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班主任功能的本质解读

当代班主任功能的本质解读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者换句话说,当代班主任岗位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和价值取向,如何解读?这就是到目前为止教育行政部门对班主任岗位功能及作用最权威最明晰的解读,也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赋予班主任的神圣使命和时代要求。构筑师生互动学习共同体是班主任工作内涵发展的一大升华。班主任一定要关爱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个学生提出的每一条建议,无论这条建议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

那么,在基础教育转型的巨大变革时期,什么样的班主任是顺应时代发展、能够满足教育改革需求、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呢?或者换句话说,当代班主任岗位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和价值取向,如何解读?

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了班主任工作的本质: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这就是到目前为止教育行政部门对班主任岗位功能及作用最权威最明晰的解读,也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赋予班主任的神圣使命和时代要求。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教育优先发展的大旗下,上海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教学设施设备相对于30多年前,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实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改进工程、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大型寄宿制高中建设工程、学校信息化工程等,教育环境和设施极大改善,有的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配置水平。但是,我们常常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政府教育投入巨大、学校建得很好,但老百姓感觉不明显,意见仍不少,特别是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为社会诟病。这一方面说明人民群众对教育期望值很高,教育发展速度仍然跟不上人民群众期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基础教育大胆提出转型发展的目标与要求,围绕实现“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朝着深化内涵发展的改革深水区不断前进。

转型意味着对既有教育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重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使微观层面的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师生交往也随之悄然变革,制度管理、文化陶冶,对话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元素,构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生态。这种生态同传统的重教轻学的课堂不同,呼唤教师的成长转型,即从知识和技能提升转向教育境界的提升,从注重“如何上好一堂课”转到注重“如何培养好一个人”的发展取向。这就是时代进步对广大班主任发出的最根本的召唤,能不能从完成班级管理的单纯任务观点中解放出来,把关心、促进班级每一位成员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起步。

构筑师生互动学习共同体是班主任工作内涵发展的一大升华。“学习共同体”既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又是一种教学环境,是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的有机统一。它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知识的自主构建的学习观为指导,以交往互动为手段,是以促进成员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学习组织和团体,更是一种有效学习的良好环境。建立“学习共同体”,必须先有师生平等交往的观念。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作为沟通的主体,师生之间不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教师不是把对方看作占有和改变的对象,而是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中的‘你’,沟通交往中的‘你’,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参与—合作的关系,二者的合作达到一种默契”。只有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师生交往,才有可能建立起给师生提供安全、归属感保障的“学习共同体”。而传统的教育观,把师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我”与“他”的关系,是一种主客对立的二元关系,结果导致师生人格的不平等。在人格不平等的环境下,不但“学习共同体”无法形成,师生之间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

毫无疑问,班主任在“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这一身份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地发展。为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享快乐、共同成长。同时,由于教师在知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班主任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既要坚持师生平等的观念,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习共同体”才有可能建立,师生沟通与互动才能顺利进行。

教育是一项备受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今天,人民群众评论教育的优劣往往是从自己“这一个”孩子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切切实实的教育实惠中所感受出来的。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已从“创造机会读书”转变为“参与学校教育过程”。学校和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直接相关方和伙伴,怎样构建互动新关系,形成适应和满足多元需求的新机制,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达成,更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幸福。从根本上说,家校互动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和社区、社会对于学生的作用一致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保障和促进青少年成人成才。

班主任是深化家校互动的直接桥梁,班主任工作做得细致扎实,有助于学校在家校互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学校对教育的主导权,落实家长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管理权。

我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每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念、个人自我价值选择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让学生真正明白做人的道理,拥有好的品行和行为修养。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为非作恶就愈大。”德育不是空洞无味的说教,也不能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有血有肉、以心换心的情感体验和实践。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全班同学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如果一位班主任只说不做,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学生们看在眼里,就不一定在心里认可并尊重你,就会严重妨碍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班主任一定要关爱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个学生提出的每一条建议,无论这条建议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合理的建议立刻采纳或者改进,不合理的建议要对学生进行解释和说明。这种“重视”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德育。对学生的尊重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因为学生在被接纳的同时,感到人格被尊重,感到作为一个“人”被理解,他们会从内心产生对学校、对教师的认同感,就会有更强的主人翁的意识,而这正是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