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视片中字幕的剪辑要点

影视片中字幕的剪辑要点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节 影视片门面——字幕的剪辑要点影视语言是以画面、声音和字幕(文字)三种元素所构成的音像系统。兹就字幕的表现形式、组接方式及剪辑技巧,分为十个要点,阐述如次。中国的汉字字体在影视片中常用的有隶书、楷书、行书、仿宋、魏碑、黑体、姚体、综艺体、美术字等。正剧片、悲剧片、史诗片、传记片、古装片等多用隶书、魏碑、仿宋,显得庄重、严肃,有一种凝重感,使影视片具有一定的分量。

第十节 影视片门面——字幕的剪辑要点

影视语言是以画面、声音和字幕(文字)三种元素所构成的音像系统。字幕的功能和作用,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在默片时期,字幕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内容、剧情的说明者、阐释者和贯穿者;就是到现代影视时期,字幕仍然具有其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凡是影视片,每片必有字幕。字幕是对影视片的标榜、提示和说明,是一部影视片风格样式的具体体现,实际上也是一部影视片的招牌、门面。不少影视工作者对字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不注重字幕对影视片的直接影响,随意地处理片中各种不同的字幕,以致字幕与该片的内容、形式不相吻合,影响了影视片的艺术质量。要知道,字幕的设计、安排和处理,关系着镜头语言的正确运用,是镜头组接的重要内容,也是剪辑人员必须掌握的技巧。字幕必须根据影视片的题材、体裁、风格、样式进行合理地选择,就像现代化的大楼不可能用古色古香的红漆大门来装配,而古色古香的庙宇也不可能用现代化的自动门来装配一样。字幕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观众对一部影视片的直观感觉和欣赏过程,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兹就字幕的表现形式、组接方式及剪辑技巧,分为十个要点,阐述如次。

一、字幕的种类

字幕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片名字幕,剧终字幕,集数字幕,演职员表字幕,介绍人物字幕,说明画面字幕,对白字幕,旁白字幕,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字幕,解释主题的字幕,唱词字幕,译文字幕,等等。这里,着重阐述片头字幕(包括片名、衬底等)的运用,同时也涉及其他种类字幕的剪辑处理。

二、片名的字幕

不论什么片种的影视片都有片名。这个片名既要高度概括影视片的主题内容,又要富于一定的哲理性和艺术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观众对影视片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片名字数的多少,要根据影视片的题材、体裁、风格、样式、内容而定,愈能高度概括主题,愈有艺术美感,愈富有寓意,愈加凝练。片名最好以2~5个字为宜,最多不要超过7个字。字多了,观众记不住;字少,容易让观众理解、记忆。试列举影视片片名以说明。

一个字片名的影视片:影片《药》、《桥》、《路》;电视剧《虹》、《家》。美国影片《刺》、《飘》;电视剧《根》。法国影片《Z》。

两个字片名的影视片:影片《伤逝》、《知音》、《劫持》;电视剧《往事》、《亲情》、《呼唤》、《民魂》。

三个字片名的影视片:影片《武训传》、《野猪林》、《黑三角》;电视剧《诸葛亮》、《红楼梦》、《苏东坡》。

四个字片名的影视片:影片《青春之歌》、《杨门女将》、《百凤朝阳》;电视剧《特殊连队》、《四世同堂》、《三国演义》;美术片《猫咪小贝》、《哪吒传奇》。

五个字片名的影视片:影片《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希望在人间》;电视剧《郑和下西洋》、《医圣张仲景》、《苏雅的故事》。

六个字片名的影视片:影片《以革命的名义》、《关不住的春风》、《魔鬼城的故事》;电视剧《茅台酒的传说》、《微笑啊回来吧》、《女人不是月亮》。

七个字片名的影视片: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不当演员的姑娘》;电视剧《千里跃进大别山》、《少奇同志在东北》、《狄仁杰断案传奇》。

以上列举的这些片名,是从一个字到七个字的。其中,二至五个字的较多,而唯有四个字的片名念起来同成语一样上口、易记,并且多能高度地概括影视片的主题、内容。要使观众对影视片感兴趣,片名首先要新颖别致,要有吸引力,要“短而精”,不要让观众为了记住片名而伤脑筋。这样,就会赢得观众的上座率、收视率。当然,也不能绝对地说片名字多就不好,如果字多的片名能充分展示主题内容,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亦很可取,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锋在黎明前死去》、《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等。片名通常是编剧命名,导演确定,制片人(厂方、制作中心、影视公司)认可,但剪辑也可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使片名更为新颖别致,具有吸引力、号召力。片名要力避低俗,力戒雷同,不要尽是些“情”、“恋”、“故事”、“血案”之类。片名取得好不好,与影视创作人员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市场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字幕的字体

字幕要根据影视片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来选择和确定字体。中国的汉字字体在影视片中常用的有隶书、楷书、行书、仿宋、魏碑、黑体、姚体、综艺体、美术字等。儿童片、动画片一般多用美术字,它活泼、可爱,能表现出祖国花朵的天真烂漫,更能为儿童观众们所接受和喜爱。正剧片、悲剧片、史诗片、传记片、古装片等多用隶书、魏碑、仿宋,显得庄重、严肃,有一种凝重感,使影视片具有一定的分量。而国际上的暴力影片和我国拍摄的惊险片,在字体的运用上,往往采用一种不规则的、变体式的美术黑、白字,以其粗犷的线条,造成观众视觉上的一种恐怖、惊险、紧张、激烈的情绪,紧紧地抓住观众,使影视片更加吸引人。歌舞片、戏曲片等等,在字体的运用上往往多采用行书、楷书。这些字体符合于歌舞片、戏曲片的风格样式,其流线型字体与歌舞片中的优美的舞姿、戏曲片中程式化的动作和韵白相吻合,给人一种优雅、流畅、明快的感觉。因之,不同体裁、不同风格样式的影视片的片名就要用不同的字体来表现,力避千篇一律。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会直接影响影视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比如,根据文学名著《红楼梦》改编的电视剧,在片名字体的选择上,如果用美术字字体来表现,就显得滑稽轻浮,贻笑大方。又如,儿童片《小小运动会》片名字体为美术体中的娃娃字,这种字体与影片的内容相吻合,从而使影片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活泼、欢乐、明朗、可爱的艺术效果。反之,如果字体选用仿宋、魏碑的话,那字体与内容就不和谐,不伦不类,使人哭笑不得。所以说,片名字体的选择受影视片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所制约,不可随意性太大。这一点,剪辑要提醒导演和字幕车间、字幕工场的制作者,与他们商量、合作,以便选准片名字体。

影视片中除了片名字体外,其他的字体,如演职员表字体,介绍人物字体,说明画面字体,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字体,解释主题的字体,唱词字体,剧终字体,集数字体,等等,都要同片名字体和谐统一,保持一个完整的风格。一部影视片风格样式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字幕字体就是这多种因素之一。如果在一部影视片中,出现反差较大的字体,那就会使影视片在风格样式上跳跃性太大,杂乱无章,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意境和情调。比如,喜剧片中,片名字体为美术字,而片中其他的字体却是仿宋、魏碑,那么,字体的表现形式与影视片的内容就会脱节,就会直接干扰观众对该片的观看与欣赏。因此,字体的选择,不可小视。

四、字幕的颜色

在影视片中,字体的颜色不但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色彩印象,同时,也是反映影视片内容的直接表现者。因为,颜色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一般来说,红色给人一种热烈、庄严的感觉,黄色给人一种古朴、稳重的感觉,白色给人一种醒目、纯洁的感觉,绿色和蓝色给人一种阴幽、恐怖的感觉,紫色给人一种深沉、凝重的感觉,黑色给人一种肃穆、生冷的感觉。

目前,我国拍摄的影视片片名常用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白色、蓝色、绿色、紫色、黑色几种。最多见的是红色、黄色、白色三种,而蓝色、绿色、紫色、黑色用的就较少一些。

片名字幕各种颜色的运用,要根据影视片的题材、内容并结合画面造型因素来确定。红色一般多用于历史和现实题材中那些政治色彩较强,又多以传统风格样式拍摄的影视片。如电视剧《红楼梦》、《诸葛亮》、《三国演义》的片名均为红色,这种红色的运用使历史文学名著和历史人物的分量加重。又如,电视剧《特殊连队》、《马江之战》的片名为黄色,它既有古朴的色彩,又具有历史凝重感。再如,《平原枪声》用的是白色,它醒目,反差强,具有一定冲击力。而《杨家将》中的演员表是蓝色,中国古代称史书为“青史”,采用蓝色表明这是关于民族英雄的历史故事;同时《杨家将》表现的是壮士为国捐躯、报效国家的悲壮故事,以蓝色来作为对死难壮士的祭奠。《聊斋》是神鬼的传说,人们用鬼的故事借以抨击社会的腐败,用绿色表现幽灵、鬼魂,使颜色的象征意义与戏的内容相吻合。

通常而言,红色、黄色在历史片、古装片和一些现代题材的影视片的名片中常用。白色、黑色则在一些惊险片中常用。蓝色、绿色在神话片、恐怖片中多见。白色、黄色在影视片的演职员表中用得较多。这些字体颜色的运用都是根据影视片的题材、内容以及字幕衬底画面造型因素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处理的。如果仅凭爱好和想当然来选择字体的颜色,那么不但不能使影视片从视觉到内容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反而对影视片的艺术质量将产生不良的影响。不过,这里所讲的颜色的象征意义和字幕颜色选择的指向,只是在多数正常情况下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而不可将其绝对化,更不能一窝蜂地趋同化。“文革”中几乎所有彩色影片的片名字幕都是红色的,这种“片片红”、“一片红”的历史教训应该记取,引以为戒。

五、字幕的排列

所谓字幕的排列,也就是影视片中片头、片尾的字幕构图。在我国影视片中,有传统的竖排法,有现代的横排法,还有根据主体动作和画面造型因素的需要以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左中、右中、中下等排列的方法来表现。目前,影视片中,横排法较为多见,竖排法较少,而以画面造型、主体动作和字幕相结合的排列方法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特技机的三维空间可完成各种维度的画面造型,因此字幕的排列也就越来越新颖别致。但不论是传统的竖排法,还是现代的横排法,以及画面造型和字幕相结合的排列方法,都要依据影视片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采取符合该片风格、样式的字幕排列法。字幕的排列法是整部影视片风格、样式的一种体现,也是影响影视片的片头、片尾造型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字幕的排列,一忌呆板,二忌散乱。呆板则不生动,不耐看,不好看;散乱则看不清,看不明,看不真。有的影视片字幕排列倒是搞得花样百出,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观众看不明白,就失去了字幕的意义,结果是弄巧成拙。字幕的排列,应该是既生动灵活,别开新面,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中规中矩。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爱看;同时又能让观众看清楚,看明白,看着舒服。下面是一组画面造型与字幕相结合的排列,可作参考(见图组5-61)。

img145

图组5-61

六、字幕的技巧

技巧,电影叫画面技巧,电视称之为特技,它是现代影视艺术中的一种表现手段,如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划入、划出、推、拉、翻、甩、切、滚等。不论运用哪种技巧,其目的都是要使字幕与影视片的内容及字幕衬底的主体动作造型因素相匹配,与影视片的风格相统一。脱离这个原则,技巧的运用将是弄巧成拙,影响影视片的艺术质量。而恰到好处地运用技巧,又定会为影视片增添光彩。比如,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名字幕是运用技巧推出、定住;结尾时,又运用技巧将字幕翻飞从右上角出画。这一技巧的运用就非常符合该电视片的内涵。因为,翻飞出画面的字幕给人们的感觉是虚无缥缈,如同梦幻一般,这与电视剧的含义是一致的。电影《暴风骤雨》的片头字幕,是从右至左,与衬底画面从右至左奔驰的火车动作相一致,给人们一种势不可挡的冲击力。电视剧《黑土上下》片头的职员表字幕是从左至右拉入、暂停,从右拉出。电视剧《特殊连队》片头的职员表字幕是从下翻入、暂停,又翻出。电视剧《黑豹游击队》中片尾一段说明性字幕是以计算机打字的形式将字一个个跳出,产生一种纪实性的效果,显得逼真、庄重。电视剧《特殊连队》片尾介绍干部休养连走出草地的人员名单,是以从下拉上的技巧处理的。

字幕的技巧在影视片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但目前电视在字幕的处理上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以往较为单一的字幕技巧,而是以字幕与画面造型相结合的多维空间来进行处理。比如,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围城》在片头字幕的处理上就别出心裁,具有特色。它以小说中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围在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围在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作为开篇的旁白,引出字幕。而字幕的处理是将一幅幅剧中的人物形象画面以四方框的技巧划入,由小变大,在画面四周形成一个坚固的围城,同时画面变成一种陈旧的土黄色定格,字幕就在定格的画面上淡入、淡出。这一片头字幕的技巧处理,在造型上既吻合于电视片的内涵,又富有一定的寓意。观众从视觉上感受到了一种压抑和束缚,因而产生了一种冲破这种束缚的欲望,使“围城”的含义更加深刻。电视剧《南行记》也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其片头、片尾字幕技巧与画面相结合的处理,是以原小说作家艾芜的各种头像为主,利用三维空间技巧,将头像抠像于各个不同的衬底画面上,从各个不同方位缓缓移动而入,缓缓移动而出。字幕以衬底画面内主体头像所占用的位置为依据,叠印在衬底画面中各个不同的空间位置上,淡入、淡出,使衬底画面、主体动作(头像)及字幕三者和谐统一,形成一种流动着的、舒缓而又悠远的一幅幅三合一的画面。这一片头、片尾的处理就很别致,既有创新,又不游离于该片内涵,使观众耳目一新,有一种感叹人生岁月悠悠的情怀,增添了电视片散文诗式的抒情色彩。

字幕技巧运用得当,确实能为影视片增色添彩;而运用不当,又会使影视片艺术质量受损。因此,既要大胆运用,力求创新出奇,又要谨慎从事,稳扎稳打,切不可随意施为。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不是内容服从技巧,切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运用各种技巧(“特技”)是剪辑的强项。在制作片头字幕时,剪辑师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导演及其他字幕制作人员一道,为制作出富有新意、特色的片头字幕作出贡献。

七、字幕的长度

字幕的长度在电影和电视中的运用是不相同的。按规定,电影的演职员表一般为各1分钟,最多不超过1分钟15秒。而电视在这方面已大大地打破了这一规定,放长到1分30秒至2分30秒,甚至接近3分钟。电视这么长的字幕,在电影中是不适宜的,难以存在。因为,90分钟的影片,如果片头就占去2分30秒,那观众是会骂娘的,他们买票是来看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而不是来看字幕的。而电视是一种家庭艺术,人们可以边干活、边聊天、边看电视节目,字幕长短一般倒无所谓。但即便是这样,字幕太长亦不可取。观众关心的是故事情节、人物命运、节目内容,而不是演职员表。字幕过于长,观众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不往下看了,这就直接影响观众对影视片的欣赏。现在的影视片,尤其是电视剧的片头、片尾字幕过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影视片中的歌曲。音乐家在作曲的时候,自然认为影视片头尾长了,歌曲可得以舒展发挥,而短了就不易做到。然而,好听的歌曲,观众愿意听,不动听的歌,观众会反感,会给字幕的实际效果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头为2分45秒。按常情常理,这么长的片头,观众是不愿意看的。但它有一首动听的歌曲,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悦耳动听的旋律上,也就不觉得片头长了。又如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尾。一般来说,片尾与片头相比更不能过于长。电影的故事一结束,观众就要离座而去,对片尾字幕大多不关心;电视如果不是连续剧的话,故事情节或节目内容一结束,观众自然会变换频道而不看片尾字幕。可是,由于《西游记》的片尾有一首好听的歌曲,观众喜欢听,不愿放弃,因此也就会将片尾看完。电视连续剧《渴望》的片尾也是如此。这说明片头、片尾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不过,在正常状况下,片头、片尾还是不可过长,最好在2分钟左右为宜。太长了,观众不予观看,那么字幕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兹将一般情况下,字幕所需要的长度作一简要的说明:

1.各种布满银幕的静止字幕,或布满银幕的运动字幕。为使观众看清楚字幕内容,正常长度,应以两个字一英尺的计算方法处理。电视就是2/3秒,16帧。

2.各种片名字幕。如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的片名,都应从6英尺起算至9英尺长均为合适。电视也就是4~6秒。因为是片名,有别于其他字幕,需用长些(可多放长3~4秒)。

3.各种说明字幕。如北京、上海、东京、华盛顿、巴黎等,应按照实际视觉感觉计算(英)尺寸,也可参照两个字一英尺的计算法计算,而地名字幕可适当延长,以加深观众的印象。

4.各历史年代字幕。如“1938年”或“1984年”,叠印在画面上,不论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都应以感觉时间按英尺来计算。这“1938年”或“1984年”可以给予6英尺长度(电影的4秒),一般应该加强感觉时间的长度,借以强调加深印象。电视用3秒即可。

5.运动的演职员表字幕。如布满画面的演职员表拉动字幕,也应以两个字一英尺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处理。

7.有技巧的演职员表字幕。如一张张字幕利用“划”、“化”的技巧表现,则应结合人们的视觉感觉长度处理尺寸,也应参照两个字一英尺的基本计算方法。

8.电视片的字幕。不论各类片种,运动的或固定的字幕,都可参照上述字幕尺寸处理其长度。但要注意一点,电影银幕大,电视屏幕小,因而应用在电视上的字幕要适当减少尺寸的长度(即秒数)。

以上是字幕长度的几种计算方法,在运用时可根据影视片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这些计算方法所确定的标准(即长度、秒数),是长期剪辑字幕的经验积累的成果,也符合观众欣赏心理和视觉生理的要求,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应该参照和遵循。可是目前不少影视片尤其是电视剧的片头、片尾,为了应付有关方面,演职员表和“鸣谢单位”的阵营越来越庞大,人名一大批,单位一大串,字幕或者越放越长,或者以闪电般的速度掠过银(屏)幕,成为影视片的一大流弊。此风不可长,影视创作人员应该极力避戒之。

八、字幕的衬底

字幕衬底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无人物动作的字幕衬底。包括:大理石、丝绒布、麻布、图片、绘画、图案、照片、固定性景物镜头,等等。这种字幕衬底的运用不胜枚举,比如影片《南征北战》、《地道战》都是用麻布做字幕衬底;影片《杨门女将》、《野猪林》是用丝绒布做字幕衬底;电视剧《洛神赋》用的是几幅绘画做字幕衬底;电视剧《孔子》用的是一幅花纹图案做字幕衬底等。这种形式的字幕衬底单一、明显,在观看时,无任何干扰,但较呆板,缺乏生气。第二,有人物动作的字幕衬底。这包括两种方式:(1)有计划地拍摄1~4个镜头。这种形式是字幕衬底最佳的表现方法。它有一个整体的结构,同时又符合影视片的内容,能高度地概括主题。(2)在原片中选择有人物动作、景物动作的镜头组接成片头、片尾的字幕衬底。这种形式也是可取的,但镜头不宜多,以2~8个为最适宜。在选择字幕衬底的镜头时,应当选择那些既反映主题,又高度概括内容,赋有哲理诗意、动作优美简练的镜头。例如电视剧《长征号今夜起飞》的片头处理。字幕衬底画面是航拍的卫星发射基地——西昌航天城全景,待发的载星火箭在发射平台上直指蓝天。字幕叠在有景物的画面上,既醒目,又开阔。画面内主体是随着镜头的运动而运动,不干扰观众的视线,观众既看清了画面的内容,又记住了字幕。而且,字幕衬底的画面点题,开门见山,有一种宏大的气势,如同火箭直冲蓝天一样有力量。《长征号今夜起飞》的片尾处理也颇有特色。一枚待发的火箭以不规则构图的拍摄方法,将其置于画面左侧,占画面3/5,背景是放射状的五彩光芒。字幕叠在画面的右侧。这种处理方法既严肃、庄重,又突出主题,字幕造型与画面造型相匹配,突出了影视艺术的造型美。

字幕衬底的镜头画面如果动作性太大,过于繁杂,那就会直接影响观众观看字幕。例如影片《夜行货车》的片头处理。字幕衬底用的是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接吻的镜头。这种镜头的感染力、冲击力是相当强的。字幕一开始,衬底画面人物动作就是接吻、拥抱,动作性很大,从床上到沙发,又从沙发到地上,吸引了观众的视线。整个片头字幕结束,观众记住了人物动作都不知道字幕的内容是什么。这样一来,整个片头字幕毫无作用,等于白白制作。

还有一种字幕的表现方法,即将演职员表、歌词两种字幕同时叠印在画面上,而衬底画面动作性又强,镜头又多,将这三者一道展现在观众面前,直把观众弄得眼花缭乱,不知看什么为好,效果不佳。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的、正剧色彩浓的影视片中,这种表现方法就更不可取。例如,电视连续剧《马江之战》的片尾设计。《马江之战》是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正剧色彩很浓,应以严肃、庄重的处理方法来体现,这样才能有一定的历史分量感。而该片片尾的处理是:演员表字幕、歌词字幕、画面上的人物动作三者一同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画面的人物动作性大,又是一个个生离死别的镜头,播放出来的效果是杂乱无章,各种形式混为一体,主次不分,近似于武打片的杂耍,使电视片的分量减轻,显得不伦不类,更不利于字幕的表现。由此可见,在选择衬底画面和处理字幕时,一定要全盘考虑,合理安排,字幕形式、画面内容和动作(人物动作、景物动作)幅度三者要相匹配、相吻合,才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九、序幕与字幕相结合的组接

这种方法是利用序幕引出字幕。一般在影视片中,序幕是独立成章的。但它又与影视片有直接的连带关系,既高度概括主题内涵,又合理地压缩时空,使观众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到所要表现的内容。利用序幕引出字幕这种方法更能形象地突出主题。序幕也就是文章的引子,它也许是事件的起因,也许是人物命运的开端。因此,序幕如果处理得巧妙,会紧紧抓住观众,使影视片更富有特色。比如,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序幕与字幕相结合的片头。原来所剪辑的片头是选择了该片中的一些画面,参照武打电视剧《霍元甲》片头组接而成的。看后,给人感觉近似杂耍,不伦不类,与电视片的风格样式不相吻合,有损于原著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使电视剧显得轻飘飘、无分量。为了使该片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剪辑师将片头重新结构,设计为:第一个镜头,万里长城,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第二个镜头,旧中国北平时期的天安门,说明本片的故事将从这里讲起;第三个镜头,两尊威武雄壮的石狮子,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斗志;第四个镜头,两扇红漆大门,它既是交代一个大家族的环境背景,又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典型写照。就在这个镜头上大门缓缓拉开,门上的四个门簪把片名引出——“四世同堂”,定格,随之出现职员表,庄重、严肃、深沉,有分量。但由于旧天安门的资料镜头未找到,石狮也未拍,红漆大门也不理想(大门换成小门),只好将第二个镜头的天安门和第三个镜头的石狮换作天安门前的华表和北海的白塔等,使原来片头所赋予的意义及内涵逊色不少,实为遗憾。但是,这一片头的设计和剪辑制作,仍然受到了影视界行家们的赞赏。这种利用序幕与字幕相结合的手法创造的剪辑效果,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感染力,值得重视并加以运用。

又如,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也是采取序幕与字幕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三国演义》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巨片,片头的处理极为重要。以往我国电视剧的片头几乎都是集全剧的精彩镜头组接而成,字幕叠在画面上。这种处理手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内容很多,能调动观众的欣赏心理。然而缺点是也容易造成画面的杂乱。同时,这种表现形式用多了,观众也就不觉得新鲜了。艺术贵在创新。怎样构思一种既能高度概括主题,又有较高欣赏价值的片头,创作者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设计出好几种方案,都觉得很难令人满意,不是显得小气,就是与题材、内容不大吻合。最后,创作者们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实践,终于制订出一个较为满意的片头设计方案,确定了序幕与字幕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序幕原定为1分钟,后剪成56秒,37个镜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如何展示“三国”的气势,体现出“三国”的风格,不是选出几个精彩镜头组接起来就能解决的。要想给观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要很好地设计,突出什么,表现什么,都必须有整体的构思。根据这一要点,在56秒的时间里,以四部分画龙点睛地提示“三国”的内容:(1)古代战争的阵列;(2)马队的厮杀,将士的搏斗;(3)火攻战术;(4)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同时,运用了魏、蜀、吴三国的旗帜来强调三国的鼎立,使观众一目了然。整个画面动感强,场面大,气势磅礴,不失历史巨片的古朴、端庄、宏伟和悲壮。同时,56秒的画面在一种慷慨悲凉的音乐的衬托下,产生出一种古战场的沧桑韵味,给观众的心灵上增添了新的震撼。紧接着,主题歌音乐起,在一群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画面上叠化出滚滚的长江水。随后,红色立体的“三国演义”字幕(隶书)随着滚滚的江水转出(水的流向自右向左)、拉定。江水化出宽阔的长江画面,字幕片名“三国演义”在江面上淡出。宽阔的长江又化出滚滚的江水,同时浑厚的男中音唱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歌词字幕是用白色仿宋体来表现的。紧随歌词“……英雄”字幕后流动出的人物画面是三维特技做出的横移的老式的椭圆形相片刘备形象。在刘备形象的画面上用仿宋体打出黄颜色的“刘备”二字。被人物形象画面带出的是深橘黄色的职员表字幕:总策划、策划。这些歌词字幕、人物画面、职员表字幕都是随着江水的流淌自左向右而逝去。以此而陆续流动出人物画面诸葛亮,字幕:原著、编剧;人物曹操,字幕:总导演、导演;人物孙权,字幕:总制片、制片主任;人物关羽,字幕:总美术、美术;人物张飞,字幕:总剪辑、作曲、作词及监制,本片六位主要人物和主要职员表字幕。这一组组的人物、一组组的字幕都随着奔腾的江水自左向右一个个地消失。

2分4秒的画面(江水、人物、字幕)都是在运动中流出、逝去。这种形式的片头设计,正符合“三国”的风格。因为从序幕到歌唱、人物、字幕及字幕衬底(江水)都是在动荡中进行的,与三国时期这个动荡的年代相吻合,融为一体。它既追溯了历史,又再现了人物,既有悲欢,又有离合。同时,它还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历史不论是由谁来书写,不论是皇帝或是平民,不论是功或是过,不论是辉煌或是悲惨,都将同这滚滚东去的江水一样,一去而不复返了。它滚滚而来,滔滔逝去。历史终归是历史,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当歌曲唱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时,江水上化出红色隶书体的“第一部:群雄逐鹿”。字幕与江水同音乐一同结束,淡出,全部片头完成。

3分钟的片头有场面,有人物,有张有弛,时而激烈,时而舒缓。观众既得到了大量的信息,又看清了字幕。而字幕的颜色(红、黄、白)正符合汉代的文化习俗。同时,画面(人物、字幕、江水)清晰明朗,虽都是在运动中,却并无杂乱无章之感。这一片头设计、制作的新颖别致,有诗情寓意,有欣赏价值,可资借鉴。

十、字幕直接导引入戏

这种表现方法更加直接地将观众带入戏中。这种字幕的出现是起到一种向导的作用,将观众一步步引入戏中。比如,影片《早春二月》中,片头字幕出在一艘小火轮的前仓小窗户上。当演职员表字幕刚一结束,摄影机镜头推至窗里女主人公中景——低头坐着的文嫂,正戏开始。无任何多余的镜头,干净、简练,观众很容易接受。戏曲影片《杜鹃山》的片头字幕是出现在舞台上的大丝绒幕上。当字幕结束时,镜头摇开大幕,离开舞台摇到野外家丁出场(夜景),镜头推至家丁手提的灯笼上,正戏开始。电视剧《黑土上下》的片头,职员表字幕出现在奔驰的火车窗上(字幕从左拉入,然后从右拉出),当字幕结束时,切入滚滚的车轮,进入正戏。

这种以字幕引观众入戏的方法,易得到观众的欢迎和接受,使观众在字幕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进入戏中,去欣赏影视片的内容和情节。这里应用的关键是要自然、合理与顺畅,要找准戏的结合部位与契合处,而又不露“转折”、“引导”的痕迹。有的影视片在片头部分就开始进入正戏,有情节、有对话,但效果大都不佳,实不可取。还是巧妙地以字幕引人入戏,更值得重视和运用。

总之,字幕是整部影视片的门面(包装)。影视片能否吸引观众,让观众对该片感兴趣,片头字幕起着一定的作用。目前,有些影视创作者不重视字幕的设计与制作,多已自食恶果。其实,中外许多著名影视艺术家,很讲究字幕的设计制作及其艺术效果,留下不少字幕范例,值得所有影视工作者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字幕是影视片的门面、招牌,门面不堪一睹,招牌令人恶心,观众还会有兴趣去看影视片的正戏吗?这一点,值得影视工作者三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