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_世纪西方两大文化主流

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_世纪西方两大文化主流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浪漫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波及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化艺术活动,是西方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起的内部矛盾激荡在文化上的反映,是对占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的背离,也是对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一次革命。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总的说来是用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浪漫主义美术强调个性、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感情。提起浪漫主义,首先会想到他们是古典主义的对立面。的确,浪漫主义者是以权威和标准的叛逆者的姿态出现的。

浪漫主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波及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化艺术活动,是西方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起的内部矛盾激荡在文化上的反映,是对占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的背离,也是对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一次革命。它带来了文学、艺术等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全面解放。虽然欧洲各国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因素不同而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在西方积极浪漫主义文苑里却成就了各具特色的奇卉异葩。作为一种产生于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上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表现出更多的共性:强调主观精神、个性主义和反判意识,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守旧和压制个性,要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和绝对的创作自由。他们的文艺主张和文艺实践都是对人本主义的宣泄。在西方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资产阶级文学家已经把文学当作反封建的利器和工具,在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有人曾竭力澄清浪漫的概念,指出浪漫主义所追求的是心灵与头脑的结合,是针对古典主义的理性至上,特别强调社会生活与艺术创造中情感、知觉的因素。浪漫主义文化(包括艺术)所植根的是一个外部剧烈动荡、内部急速转型的多元世界,无数艺术家努力挣脱各种枷锁,主动创造崭新的价值标准,所诉求的无非是每个人都能活得更有尊严、能真正自由发展的理想境界。

从18世纪后期至今,艺术、文学和哲学,甚至于政治,都受到了广义上所谓的浪漫主义运动特有的一种情感方式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连那些对这种情感方式抱反感的人也不能熟视无睹,而且受其影响常常超过自知的程度以上。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总的说来是用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蚯蚓有益,可是不美丽;老虎倒美,却不是有益的东西。”达尔文(非浪漫主义者)赞美蚯蚓;布雷克赞美老虎,道理是相通的。

为描绘浪漫主义者的本色,必须考虑审美动机的重要,以及趣味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他们的审美感和前人不同。比如,他们爱好哥特式建筑就是一个明显的实例。另外一个实例是他们对景色的趣味。浪漫主义者的性情从小说来研究最好不过了,他们喜欢奇异的东西:幽灵鬼怪、凋零的古堡、昔日盛大的家族最末一批哀愁的后裔、催眠术士和异术法师、没落的暴君、东地中海的海盗等。他们希望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中领受灵感。浪漫主义运动从本质上讲把人格从社会习俗和社会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因为古代社会都曾经有过行为规范,除了是老传统外,似乎没有其他可恭维之处。自我中心的热情一旦放任,就不易再服从社会的需要。基督教算是做到了对“自我”的驯制,但是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认识上的种种原因刺激了对教会的反抗,浪漫主义运动把这种反抗带入了道德领域。但是,他们一旦发现有异样,就会感到愤慨,求温情的欲望落了空,便转成为憎恨和凶恶。人不是孤独不群的动物,只要社会生活还存在,自我实现就不能算伦理的最高原则。浪漫主义者坚信每个人的心灵中都存在接受美的能力,借助艺术这一万能的力量,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克服普遍的低级趣味和精神贫乏。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涉及到各个文化领域,如文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甚至医学。它与艺术同样有着独特的联系。在造型艺术中,成就最突出的是绘画。美术史上称其为“浪漫主义绘画”,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德拉克罗瓦、籍里科、戈雅等,英国的特纳等。在雕塑领域,著名的有吕德和巴雅等。

浪漫主义美术强调个性、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感情。在许多方面,它同崇尚严谨的完美形式、追求理智与感情统一,再现普遍人性的古典美术形成了鲜明对照。作为一种美术运动,浪漫主义迈出了近代美术的最初脚步,给后人提供着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西班牙浪漫主义先驱画家戈雅(1746-1828年)一生主要担任宫廷画家。但当他受到文化新思潮的感染时,心境和作品变得不再宁静坦然。他为查理四世全家绘制的肖像画《查理四世及其家人》(1800年),虽然还保持着宫廷肖像画的庄重构图,但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却是十分大胆的,那生动的近似漫画式的处理,似乎暗示着嘲讽。在法军屠杀西班牙民众的事件发生后,痛苦悲愤的他创作了历史画《1808年5月3日》(1814 年),光与影、明与暗、冷与暖、美与丑、勇敢与怯懦、正直与卑劣的强烈对比,把戈雅的激情宣泄得淋漓尽致。晚年的戈雅,心境更加压抑,创作出一系列所谓的“黑色绘画”。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造型、主观的色彩,更直接地表达了他个人的感受。戈雅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代浪漫主义者的深深敬佩,在德拉克罗瓦心目中,理想的风格就是戈雅与米开朗基罗的综合。

在英国,浪漫主义美术从18世纪下半叶就发展起来,并延续到19世纪。早期英国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是布莱克(1757-1827年)。这位艺术家在世时不受重视,死后随即被遗忘。但进入20世纪后,他不仅被公认为英国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而且也被视为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画家。布莱克一生贫寒,主要靠雕刻版画谋生。他不但自己创作诗歌,也为《圣经》及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等人的作品绘制插图。他的绘画作品不拘传统,充分展示自由的想象和激情。这些寓意深刻的作品,表达了神秘的宗教情绪,体现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爱好大自然、歌颂大自然,是浪漫主义文艺的特征。这不单体现在诗人华兹华斯等人身上,也体现在杰出的风景画家康斯泰布尔(1776-1837 年)和透纳(1775-1851年)身上。康斯泰布尔一生迷恋英格兰乡村生活,他笔下的乡村因具有细腻的色调而静静恬然,一草一木、白云、水波、马车和村舍都具有生动概括的形态。《干草车》(1821年)是他的代表作,他将一位老朋友住所附近平凡的乡野风光画成一首动人的田园诗。透纳的情况,恰恰与康斯泰布尔相反,少年成名的他不喜欢流连于宁静的田园风光,却迷恋充满戏剧性的海景。透纳的海,体现着大自然狂暴的威力。《奴隶船》(1840年)一画便展示了令人生畏和富于戏剧性效果的海景。他运用自由奔放的笔法再现光色变化,着重渲染海洋的气势。动荡不安的海天、强烈的光影,全都浸在壮丽的金黄色调中。

提起浪漫主义,首先会想到他们是古典主义的对立面。的确,浪漫主义者是以权威和标准的叛逆者的姿态出现的。曾经风光无限的欧洲古典主义在统治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领域长达两百年后,逐渐成为各国思想和文化发展的枷锁,在传统思想的捆绑下,人们普遍感到压抑和窒息。艺术史家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词一般地表示艺术和建筑中两种基本的对立态度。有时在同一个艺术家或一种流派的作品中可以同时出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

古典主义者推崇模仿,浪漫主义者坚决拒绝模仿。前者强调表现普遍的人性和情感,后者注重抒写个人独特的内心与情怀。浪漫主义者“不会去寻找任何超越于正常的、自发的自我之上的模式并模仿它,相反获得的是因害怕习俗而放弃了的自我表达”——欧文·白璧德。

早期浪漫主义者不仅表现出对传统和权威的叛逆,而且拒绝制定任何新的标准和规则。“被人们冠以浪漫主义者雅号的巴黎青年作家和青年艺术家们,没有任何艺术创作的纲领,也没有任何共同的目标:他们不用新规来取代旧章”——休·霍勒。那些所谓的“浪漫主义者”否认自己浪漫主义者的身份,因为他们清楚,将自己纳入某个流派或团体就预示着自己的独特个性要被湮没。

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于19世纪初,在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古典主义音乐像线条一样鲜明,它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浪漫主义音乐偏重于强烈感情的抒发,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区分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就不能被泾渭分明地排出于浪漫主义之外,他们的部分作品也明显地流露出浪漫主义风格,所以,他们更多地被视为是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代表。

浪漫主义文学同18世纪进步的启蒙思想联系密切,主张创作要自由地表现个性和情感,它在同古典主义进行斗争中兴起,并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代表人物,如德国的歌德、席勒,法国的雨果、乔治·桑,英国的拜伦、雪莱,俄国的普希金等。

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崇尚多情善感的时代。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即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主要反映不满现实、耽于幻想的社会心理和思想情绪。文学创作的形式和内容取决于作者的想象力。

浪漫主义文学分消极和积极两派。消极浪漫主义追求的不是未来,主张“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用大自然的优美、恬静、雄浑、壮丽,同现实社会的丑恶、混乱、虚伪、卑下作对比,抒发内心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消极浪漫文学在英国的典型代表是湖畔派诗人。

湖畔派诗人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湖畔派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人为代表。他们住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逃避现实,迷恋过去,以诗赞美湖光山色因此得名。他们反对古典主义传统法则,宣扬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所以又叫“浪漫派的反抗”。消极浪漫主义在法国的代表是夏多布里昂,在德国则是施莱格尔兄弟等。

图22 消极浪漫主义作品

图23 《骑兵军官在冲锋》籍里柯

图24 《西奥岛的屠杀》德拉克罗瓦

积极浪漫主义更多地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派的思想情绪。敢于正视现实,勇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批判资本主义的丑恶,向往美好的未来。作品主人公多是些“拜伦式英雄”。极具反叛精神,性格顽强、高傲、勇敢、坚定。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和幸福爱情。表现出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倾向。

拜伦

图25 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年),英国诗人。出生于伦敦没落的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也有说法是小时候生病导致跛足),并对此很敏感,成年后的性格也是敏感、抑郁、粗暴。10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并继承男爵爵位。他曾在哈罗中学和剑桥大学读书,深受启蒙思想的熏陶。当时,正逢欧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的进步思想,使他同情英国的工人运动,并成为19世纪初欧洲革命运动中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的一名战士。

拜伦广泛阅读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喜欢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发言的次数虽然不多,但都鲜明地表达出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青年时期的拜伦长期生活在波动的感情漩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轻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安娜·密尔班克小姐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波折灾难生活的开始。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固有阶级理念所宥的人,也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娘家,拒绝与拜伦共同生活,很快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使他写出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

拜伦在1816年4月永远离开了祖国,有传记作者说他“被赶出了国土,钱袋和心灵都破了产,他离去了,永不再回;但他离去后,却在若恩河的激流之旁找到新的灵感,在意大利的天空下写出了使他的名字永垂不朽的作品”。

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结识了另一个流亡诗人雪莱,对英国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诗歌的同好使他们结成了密友。旅居国外期间,拜伦陆续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故事诗《锡雍的囚徒》、历史悲剧《曼弗雷德》、长诗《青铜世纪》等。巨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代表作,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而讽刺的笔调。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需的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同时,它也受到高度的赞扬。作家瓦尔特·司各特说《唐璜》“像莎士比亚一样地包罗万象,他囊括了人生的每个题目,拨动了神圣的琴上的每一根弦,弹出最细小以至最强烈最震动心灵的调子”。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唐璜》在完成第十六章后,拜伦又准备献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了。

这是诗人最后的、也是最光辉的一页。他既憎恨“神圣同盟”对欧洲各民族的压迫,也憎恨土耳其对希腊的统治。1824年,拜伦忙于战备工作,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全国志哀21天。

回顾他的一生,他的诗,他的精神,拜伦不但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崇尚自由、追求理想、对社会不满勇于表达自己的心声。

诗人拜伦,在西方文化中几乎已成为了一个符号,激情的符号、愤世嫉俗的符号。拜伦一直生活在感情漩涡中,冲动、狂暴与感伤、抑郁在拜伦身上找到了奇异的混合,铸就成独特的“拜伦式性格”,情感的苔藓和思想的战栗,迸发出浓郁的激情诗人的气质。

“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集》中塑造的一系列主人公形象。他们具有不凡才干和力量、孤傲不驯、蔑视现代文明、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但大都以悲剧而告终。作品形象地反映了诗人的苦闷、失望和忧郁,也寄托了他反专制压迫的豪情,在文学史上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想从前我们俩分手

想从前我们俩分手,

默默无言地流着泪,

预感到多年的隔离,

我们忍不住心碎;

你的脸冰凉、发白,

你的吻更似冷冰,

呵,那一刻正预兆了

我今日的悲痛。

清早凝结着寒露,

冷彻了我的额角,

那种感觉仿佛是

对我此刻的警告。

你的誓言全破碎了,

你的行为如此轻浮;

人家提起你的名字,

我听了也感到羞辱。

他们当着我讲到你,

一声声有如丧钟;

我的全身一阵颤栗——

为什么对你如此情重?

没有人知道我熟识你,

呵,熟识得太过了——

我将长久、长久地悔恨,

这深处难以为外人道。

你我秘密地相会,

我又默默地悲伤,

你竟然把我欺骗,

你的心终于遗忘。

如果很多年以后,

我们又偶然会面,

我将要怎样招呼你?

只有含着泪,默默无言。

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年),英国诗人,生于苏塞克斯郡,祖上系传统乡村地主家庭。20岁入牛津大学,因写反宗教的哲学论文被学校开除。成年后,又因写诗歌鼓动英国人民革命及支持爱尔兰民族民主运动而备受指责,后被迫迁居国外。在意大利,他仍积极支持当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2年遇风暴不幸船沉溺死。

雪莱是与拜伦齐名的欧洲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热情而富哲理思辨,诗风自由不羁,常任天上地下、时间空间、神怪精灵往来变幻驰骋,又惯用梦幻象征手法和远古神话题材。其最优秀的作品有评论人间事物的长诗《仙后麦布》(1813年),描写反封建起义的幻想性抒情故事诗《伊斯兰的反叛》(1818年),控诉曼彻斯特大屠杀的政治诗《暴政的行列》(1819年),支持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诗《自由颂》(1820年),表现革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西风颂》(1819年),以及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表现人民反暴政胜利后瞻望空想社会主义前景的代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年)等。

雪莱浪漫主义理想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一个人人享有自由幸福的新世界。他设想自己是日夜飞翔的天使、飘浮蓝天的云朵、翱翔太空的云雀,乃至深秋季节的西风,是新世界理想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新世界的绚丽画面。

雪莱著名的诗篇《西风颂》(1819年)以西风扫落叶象征革命力量扫荡反动统治,充满战斗热情,诗篇结尾的预言:“西风哟,要是冬天已经来了,春日怎能遥远?”表达了对未来革命成功的乐观主义态度。“即使你处在寒冷的冬天,只要你心中有光,你就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即使你被逆境所困,只要你心中有光,你同样可以一百零一次站起来把苦涩的微笑留给昨天,用不屈的毅力和信念赢得未来!”雪莱最后一部作品是献给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希腊人民的抒情诗剧《希腊》(1822年)。他的作品表达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思想,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赞誉为“真正的革命家”和“天才的预言家”。

这时期英国诗歌的创作,在一批青年诗人手里,经历了一场革命:抗议代替了因袭,抒情代替了说教,恣肆代替了拘谨。雪莱便是这些赞美革命、抨击传统的浪漫派诗人之一。抒情的创作有《云》(“我从大海江河取水,给口渴的花儿带来一阵好雨。”),《致云雀》(“翱翔以歌唱,歌唱复翱翔”),《致月亮》(“你苍白的脸,可是因为攀九天太累?”)等。

西风颂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哟,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春日怎能遥远?

往昔

你可会忘记那快乐的时刻,

被我们在爱之亭榭下埋没?

对着那冰冷的尸体,我们铺了

不是青苔,而是叶子和鲜花。

呵,鲜花是失去的快乐,

叶子是希望,还依然留贮。

你可忘了那逝去的?它可有

一些幽灵,会出来替它复仇!

它有记忆,会把心变为坟墓,

还有悔恨,溜进精神底浓雾

会对你阴沉地低声说:

快乐一旦消失,就是痛苦。

西方积极浪漫主义文学有向现实主义发展的趋势。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天主教扼杀人性、压制人权的禁欲主义和宗教理性,也反对资产阶级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对工人的血腥剥削。自由、平等、博爱是浪漫主义文学奋斗的目标。如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让为了饥饿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竟为此服了19年苦役。后来他遇到米里哀主教,米里哀主教用人道主义精神对其进行教化,唤醒了冉阿让身上固有的善良人性。他帮助苦难中的芳汀,救出并抚养芳汀的小女儿坷塞特,经下水道救马吕斯,释放时刻对自己进行追踪迫害的沙威。当沙威发现冉阿让宽容善良的品质时,终于良心发现,戴上手铐跳进塞纳河,惩罚了自己。主人公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善良的品行,使他终于赢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雨果在小说中认为,人可以通过人道主义的教化从邪恶走向善良。人性是善良的、伟大的,可以战胜世界上的一切邪恶。《悲惨世界》就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文学作品。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批判现实主义的诞生,并非是对浪漫主义的全盘否定,而是它的继承和发展。批判现实主义真实反映现实关系和时代特征的同时,以严肃的态度力求表现细节的艺术真实。它详尽分析了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此外,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创作成果空前繁荣。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始于法国,后遍及欧美。它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尖锐化在文学艺术中的反映。强调作家以现实主义的态度表现贵族阶级的没落、资产阶级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种种弊端,塑造了很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永久性”的怀疑。许多优秀作品展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扩大了文学艺术表现的范围,达到了资本主义时代文学发展的高峰。雨果历经16年完成的巨著《悲惨世界》序言中指出:“只要本世纪(19世纪)的三大问题——男人因穷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而生活堕落,儿童因黑暗而身体羸弱——还不能全部解决,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愚昧和穷困,那么这一类书籍就不是虚设无用的。”

主要作家及作品

法国:司汤达(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红与黑》)

福楼拜(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

巴尔扎克(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高老头》、《欧也妮·葛郎台》)

大仲马(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

小仲马(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茶花女》)

莫泊桑(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

左 拉(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萌芽》)

罗曼·罗兰(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英国:狄更斯(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双城记》、《艰难时世》)

勃郎特(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简·爱》)

肖伯纳(代表作品是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

哈 代(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

俄国:普希金(代表作品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

尉的女儿》)

莱蒙托夫(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当代英雄》)

果戈理(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死魂灵》、戏剧《钦差大臣》)

契诃夫(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变色龙》、《套中人》)

屠格涅夫(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父与子》、《前夜》)

托尔斯泰(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批判现实主义注重以批判的精神描述现实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各种弊端和丑恶现象。19世纪20-4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思潮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波澜壮阔的艺术洪流。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它揭发了社会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毫无意义以外,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贫富差别越来越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浪漫主义者回归自然,留恋过去,或以抽象的理想化思维模式展望未来(不面对现实)等都是逃避现实的表现,解决不了工业社会里所出现的新问题,文学家们最终“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这是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其中也充分体现了文学的社会功能。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最发达的国家。

《红与黑》

司汤达(1783-1842年)是马利·亨利·贝尔的笔名,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生于法国东南部格勒诺布尔城的律师家庭。青年时期博学多才,接受启蒙思想,曾进入军队随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波旁王朝复辟后,侨居米兰,以写作维生。1830年《红与黑》问世,作品揭露了国家和教会的黑暗,确立了他在法国文学以及世界文学的崇高地位。后到政府任职,对法国各地的人情风俗做过深入观察,他的作品重事实,讲理性,开阔了新的现实主义宽阔道路。

《红与黑》是司汤达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主人公于连是韦里埃小城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顽强、野心勃勃。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王朝复辟后,于连通过穿上红军服从军飞黄腾达的道路被堵塞,只好穿上黑色教服向上爬。去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是于连踏进上流社会的第一步。出于对市长的报复心理和锻炼自己胆量的冒险心态,于连和市长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

事情败露后,于连进入贝桑松神学院,随比拉尔院长来到巴黎,成为德·拉莫尔侯爵的秘书。由于他的聪慧和勤快,不仅得到侯爵赏识,而且赢得了侯爵小姐的芳心,于是两人秘密结婚。拉莫尔先生对这门婚事虽然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于连因此得到了骑士称号、中尉军衔和两万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庄园。正当于连踌躇满志之际,却陷入了贵族与教会所设下的圈套,最终被送上断头台,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

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于连的追求、奋斗和失败,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命运。司汤达曾说:“这部小说并非小说……而是认认真真地描写19世纪初30年代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

小说原名《于连》,1830年5月在校对印刷期间改名为富有象征意义的《红与黑》,红与黑的含义解释各不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红”指拿破仑时代的红军装,“黑”指神父的黑教服;有人认为“红”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指卑鄙可耻的复辟王朝统治时代;有人认为“红”象征于连炽热的心灵和他那烈火一样旺盛的精力,“黑”象征复辟王朝的黑暗伪善。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红与黑”。

《红与黑》是一部深刻抨击时弊的作品,揭露出19世纪前期国家和教会的黑暗,把贵族的巧取豪夺、穷奢极欲和教会僧侣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唯利是图公开曝光,但也宣扬了报复性的个人奋斗思想。《红与黑》善于揭露人物的心理变化,既细致入微,又合情合理;细节描写逼真传神,既有鲜明的特色,又有说服力。巴尔扎克对其推崇备至,给予很高的评价。

《高老头》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年)是19世纪法国成就最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西北部都尔城的绅士家庭,衣食无忧,生活富裕。幼年受过天主教旧式教育,青年时期酷爱文学,博览群书,后考入巴黎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不愿在司法界工作,决心投身文学创作。在巴黎陋巷寒碜的小阁楼里写作。初期的作品幼稚,被编辑部拒之门外,以致债台高筑,饱受逼债之苦。这段生活使巴尔扎克理解了巴黎社会的丑恶,同时奠定了今后创作的基调。后来巴尔扎克勤奋写作,夜以继日地完成了多部作品,受但丁《神曲》的启发,把1892年以后的作品称为《人间喜剧》,包括140多部作品,有两千多个人物登场,艺术地展现了法国社会从前工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动荡、矛盾、贫富对立等腐败现实,作品是规模宏大的编年史书,《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是《人间喜剧》的代表作。前者塑造了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形象,后者诠释了金钱主宰的社会里卑鄙、丑恶与冷酷的人伦关系。《人间喜剧》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珍品,巴尔扎克由此成为伟大作家,蜚声文坛,誉满全球。

《高老头》以19世纪初期的巴黎社会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贵族的败落趋势。作品中的拉斯蒂涅是外省没落的贵族子弟,他来巴黎谋生,在花花世界的刺激下,渴望往上爬。他在贫民区的伏盖公寓接触了高里奥这位退休的面条商,他的两个女儿阿娜斯太齐与但斐纳先后通过婚姻进入上流社会。她们出嫁时各自得到80万法郎的陪嫁,女儿与女婿都竭力奉承高老头,当高老头这棵摇钱树逐渐枯萎、摇不下钱时,只好住进了伏盖公寓。于是两个忘恩负义的女儿或穿着艳装出席豪华舞会,或为了金钱吵得不可开交,却拒绝高老头登门,高老头成了晚景凄凉的孤独者,他从生病到死亡都是寂寞的。拉斯蒂涅还在贵族金碧辉煌的客厅里攀上了远房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这位贵妇人架子大、派头足,但内心虚弱,囊中羞涩,面临着经济危机,特别是作为葡萄牙贵族阿瞿达侯爵的情妇,她因失宠而被迫分手,不得不离开这所客厅,离开巴黎,到外漂泊。拉斯蒂涅从高老头在伏盖公寓凄凉的死去与鲍赛昂夫人告别奢华客厅的事实中得出结论:要拼命的抓钱、捞钱,以便挤入上流社会。

《高老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对客观环境做了详细逼真的描绘,为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活动场景,如对伏盖公寓,就从外部肮脏的街道写到内部简陋破旧的设施,让人感到压抑、真实,又如鲍赛昂夫人的豪华客厅,珠光宝气、富丽堂皇,是绅士和贵妇人寻欢作乐的场所。其次,人物塑造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注意人物外部特征与内在性格、本质特征与鲜明个性的结合,如高老头的大女儿处于强势,她在算计高老头的钱财时,是仗势夺取,二女儿处于弱势,则是设计巧取。最后,精心安排情节结构,鲍赛昂夫人与拉斯蒂涅的活动构成了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两条线索,前者的故事影响了后者的心理,后者的活动丰富了前者的情感。高老头的故事安排在首尾两处,重点展开,脉络清楚,波澜起伏,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作用,也是对当时法国社会的直观描述。

《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年)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出生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附近的一个普通家庭,童年生活多磨难,只上了几年小学就到鞋厂当学徒,艰苦而屈辱的生活使他对下层群众的生活有很深的感悟。他酷爱文学,经过刻苦自修,提高了写作能力,后进入报馆任记者,更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陆续写出了多篇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嘲讽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假民主。《大卫·科波菲尔》揭露了工业社会对儿童的摧残以及青年人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艰难时世》反映出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阶级关系和社会众生相。1859创作的《双城记》更是为他赢得“穷人的卫士”与“时代的旗帜”称号。狄更斯是从社会底层里涌现出的杰出作家,他凭借那支传神之笔把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了,他的创作把英国小说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双城记》是一部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以法国医生梅尼特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以巴黎和伦敦两个帝都为舞台,展示出18世纪末法国与英国的广阔现实。当时的巴黎风云变幻、动荡不安,而伦敦却呈现表面的宁静与和平,实际上两国社会都处于充满矛盾的风雨飘摇之中。狄更斯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对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进行了理性的探讨。书中曾这样描绘时代的特点:“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全部直奔天堂,我们全部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小说《双城记》真实地再现了这个美丽与丑恶并存、希望与失望交织的令人难忘的时代。

故事起源于18年前的一件冤案,那是1757年12月的一个夜晚,寓居巴黎的英国医生梅尼特在外出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邸中,他目睹绝色农妇被强暴而发狂、充满朝气的少年饮恨而死,血腥的现场令人惨不忍睹。当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淫乐杀害他人全家的内情后,医生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他没有沉默,挺身而出,写信向朝廷告发。不料控告信落入被告人之手,医生被抓进巴士底狱,从此与世隔绝,杳无音讯。两年后,妻子心碎而死。幼小的孤女露西被好友罗瑞接到伦敦,在善良的女仆普洛斯抚养下长大。

18年后,梅尼特医生获释,这位精神失常的白发老人被他昔日的仆人德法奇收留,居住在贫民区。女儿露西闻讯后,专程接他去英国居住。旅途中邂逅法国青年查理·代尔纳,受到悉心照料。代尔纳是侯爵的儿子,他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恶,毅然放弃财产的继承权和贵族的姓氏,移居伦敦,当了一名普通的法语教师。代尔纳在与梅尼特父女的交往中,对露西产生了真诚的爱情。梅尼特虽然得知代尔纳的身世,但为了女儿的幸福,决定埋葬过去,同意他们的婚事。在法国,代尔纳父母相继去世,叔父厄弗里蒙地侯爵继续胡作非为,为了游览玩乐,竟乘坐马车冲入人群,轧死农民的孩子,结果被孩子的父亲用刀杀死。贫苦农民对贵族的深仇大恨意味着一场革命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德法奇的酒店就是革命活动的联络点,他的妻子不停地把贵族的暴行编制成不同花纹,记录在围巾上,渴望复仇。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暴终于到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把贵族一个个送上断头台。远在伦敦的代尔纳为了营救管家加比莱,冒险回国,刚到巴黎就被捕入狱。梅尼特父女闻讯后星夜赶到。医生的出庭作证使他回到妻子的身边。可是几小时后,代尔纳又被逮捕。在法庭上,德法奇宣读了当年医生在狱中写的血书,向苍天和大地控告厄弗里蒙地家族直到最后一个人,法庭判处代尔纳死刑。

此时,一直暗地里爱慕露西的律师助手卡尔顿来到巴黎,买通狱卒,混进监狱,顶替了代尔纳。梅尼特父女早已准备就绪,代尔纳一到就马上出发,一行人顺利地离开法国。德法奇太太在代尔纳被判决后,又到梅尼特住所搜捕无辜的露西和小露西,她在与普洛斯的争斗中,因枪支走火而毙命。断头台上,卡尔顿为了爱情,从容献身。

《双城记》深刻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被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抨击了贵族阶级的残暴荒淫,同情底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小说还描写了起义人民攻破巴士底狱的壮观景象,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既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又反对革命人民过于极端的暴力。《双城记》也备受争议,在狄更斯笔下,失控阶段的革命演变成了巨大灾难,狄更斯批判革命人民盲目屠杀,在憎恨贵族社会对他们压迫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畸形的社会阶层——除了仇恨和报复,一无所有。《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作品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对人民群众提出告诫:不要走法国革命的道路,幻想为同样危机四伏的英国寻找一条新路。

小说主要描写了三类人物,一类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奢华挥霍、没落腐朽、凶残暴虐,其“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厄弗里蒙地既表现了封建贵族骇人听闻的罪行,又预示了其必然被历史抛弃的命运,是作者痛加鞭挞的对象。另一类是德法奇夫妇等革命群众,他们的形象是失控和扭曲的,例如德法奇的妻子出生于被侮辱、被迫害的农家,对贵族阶层怀有深仇大恨,革命前坚毅顽强、不屈不挠,利用各种机会秘密串联发动群众,组织队伍进行反抗;革命时满怀激情,怒火满腔冲向巴士底狱,以熊熊大火烧毁贵族庄园,逮捕作恶多端的没落贵族及其代理人,表现了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她的欢乐也体现了人民的欢乐,但当革命深入、局势失控、走入歧途时,她又成了冷酷、凶狠、狭隘的复仇者,把手伸向了无辜者,成了一个乱打乱杀、嗜血成性的无政府主义者,最终死于自己的枪口之下。她在革命前后的表现发人深思。第三类是以人道主义解决社会矛盾,凭温情代替暴力、用博爱战胜仇恨的理想化人物,如梅尼特父女、代尔纳、罗瑞和卡尔顿等。正直善良的梅尼特医生被侯爵兄弟陷害,送入监狱长期关押,以致家破人亡、精神失常,这深仇大恨铭刻在心。但他心中有杆秤,知道孰轻孰重,为了女儿的爱情不计前嫌,摒弃宿仇旧恨;代尔纳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但他出淤泥而不染,没有与父辈同流合污,反而谴责自己家族的罪恶,抛弃爵位和财产,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赎罪,可以说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这是一对交相辉映的人物,一个是贵族暴政的受害者,却以和谐为重,宽容为怀,不把仇恨代代相传;另一个是贵族侯爵的继承人,却扬弃爵位与特权,自食其力,主动地消化了仇恨。在亲情和仁爱纽带的维系下,竟然组成一个相互谅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这是作者设想的以理性思维和人道主义立场为基础的与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决社会矛盾的路径。

《双城记》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名著具有很高的声誉,其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在法国大革命的广阔背景下,作者以理想化的人物梅尼特的经历为主线索,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相互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元素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作者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在人物塑造上,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有对比、有衬托、有褒贬、有寓意,手法多样,发人深思,用一句话形容:有历史,有故事,有永恒的主题,有仇恨和爱情,有理想的人物与发人深省的结局,是一部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简爱》

夏洛特·勃朗特(1816-1855年)是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山村,父亲是牧师,性格粗暴,母亲早亡,留下6个子女,其中4个女孩(包括作者)被送进孤儿院。勃朗特的童年受到饥饿、疾病、体罚的折磨,形成了孤独敏感的性格。她聪敏好学,喜爱文学与艺术,经常练习写作,青年时期在工厂主家里担任家庭教师,长篇小说《简爱》于1847年发表,在文坛刮起了一阵旋风,影响很大。

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曾发生过群众性的宪章运动,城市里工人对普选权的要求震撼了上层社会,农村在连年灾荒和传染病流行中濒临破产,动荡不安的社会直接影响了英国的民众情绪。

《简爱》以女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居在舅舅家,受尽舅母虐待,被送进孤儿院。在这里,肉体和精神受到摧残。她当过6年学生、2年教师后,通过广告找到庄园主罗切斯特,于是去谢菲尔德庄园担任家庭教师。罗切斯特脾气古怪,可简爱经过多次接触,竟发生了爱情,并决定与他结婚。当他们在教堂举行婚礼时,梅森闯进来作证,罗切斯特曾于15年前结婚,妻子得了疯病,被锁在家中楼顶的密室。法律规定,在原婚约解除前,男女双方均不得结婚。简爱不愿做情妇,就离开了谢菲尔德,来到偏远的地方。后在牧师的帮助下,担任乡村教师。当牧师向简爱提出结婚要求时,被她拒绝。多年后,简爱又来到谢菲尔德,目睹被大火烧尽的庄园沦为废墟,并得知疯女人纵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被埋于瓦砾中,救出后已成残废,于是,简爱毫不犹豫地扑到罗切斯特的怀中。

《简爱》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特色,小说有自述的形式,依据简爱的奋斗经历安排结构。作者与简爱的身世相似,经历相近,在叙述孤女的生活历程、情感变化和人生理想时,很自然地揉进了自己的情感,拉近了简爱与读者的距离。作品对简爱在幼儿园所受的虐待、她对罗切斯特萌发的爱情、与第一次婚礼的失败和求职途中的茫然等有关生活片段描写细腻感人,如长河中的波澜,前后衔接,环环相扣,能抓住读者心弦,作者塑造女性简爱,在个人奋斗中经历了逆境和顺境,其生活遭遇令人同情,她那单纯而倔强的性格,让人理解。她坚持男女平等,维护女性人格尊严、勇于抗争的行动,则让人钦佩和赞叹。她在爱情与婚姻中的表现,可以解读为恋父情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