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强化中华本根教育

强化中华本根教育

时间:2022-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强化中华本根教育 提升素质教育品质强化中华文化本根教育,是提升当代表素质教育品质的必由之路。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传播普及委员会和大连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联合主办、大连金州新区开发区第七中学承办的第一届“本根教育论坛”于2010年9月16日至17日在大连举办。建设新文化,并非意味着丢弃本根。强化本根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和儿童少年终身发展的需要。强化实施本根教育是有效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强化中华本根教育 提升素质教育品质(1)

强化中华文化本根教育,是提升当代表素质教育品质的必由之路。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传播普及委员会和大连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联合主办、大连金州新区开发区第七中学承办的第一届“本根教育论坛”于2010年9月16日至17日在大连举办。本届论坛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儒学核心价值与当代价值教育研究”和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儒学经典价值与经典教育可行性研究”,围绕“儒学经典价值与经典教育探究”这一主题,结合“本根”的探究、儒学经典的价值与经典教育在中小学的有效实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初步凝聚了共识。

一、追根溯源: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挖掘“本根”

“本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固有范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之源。道家较早明确提出“本根”一词,将“道”作为创生万物的本根。儒家主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将“本”视为“道”之根源。有本根才有凝聚力,故有“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之语。无本根则无精神基因,“本根剥丧”则“神气旁皇”。中国人历来反对“修节目而弃本根”,如果忘“本”或无“根”,必然无所归依,甚至误入歧途。

当今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自尊心得以恢复,民族文化认同感日益增强,人们对“本根”的渴望越发强烈,对精神家园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对本国历史和文化抱有起码的温情和敬意。那么,中国人的本根究竟在哪里?学者们做出了相同的回答:中华传统文化。正如清华大学教授钱逊所分析:“中国人”不是从黄皮肤、黑眼睛之类的人种表面特征上说的,也不是从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之类的地域特征上说的,而是从炎黄子孙和中华文化上说的,是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国人,中国人的本根在中国文化,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中国人,不懂得中国文化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认为,五千年来一直传承不断的以儒释道三教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基础,是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华人凝聚的精神力量,在向现代化社会快速迈进的过程中,中国人所努力寻找的“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文化及其价值。

建设新文化,并非意味着丢弃本根。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继承性,新文化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不可能另起炉灶。这好比树木的成长,一棵大树在成长过程中,有的枝条会枯死,或遭到病虫害,需要修剪、施肥,采取各种措施复壮,不断新陈代谢,而它的本根是不变的,变了就不是这棵树了。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要提升当代中国人的素质,中华文化的本根不能丢。

二、经典研读:从《论语》等经典中探究价值资源

“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经典蕴涵着丰富的价值资源。中华民族传统价值多存在于《论语》等经典之中。中国人对中国的源头经典著作《论语》没有理由一无所知。习近平副主席曾倡导国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认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要做有本根的国民,都有义务研读中华经典,通过研读经典而传承价值,涵养人格,汲取智慧。钱逊教授指出,《论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论语》的中心思想是讲做人。《论语》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于其中讲的做人的道理,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中,世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

中国文化向来有注重孝道的传统,自古即有“百善孝为先”之说。《论语》等经典无不强调“孝”为仁之本、德之本。张践教授以孝文化为切入点,从孝道与儒学核心价值、孝道与仁爱、孝与忠诚、孝与爱国、孝与德育、孝与精神超越六个方面展示了人生所源、所归、所续,探讨了实现人生价值之路。“孝”是一切道德精神之源,孝道是中华文化之根,孝道作为伦理的要求,是出自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要求和道德自觉。孝道推行到社会,就是忠诚于事业,忠诚于团体。弘扬孝文化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本固邦宁:本根教育势在必行

教育为强国之本。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培养有中华文化之本根与气质的公民,必须重视本根教育,注重中华经典研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明确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作为新时期重要战略任务。不久前,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将经典研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经典、研究经典、传承经典已成为历史和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强化本根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和儿童少年终身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中外文化全面交流的崭新时代。在急剧的社会变动中,难免会出现种种思想混乱现象。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如果不能在这一时期固其本根,给予充足的精神营养,就难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现代化中国的栋梁。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秘书长金美华强调,以《论语》等经典为主要载体,积极而系统地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本根教育是一件富有远见卓识、带有根本意义的教育盛事。

强化实施本根教育是有效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培养,从根本上讲是人格的塑造、情操的陶冶、智慧的启迪和创造力的培养。以经典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正是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及早将经典根植在下一代的心灵中,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人格教育、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为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增强育人智慧,有利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四、贵在行动:本根教育实践异彩纷呈

本根教育贵在行动,贵在持续不懈地探索。近些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少学校自觉地将素质教育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中,注重从中华文化本根中汲取养分,为本根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大连金州新区开发区第七中学建校十年来,在素质教育之路的探索与反思中,学校构建了一种基于本根教育、和谐教育及时空生命教育的素质教育生态体系。这一教育体系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根教育为基础和切入点,开设《论语》等国学校本课程,力求将经典沉淀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中,落实在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中,涵养学生的中华少年气质,让学生终生受益。学校还结合学科特点,将本根教育融入各学科的课程中。与会代表分别观摩了七中的政治、历史和语文课,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学生的中华文化功底给各位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在本根教育的基础上,坚持“中国情、民族魂、世界观”的理念,致力于和谐教育,让学生在坚守本土化特性的基础上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学生努力了解西方文化,同时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学校通过时空生命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现在和未来,关注人与人、人与地球、人与宇宙的发展与变化,强化科学的生命成长理念。牛朝霞校长总结学校十年来的实践指出:本根教育是和谐教育和时空生命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是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本根教育与和谐教育、时空生命教育一起,构建了一个高位开放的素质教育体系;同时,这三者又相互包含,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北京第四中学,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努力将儒学经典价值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中。连中国老师介绍了北京四中开展儒学经典教育的几点做法:坚持儒学经典晨读;常年给全校教师开设《论语》精读讲座,并定期为全校师生开设国学讲座;利用寒暑假开展体现国学精神的游学活动;成立了“国学社”,采用传统书院的教育方式讲读儒家经典,师生之间畅所欲言,提倡做儒家的修身工夫;参与“国学与基础教育”课题研究项目,承担国学教师培训工作,还进行了经典示范课教学;先后为家长和社区内的国学爱好者举办了“家风——国学与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经过几年的努力,四中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教师队伍和教学、教材体系,成为北京市国学教育的龙头学校。

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峰小学教导处主任隋培芹谈及学校传承中华经典进而彰显办学特色的做法。学校以传承经典,指导言行、提升素养、促进和谐为目的,采取家校结合、学做结合、读写结合的策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毓秀钟灵渐渐融入长峰小学的生命之中。学校从校园经典文化打造、学生经典记录、丰富多彩的经典活动的开展等几方面努力用经典点亮其成长之路。学校采取讲座、交流等形式培养教师的经典素养,让教师深刻认识到传承中华经典的重要意义,用经典照亮教师的发展之路。学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打造了学校的特色品牌,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五、返本开新:本根教育任重而道远

返本开新是本根教育面临的重要使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返本就是要追本溯源,对儒学的来源及其发展有深切的了解,回到经典,深入地发掘儒家思想的真精神,为当代教育所用;开新就是在研究和传承中华经典价值的基础上,善于借鉴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结合当今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综合创新

返本才能开新。为将党的十七大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中华文化本根教育,让我们的教育体系从儿童少年开始,就重视经典诵读,练好“童子功”。然而现行教材中经典相对缺失,教师中华经典功底参差不齐,学生经典教育苍白无力,已成为制约学校本根教育推进的三大突出问题。基于此,牛朝霞校长所在的第七中学的本根教育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其一,区域协调,学校连动。将以《论语》为重点的经典教育系统化、常态化,实现经典教育的持续性与实效性,形成学校文化的鲜明特色,突显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影响儿童少年的人生轨迹。其二,科学规划,拓宽渠道。建立以经典教育为重点的富有特色的本根教育课程体系,各年级固定时间设置经典教育课程,在各学科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容,创设经典教育氛围,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本根教育体系。其三,依托课题研究,依靠专家精辟解读经典和引领,尽早实现对《论语》等经典的全员研读,最终让教师和学生都受益,迅速推动本根教育的深入实施。

区域规划,整体推进,是本根教育区域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素质教育办出特色和成效的重要举措。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将科学谋划,努力形成一体化的本根教育体系:实现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全员研读经典,幼儿园、小学、初中本根教育一脉相承,学校、家庭、社会本根教育形成系统,从形式到内容上积极推动以经典教育为核心的“本根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形式,探索以中华文化本根教育和国际化教育为两翼的素质教育之路。

“春华信为荣,秋实理当结。好善护本根,持以贻来哲。”与会代表深切感到:本根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呵护本根,让素质教育植根于底蕴厚重的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培养中华文化的自觉传承者、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