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高职诗教的本质内涵与功能定位

当代高职诗教的本质内涵与功能定位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诗教的本质内涵,应随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延展、充实与自我调整。传统诗词在当代高职诗教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化传承与转化则将诗教与其他形式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当代高职诗教立足于不压制人类追求意义与价值的天性,来把握人文精神发展的不息脉动。当代高职诗教的功能主要围绕民族整体和生命个体两方面而定位。

当代高职诗教的本质内涵与功能定位

当代高职诗教的本质内涵与功能定位

卢巧琴 方 梅

摘 要:诗教(即以诗词育人)曾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当代高职诗教则是以中国诗性文化为资源、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核心、以建构美育体系为突破点的综合性教育实践工程,致力于从传统诗词中析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素质教育范畴,从而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当代高职诗教 本质内涵 功能定位

诗教(即以诗词育人)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一直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多元作用。在特别注重物质化的生活追求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的当下,传统文化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日渐减少,重新解读传统诗教,深挖传统诗词所承载的美育价值及道德伦理意识,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代高职诗教的本质内涵

“诗教”在西周时已成为礼乐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而后经历孔子言语诗教、汉儒经学诗教、刘勰诗体诗教等一系列开放式的发展,最后建构起内涵丰富的文化传统(1),可称为传统诗教。但传统诗教“伦理化特征明显”,它过度重视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功能,要求通过道德情感的培养来规范个性情感,否定了以情感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美育的独立价值。(2)

诗教的本质内涵,应随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延展、充实与自我调整。新问题的提出和对旧问题的新回答,这两者具有同等的价值。(3)在梳理传统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当代诗教,它是一项综合性教育实践工程,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核心,强调诗词鉴赏与创作并重,用与时俱进的理念,重新演绎中国诗性精神。

1. 综合性教育实践工程

孔子以礼说诗,并从接受者的角度,揭示诗歌所承载的文化含量,阐明诗可以通过“兴”的方式与礼义道德联系起来,表达相应的思想。(4)这其实就是与礼乐道德内容直接相关的一种复杂文艺实践,它以其生活教育的质朴,塑造了温柔敦厚的中国文化;以其情感调节的中和之道,建立了高度艺术化的中国文明;以其礼乐精神的内在确立,使中华文明升华到“禅宗”的高度智慧。“诗教”不仅远远超越了诗歌教育的内涵,同时也超越了儒家教育的范畴。(5)成为当时最权威、最广泛,也最大众化的文化认同平台,发挥着锻造品德、陶情育美、增长知识、促进交流、讽谏教化等多种功能。

当代高职诗教则是以传统诗词为主要载体,运用各种艺术形式,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核心,集诗词创作和欣赏为一体,融文化传承与转化、审美、人格教育为一炉,最终使教育对象的生活得到意义的启迪和价值的提升的综合性教育实践工程。传统诗词在当代高职诗教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化传承与转化则将诗教与其他形式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

2. 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核心

传统诗词用最简单的语词,创造出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空灵、张扬的理想空间,向读者展示了作为民族人文精神的独一无二。这样的诗性精神能在中国文化中脱颖而出,独步一时,绝非偶然。而事实上,一直以来,我们都不曾完全离开这种诗性精神,我们只是在它众多的支流旁生活。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诗性精神经过与时俱进的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衍生出繁众的文化支流,从而负载起巨大的社会文化想象与精神诉求。

当代高职诗教立足于和谐生态与文明生态的视角,勾勒蕴涵在传统诗词中的人文精神的历史变迁,从中国文化的统一体中截取一块,重新连接到被历史截断本应连接着民族精神的线,回接到当代高职诗教的出发点,来追求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人文精神的传播,最终把视线引向人文精神的深邃。

当代高职诗教立足于不压制人类追求意义与价值的天性,来把握人文精神发展的不息脉动。并将其适度学科化、实证化,使由诗词生发的人文精神得以生生不息地渗进纯科学理性话语的藩篱。

3. 以建构诗教美育体系为突破点

著名诗人艾青说:“一首诗的胜利,不仅仅是它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以抒情为本质的传统诗词和以体验为获得方式的美学是息息相通的,传统诗词极其成功地避免了与其他艺术形式在美学表达上的重复,成为美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诗人对生活和美的直觉、体验是以诗性思维为前提的,当下个体对于生命与美的体悟、想象,已失落了绵远的华夏文化应有的诗性精神和唯美主义的激情。

诗词是个体生命情感性的扩展或渗透。诗人在对生活展开细致入微的体悟和理解的基础上,磨炼捕捉简洁生活中趣尚的能力。随着他们观察生活的视野日渐深广与提升日常生活的审美趣味能力日渐高强,诗便是所有这样的积淀喷发而成的物质性延展。“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背景单纯明净而情思复杂,吟唱的却是美学的主旋律。这不仅是生活图景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自我生命和自然对应的另一种叙述,原始与粗糙已被抽空。如此诗意的情怀,足以堂而皇之地登上美学的殿堂。同时,诗词的这种和谐性移情作用(6)的获得须由主体的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担当,诗词只有成为主体纯粹意向性的审美对象,经过直觉和审美体验的作用,才可能诞生真正意义的美感形态。

当代高职诗教将诗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追溯诗性美学的渊源,重拾传承过程中产生深刻裂变但仍不离其宗的诗性精神,建构别致、清雅的美育体系,使教育对象能同时从内涵和外延两个纬度真切地体悟诗词中美的逼真,让生活变得诗意,让在日常的生活中诞生美感成为可能,同时不乏情趣和后续意义。

二、当代高职诗教的功能定位

当代高职诗教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由于教育对象的发展阶段不同,对“知、情、意”的把握能力不同,当代高职诗教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纵向看,当代高职诗教涉及层次问题;横向看,则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问题。当代高职诗教的功能主要围绕民族整体和生命个体两方面而定位。

1. 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驳杂景象中,当观照自我的民族身份时,我们需要重拾、转换、展望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建构的历史。传统诗词就是体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认同最主要的载体,它曾是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最重要的来源,是民族对自我的追寻和彰显、回忆和反观的重要文本。

当代高职诗教致力于把握传统诗词中的各种经典意象,这些意象的认同范围广,易于形成向心力,传播空间也易于拓展到整个民族,成为民族集体的精神渴盼,使得民族文化和精神能在现实时空中,合规律合目的地得到弘扬。

2.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

个体素质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层次素质所构成的完整体,社会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具有现实性。(7)素质的生成实质上就是一种选择,是生命个体对于具有意义的精神空间予以认同,并愿意进一步阐扬,最终通过行为在时间轴上表现出来。

当代高职诗教以中国诗性文化为资源,潜心于从传统诗词中析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素质教育范畴,进一步使这种范畴生成为现实的意义,从而将传统诗词与人文素质教育置于互动的关系之中,避免素质教育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剥离与严重错位:教育者所提供的,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根本无法进入教育对象的内核中去。素质教育因此处于这样的两难之境:素质教育的目标被教育对象严重误读,甚至不屑一顾。造成这种两难之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素质教育并未扎根于个体的现实。

当代高职诗教追求对个体素质与现实意义的双重关注,强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双向互证,致力于让教育对象感受到素质教育对他们切实的日常生活存在着或远或近的意义,因为每一生命个体都很难偏离根深蒂固的实证主义,教育者自身亦是如此。作为综合性教育实践工程,当代高职诗教隐含着不少推进教育进程的潜质。

当代高职诗教既要致力于保持自己本民族独特的民族风貌,也要对现代社会持以广阔的人文关怀,更要对已经联结为整体的人类个体的命运进行思考。在诗性的奔放中融合社会责任的深沉伦理,力图在内涵上获得进一步的丰厚和深化,从而成为教育对象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富有民族底蕴和生命活力的公共文化资源。

【注释】

(1)王新刚,陈向春. 论传统诗教内涵的历史生成[J]. 作家杂志,2010(4).

(2)邵庆祥,裘文意. 当代诗教美育的意蕴、原则及其实践策略[J]. 当代文坛,2010(1).

(3)[美]宇文所安. 初唐诗[M]. 贾晋华,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4.

(4)马银琴. 论孔子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渊源[J]. 文学评论,2004(5).

(5)孙华. 孔子“诗教”艺术的“仁学”本位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2010(1).

(6)颜翔林. 论审美空间[J]. 文艺理论研究,2010(2).

(7)靖国平. 教育与人的社会素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