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合作专业的“三元合一”师资团队建设

中外合作专业的“三元合一”师资团队建设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外合作专业的“三元合一”师资团队建设_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第十九章 中外合作专业的“三元合一”师资团队建设———基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中澳金融理财项目的创新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中方专业课教师是“三元合一”队伍的中坚力量,承担了大部分教书育人的日常基础工作。

中外合作专业的“三元合一”师资团队建设_高等职业院校人才

第十九章 中外合作专业的“三元合一”师资团队建设

———基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中澳金融理财项目的创新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影响中外合作教育项目成效的因素很多,其中师资队伍直接决定了合作项目的状况。作为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中最核心而有价值的资本,师资是关系到中外合作教育项目的质量乃至成败之关键要素。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中澳合作金融理财项目(FINANCIAL SERVICES)以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三五三模式”为依托,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一支融合了本校专业教师、外籍教师、行业骨干教师在内的“三元合一”的高素质双师结构队伍,保证了合作项目的成功运行。

一、“三元合一”师资依托:金融理财人才培养“三五三模式”

基于高职教育的基本定位,该合作项目以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投资与理财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充分吸收市场与行业对相关工作岗位人才要求的建议,形成就业导向型的专业人才培养“三五三模式”。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实训化为特色,并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具体课程。利用校内仿真化实训演习、校外专业实习与顶岗实习等方式,在工学结合与订单培养开放性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同时,依托中澳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生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能力。(www.guayunfan.com)

(一)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三性”:系统性、职业性、实践性

(二)学生专业素养的“五环节”全过程渗透

为提升学生的金融理财专业素养,该项目基于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提炼出了“五环节”过程渗透模式,从各层次和阶段实现全方位渗透。

(三)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过程的“三台阶”进程

如上图所示,金院学子、系部学友、行业学徒构成了学生成长的三个台阶。一年级学生在“三维文化”育人校园环境中,以明理学院的人文素养目标为指引,实现学生从应试教育学习习惯向高等职业教育范式的转型。二年级学生在金融专业群的浓厚专业氛围中,通过一系列依托课程教学、泛第二课堂演练、工学交替活动等,夯实金融理财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基础。三年级学生在订单培养、银领学院综合平台、顶岗实习真实化磨砺中,实现从学生到准职业人———金融行业学徒的转型。

二、构建“三元合一”的高素质双师结构队伍

教师队伍作为中外合作教育中至关重要的要素禀赋,其对合作项目成败的影响力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评判。其一,静态基础与基本职责,即教育主管部门对师资队伍是否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所设置的评估指标,包括整体学历结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等。同时要考虑,外方合作者是否从本教育机构中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合作机构中任教,是否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中发挥了作用等。其二,动态活动与资源整合功能,笔者认为,可以从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消化后的吸收与创新运用中,得到基本判断。

(一)三方师资的静态优势比较

中澳合作金融理财项目由中方教师、澳方教师、本土行业教师共同构成一支“三元合一”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本项目的师资队伍是一个高学历、高素质、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并富有发展后劲的双师型团队。

中方专业课教师是“三元合一”队伍的中坚力量,承担了大部分教书育人的日常基础工作。10名中方专业课教师(6人上专业合作课程、4人上非合作专业课程)中,有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1名、省新世纪151人才3名、优秀教师与教坛新秀4名,优秀党员2名,获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教师2名。国内专职教师9人有博士与硕士学位,占90%;教授与副教授5人,占50%;双师素质教师10人,占100%。3人持澳大利亚TAA教师资格证书,4人持有澳方认可的其他培训证书。中方教师的平均年龄36.3岁,其中40—44岁3人,35—39岁3人,30—34岁4人。

澳方教师由合作院校西澳洲中央TAFE学院从其教师中选派,是既有丰富从业经历,又有高等职业教育资质的高素质双师。外方教师承担了中澳合作课程1/3的教学课程及内容,教学效果良好。澳大利亚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来自于行业或企业,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与TAA证书(Training and Assessment IV),澳方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回企业培训,或参加原企业的一些工作。随着职业院校地位的提高和重要性的进一步体现,加之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企业的技师、能工巧匠主动要求加入职业教育培训行列,师资力量不断加强。TAA证书是教师资格培训及评估IV级证书,一旦获得了TAA证书,授课讲师具有一定的权限,在考核(assessment)方式、授课计划(lesson plan)等各方面有自主决定权。

十多名行业兼职教师,是投资与理财专业自2000年招收高职学生以来数年的积累,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而且热心于人才培养。行业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设各类讲座、业务实训实践课程,实现课堂与实践零距离。在学生进入专业实习、顶岗实习阶段,行业教师承担现场实践指导及实习质量监控的职责。

(二)基于三方教师比较优势的融合

中澳合作项目是三重优质资源的选择性组合应用,即浙金院(以浙江银行学校为基础积淀)的国内银行业教学资源积累、澳大利亚TAFE标准的职教元素组合与考核、国际金融业发展现实(以美国金融业为代表)及理念案例引导,形成了本合作项目的优势资源组合。中方、澳方、行业三元师资在教学协同开展中实现了优势互补的动态融和。

首先,外方教师是把澳大利亚TAFE教育标准及其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考核制度引入中国,使本土的学生与专业教师未出国门而接受国际化职业教育服务的先导方。澳方教师的教学行为昭示,课程即提供给学生的能在不同学习场合获得一般技能与知识的学习经验的总和。在教学计划上,合作项目把国内培养方案与澳大利亚TAFE标准有机结合。鉴于澳大利亚政府每3年对专业及课程标准进行一次修订,合作项目加强了跟踪型课题研究,使国内教学始终紧跟国际化标准的变化。在调整教学计划设计后,项目组报经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批通过,将原有教学进程表(静态的)修改为教学运行表(动态化),从而使合作项目的专业课程教学运行实现了有序调控下的与时俱进改革。在教学大纲方面,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使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大纲编写规范、科学、合理,引进了澳大利亚金融理财项目的一系列教材,同时在实际授课中,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土化改革编写,形成符合中澳双方教学要求的讲义资料,并将合作课程融入专业学生的“工学交替”,体现课程“工学结合”的要求。外方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与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对团队里的中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课程整合辅导,对合作项目的课程教学质量严把现场审计关,由此而将TAFE教育的核心理念、基本行为规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要求,一丝不苟地移植到中国。

其二,中方专业教师是学习引进澳大利亚TAFE教育优质资源并将之本土化再造的核心力量,也是随着合作项目运行的深入而日益发挥权重作用的主导力量。在教学方式上,中澳合作项目充分运行学院资源,例如金苑华尔街、浙商理财学院、金融素质养成基地、中澳世界系列活动等,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提高合作课程教学质量。以BSBFLM412A课程“Promote team effectiveness”为例,这是一门提高团队效率的课程,为使该课程授课符合澳方要求并让学生更深切体会到课程的精髓,任课教师开展了实地的团队活动,包括孤岛求生、硫酸池、毕业墙等项目,同学们在积极参与中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又如FNSICIND401A课程“Apply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o work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授课教师在不同的法律背景、金融背景(澳洲金融行业是混业经营,中国则是分业经营)以及语言背景下,运用生动的案例,将三方面的不同融合于一个课程教学体系中,通过让学生写创业计划书、调研报告、设计留学规划等各类报告和作业,使得学生能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将所学的知识实践出来。中方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有效设计“教、学、做”于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强化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与此同时,建立了从教与学两方面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每一个学期均会按照TAFE要求对每门课程进行学生的Feedback问卷调查,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等形式不断激发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的潜能,取得良好效果。

中澳合作金融理财项目向深度合作推进

11月7日上午,中澳合作金融理财项目迎来了西澳洲中央TAFE学院的现场年度审计与合作深化洽谈,双方沟通会在金融系8218会议室举行。西澳洲中央TAFE学院的代表Jason Wang、Stella Bu,我院中澳合作金融理财项目组王静教授、汪卫芳副教授、中澳班班主任杨树林和陆妙燕老师以及部分授课教师参加了会议。

根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要求,Jason等对上一学期所有中澳合作课程的授课情况进行了审计。主要内容包括对所有合作课程的DSAP(授课计划)、所有考核的过程性资料和考核方式、考核标准都进行了取证解读,并对任课教师进行现场答辩式交流。Jason对中方教师的课程总体情况表示非常满意,给予了高度评价,因为中方教师不仅达到了澳方的授课要求,而且在教学内容选择、考核方式与授课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本土化。

之后,双方就中澳合作金融理财项目的进一步深化进行了具体的探讨。TAFE学院金融和财产服务部主管Maree女士、学院外事办相关教师参加了会议。基于我院在合作项目的本土化创新运行上所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澳方表示愿意提供一系列的外资银行的具体各个岗位的标准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合作项目学生进入外资银行以及外资入注的国内银行就业提供优势。这些举措必将对合作项目双方的深度合作与国际化推进产生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摘自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网·系部动态2008年11月10日

其三,行业兼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把中国本土金融投资类机构业务经营的鲜活信息与专业技能带进了大学课堂。无须讳言,行业真实信息与经验积累是国内高校教师队伍的“短板”,近年来伴随着高职院校快速发展而入行的青年教师,其双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行业兼职教师融入“三元合一”的队伍,极大地弥补了学校专业教师在实践经验及行业体验型知识方面的不足。

三、构建三方力量整合的创新平台

与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相比,在金融职业教育领域从事知识与技能传递的教师,其效用函数里非货币收入所提供的满足感应该比较高。教学和科研本身是大学教师的利益所在,衡量这种利益大小的重要尺度是教书育人和专业研究过程中的自由度大小,以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将三方力量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内在凝聚力,就是基于共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展教学工作的创新实践。

(一)导师制:充满人文关怀的师生交流良性循环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2005年)》第8条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有利于个性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理解、判断和分析事物及发表意见的能力。”教育是生命间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潜能,至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要努力形成一种“真实、相互接纳和理解”的心理气氛,这是保证学生自由表达、积极参与的最优环境。正如雅斯贝尔斯所定义的,大学是一个共同体,学者和学生在这里寻找真理。中澳合作金融理财项目在推进师生之间全面而有深度地交流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生零间隙互动

11月1日19:30,投资与理财专业导师制工作总结与第二批结对仪式在诚信讲学堂举行。金融系党总支书记张鹏超副教授、投资与理财教研室全体教师、2007级投资与理财专业的152名学生、2006级导师制下的优秀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金融系主任、中澳合作金融理财项目负责人王静教授主持。

首先,2006级中澳班班主任杨树林老师对导师制施行一周年的工作成果作了生动的总结报告,用真实数据与具体事例,说明了导师们在基础知识学习、实践实训活动、服务社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指导卓有成效。潘旭辉同学代表2006级学生发言,对导师制的推行表示衷心感谢,认为在导师制下,自己在专业学习、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帮助。2007级的郭梦娴同学代表新生发言,表示会珍惜导师制给予的好机会,在导师的带领下取得更大进步。投资与理财教研室副主任黄海沧副教授简要说明了新一轮导师制结对将以导师+二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的“1+X+Y”模式进行,并宣布了导师与学生的结对名单。

张鹏超书记代表金融系党政领导班子发表讲话。他对导师制在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教师们在教书育人上的辛勤付出。张书记指出,导师制在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中,探索了师生交流良性循环机制;它把班主任工作的普遍性与导师制的针对性有机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张书记要求在“1+X+Y”模式下实现三方互动,使导师制这一好载体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王静教授总括了导师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梯级推进、全过程关注、全方位培养”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并表示,作为一名从教20年的老教师,将继续保持对教书育人的热忱和激情,带领团队与学生们共同成长。

———摘自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网·系部动态2007年11月7日

(二)双重校企合作:杭州银行中澳1.5+1.5订单班

以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其直接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学生高质量就业,并以此赢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力。从本合作项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相对于2008—2009的经济金融大环境而言,2006级毕业生的高就业率赢得了学生与家长的高度满意。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也较高,从顶岗实习成绩来看,85%的学生得到“优秀”和“良好”评价。最终,中澳合作理财项目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7.89%(见下表)。

2009届中澳合作项目毕业就业情况统计表

数据截至2009年9月30日

尤其可贵的是,在中方教师大力争取与澳方教师积极支持下,理财学生新一轮预就业迎来了冷经济环境下的热行情。2010届的中澳合作项目毕业生赢得了杭州银行的“国际订单班”,以1.5+1.5的教学模式率先锁定优质就业岗位。杭州银行本身与澳大利亚Common Wealth银行有合作(Common Wealth在2005年4月,斥资6.25亿元人民币入股,占杭州银行19.9%股权)。杭州银行期望引进优质应用型人才,以在与Common Wealth银行合作中取得更大成绩。同时,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与澳大利亚西澳洲中央TAFE学院也进行了紧密合作,合作项目学生得到中澳双方优质教学资源的支持,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下兼容学习,既保证了与国内就业岗位接轨,又受到更多国外创新、先进元素的熏陶。因此,“国际订单班”利用“双重优质资源”培养人才,体现了“双重校企合作”。

四、结语

中外合作项目所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切合浙江的实际需要。在《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发展规划(2009—2013年)》中,投资与理财专业是属于重点推荐的金融保险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合作项目的举办,受益是全方位的。学院通过中外合作项目运行,培养了一批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专业骨干教师,在TAFE职业教育模式下,将国际标准与中国本土实践相结合,运用澳大利亚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学院“生评教”的结果来看,中澳理财项目“三元合一”的教师团队获得了一致好评,平均得分超过97分。投资与理财专业通过合作办学,已经成为学院提高办学质量的突破口,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特色专业。

(执笔人:王 静)

参考文献

[1]王本陆.现代教学理论:探索与争鸣[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2]冯建军.教育的人学视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3]黄志成.国际教育新思想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科林·马什(Colin J.Marsh).理解课程的关键概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周建松.大众化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王静,等.国际合作与金融高职课程体系开发———基于中澳合作金融理财项目的实践与探索[R].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年度重点招标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8.

[7]邱少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六条路径[EB/OL].(2013-10-11)[2009-03-19]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8987306.html.

[8]张公善.让大学走出器具化[J].博览群书,2010(4).

第六编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制度选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