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国教育之道

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国教育之道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在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凝固国民身份的认同,成为有一颗“中国心”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百年“克隆”外来教育,丢掉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使得中国至今没有自己的教育之道。一百年后,中国教育仍然在寻求自己之道。

2015年2月15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几年来,习近平主席对于文化与道德建设有一系列的重要指示。他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21世纪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寻求中国教育之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文化兴衰 教育有责

教育要面向未来。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的中国,是由昨天的教育塑造而成;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中国。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是教育;教育,可以兴邦,亦可误国。评价教育质量,并非今日各项评价指标体系与升学率,而是历史。

1895年“马关条约”后,日本霸占了我国台湾,开始了“皇民化”教育。学校只须讲日语、用日文,所有教材都是日本的版本。1945年“开罗宣言”日本投降,整整50年,教育出两代感恩与怀念日本殖民统治的“皇民”;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开始了用“中国化”去“皇民化”的教育,用中国的国语、国文、国学、国史编写教科书,至1995年又是50年,培育出两代情系与认同中国的“中国人”,成为支撑两岸统一的中坚力量;上个世纪末,在坚持“皇民”立场势力的支持下,经过美国“深造”的“台独”精在本世纪初登基执政,开始了“去中国化”“一边一国”的教育,又教育出支持“绿营”的新一代。可见,选择制度与道路的背后,是文化的选择,文化认同,是国民身份认同的前提,而教育是落实文化选择与认同的基础。

香港“占中”的学生,多是“回归”之后出生长大的,为何没有“中国心、香港情”?香港教育“回归”了吗?只有“两制”(实际上是“一制”)没有“一国”的教育,值得反省。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国教育是培根铸魂的载体,永远不能沦落为“去中国化”的工具。

教育,要向新一代传授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基因,中华经典的文化智慧与灵魂,中国历史传统的民族记忆、情感、意识与担当,文学艺术的审美修养。帮助学生在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凝固国民身份的认同,成为有一颗“中国心”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帮助新一代中国人,要从精神上富裕起来。

1840年以来,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国教育不断西化,并逐步弱化与失去中华文化主体性,导致几代人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渐行渐远,以至失去文化自觉与自信。百年“克隆”外来教育,丢掉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使得中国至今没有自己的教育之道。

中国近代教育家、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于1910年(宣统二年)在“论今日学堂之通弊”一文中写道:“教育得道,则其国强;教育不得道,则其国衰弱而灭亡,此一定理也。教育得道,则民智开、民德进、民体强,而国势隆盛矣。教育不得道,则民智塞、民德退、民体弱,而国势衰亡矣。然则欲救危亡而期强盛无他,亦求教育之得道而已”。

一百年后,中国教育仍然在寻求自己之道。我们前辈以梁漱溟、晏阳初等为代表的“教育救国”仁人志士。有过艰辛痛苦的求索。而今,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绑定在美国教育的战车上,成为“文化冷战”与“教育冷战”的对象,这就难免在海内外制造一批没有“中国心”的“香蕉人”,以至“唱衰中国”参与“文化冷战”的“无形”之军。“文化冷战”是末,“教育冷战”是本,中国教育,不应用“美国化”去“中国化”。此种教育之道,决不是兴邦之道。

中国人有信心和能力,开创“中国教育之道”!

中国向何处去?从一定意义上讲,最终取决于中国教育走向何方?

文化兴衰,教育有责。

立德树人 在明明德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顶层设计。它为改革当今教育重器轻道、重智轻德、重理轻文、重外轻中等应试教育弊端指明了方向,表明中国教育的新拐点,并迈向中国教育的新纪元。

要立德,先明德。德,是中华伦理、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是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

四千年来,有孝感天下的尧舜时代,有八百年周代的礼乐新文明;有管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有孟子“仁、义、礼、智”四德;有汉代仁、义、礼、智、信“五常”;有宋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有孙中山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这数千年形成的中华美德,是中华儿女从自身生活与生存的实践中不断提炼、整合、丰富、发展所创造的伟大文明,在世世代代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笼统地将其视为“吃人的礼教”、“封建糟粕”和“四旧”,只能损伤中华民族自己的文明。其后果,是“旧礼已废,新礼未立,必生乱象”。而今,整个社会道德生态被破坏,非一日之寒,是爷爷那一代造的孽,孙子一代受惩罚。要改变“道德失范”、“礼崩乐坏”,重建礼仪之邦,需要两代人的“克己复礼”。

学校立德树人,需要依据基本道德规范确定德目。学校德育,没有相对稳定的德目,就成为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应付、应景、应试的“三应”德育是当今教育的通病,难以培育学生具有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

自“八五”到“十二五”,北京市和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先后在10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千余所学校,上百万学生中进行了20年连续滚动的教育实验,收到令人欣慰的教育实效。

前后选用了十个德目: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

在教育实践中,注意对于每个德目进行现代性转化,与现实生活相融通,易于学生所接受。按照学生在不同学段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对“十德”教育的布局做出了设计:

小学阶段,进行孝、礼、勤、诚、耻“五德”教育。体现了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统一,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学阶段,进行忠、信、义、宽、廉“五德”教育。体现了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强调公民意识,重在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境界的培养。

经过12年左右的连续教育,每个学生若能在这十种美德上面,有所修炼与成长,就为他们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合格的中国公民、进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奠定了基础。就有希望使得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的教化模式。20年来的教育实验逐步形成了以经典文化教育为魂、节日文化教育为体、地域文化教育为根,三维互动,从横交错为架构的中华美德教育模式。为建设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提供了参照。当然,这需要取得教育部的认同与“通行证”。

经典文化。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小学主要是“童蒙”和《家训》,如《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初中,适当增选《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高中阶段,以选讲“四书”为主。当然,经典文化教育,还包括语言、文字、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绘画、工艺、茶道、武术等等文化教育内容。这些“文化产品”,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置身其中,必能加快道德成长。

节日文化。是将过“中国年”、清明、中华母亲节、端午、孔诞教师节、中秋、重阳等节日活动与中华美德教育有机结合,设计全年、全过程的德育模式。节日文化教育活动,学生喜闻乐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

地域文化。是学校当地历史人文资源,是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起点。注意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开展中华美的教育活动,收效显著。仅以北京地区为例:东城区孔庙、国子监“儒家文化”,通州区“运河文化”,房山区周口店“猿人文化”、云居寺“石经文化”,延庆县八达岭“长城文化”,门头沟区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的“佛教文化”等等。

真正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了以教育部为首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脱胎换骨地转变教育理念,最要紧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的国学水准和人文素养,下定决心“恶补国学”。“教师没有的,学生是不会有的”。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和各级教育学院,从教育内容到学科设置进行“革命”。这些年来,倡导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看齐”,“淡化师范性”的主张与实践,导致教育乱象丛生,师德异化,教育质量滑坡,有目共睹。我们应该“反求诸己”,心平气和地正视以往的失误及教训,痛下决心重振各级各类的师范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