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

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国家重视教育科学文化、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等战略实施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实施素质教育是大学的责任。基于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大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和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现阶段要把正心厚德、致知创新等素质确立为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予之义,崇尚德,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首要。

大学作为一个教育的所在,要教导学生什么,培养怎样的人才?这个大学教育的根本问题,需要在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中来认知。

1.敷衍浮躁、重利轻义等乱象叩问大学教育。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辉煌成就,离不开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努力奉献,他们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作用。大学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国家重视教育科学文化、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等战略实施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事物总是一体两面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促进大学发展的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大学总体布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标准。大学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部门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意识”,注重科学教育和知识传授,偏重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专业教育相对狭窄,而且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使得忽略人文素质教育这个世界范围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样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尽管总体上达到了高级专门人才的水准,但仍然呈现出知识面偏窄、人文底蕴薄弱等缺点,部分学生或轻或重地存在着信念淡化、道德滑坡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协作意识淡薄,凡事只能看到自己的诉求,只能考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力和责任感缺失,宽容友爱、感恩互助、悲悯正义等优良品质有待培养;第二,以利益为准则,功利主义倾向明显,一般在生活方式上以及需要确立学习工作原则的时候、有竞争和利益的地方,会更凸显出来,缺乏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评价善恶的科学标准;第三,以享乐为目的,目标理想不够高远,一些大学生心态浮躁,学习不求甚解,做事敷衍塞责,不能够把个人愿望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2.正心厚德、致知创新等素质立为教育根本。大学生进入一所大学,必对之有所期待,寄望这样一个所在可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甚至改变自己。大学生走出校门,社会必对之有所期待,希望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有理想、有情操、有学识、有才干。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成为大学发展的明确方向。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确表达了从国家层面将大学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决心,指明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实施素质教育是大学的责任。只有担负好素质教育的育人责任,大学才能够称得上知识的殿堂、德行的航标、嫁接社会与未来的桥梁,才能够真正担负起一所大学应尽的学术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育时代英才,促社会进步。基于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大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和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现阶段要把正心厚德、致知创新等素质确立为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

第一,予之以义,崇尚正心厚德。《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为一身之主,万行之宗;心有不正,身亦随之。为此,要始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大学不但要教导学生爱己、爱家,更要教导学生爱国,强化学生的生命质量与生命责任、家庭幸福与家庭责任、职业发展与社会责任、主体声誉与历史使命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予之以义,能够使学生小至修习个人文明礼仪、达成慎独自律,大至自觉担负社会责任、民族责任,实现学生主体的自身和谐、人际和谐、自然和谐。大学生知晓应当成为怎样的“人”,才能够具有面对社会问题的科学态度,才能够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宝贵人才和可靠依托。

予之义,崇尚德,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首要。具体到每一所大学,可依据其办学特色强调“德”的不同内涵,如财经类学校强调诚信、严谨,医科类学校强调仁爱、至善,工程类学校强调精艺、笃行,等等。

第二,授之以渔,倡导致知创新。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继往开来、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追求作为主体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又要追求作为社会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大学教育要能够促使大学生将自身的朴素认知提升为理性认识,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提升到学术前沿高度、专业精通程度、理性剖析深度、古今中外广度,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有专业、有眼界、有境界,仅仅授之以鱼是不行的,必须授之以渔,使学生在修习知识、掌握技术、锻炼技能的过程中达到对事物完善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种素质。

就学习能力而言,一是锻炼提高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二是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善学好问、力学笃行。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为重要。大学教育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做好科学的人生规划和学习规划前提下,明晰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获得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这是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创新能力而言,一是培植学生敢于创新的勇气,具有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意志;二是培养学生善于创新的智慧,具有革故鼎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