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营经济发展与重新重工业化

民营经济发展与重新重工业化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民营经济发展与重新重工业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民营企业的投资方向和进入产业的选择离不开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为了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正确选择投资方向和进入的产业领域,首先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所处的阶段、面临的任务和走向、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的态势。

民营经济发展与重新重工业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民营企业的投资方向和进入产业的选择离不开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为了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正确选择投资方向和进入的产业领域,首先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所处的阶段、面临的任务和走向、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的态势。

一、重新重工业化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1999年开始的6年多时间内,中国工业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无论是在产值、投资、利润增长方面,还是在比重上重工业都超过了轻工业,出现了重新重工业化的趋势。1999年重工业增长速度超过了轻工业1个百分点,2003年甚至快4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53.8%猛升至2000年的59.1%,2003年更是达到了64.3%,几乎接近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时期的最高记录(66.6%,1960),2004年更是上升到了67.6%,比最高记录还多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出现了严重的煤荒、电荒、油荒、气荒、运荒,资源短缺加剧,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这种情况,中国现在应不应该重新重工业化即二次重工业化,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重新重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是什么因素引起的,以重化工为主导的经济增长会不会给中国带来危险,重新重工业化的道路应当怎么走,怎样克服工业重型化中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制约,有效地推进重新重工业化?这些是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所处阶段、走势、面临的任务和应当采取的对策,影响到中国能否最终实现工业化的重大问题,正在成为激烈争论的热点问题。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现在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形成了肯定和否定两派对立的观点。

我们认为,重新重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先轻工业化、后重工业化是多数国家工业化的普遍规律,重工业化是比较大的国家工业化的必经阶段,是不可超越或者绕过的。没有重工业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和日本不可能成为发达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国际环境、经济结构、理论认识偏差和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走了一条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改革开放时期的轻工业发展→新世纪开始的重新重工业化。

中国为何出现重新重工业化的趋势呢?反对派认为,所谓中国的二度重化工业化,不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而是各级政府调节的结果,其实不然。中国现在之所以出现重新重工业化趋势,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一是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最主要的因素,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社会消费结构将会由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我国居民首先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由以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为标志的千元级提升到以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空调器、电脑等为标志的万元级,并开始向以住房、汽车为标志的10万元级迈进。2002年汽车产业增长38.8%,其中轿车增长55.2%,2003年我国轿车销量增长92.8%,商品房销售增长32%,就是最好的证明。消费结构的升级成为重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汽车、住房生产的产业链特别长,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特别大。汽车、住房需求的大幅度增长,用于生产汽车、住房的重工业产品的需求也必然大量增加,从而极大地带动钢铁、机械、化工、水泥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二是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国际制造业转移的规律是,起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轻纺工业,而现在转移的是资金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的重化工业。从历史上看,世界制造业中心曾发生过几次大的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向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转移。20世纪80年代向中国大陆转移。先是转移轻纺工业,现在开始主要是转移重工业。国际产业转移也为中国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近年来,中国重工业产品出口大幅增加,2004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高达34.2%,就是明证。

三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顺利实现工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罗斯托在考察了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后,专门强调了社会基础资本(即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运输方面的社会基础资本在起飞中的重要性。张培刚论述了基础设施对工业化可能产生的瓶颈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基础设施对工业化的重要作用。赫希曼在其著名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中也突出了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因此,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网络,建成先进的供水、供电、供气、农田水利、灾害防治、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安全保障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既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也是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过去五年,我国开始或建成一大批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同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重工业产品,也带动了重工业的发展。

四是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伴侣,同时也是工业化的促进器。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城镇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新一轮城镇建设高峰的出现,对钢材、水泥、能源、电力的需求急增,导致重工业发展的加速。

五是轻工业的优化。由于轻工业产品已经能够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生产能力甚至出现了相对过剩,应该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轻工业化,但总的来看,轻工业发展的水平仍然较低,技术装备不先进,劳动生产率也不高,物质消耗较多,不少轻工业产品品种少、质量差、档次低,缺乏知名品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亟待优化升级,特别需要发展重工业,提供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改造和武装轻工业。而且,轻工业规模的扩大,也需要重工业提供更多的机械设备、能源和原材料,也要求重工业发展。

六是农业的技术改造。“农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中是极为重要的,因而,农业的发展在实现工业化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A.P.瑟尔瓦尔,1972),“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利地走向现代化的关键之一,是传统农业的改造”(张培刚,1999)。因此,工业化过程也是农业生产产业化、机械化的过程,改造落后农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工业部门向农业部门提供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中国现在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还不高、产业化程度低、许多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迫切需要发展重工业,生产更多、更先进的机器设备武装和改造还相当落后的农业,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七是装备制造业落后面貌的改变。装备制造业是重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发达工业化的基本标志之一。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相当落后,仍然依赖进口,每年大约要花1000亿美元进口设备,花1000亿美元进口零部件,而现在每年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只有600亿美元左右,每年进口设备的花费远远超过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急需改变。

正是在这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巨大的重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导致重工业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推动中国现在进入重新重工业化的新阶段。由此可见,中国的重新重工业化主要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而不是政府调节的产物。虽然在近几年重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政府也起了促进作用,也可能采取了一些不是十分恰当的措施,但决不是主要推动力量,其作用也不全是错的。现在大家公认中国家电制造业主要是在市场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但也不要忘记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过各地政府大力支持甚至直接投资搞家电生产的现象,没有人因此说中国家电制造业主要是靠政府的作用发展起来的。

历史经验证明,重工业化阶段是工业化能否真正实现的决定性时期,常常伴随着较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如在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转向以发展重工业化为重点的时期,从而使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中,在1900~1913年期间,世界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达4.2%,比此前任何时期都高。日本的经验也证明,一旦进入重工业化阶段,一国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同样,重工业的重新大发展,也会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重新重工业化将会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阶段,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重工业化能够满足市场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促进轻工业的优化,有助于农业的技术进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装备制造业落后的局面,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城镇化创造必要的有利条件,推动经济结构的改善。重工业的重新大发展,不仅为拥有重工业优势的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新的有利时机;而且也为民营经济进入重工业领域,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抓住重新重工业化的机遇,实现民营经济的新发展

民营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积累起了进入重工业的“门槛资本”,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有能力进入重工业领域,而且政府现在也取消了对民营企业进入重工业领域的种种限制,为民营重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事实上,近几年来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进入以前由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统天下的重工业领域。但是,少数进入重工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如“铁本”,由于进入的方式、地点、时间、产业选择不当,遭受了严重挫折和重大损失。那么,民营企业应该怎样才能抓住重新重工业化的机遇,真正实现民营经济的新发展呢?

1.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进行投资决策,避免低水平的简单重复建设

由于重工业是投资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的产业,因此重工业的投资决策不能只考虑价格一个因素,不能现在什么重工业产品涨价,就马上去投资生产这种产品,还必须仔细分析整个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产品的供求、价格及其变动趋势,并且注意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进行投资决策,避免低水平的简单重复建设。

2.必须以装备制造业为投资重点

装备制造业是重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又是中国重工业最薄弱的环节,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中国重新重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所以重新重工业化要以发展装备制造业为核心,重点不应是发展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原材料重工业。这样既能够完成重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替代进口,更好地满足国内的需求,又有利于克服资源、环境的制约。因此,民营企业进入重工业领域,必须慎重选择产业,应该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尽量避免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原材料重工业,以求得长期、稳定、高效的发展。

3.必须尽可能采用循环经济的方式,实现重工业的清洁、高效生产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循环经济的特点和优势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化、清洁化、高效化。也就是说,减少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等)中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把废物转化为资源,进行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和消费,提高经济效益。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认为“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循环经济中,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因此,民营企业如果采用循环经济的方式发展重工业,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重工业的清洁生产和企业的持续发展,真正成为长寿型企业,而且能够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同时取得双重效益,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必须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集约型增长方式发展重工业

民营企业发展重工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片面追求产值、数量、规模、速度,不讲成本、消耗、污染的缺陷,必须更加注重质量、品种、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该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增大科技研究和开发投入,加快技术更新改造,尽量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消灭“煤老虎、电老虎、油老虎、水老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集约型增长方式为首选,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度,增加附加值,降低消耗,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重工业投资地域的选择,应以老工业基地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形成产业集群,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提高集聚效益、规模效益。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多样化和清洁化。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经济全球化为条件,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特别是要到国外投资开发资源,开辟更多获取资源的渠道,像日本那样善于高效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发展重工业。

(2005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讨会的发言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