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时间:2022-1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工业化过程会引起国民经济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大致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总量包括工业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等增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是经济结构快速变化。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工业化过程会引起国民经济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大致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总量包括工业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是经济结构快速变化。

(一)工业化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一般来说,工业化是推动整个国家或者地区从经济不发达到发达这样一个过程的最重要的动力。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业化过程提供了现代生产方法,使生产率大大提高,创造了比传统社会多得多的财富,从而使人均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在经济发展初期,尤其是中期,一国总生产率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和产值的快速增长引起的。

其次,工业化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向前推进,物质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对第三产业活动的需求,造成增加第三产业产品供给的压力,由此导致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许多活动,如交通运输、商业、广告业、咨询业、金融业等,都是直接为物质生产部门服务的,而且物质生产部门越发达,或工业化程度越高,它们对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求就越大。

最后,工业化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从需求方面说,工业的不断扩张可以吸纳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地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也会相应地增加。而且工业的迅速发展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对农产品原料和粮食的需求,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供给方面来看,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农业投入品和技术条件。工业部门还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各种工业投入品。工业化推动农业的发展,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虽然工业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它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增加工业生产能力和提高总产出水平。但工业化的成果只有广泛地分配于广大民众之中,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基本需求,促进了经济结构和环境的有利改变,才能说工业化促进了经济发展,否则,只能形成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

(二)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指三次产业之间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讲,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业化阶段。

1.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

产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狭义的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2]本章主要讨论狭义的产业结构。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产业分类是三分法,即把社会经济部门划分为三次产业。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也开始采用三次产业划分法: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工业主要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和煤气。

在我国,广义的第三产业包括四个层次:(1)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和水利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4)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狭义的第三产业不包括第四个层次。[3]

2.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英国经济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C.G.Clark)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三个主要部门,现在普遍叫做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指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第三产业是指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之后对国民经济结构变化作了更为详尽的研究,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农业部门(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和狩猎业;工业部门(第二产业),包括建筑业、制造业、电力、运输和交通;服务业(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房地产、公共管理、国防和其他服务。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配第—克拉克定理做出了很好的说明。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就在其著作《政治算术》中指出: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制造业多得多。这种产业间相对的“收入差”将会推动劳动力向更高收入的部门转移。时隔200多年后,克拉克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克拉克继承了经济学家费希尔(A.G.B.Fisher)的研究成果,[4]于1940年出版了《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在该书中,克拉克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析了若干国家随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了如下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克拉克定理”。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了二十几个国家的数据,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这两个方面,研究了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5]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都趋于下降;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致是上升的,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变动不大;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变动不大。[6]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都相应地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取代。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第二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三产业,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倒U形变化。

总之,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第一产业在总产值和劳动力就业构成中的份额会显著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就业构成份额都会增加。

3.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化的结构变化过程,而且也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过程。在各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一般认为,工业化发展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初级消费品工业如食品加工、纺织、烟草、家具等是主要工业部门,并且以比资本品工业如冶金、化学、机械、汽车等部门更快的速度发展。在第二个阶段,资本品工业增长加速进行,资本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但这时消费品工业在产值和速度上仍然占主导地位。在第三个阶段,资本品工业增长速度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速度,并逐渐占优势。

一般而言,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关联效应。首先,从需求结构的变化看,市场需求有两个方面: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其中,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派生需求,因此,投资需求最终要受到消费需求的制约,消费需求是整个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而消费需求是有层次的,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能谈得上较高层次的需求问题,而消费品工业正好是提供较低层次需求产品的工业,因此,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必须首先发展消费品工业。其次,从产业关联效应上看,第二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以第一产业的发展为基础,而和农业最密切、最直接的只能是消费品工业,因而,农业的发展为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外,国际比较优势也是其原因之一。伴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相互依赖、紧密结合的新时期,任何国家若想闭关自守已不可能。工业化的发展,也需要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对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来说,其生产优势在于技术层次低、劳动力成本低的产品,因此,只有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的产品出口才能换取工业化所需的外汇和技术等国外生产要素,从而为工业化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

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的这种阶段性变动得到了经验研究的支持。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her Hoffman)在1931年出版了《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他根据20多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比例关系,提出了所谓的“霍夫曼系数”,即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根据霍夫曼系数的数值范围,工业化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见表10-1)。

表10-1 霍夫曼工业化阶段及指标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表示以其前面数字为基准允许浮动的幅度。
资料来源:参见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231页。

按霍夫曼的分类,在20世纪20年代,处于第一个阶段的国家有巴西、智利、印度、新西兰等,处于第二个阶段的有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匈牙利、南非、澳大利亚等,处于第三个阶段的有英国、瑞士、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典等,处于第四个阶段的国家在当时还没有出现。霍夫曼系数随着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推进而不断下降,说明工业化以消费品工业为起点,逐渐向资本品工业转移,即工业结构趋向于“重工业化”,[7]这被称为“霍夫曼定理”。由于这个“定理”是将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前三个阶段的经验外推到工业化后期,因此它又被称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定理”。

霍夫曼通过测算工业内部结构比例关系的变化来分析工业化及其阶段问题,霍夫曼定理曾被看作一个分析工业化进程的可靠工具,但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了霍夫曼定理的局限性。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认为,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看不出存在什么霍夫曼定理。[8]因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在工业产出还没有占到社会总产出一半时便异军突起,随后超过工业成为在总产出中占优势的产业部门。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认为,霍夫曼定理仅适用于演进型的工业化过程,“至于比较激进的或革命性的类型,其发展次序可能依政府的计划完全倒过来”。[9]

日本经济学家盐谷佑一根据产业关联理论测算霍夫曼比率,发现霍夫曼比率数值下降幅度是递减的,并逐渐趋于稳定。[10]因为历史上曾出现过重工业产品只用于满足基本建设和军事物资的需要的情况,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霍夫曼的观点是符合实际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即工业部门结构从以原料为重心转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后,重化学工业产品广泛用于制造消费资料,尤其是进入耐用消费品的发达阶段时更是如此。这样,随着机械工业中耐用消费品生产的迅速增长,产业的供求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重工业内部消费资料生产的比重日益增大。因而从总体上看,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率不是继续下降,而是趋于稳定。

(三)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经典的工业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随着工业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其主要表现为:(1)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乃至占主导地位;(2)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3)在制造业部门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4)城市这一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率不断提高;(5)在上述指标增长的同时,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约翰·伊特韦尔等,1996;库兹涅茨,1999)。根据经典工业化理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一般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来进行。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通常是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示。该指标直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或发展阶段,是国际上通用的进行国际对比的首选指标。钱纳里等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将工业化进程分为6个时期3个阶段。其中2、3、4是传统工业化阶段,细分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三个阶段。5、6是经济发达阶段。钱纳里等划分的结构转换时期与阶段(见表10-2)。

表10-2 钱纳里等划分的结构转换时期与阶段

注:1964年与1970年美元的换算因子是1.4。
资料来源:钱纳里等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1、355页。

(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包括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两方面。产值结构方面,选择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为基本指标;就业结构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因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把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从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部门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部门转移。就业结构方面,选择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基本指标。

(3)工业结构。工业结构方面,根据制造业增加值在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值额中所占的份额(简称为科迪指标),把工业化水平分为非工业化(20%以下)、正在工业化(20%~40%)、半工业化(40%~60%)、工业化(60%以上)四类。其中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部分(工业还包括采掘业和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行业),总商品生产增值额(农业、渔业、林业、矿产业、制造业、电力及其他公用事业、建筑业)大体上相当于物质生产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它是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主持的一项研究中,由约翰·科迪等(1990)学者提出的一种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标准。

(4)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方面,选择人口城市化率为基本指标。城市化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城市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表10-3是中国学者陈佳贵等按照钱纳里等(1989)的划分方法,将工业化过程大体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再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估计确定的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

表10-3 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

注:A、I、S分别代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资料来源:陈佳贵等:《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