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视创作中的三个剪辑因素

影视创作中的三个剪辑因素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影视因素,是指在这三大艺术要素中包含着的与剪辑直接相关的依据、元素和契机。剪辑人员只有充分认识、熟练把握、巧妙运用这三个剪辑因素,才可能胜任影视剪辑工作。形体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行为活动,表达人物的意志情绪,组成细节情节,推动剧情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功用,是剪辑中运用得最为广泛普遍、带有基本性质的因素。

第二节 影视创作中的三个剪辑因素

动作因素、造型因素、时空因素是影视创作中最重要的三个剪辑因素。这三个剪辑因素,根植于、来源于影视的形象、动作、结构三大艺术要素。所谓影视因素,是指在这三大艺术要素中包含着的与剪辑直接相关的依据、元素和契机。剪辑人员只有充分认识、熟练把握、巧妙运用这三个剪辑因素,才可能胜任影视剪辑工作。

一、动作因素

选择、组合、处理、运用动作,每每是剪辑人员遇到的首要课题,也是经常的主要的工作。因此,动作就成为影视艺术中最为重要的剪辑因素。

动作因素,主要指人物动作、景物动作和镜头动作,它们各有其独有的特点、姿态和含义,兹分别简叙之。

(一)人物动作

人物动作主要包括人物的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心理动作。其中:

形体动作——人物肢体活动所构成的动作,如行走、跑步、起坐、仰卧、挥手、顿足、冲刺、退缩、跳跃、游泳、驾驶、操作,等等,几乎包括了人物所有的外部动作。形体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行为活动,表达人物的意志情绪,组成细节情节,推动剧情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功用,是剪辑中运用得最为广泛普遍、带有基本性质的因素。

语言动作——由人物语言及与语言相联系、相配合构成的动作,如朗读、交谈、讲演、吟咏、吵嚷、抚慰、劝告、倾诉、辩论、驳斥、轻言细语、欢声笑语,等等,言行相随,声形齐备。语言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沟通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增强剧情的感染力和冲击力,都有着重要的功用。

心理动作——由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引发出来的外在动作,如喜、怒、哀、乐、意会、仇恨、欣赏、厌恶、赞扬、申诉及嘻、笑、哭、骂、赖、拗、羞、娇,等等,千姿百态,神采飞扬。心理动作对于表现人物情态,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变化,深层次地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和协调节奏处理,均具有相当重要的功用。

人物的形体、语言、心理动作,可以是各自独立实现的,但更多的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推动的。剪辑人员要把握这种互动关系,切勿将它们割裂、对立起来。

(二)景物动作

景物动作是指自然的和人工制作制造的景、物的活动姿态与运动方式,如日出、月落、地震、水流、花开、叶飘、鸟飞、兽走、驾车、行船、放箭、鸣炮,等等,万类竞发,万象俱陈。景物动作对于展现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情绪,增添意趣,都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用。景物动作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起着映衬、比兴、喻示的作用,往往是寓意深远,一着皆活。景物动作对于营造意境和塑造形象都至关重要,剪辑人员不可以赘笔、闲笔视之。

(三)镜头动作

镜头动作,是摄影(像)机位置有目的的移动,而带来和构成的镜头的运动变化。动作镜头复杂多样,有着多种姿态,包含着不同的意义,兹就最重要的几种动作,简述如下:

推——摄影(像)机架在推车上或固定的地方,被摄对象的位置不动,摄影(像)机或焦距逐渐推近成人物近景、景物的近景或特写镜头,焦点亦随之改变。这种推拍,可以引导观众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观察到景物的微妙细部,加强情绪气氛的烘托。

拉——被摄对象位置不动,摄影(像)机从被摄对象拉出(通常是机位后退)成不同景别,镜头焦点也跟着变化,以表现人物即将到来的行动,以及人物之间和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拉镜头可以产生宽广舒展的感觉,同时也经常是场景转换的契机之处。

摇——摄影(像)机放在固定位置不动,做垂直或水平方向的运动摇摄,或者跟着一个人物、一个动作、一个器物的运动进行摇摄。摇镜头用以介绍环境,突出人物行动的意义和目的,表现各个景物之间的连接关系。摇镜头又分左右摇、上下摇、快摇、慢摇之类,对协调节奏、营造悬念,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移——摄影(像)机横向移动拍摄,可以把行动着的人物和景物交织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动感和节奏感。

跟——摄影(像)机始终跟随拍摄一个在行动中的表现对象,连续而详尽地表现它的活动情形,或在行动中的动作及表情。跟拍焦距保持不变,以利于刻画人物和展现剧情。

升——摄影(像)机从平摄慢慢升起,形成高俯拍摄。它可以从局部展现整体,显示广阔的空间。

降——摄影(像)机从高处下降拍摄。它可以从整体转变为局部展现,有利于突出场面中的主要部分,以渲染气氛,增强戏剧效果。

正摄——亦称平摄,摄影(像)机从被摄对象正面或垂直水平位置进行拍摄,可产生直接、亲切的感觉和效果。

俯摄——摄影(像)机自上往下进行拍摄。俯摄有时可以表现出阴郁、压抑、贬斥的情绪和意向。

仰摄——摄影(像)机自下往上进行拍摄。仰摄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敬仰的感觉效果。

侧摄——摄影(像)机从被摄体的侧面进行拍摄。侧摄有利于展现人物和物体的侧面、侧影和方向。

侧斜摄——摄影(像)机向左右侧斜,所得的影视画面也左右倾斜。侧斜摄有利于表现倾斜的物像,不正常的主观视像和文艺晚会中的歌舞表演。

鸟瞰摄——鸟瞰是自高向低处俯视。它比之于一般的俯拍景别更为宽阔,多是大远景、远景、全景。鸟瞰摄一般是在山顶、楼顶、吊车、起重机等高处拍摄或飞机航拍,视野开阔,气势磅礴,善于表现宏伟壮观的场面。

慢动作——摄影机以每秒多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便形成慢动作。因为放映速度是固定的每秒24格,所以慢多少取决于画幅每秒钟各拍多少格,如拍48格就慢一倍,拍96格就慢两倍。电视摄像机在拍摄时不能加快和放慢,只能按标准的25帧/秒拍摄。要取得慢动作的效果,电视片只有在后期制作时用电视特技机来完成。慢动作能够产生奇特的效果,可以使观众看清被摄对象的分解动作,如游泳、跳高、冲刺、跳水、鸟飞、鱼跃、爆炸、垮塌,等等,同时还可增加动作的美感和层次感。

快动作——摄影机以每秒少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即获得快动作。而摄像机没有这一功能,快动作只能在电视特技机上制作取得。快动作能产生加快加强节奏、渲染紧张情绪的作用,在武打片、惊险片中经常使用。由于快动作加快了被摄对象的运动速度,相对来说延展了时间,所以又称为“延时摄影”。快动作在科教片中经常被使用,造成了嫩芽“瞬间”生长、鲜花“霎时”开放、果实“顷刻”成熟的奇特景观。

反动作镜头——又称倒摄镜头。摄影时将摄影机内的底片使其运行方向相反,放映时即获得反动作效果。电视片的这种反动作效果只能通过电视特技机制作取得。像飞檐走壁、汽车撞人、列车瞬间交叉通过、武侠一把抓住飞来金镖之类,都是使用反动作镜头取得的效果。

变焦距镜头——摄影(像)机位置不变,通过安装在机体内变焦距镜头的内部变化,使拍摄对象在不改变距离的情况下,做急速或匀速的变化,造成节奏的急促改变。变焦距镜头对于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剧情的突然变化,转移观众的注意力,都有特殊的功用。

镜头动作的形成,与镜头的运动、角度、速度、技巧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镜头一动,万象纷呈,情意、景物皆在其中。镜头动作是影视特有的艺术元素,剪辑人员要尽可能地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用。

对于动作因素,包括人物动作、景物动作和镜头动作,剪辑人员要深刻认识它的特殊性质,善于选择、运用那些内涵真切、姿态优美、合理准确的动作,充分发挥它的功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剪辑人员第一位的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造型因素

造型因素是指在塑造影视视觉形象时运用的诸种造型元素,包括光线、色彩、影调、构图、调度等等。造型因素的利用,直接关系到视觉形象的塑造。在影视创作中,摄影、摄像、美术、服装、化妆、道具、置景和演员,都是造型部门和造型人员。而剪辑实际上是造型形象的最后定型者,因此更应该多方面地熟练地把握造型因素。

造型因素,主要包括人物造型、环境造型和画面造型,兹分别简述之。

(一)人物造型

除了演员通过表演进行的人物造型之外,这里主要指的是在影视创作中,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等各创作部门,根据片中人物的年龄、外貌、性别、民族、职业、性格等特征,进行的造型构思、设计和实施、定型。美术师要作出人物形象的总体设计。化妆师要突出人物的形貌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面容、肤色、发式和体态风度。服装师和道具师则要为人物准确选用服饰冠履和戏用道具的样式、色调、种类和质地。运用这些造型因素,既要符合剧情的要求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又要充分考虑其与环境景物之间的和谐协调。人物造型在影视诸造型因素中往往占有主要的或主导的地位,剪辑人员要与演员、美术、化妆、服装、道具充分合作,共同努力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二)环境造型

根据影视片内容的需要,美术、置景、道具、光线、色调、场景结构、气氛基调等造型因素,形成环境的形象、氛围和特点。环境造型要求鲜明真切,独具特色,气氛浓淡相宜,并且与影视片的风格样式完全吻合。在影视创作中,环境造型大多起着烘托陪衬的作用。剪辑人员不能因此就忽视环境造型,而是应该从全局、从总体出发,充分发挥环境造型的特殊功用,以利于影视总体视觉形象的成功塑造。

(三)画面造型

影视画面是影视片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影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画面造型,是摄影、摄像、美术等造型部门根据影视文学剧本,对剧本中诸形象的视觉再现。它要通过画面的空间深度、立体形态、轮廓形式、表面结构、色彩变化等视觉特征,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造型,包括画面的构图、方位、景别、角度、光影、色彩,等等,都是值得充分重视的剪辑因素。影视画面构图的特点是它的运动性、整体性、时限性和多视点、多角度,要求流畅而又严整,简洁而又明晰,内涵丰富而又有所变化。光影的明暗强弱,色彩的冷暖浓淡,灵动鲜活,变幻无穷,具有强烈的造型表现力,是重要的剪辑因素。景别对于画面来说十分重要,它取决于摄影(像)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多景别、多角度的单个镜头的连接转换,和一个运动镜头中包含的多种景别的连续变化,是影视片中蒙太奇构成的基本方式,是塑造影视形象的基本手段。对于“蒙太奇工作者”剪辑师来说,景别是极为重要的剪辑因素。在此,特分别简叙之(主要以画框截取成年人身体部位多少为标准):

大远景——表现非常广阔、辽远的场面、背景,如远山、长河、大漠、旷野,等等。大远景主要展现地形、区位、自然风貌,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影片《林则徐》中林则徐登上古堡极目远望,但见白云下江水浩渺,孤帆远影,表现了他怀念友人、志存高远的心境。

远景——拍摄全身人像及人物周围广阔的空间、自然景色或广大群众活动场面。远景主要是交代环境、气氛,展示风光、情景,显示景物轮廓,等等。

全景——拍摄人物及其周围环境或自然景色。在一定范围的情景下,全景表现一个(一场)景的全部或整体。

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情形。中景给人物以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同时又不会使人物与周围气氛、活动环境脱节,适于展现人物在室内和一般范围里的活动。

中近景——表现人物半身活动,如开会发言、两人情感交流等,富有动感和亲近感。

近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在表达人物的情绪、心态时,近景用得较多。

特写——表现人物两肩以上的头部的活动,或突出地把强调的物体占满银(屏)幕。它不仅可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或物体的局部及事物的细节;同时还是影视片中节奏的着重点,能够强调人物外在行为、状态上的细节和特点,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大特写——表现人的脸部或拍摄对象的某个细部,如眼、嘴、手、足等,将其拍得很大、很突出,清晰地展示其细微之处,所以又称细部特写。大特写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产生不同寻常的艺术冲击力。

概括地讲,正确运用造型因素(包括人物造型、环境造型和画面造型)的关键,是要把握形象的总体感和表现形式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影调、色彩、光线等造型手段和主体形象的动作、位置、方向要协调一致;人物间的服饰搭配、景物间的衔接转换等造型手段要协调一致;采用的表现手法、造型风格与影视片的风格样式要协调一致。所有这些造型因素的运用,都要服从于整体形象的塑造。在照顾全局的同时,还要分清主次轻重。在着重突出表现人物时,环境、画面起烘托、陪衬、背景作用;在以景写情时,则要使景物情真意切,并且有相适应的气氛渲染。造型讲求精致考究,协调统一,灵动鲜活,神形俱备。造型因素多种多样,表现力很强。剪辑人员要充分认识并且正确运用造型因素,塑造出丰富多彩的银(屏)幕形象。

三、时空因素

影视艺术是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复合,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故而又称时空艺术。在影视的三大艺术要素之一——结构当中,时空结构是众多结构形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时空结构取决于诸多时空因素,因此时空因素成为影视创作中的最重要的三个剪辑因素之一。事实上,无论是动作因素,还是造型因素,都有一个时空问题,都与时空因素直接有关。离开了时间与空间,动作、造型都失去了依托和根据,成为不可理喻、不可凭信的莫名其妙之举。剪辑人员在创作中必须时刻关注时空因素,正确运用时空因素,从而促使和保证形象的塑造、剧情的发展、镜头的转换,能够合理而顺畅地进行。

时空因素,主要包括剧作时空、银(屏)幕时空和镜头组接时空。试分别简叙之。

(一)剧作时空

剧作时空是指电影电视文学剧本(提纲、脚本、分镜头剧本)为剧情发展、主体动作、人物活动提供和规定的时间空间。比如,一天的早、晚、昼、夜,一年的春、夏、秋、冬,朝代的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时期有民国、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这里所指的不仅是时间的规定性,而且还包括与这些时间复合的空间的外观和特征。剧作时空一旦确定下来,不容随意变动和更改。它是剪辑人员进行剪辑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剪辑因素。剪辑人员要正确运用剧本时空的剪辑因素,以便尽力体现编剧、导演的创作意图,使文学剧本的艺术构思完美地转化为一部可视可观的影视片。

(二)银(屏)幕时空

银(屏)幕时空,是指影视片展现或关联在银(屏)幕上的时空,它包括现实时空、有限时空和无限时空,同时银(屏)幕时空与影视片的内容(长度)、镜头运动的速度、银(屏)幕的宽窄尺寸等等也有直接的关系。银(屏)幕时空是时空因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剪辑人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现实时空——最初的电影时空是现实时空,它与现实生活的时间流程完全相同,比如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影片的时空,与拍摄时的现实生活完全相同。后来,梅里爱将舞台剧搬上银幕,电影时空也只是舞台时空的重现。电影趋于成熟和电视出现之后,除了某些纪录片、新闻片、资料片之外,一般不运用现实时空的表现形式。但是,作为一种剪辑因素,它还是存在着,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的意义。

无限时空——影视镜头的分切与组合,打破了现实时空对影视时空的制约,使影视在艺术表现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拥有无限的自由,即无限时空。一部影视片,既可以表现一时一刻中主体的活动,也可以表现千年万年的历史;既可以表现一室一地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国内国外以至太空宇宙的演变。上一个镜头某人走出办公室,下一个镜头就已经在飞机上,再下一个镜头就到了美国纽约。无限时空是影视艺术独特的艺术结构方式,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剪辑因素,剪辑人员必须熟练地予以把握。

有限时空——一部影视片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现出全部内容(故事片、电视剧则为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有限时空。就时间而言,一部故事片的长度是1小时30分钟至2小时;电视单本剧和连续剧每一集正戏长度为42分钟,最长每集46分钟,包括下集预告、头尾字幕、歌唱时间等。一个镜头或一场戏、一个段落的长度,从一秒钟到几秒钟、几十秒,从一分钟、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均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就空间而言,影视空间则是局限在一个画格(帧)的画框和一定的银(屏)幕规格之中。一个镜头、一场戏的有限时空,取决于镜头的长短和画面空间的大小。一部影视片,有限的时间取决于全片的长度,有限的空间取决于银(屏)幕的大小。看起来这是一种限制,实际上,它是一种规范,自有其艺术内在要求和观众生理、心理接受能力的合理考虑。正确理解、运用有限时空这一剪辑因素,对于剪辑人员来说也很重要。

可以说,把握银(屏)幕时空的关键,是处理有限时空和无限时空的特质、关系及其互相的转换。也就是要通过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去表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一个人于9时30分走出他的办公室(出画),就意味着有限时空成了无限时空;一个人从室外进入办公室(入画),又意味着无限时空变为有限时空。时间可以延长或缩短,空间可以扩大与压缩,这是影视艺术的特长,更是剪辑大显身手之处。因此,谈时空因素,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有限时空、无限时空的关系和转换。只要这一环节把握住了,全片的时空结构问题就可以得到基本圆满的解决。

(三)镜头组接时空

这是指在镜头组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时空形态和时空因素,它包括直接时空、间接时空、人物语言时空、人物动作时空、景物造型时空,等等。直接时空,即镜头画面本身展现的时空,它可能是现实时空,但更多的是有限时空或无限时空及二者之间的有机转换。所谓间接时空,一般是指与主体所在时空相对应的时空,如人物视线所及“看”到的另一时空的影像,或人物耳朵“听”到另一时空的动静之类。对于主体动作而言,所谓“反应镜头”大多属于间接时空。那些由声音“显示”出的画外空间,那些艺术“创造”出的想象空间,都属于间接时空的范畴。人物语言时空,是指人物在说话和对话时的时空状况和变化,它可能在同一时空中进行,而大多数是在不同的时空中延续。人物动作时空亦是如此,它的特点是动作不断地在有限时空和无限时空的转换中延伸。景物造型时空变幻无穷,但又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和运行规律,并且都要服从于剧情的发展脉络和形象的塑造要求。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落下西山,有各种不同的时空内涵(如晨暮、冷热、明亮、黯淡、光照强弱等),选取哪一个时空的太阳画面最适合剧情和造型的需要,就是剪辑的事了。这些剪辑因素在镜头组接的过程中出现,又在剪辑工作中予以运用。剪辑人员必须明白在镜头组接过程中,直接时空和间接时空的区别和联系,把握人物语言、人物动作、景物造型不同的时空状况和变化特点,将镜头组接时空这一剪接因素用好、用活。

正确运用时空因素〔包括剧作时空、银(屏)幕时空和镜头组接时空〕,最重要之点是要把握时空与剧情发展、形象塑造、动作展开的联系性及合理性。没有了这种联系,时空因素毫无意义;时空不合理,剧情、形象、动作无从谈起。正确把握、灵活运用时空因素,是影视剪辑人员的基本功之一。

总而言之,动作、造型、时空这三个影视的剪辑因素,各有特点,又互为联系。在影视片的后期制作中,剪辑人员必须把这三个剪辑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和运用,才能找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进行剪辑操作。这三个剪辑因素,既为剪辑进行艺术再创作提供了可能性,又为剪辑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准备了条件。只有那些充分认识、正确把握并且能够巧妙运用剪辑因素的剪辑人员,才能成为优秀的高明的影视剪辑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