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

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文化产业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随着文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则开拓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空间。

第一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

文化产业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随着文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则开拓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空间。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是其发展的必备条件。首先,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产业的三次重大变革;其次,科学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后,科学技术对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经济基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同物质领域的生产一样,精神文化领域的生产,同样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样存在投入产出关系的问题,只是在前工业社会,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规模都比较小,而且是直接为少数的权贵服务,如宫廷乐师、宫廷教师、幕僚文人、私塾先生等,这些人由他们养着,随时为他们提供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生产的独立性难以得到体现,其价值也难以衡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更难以作为一种产业发展起来。首先,文化作为政治的附属和工具,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部门。文化的市场部门被国家“包养”起来,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服务,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文化失去了独立性。其次,文化的发展还受到了体制的束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生产部门归口于各地党委宣传部门,成为其下属的事业机构,经费由上级财政统一拨付,文化生产部门的领导由上级委派,对上面负责,接受上面的指令性任务。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文化产业才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础

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同社会市场经济时代的发展相联系的,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产业分化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和社会化,社会的物质财富也越来越丰富。产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生产,通过市场交换进行并联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当人们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求以后,精神文化的需求便开始凸现出来,这就客观上为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市场需求,使社会生产力有可能越来越多地从物质市场领域转移出来,去从事精神文化领域的生产,以满足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人们的这种精神文化需求,也是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反映出来的,市场经济的交换是民主、平等、自愿和互利的。市场是交换的条件和基础,价格是供求关系的晴雨表,货币是人们的民主投票。文化产品通过市场交换,一方面是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生产者获得了补偿和回报,这就使文化生产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同时也获得了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可见,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只有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才能获得发展。市场需求就是社会需求,文化走向了市场,也就是走向了社会,走向了大众。

市场经济在中国作为主导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飞速发展,不仅仅意味着人们经济能力的上升,而且表征着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普遍化。以供求关系为轴心,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日益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充分的参照模式和现实基础。另外,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中比较单一的社会结构,形成了多元化的职业结构和利益结构。不同职业和阶层的社会成员,娱乐方式、文化层次和精神追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文化产品的多层次性恰好适应了这种多维需要,从而使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对外开放在其一般层面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它意味着资金、技术、人才、货物等经济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为开放的双方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观的开发。同样,市场经济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在极大程度上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它所产生的巨大文化效应,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更产生了基础性的推进力量。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契约式经济,参与经济行为的契约双方在人格、地位等方面是平等的、独立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依附人格被打破,增强了人的独立自主性,从而使人的自主性选择、自主意识、独立性能力开始形成,这就使人们往昔关注社会宏观变化、政治上层变动、意识形态调整的思维模式发生了重大转折,开始关注个人生命、个人空间、个人发展,从而为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以日常生活为服务内容、以社会大众为需求对象的文化产品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大众的热烈欢迎。

另外,市场经济的主导机制是竞争机制。竞争在经济行为中的地位,迫使人们在就业、经营等方面都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再加之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机械化生产和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使人们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个人生活、精神深处都充满巨大的压力,舒适、放松、消遣成为人们的内在需要,于是,通俗文化、精神产品、休闲场所,使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身心得到了放松,而文化产业恰恰在这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而且它的发展还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正比例关系,即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越高,物质生活越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就越多。这是因为,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是有限的,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却是无限的,因此,社会市场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弹性高,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根据资料显示,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消费已达总消费的33%以上,而我国的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百分比与之相差很远,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市场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主导产业,也成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其中主要包括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健身等,由于人们很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含量,因此,以上文化消费正在成为世界消费的热点,而且这种文化消费的趋势已改变了世界产业结构的排列秩序。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已进入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时代。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取得了超常发展,短短的20多年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9~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6%,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经济增长快约7个百分点,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8189.5亿元,是1978年的7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7位。2001~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分别为7.5%、8.0%和9.1%,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GDP达到了58772.8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9.7%。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由此导致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78年,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是184元,到1998年上升到2972元,增长了近16倍,而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50%以下,表明我国居民从总体上告别了温饱,进入了小康。其中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到90年代末降至40%以下,开始走进了富裕时代,像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已超过了4000美元,开始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马克思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特别是新型经济体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使个人的经济支付能力不断上升。人们的需求结构在物质能力上升的同时发生了急剧变化,从原来比较单一的生活品消费向多元化消费结构转变,其中文化消费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大众对文化消费需求的上升,为文化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消费市场。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一方面,它受制于市场经济,随其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其次,文化产业的发展促使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最后,文化产品的内涵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科学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条件

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技术生产力基础上的,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产生、发展更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综观文化的发展,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对文化的传播起着迅速的推动作用。

(一)科学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三次革命

15世纪,德国人约翰尼斯·古腾堡发明的金属活字版印刷,是传播媒介的第一次革命。印刷术的诞生,使文字从以前手抄本根本无法比拟的速度传播开来,它代表的是一种以重复为基础的机械进程的诞生,提供了第一批可重复生产的商品,第一条生产流水线,第一次大规模生产。比如,报纸、杂志,在印刷术发明之后,才有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报业以全新的生命开始崭露头角,从而使文化产业化有了可能。

电子技术的出现,是传播媒介的第二次革命。无线电广播的发明,摆脱了地域的限制,电视的出现,可以使观众在家里接收外界的信息,还可以进行自由选择,从而使现代传媒呈现出了扩散性、快速性、可表达性的特征。可见,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文化领域,产生出一种以工业生产方式制造文化产品的行业。这样,如照相、电影、唱片录音、录像等就可以像工业生产那样进行批量生产。在这方面突出的例子是新的数码高清晰度电视HDT V(High Definition T V),它是经过了黑白、彩色之后的第三代产品。它从图像资料的采集(摄像),到图像的编辑和编码(演播室和编辑房),再到接收端的解调和解码(一般用户),全部采用数码技术,避免了摄像带被反复拷贝,产生信号减弱的现象,观众在收看节目时有很强的立体感,而且还可以看得更清楚,这就形成了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刺激人们去购买新的数码电视机和数码摄像机、数码录像机。可见,电子技术的出现,使文化产业化得以实现。

世界上率先研制HDT V的是日本、美国和西欧,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场争夺高清晰度电视制高点的竞争,已在亚欧美之间展开。值得欣喜的是,中国奋起直追,在90年代末,已成功研制出了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样机系统,并且试播成功,这是我国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之后,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数字电视系统的国家,从而在20世纪末站到了这一尖端领域发展的前沿,一举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生产HDT V的国家之一。

互联网的出现,是传播媒介的第三次革命。它打破了印刷媒介的空间限制,以及电视播出的时间限制,它是利用链接方式,将信息层层罗列,而不必担心篇幅,且通行无国界,人们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从容不迫地接收、欣赏自己所需的音乐和电视节目,还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和发送信息,互动交流,或者购买自己心爱的文化产品。因此,传播媒介的第三次革命,使文化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二)科学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传统文化产品的制作方式是以个体创作、个量生产为特征的,其传播的速度慢、手段单一。而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使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出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点,从而也催生了以工业生产方式制造文化产品的新兴产业,那就是文化产业。比如,电子技术的发明带来了传播业的巨大变化,电视机的发明,使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更加迅速与直观,人们在家中就能看到几百里、几千里甚至更远的地方发生的新闻、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

科学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时间,使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休闲活动,去进行精神消费和文化产品消费,从而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生产,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理性思维、创作手段和表现方法,拓宽了思路,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特别是在文化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人们可以利用新的理念、手段和方法,表现形式不拘一格,表现内容更加广泛。如一部小说,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予以表现出来,制作成一部话剧、一部电影、一部电视连续剧,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所提供的展现空间、艺术效果、艺术表现能力是不同的。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信息数码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更推动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和变化。在电脑上,人们可以随意对一张照片、一幅图画、一个图像进行加工、变形处理,把不同时空的人与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美国的动画片《恐龙》就是一部充分运用现代数码技术进行制作的巨片,该片利用电脑动画特技、数字影像使史前的动物复活了。据有关资料介绍,制作该片的全部素材达1亿个文件,足足装了7万个光盘,编写了7万行代码,相当于一部25卷、每卷468页的百科全书,影片中的狐猴,每一只身上移植了200万根的毛发。

(三)科学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外在贡献

高科技对文化产业的贡献在于,把原先无法利用的资源用新的形式组合起来,成为一种十分有用但又可以廉价获得的充沛资源,这就为文化产品大众化的生产和销售创造了条件,给文化产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会。比如,网络技术对图书馆业的改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明代的竹简收藏到明清的私人藏书楼,再到近代的图书馆,储藏文明成果的场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最基本的一条没有变,那就是实体储藏方式,一本书,只有被真正地收藏在图书馆里,才能被广泛的检索和应用。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图书馆的数量和藏书的数量,往往被看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每一个图书馆只能收藏有限的图书,而且也只能让读者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阅读。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特别是利用先进的电子媒介(磁盘、光盘、网络等),进行图书内容的储存、检索、复制和传递。今天,《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韦氏英文大辞典》、《现代西方美术史》早已有了光盘版,号称“中国文化渊源”的《四库全书》电子版也已问世。过去重达几十公斤的巨著,今天只要复制一张光盘,几乎是原汁原味,给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无限的延伸和极大的便利。

高科技对文化产业的贡献还在于,图书出版业发生了一场巨大的革命。以“书业与21世纪”为主题的第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拉开帷幕时,当各类图书在内容、装帧、价格上暗暗较劲时,一种基于因特网购买和阅读方式的图书——E- BOOK悄然亮相,引起了出版业的极大关注。E- BOOK也称电子图书,是将书的内容制成电子版后,以传统纸质书籍的1/3~1/2的价格在网上出售。购买者用信用卡或者电子货币付款后,即可下载使用专用浏览器在计算机上进行离线阅读。电子图书非常轻便灵巧,它与当前的网上免费在线阅读不同,而是和纸质版本一起同步推出的最新书籍,所以,阅读它要付一定的费用,它与光盘图书也不同, E- BOOK是基于互联网购买,互联网是其主要的销售和流通渠道。美国的安德森顾问公司曾发表了一份报告,显示了电子图书的乐观前景。报告指出,到2005年,美国的电子图书阅读人数可达2800万人,市场规模高达23亿美元,约等于整个书市的1/10,而在2006~2010年间,电子书的阅读人数还会有更大的增长。

另外,更先进的电子图书叫“READBOOK”,一个书本大小的电子图书阅读器硬件,净重仅几百克,它支持从网上购买和下载电子书,所以,在EBOOK和READBOOK的技术平台上,图书出版业又有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即国内外的硬件和软件厂商纷纷发明出新的附加技术和延伸技术。比如美国秦通公司和辽宁出版集团,共同展示了其先进的中文电子阅读器——“掌上书房”。它形如商务通,可以与计算机连接下载10万页的图书,它与纸质图书具有同样的阅读方式,可以在电子阅读器上整页显示,也可以翻页、加批注、画线、折页,同时它还带有记录笔,可以查找词句、字典和做记录,字体大小可以自由调整,还可以发声朗读文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反作用于科学技术,使科学技术不断向高层次发展。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科学技术创新的空间。其次,文化产业的发展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