)评估过程体现整合与长效,与平时工作相结合;(3)评估反馈针对性更强,共性的问题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去整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