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语言文字的创新拓展

语言文字的创新拓展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文字的创新拓展第一节 语言文字的创新拓展佛教传入之时,道教产生之初,中国汉字已是定型成熟的文字。佛、道两教以语文教育教学为基础的教育活动,语言文字的拓展,就是这一汇集人类智慧和创造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

语言文字的创新拓展

第一节 语言文字的创新拓展

佛教传入之时,道教产生之初,中国汉字已是定型成熟的文字。而语言,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也是相当普及的优秀大众媒体。但是,成熟的文字,普及优秀的语言,并不是再无丰富发展余地和空间的至境形态的文字和语言。而恰恰相反,越是成熟的文字,越是普及优秀的语言,越发具有强劲的吸纳能力和宽阔的包容性,同时也具有高超的推陈出新活力和辐射传播潜力。中国汉字和汉语言,就是在以汉民族为主的众多民族的社会活动与交往中,在以汉文字语言为媒体的精神生产活动中,尤其是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教育教学等汇集人类智慧和创造精神的活动中,汉文字语言所具有的强劲吸纳能力和宽阔的包容性,高超的推陈出新活力和辐射传播潜力,获得充分地展示与呈现,得到进一步地锤炼与提高,从而越发充分地把其美的价值、工具性效能、人文精神的蕴涵保留于世间奉献给人类。佛、道两教以语文教育教学为基础的教育活动,语言文字的拓展,就是这一汇集人类智慧和创造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佛、道两教对语言文字的拓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汇的创新与丰富,二是语言的修辞方法的拓展与丰富。

一、词汇的创新与丰富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汉语词汇是汉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佛、道两教,在佛典和道经的翻译、写作、诵读、阐释、讲解的过程中,常常创造出不少的新词或新的词组。而这些新词汇,不仅在佛道两教的教育教学、传播传承中使用,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在整个社会中应用。细察深究,佛、道两教有这样几种创新丰富汉语词汇的方法:

1.音译创造

佛典的翻译,若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迦叶摩滕和竺法兰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和《十地断结经》算起,到北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政府解散翻经院为止,大规模的译经活动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所翻译的经典,便是汉语《大藏经藏文《大藏经》蒙文《大藏经》满文《大藏经》,西夏文《大藏经》。这几种文字的《大藏经》都与汉语言有关系,而关系最密切者,当推汉语《大藏经》。在以汉语为媒体把梵文和巴利文的佛典翻译成一种新的文本的时候,译师们常对原佛典中的一些概念、词语,找不到恰当对应含义的汉语词汇时,于是便采用音译,找出与梵文或巴利文读音相同的汉字予以代替;这样,就创造了许多汉语新词汇。举例如下:涅槃、般若、瑜伽、禅那、三昧、刹那、由甸、菩提、鸠摩、维摩诘、素怛缆、夜叉、波罗蜜、素罗、素悉地、羯罗、劫。另外,忏悔则是音译意译之略称。昙花,为音译优昙钵花之略称,一开始,这些词汇只在佛典中作为专指义项,而在佛教以语文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中传授传播着。但在与汉语的磨合碰撞中,有一部分音译词汇,被全社会所接受,成为民族共同词汇。诸如梵语劫波的简称劫,涅槃、瑜伽、菩提、刹那等。当然,这些音译词汇,之所以成功地融入汉语大家族中,是历代译师高僧们不懈努力的结果,亦是以语文为基础的佛教教育的功绩。《出三藏记集》卷八《法华宗要序》所载慧观评罗什译《法华》说:“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宋高僧传》卷三载,称赞鸠摩罗什(意译童受)所译《法华》说:“童受译《法华》,可谓折中,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可以看出,有些音译词汇,所指义项不仅逐渐被人们知晓,而且在讲解诵念中体现着外来语言的音韵美。这也是各民族语言彼此吸纳借鉴的成功尝试。

2.词根连缀

佛典翻译中,道教典籍的写作编纂中,应用汉语词根,前后连缀,产生新的词汇,是佛、道两教创造汉语词汇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所创汉语词汇也最多。佛典、道藏中以一词根连缀所造词汇,既可以前缀,也可以后缀。而连缀成词时,既可以连缀一字,也可以连缀二字。当然,连缀二字成一词汇者,常是一个词组。这种造词方法,蒙学中,乃至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常用此方法教蒙童,学生学习联词造句。所不同者,蒙童学生是采用现成词语造词,佛、道两教典籍中则是创新造词。连缀一字而成新词者,佛教典籍是为意译而造。诸如“世界”出自《楞严经》,世、界,中国汉字原有,在此意译,世界则指时间空间的全部。“真空”出自《行宗记》,指超出色相的境界。“实际”出自《智度论》,指真如(宇宙本体)。“本来面目”出自《坛经》,指人的本性。“种子”出自《摄论》,指现象的原因。佛教典籍中所创词汇,还有:同居、平等、唯心、享受、希望、援助、机会、储蓄、消化、赞助、谴责、评论、控告、厌恶、傲慢、绝对、三福、遮性、澄观、蕴识、精进、著我、著法、精舍、七众、三障、净眼、法衣、法眼、法味、染心、染著、思维、三净、思慧、断见、禅味、禅宗、真如、无明、法界、三界、极乐、如来、众生、声闻、缘觉、因缘、缘起、三业、果报、现在、过去、未来、世界、境界等。道教典籍中举例如下:达妙、通玄、七真、真圣、上仙、洞真、洞玄、洞神、灵仙、圆动、三厌、圆闭、闭藏、玉清、上清、太清、太素、太和、神根、三尸、道宗、玉箓、泥丸、羽经、育养、神盖、胎仙、目神、持诵、密户、躁泄、灵液、玉液等。连缀二字而成新词组者,佛教典籍中举例如下:一微尘、一弹指、二禅天、二色身、七觉分、七圣觉、八福田、八支斋、九净肉、九类生、十玄门、十法行、蕴善巧、精进根、解脱味、漏尽明、漏尽知、器世间、四住地、四空天、少光天、天眼通、无尽灯、无净慧、无余依、三恶道、无量义、无量觉、无上忍、无上觉、分别识、分别智、超业相、兜率天、十里障、五阴魔、无为空、无为法、无相观、加持身等。道教典籍中举例如下:丹玄乡、内观经、泥丸房、五色界、伏胃门、三塗中、流迥风、朽艾形、参同契、左青童、右青童、神息法、洞气法、玄丹宫、五灵丹、八景丹、六炁诀、正一经、七真堂、金华丹、丹玄乡、进取诀、太清境、抱朴子、三洞经、上清境、玉清境、下关元、三丹田、空中素、黄庭经、食胎津。另有一种情况,两个双音节词连缀而成词组,佛教典籍中有:禅定坚固、遍照金刚、等无间缘、遍行真如、遍周法界、智慧观照、悲智圆满、智相三味、遍法界身、顺观受业、顺后受业、释提恒因、须陀洹果、黑绳地狱、摄化随缘、摄化利身、意生化身、道观双流、游戏神通、精进觉支、辨无碍解、游心法界、增上慧学、帝网天珠等。道教典籍中有:凤篆龙书、金编玉字、三神还精、魂阳魄阴、魂魄反婴、恬淡闭视、六龙散飞、上元清真、存身守一、守真志满、固精养神、闭口屈舌、负甲持符、黄童妙音、精养神根、乘风气呼、前昂后卑、执剑百丈、火兵符图、七窍开通、部伍队阵、冠散霄汉、落烟顿云、化生万物、守坚固真、至诚则感、守一如初、积功成炼、不失节度、五味外美、心典一体、神以虚受、清洁善气、知雄守雌、经历六合、知白见黑、心精意专、玄液云行、通利天道、开通百脉、众神会会、日月列布、自然之津、扬风三玄、逸域熙真、五味皆至、心意常和、大道无心、分明焕照、形神通感、积功勤诚、寻苗见根、导养之妙、禀生受命、金仙炼容、九魂离合、三光同辉、日月照察、精气不怠等。此外,佛典道籍中还创造了一些五字以上的词组,它们也是汉语词汇大家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诸如佛典中的有:一行一切行、一道无为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万四千光明、八万四千法门、八叶肉团心、八十一品思惑、十金刚心向果、十八层地狱、三世无障碍智戒、广狭自在无碍门、不思议变易生死、从空入假观、从假入空观、五种不应施、五种增上缘、五分法身香、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菩提、无为涅槃界、永不现行位、色无边处定等。道教典籍中有:三元八会六书、八龙云箓明光、上清大洞真经、上清三一之法、元始太上老君、太极南朱上天宫、三天不死之章、智慧长生妙诀、太上玉皇天尊、金阙玉晨天尊、无上太极大道君、高上虚皇道君、三十六部、上清紫精天、三十六罡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等。

佛典道籍中创造的成语,是所创词汇中最富人文精神与艺术蕴涵的词汇。这些词汇,不仅在具体佛典道籍的特定语境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是整个成语家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受使用汉语言人们的喜爱。如佛典中的成语:

《景德传灯录》卷十五:天花乱坠;卷二六:无风起浪;《澧州乐普山元安禅师》:家破人亡;《文偃禅师》:游山玩水;《剪灯余话·听经分表记》:开山祖师,亦作开山老祖,开山作祖;《五灯会元》中《百丈惟政禅师》:生男育女;《长庆楞禅师》:大开方便之门;《黄龙南禅师法嗣》:回光返照;《同安志禅师法嗣》:家贼难防;《太平安禅师》:有口皆碑;做贼心虚;《石霸元禅师》:横施倒拽;《马祖一禅师法嗣》:心如木石;《百丈海禅师法嗣》:单刀直入;《大愚芝禅师法嗣》:语不投机,亦作话不投机;逢场作戏;《灌州罗汉和尚》:剑树刀山,亦作刀山剑树;《释迦牟尼佛》:大千世界;《马颊本空禅师》:掩鼻偷香;《栖贤湜禅师》: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蓟州五祖法演大师》:矮子看戏,随人上下;《洞仙远禅师法嗣》:名不虚传;《庐山开先善暹禅师》:众口难调;《道行禅师》:痴人说梦;《元通缘德禅师》:杀人不眨眼;《达摩章》:达摩面壁。

《楞严经》卷一:得未曾有;五体投地;卷八:味如嚼蜡。

《维摩诘经》中《入不二法门品》:不二法门;《不思议品》:不可思议。

《金刚经》:恒河沙数。

《妙法莲花经》:不知不觉。

如道籍中的成语:

《抱朴子》中《论仙》:拘俗守常;《祛惑》:无所不知;《微旨》口是心非;《外篇·自叙》:经国之才,恨之入骨;《明本》:物以稀为贵;《遐览》:横殃飞祸;《用刑》:十室九空。

葛洪《西京杂记》中:金石为开。

《云笈七签》:卷三:寂若死灰;卷五:花开结实;卷三二:六神不安;卷三三:五脏六腑;卷三八:欣生恶死;卷四四:无所不在;卷五六:染风习俗;卷七五:无所不能;卷九○:言不患人;卷一○二:自然而然;卷一一三:光彩夺目;浪迹江湖;济世救人;卷一一六:变化莫测。

《太上纯阳真经·了三得一经》:长生不老,亦作长生不死;

此外,佛典道籍中还有不少成语的资料、故事等,也产生不少生动的成语。如:达摩面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厢情愿;衣钵相传;想入非非;天女散花;昙花一现;现身说法;一佛出尘,二佛灭槃;天花乱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口是心非;有口皆碑;八仙过海;心猿意马;茫茫苦海;头头是道;泥牛入海;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等。

以上所举词汇,只是佛典道籍中所创造词汇中的部分。佛典道籍中在创造词汇的时候,同时就阐释了某一深刻的道理,讲述了某一生动的故事。而这些道理、故事,连同新词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珍。诸如佛典所创“世界”,其含义是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另一说界者限也。《楞严经》卷四:“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这段话中,不仅创造了“世界”这一概括相当精当的词汇,而且还创造了“现在”、“未来”,“过去”三个读起来琅琅上口而含义又非常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加之词汇联结阐释的意蕴,不能不让人对佛僧译师们高超的智慧由衷地敬佩。再如佛典音译词涅槃,已成为汉语中受人们喜欢的词汇。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郭沫若直接把涅槃用于诗名:《凤凰涅槃》。佛典忉利天的意译“三十三天”,这一词组,是小乘有部认为的欲界十天中的第六天。《法林珠林》卷五:“欲界十天者:一名于手天,二名持华鬘天,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乐天,十名他化自在天。”用这一词组就包含了极高之处的含义。三十三天被人们广泛使用着:《西游记》第三回:“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朱自清《论且顾眼前》:“于是富的富到三十三天之上,穷的穷到十八层地狱之下。”道教典籍中创造的一些词汇,同样也被人们喜爱,并在写作中广泛运用着。如三十六洞天、七十七福地、三十六天罡等。三十六天罡是道教所说的北斗七星中三十六个星座,《水浒传》第七十回:“三十六天罡临化地,七十二地煞闹中原。”以后,人们常把不畏艰险的英雄比做此称谓。萧军《五月的矿山》第五章:“接着就出现了露天坑以鲁东山为首的突击队和打开东山井火密闭的‘三十六天罡’的探险英雄。”

3.丰富词义

佛典的翻译,道藏的写作,以及佛、道两教的传授习学中,最大量使用的是社会公认的词汇。但是,佛典道籍中,对其中不少词汇注入了新义、丰富了内涵。而这些注入了新义丰富了内涵的词汇,反过来又逐渐被人们接受,喜欢。从而使人们在社会的交际沟通中,各种文本的写作创造时不仅更易于抒情表意,而且也扩大了指事状物的性状和范围。如佛典中使用“三味”时,注入的义项是:出家味、读诵味、坐禅味。而三味在汉语典籍中,是指“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75〕327)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用了内涵丰富的“三味”这一词汇。如“三世”,汉语典籍中原有三个义项,一是指祖孙三代,二是指《春秋》公羊家主张的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世。康有为据公羊家言曾提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三是指《黄帝针灸》、《神农本草》和《素女脉诀》三部古医书。佛教翻译典籍中则指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这一义项广泛被人们认可。鲁迅《华盖集·题记》:“我知道伟大的人物能洞见三世,关照一切。”(〔43〕一册187)再如“三身”,汉语典籍中有对三身的使用,其义项是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山海经·海外西经》:“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这是一个神话传说。其中使用的“三身”这一词汇则没有广泛流通。佛教翻译经典中使用三身后,社会上不仅接受了其义项,而且对这一义项所昭示的深层蕴涵也深受启发感染。《金光明最胜王经·分别三身品》:“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佛典中三身一般指法身、报身、化身(或应身)。佛经认为一佛有三身,三身即一佛。法身是理念的象征,理念是永恒的佛性。而佛性,是众生与生俱来人人身上都有的素养,只要勤加修习,便可成佛。报身是智慧的象征。《大乘义章·九》:“照见明智,解了为慧。”照见者,透彻的洞察,敏锐的眼光;解了者,卓越的分析判断能力。应身是功德的象征,勤学苦练,积善行德,心口一致,便是功德。三身的词义及其所包含的佛理,知识者都在理解认识。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二五:“佛氏所谓三身:法身者,释迦之本性也;报身者,释迦之德业也;肉身者,释迦之真身而实有之人也。”道教典籍中丰富词义的例子也很多,如“三关”,汉语典籍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古代三个重要的关口,二是指人体的三个部分。《淮南子·主术训》:“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这里三关指耳、目、口。另外,三关道教特指下丹田。《黄庭内景经·脾长》:“闭塞三关握固停”。梁立子注:“脐下三寸为元关,亦曰三关,言固精护气不妄施泄。”这一义项被人们广泛认可,《西游记》第四十一回:“须臾间,气透三关,转明堂,冲开孔窍,叫一声:‘师父啊!’”。如“三元”这一词汇,汉语典籍中的义项有六,一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是年、月、日的开始,故称三元。二指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三指天、地、人。四指日、月、星。五指术语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宫,一百八十年为一周始,故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三元。六指科举乡试(也称解试)第一名为解元,省试(亦称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亦称庭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道教典籍中对三元第四义项也在使用,《黄庭内景经·上覩》:“上覩三元如连珠,落脉通来万物生。”梁立子注:“三元,谓三光之元,曰日、月、星也。”此外,还创设三元的一个义项,指天、地、水。《云笈七签》卷五六:“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道教典籍中由日、月、星三元又引申出另一词汇“三元八会”。《云笈七签》卷七:“道门大论”曰:“一者阴阳,初分有三元、五德、八会之气,以成飞天之书。”道教称文字产生之前,由三五妙气凝空成云笈、天书。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一》:“秀人民之交,别阴阳之分,则有三元八会,群方飞天之书。”再比如“三花”一词,原有一个义项,指三花树的略称。三花树即贝多树,一年开花三次,因此,称三花树。唐李白《赠嵩少山焦炼师》诗:“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明何景明《简汝立》诗:“少师三花无客采,小山丛桂有人攀。”道教典籍中增加一义项,专指人的精、气、神。唐吕岩《五言》诗:“阴阳烹五彩,水火炼三花。”道教常用三花聚顶谓修炼成功。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明张鼎思《琅邪代醉编》卷三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澈。”

再如“三界”,此词首创于佛教典籍《俱舍论·世分别品》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五色界。晋慧运《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唐寒山《三界人蠢蠢》:“三界人蠢蠢,六道人茫茫。”道教也用此义项,所指三界略异。唐吕岩《敲爻歌》:“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新奇。”汉文典籍的义项是三届、三期。《元史选举志二》:“都监历三届,升务使……务使历三界,升提领。”再如“三宝”,道教尊《老子》为经典,因此也延用《老子》对三宝下的定义:指三种宝贵之物。《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此以慈、俭、不居先为德行的三宝。《孟子·尽心下》则认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佛教则另拓一义项,特指佛、法、僧。《释氏要览·三宝》:“佛教三宝,谓佛、法、僧。”

佛、道两教的典籍中分别对一些词汇扩充增加义项,对于汉语词汇来说,无疑是一种丰富,对语文来说,无疑是一种发展。

此外,佛典道籍中由于翻译,写作时间延续很长,参与的人数众多,分布的区域广泛,因而对中国汉语中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应用就比较普遍并且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就有某种造字现象和繁体简化现象。这实际是对汉字发展的促进,亦是对汉字传播的践行。如上世纪90年代从陕西澄城县出土的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所铸铁钟上,就有162个简化汉字,其中有济、荣、坚、张、万、宝、党、弥、贵等字。佛典道籍中也有个别自造独用的字。如佛像如来胸口所写卍字。据《楞严经》卷九载:“即时如来胸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真鉴疏:“卍字,彼方万字也。如来胸前万德吉祥纹也。”唐武则天周长寿二年(693年)规定此字读为万。卍读为万,表示吉祥万德之意。武则天也曾造一“曌”字为其名。

4.《一切经音义》与守温字母

①《一切经音义》

这是一部广释佛典文字音义的词典,也是汉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功不可没的词书。这部词书有四个文本。其一是北齐僧人道慧编写的《一切经音义》,其书已亡佚。其二是唐太宗时长安大慈恩寺的翻译僧玄应编纂的《一切经音义》,是现存注释佛经音义书籍中最早的一部辞书。他从454部佛经中按原书卷摘选词语,注以音义。其三是唐宪宗时慧琳撰《一切经音义》100卷,全书约60万字,世称《慧琳音义》。书中所选大、小乘佛经1300部5700余卷。其中300多部经是他人所作《音义》的重订、删补或转录,800多部经中的音义是慧琳本人所撰。另有100多部经只有书名而无音义注释。《慧琳音义》成书后,稿本收藏在京师西明寺,后亡佚于唐末、五代的战乱中。另在北方有存本,宋初尚保存完好。其四,辽圣宗统和五年(987年)燕京沙门希麟根据《慧琳音义》增补而撰写的《续一切经音义》。明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慧琳音义》和《续一切经音义》由高丽重新刻板;清乾隆初年也有这两部词书的翻印本。清光绪初年,高丽和日本的刻本传回中国。1924年丁福保据日本1737年翻刻本影印。《慧琳音义》主要根据《说文》《字林》《玉篇》《字统》《古今正字》《文字典说》《开元文字音义》七部书解释佛经中字词的字义,参照《韵英》《韵铨》《考声切韵》为佛经中的字词注音。如南无的读音,是námó。其义是归敬、归命、敬礼。不见于以上词书的字词,该书广泛引证经传注疏予以确定。因此,所引证的书籍多达251种。这样,该书保存了已经亡佚的许多字书、韵书的部分内容与书名。如汉代包成的《论语》注,郑众的《考工记》,贾逵服虔的《春秋传》注,许慎的《淮南子》注,贾逵的《国语》注,魏孙炎的《尔雅》注,晋司马彪的《庄子》注等。还有引用《说文》的解释,是今本所没有的,还有《玉篇》今本已删去的顾野王的按语。凡此等等,连同文本自身,都是汉语言文字的宝库珍藏。

②守温字母

据胡奇光先生的《中国小学史》:“对于审音工作来说,‘四声’及‘韵目’的制定,只是完成任务的一半,还有一半是“字母”的创立。”而且胡先生还认为,字母等韵之学的产生,是汉字同梵文、藏文等拼音文字长期比较研究的结果。“佛家‘以参禅为大悟,以审音为小悟’,因而特别重视梵、汉字音的研究。如初唐义净的《梵唐千字文》,全真的《梵唐文字》,都是汉梵对照的梵文读本。”(〔5〕141)唐末和尚守温,在继承前人对字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5类30个以汉字代声母的字母。正如胡奇光《中国小学史》所说:“这么编次,实在是纲举目张,条理分明。”对中国音韵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守温30字母如下:

唇音  不芳并明

舌音  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牙音  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齿音  精清从是齿头音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喉音  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宋人在唐守温30字母的基础上,创设36字母。36字母被用于韵图。现存宋代的韵图《七音图》,已经用它代表韵书中的反切上字,作为声类的标目。

二、修辞方法的拓展与丰富

佛、道两教的典籍,浩浩数千万言,总括而论,无非塑造了一系列不同于世俗文学和艺术中的佛、道形象,阐述了许多不同于儒、法、墨、兵诸家的思想理论,描绘了各式各样人间所无的景观物态,加之修持戒律、践行程规、导引要略、斋醮功课等。其目的,是要僧众道徒们信其所言,感其所形,遵其所旨,悟其所义,成其所道。那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其言也真,使其形也奇,使其旨也深,使其义也精,使其佛众道徒们成道也快。

1.夸张

所谓夸张,是指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自然宇宙、社会和人自身的各种事物、现象、状态,对人的思维与情感的性质、状态,乃至一些抽象的道理、难以言表的奥秘等,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一种修辞方式。可以说,艺术创造必须有夸张,没有夸张,艺术便达不到其审美的理想高度。正如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所言:“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披,夸饰恒存”。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写实性,抒情性与象征性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对夸张的理解和对夸张“度”的把握有所不同。如果按照不同类型艺术的标准创作艺术品,恰当地运用夸张,那么效果是非常好的。正如刘勰在同一篇文章中所说:“莫不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如果按照文学艺术类型来比对佛、道两教中形象塑造、环境描写、情节渲染、事理阐述等,显然三种类型的文学形态,即写实性、抒情性与象征性都有生动的篇章。

①佛典道籍中写实性文学形态的夸张

写实性文学形态,在佛典道籍中,所占篇章比例不小。佛典中的小乘经典,记叙释迦出家、成道、讲经、说法,记叙释迦早期弟子的行径践履,修持习练,以及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高僧的苦行静修、译经传教、习学思悟、高德广义等,道籍中所记创道宗师的慧心妙思,行藏运转,传道授徒等,以及他们营建、居住、修持的山川河流之场所,所住之房舍堂馆,所传之经藏律法,所做之修习讲授,等等,无不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真有其境,真有其物。这里的夸张,是适度的夸张,夸而有度,让人置信不移,敬佩有加。佛典举例:如《六祖坛经》,写慧能的聪慧,“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这里,就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式。虽然是夸张,但使人不觉得虚假。另一处也是表现慧能的灵敏顿悟,“慧能闻之,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说的就是慧能听了别人高声读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刚听完,便说自己也有一偈,请别驾代为书写,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么优美的诗歌,刹那间便作出来,显然是夸张,但夸张得让人兴奋,让人信服,让人愉悦。再如释迦在菩提树下一块大石上结跏趺坐,发誓不成正觉,誓不起座。如此经过48天,思维真谛,得大解脱。于初夜时,观见三世实相,洞见三世因果,获得无漏正智。于第49日,明星出时,豁然大悟,证得一切神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此时大地震动,诸天云集,大华飘坠,天乐鸣空,赞颂释迦牟尼成就佛道。这其中,几乎件件功德智慧,种种礼赞颂扬,都用夸张。道籍举例:如《云笈七签》卷五十二《杂要图诀法》的“五神行事诀”“鸡鸣时向东平坐,临目存青炁从日中来,忽入头泥丸中。泥丸中有两青烟复各从目中出,变成二童子如婴儿,上下青衣。左目童子名飞灵,在我左;右目童子名晨婴,在我右。各吐青炁灌绕我身,洞彻内外。”这里的夸张,显然与修炼时的幻觉相一致,因此很有奇妙感染力。《云笈七签》所收得道成仙者,都是有名有姓的常人,或遇神仙点化,或得真人秘方,或食神药仙丹,或饮天泉灵水,虽是常人装束,却有飞天奇术,也是一般言语,常能降龙伏虎。这其中,均有夸张。如一百一十一卷“赵威佰”:“赵威佰者,……又善啸声,若冲风之击长林,众鸟之群鸣,须臾归云四集,零雨其濛。”佛典道籍中写实性作品的夸张,均是“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从所举例文中便可见一斑。

②佛典道籍中抒情性、象征性文学作品的夸张。

所谓道籍佛典中抒情性文学,也是理想高扬的作品。常采用极度的夸张、非凡的想象和幻想等各种艺术手法,塑造超凡脱俗、法力无边、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或伟岸挺拔、英俊飘逸或优雅多姿、雍容华贵的佛陀罗汉仙女菩萨的丰富形象,或者描绘营设美妙绝伦、奇异瑰丽、自由极乐的佛国仙界的优美环境。当然,也有鬼怪妖魔、地狱恶道的形象和环境。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寄托、体现、蕴涵创教者与广大教徒们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望,抒发、交流、增加他们奋斗追求从而实现理想和愿望的心念和情感。而象征性文学,则指采用寓言故事、公案笑话、答问比喻等形式,言在此意在彼,暗示象征其中深刻的道义,蕴涵诠释某种难解的教理,从而达到导思启智、传道宣法的目的。这里的夸张,常常与想象、幻想、乃至冥思玄想紧紧结合在一起,也与象征、暗示配合运用。佛典中为塑造理想形象和优美环境,使用了许多夸张性词汇:数量单位有俱胝(十万)、亿、那由(兆)、阿僧衹(无数);时间单位有:刹那、劫;距离的概念有:三界、欲界、色界、五色界、世界;体积就有天、恒河沙、微尘等。《三劫三千佛缘起》中说劫,128亿年为一大劫,过去的劫名“庄严劫”,现在的劫名“贤劫”,未来的劫名“星宿劫。”《金刚经》:“苦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少?”再如,眼,就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相,就有32种相。天,就有30种天;云彩,就有10多种云彩;鬼王,就有34种鬼王,地狱,就有30余种,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声音,就有近20种。如《地藏菩萨本原经》中对佛陀含笑绽放的彩云和佛法的声音的描绘: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皈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已。

这段描绘中,每一种彩云,都是夸张。道籍中的这类夸张,也让人动魄惊心。讲初世形貌,就有混元、混沌、混洞等各种状态;说福地,就有72种;说洞天,就有10大洞天,36小洞天;讲仙,就有九仙;讲天,就有36种天,另有10洲三岛,36天罡,28宿,讲世之劫运变化状态,就有阳勃,阴蚀,阳蚀,阴勃;“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87〕卷之三)“其三天者,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是也。”(同上)像这样夸张而让人无形中有一种折服认同感者,在道籍中比比皆是。

2.排比、对偶与反复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而内含义蕴紧密相连或相关的同时语气一致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修辞方式。对偶与排比不同,对偶是两个词句只有一双,而排比则是一串语句,至少三个语句。对偶的两个语句字数相同,而排比各语句的字数或相同,或相差无几。反复是自觉地重复使用词语、词组或句子的修辞方式。反复既有连续反复,也有间隔反复。这几种修辞方式,佛典道籍中,不仅使用的频率高,而且常常是交叉综合地使用。从而把某种佛理道义,阐释得更加清楚、深刻,并且造成篇章的气势、形成理论的宏阔雄伟,既给阅读者、诵念者带来感知理解的清晰,也给他们带来审美的快意晓畅。先来看排比、对偶与反复单独使用的事例。《华严二十四卷》:“眼识所知种种诸色,耳识所知种种诸声,鼻识所知种种诸香,舌识所知种种诸味,身识所知种种诸触,意识所知种种诸法。”《云笈七签》卷之九三二:“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僭,此三者,祸之车也。”以上两例,是排比的应用。《阿弥陀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文中连续数次反复,强调极乐世界的非同一般。紧接者,便是分别描写极乐世界的奇景盛况的各个方面,总揽归纳起来,就是极乐世界的总体面貌。《云笈七签》卷之三:“道在我,不由彼,惟慈、惟爱、惟善、惟忍,能行此四等,乃与道为邻耳。”《阿弥陀经》:“极乐国土,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这与前边《阿弥陀经》与《云笈七签》中的反复不同,前者为间隔反复,后者为连续反复。《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五灯会元》卷十九:“犹游性海,笑傲烟波。”《大乘无量寿经》:“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脑之患。”《云笈七签》卷之三十三:“喜怒损志,哀乐害性,荣华惑德,阴阳竭精。”同书卷之九十二:“善者能济俗出尘之益,恶者必作败德杂秽之资。”以上是佛典道籍中的对偶例句。阅读诵咏中,对偶句式比比皆是。而对排比、对偶、反复几种方式交叉综合地使用,则效果更佳。如《金刚经》:“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是排比与反复的综合使用。《六祖坛经》:“善知识,何各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这段经文,用的是反复,“善知识”,为间隔反复;“外离相为禅,内乱为定”与“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亦是间隔反复。

3.比喻、比拟与顶真

比喻,指根据事物之间整体的相似性或局部的相似点,用乙事物给甲事物作比的修辞方式。这一修辞方式,有三种类型:一是明喻,二是隐喻,三是借喻。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成乙事物来描绘叙述的修辞方式。有两种类型:一是拟人,二是拟物。顶真,也叫联珠,它是把上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一句开头的词语,一句句首尾蝉联的方式。佛陀在世时传教讲法,常用比喻和比拟,因此,佛经中,比喻、比拟是最多的两种修辞方式。佛经翻译成汉语言文本,这两种修辞方式不仅予以保留,而且还有所发挥。因此,就有专门以比喻命名的经,如《杂譬喻经》《旧杂譬喻经》《百喻经》等,道籍中亦是如此。《云笈七签》卷之十《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就说:“唯有善譬最为功”。因此,比喻、比拟等修辞方法,佛典道籍中都是自觉地应用。无论是佛典还是道籍,人物因比喻比拟而生动形象,景物因比喻比拟而奇特优美,抽象的教理、深奥的教义也因比喻比拟而浅近易懂。至于顶真,也有此等功能,虽然相对使用得少一些,然而一旦用得好了,常常既新鲜又顺畅。比喻、比拟、顶真,单独使用,已是锦上添花,若是交叉配合使用,创造的意象,其美感价值就相当隽永深厚。先来看此三种修辞方式在佛典道籍中单独使用的事例:《华严经》:“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大乘无量寿经》:“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广,喻若须弥。自身威光,超于日月。其心洁白,犹如雪山。”《云笈七签》卷之九十二:“一切众生,久习颠倒,心想杂乱,随逐诸尘……犹如猿猴,遊于林泽,跳踯奔趋,不可禁止。”以上诸例,均是明喻,用人们熟悉的、见闻的事物来比佛理道义,就让人易于理解。“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这里的后一句比喻是隐喻,用“是”,把本体和喻体联系在一起。隐喻的例子还有《坛经·疑问品第三》:“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比拟的方式也常用,如《六度集经》第十八,把佛陀比拟成鹿王:“昔在菩萨,身为鹿王,厥(其)体高大,身毛五色,蹄角奇雅,众鹿伏从,数千为群。”这是典型的拟物方式。《根本说一切有部img18奈耶破僧事》卷十的老羊与饿豺:“……群中有一弱牸羊(母羊)不及徒伴,在后独进。忽于路侧逢一饿豺,……”这是典型的拟人方式。人为动物时,能说,能思维,动物为人时,亦是如此。《云笈七签》卷之二十三:“日月者,天地之司徒司空也。日姓张表字长史,月姓文名申字光。”这里的比拟,一样有趣。佛典道籍中的比拟,真可谓山水日月草木虫鱼,皆有人情思维,而佛陀菩萨神灵道仙,常显动物形态,光怪陆离,行踪飘逸,让人目不暇接。再看顶真的例子:《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空,空即是色。”《云笈七签》卷之九十二:“人即手纳有形,形染六情,六情一染,动之弊秽。”卷之九十二:“一切众生,心法如生。生法见生,生法如心,心可见耶?”同卷还有一例:“还至本源,源即道也。”前边几例,均是顶真。上句的尾词,成为下句首词,如同行云流水般自如。而采用多种修辞方式,创设意象,营造环境,塑造形象,阐释佛理道义,必须有较高的语文修养,还须有深邃的思想、缜密的思维。这里说到的修辞方式,仅是佛典道籍中使用的各种修辞方式中的几种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