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新重工业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

重新重工业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重新重工业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走了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在经历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轻工业化的阶段后,现在又进入了重新重工业化的阶段。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轻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甚至出现了许多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现象,使中国由短缺经济转变为相对过剩经济,轻工业

重新重工业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

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走了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在经历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轻工业化的阶段后,现在又进入了重新重工业化的阶段。历史经验证明,这一阶段是工业化能否真正实现的决定性时期。重工业的重新大发展,为拥有重工业优势的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老工业基地能否抓住历史契机,再次崛起,是我国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能否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此,深入探讨老工业基地在重工业化阶段再次振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重新重工业化的机遇

1.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工业化的特殊历程

工业化过程的一般规律,除了我们熟知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外,还包括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在一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一般都从轻工业的发展起步,然后逐渐向以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转移,最后进入工业高技术含量、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阶段,工业化过程因此表现为先轻工业化(初期)→重工业化(中期)→发达工业化(后期)的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转变的过程中,会出现消费品工业比重下降和资本品工业比重上升并逐渐占优势的趋势,这种趋势被称为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

工业化进程中出现“先轻后重”的现象,有其必然性[52]。从理论研究来看,霍夫曼对这一规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包括梅泽尔斯的批评和盐野裕一的修正),马克思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更快增长理论是对这一规律的另一种概括[53],西蒙·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对I部门(工业部门)细分部分的研究也部分地证实了这一规律[54]。英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际历程则是对这一规律的有力证明。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表明,工业化首先从轻工业化开始,然后再向重工业化推进,只有实现高水平的重工业化,并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武装、改造轻工业和农业,整个工业化的任务才能最终完成,也才能进入发达的后工业化社会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国际环境、经济结构、理论认识偏差和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走了一条特殊的工业化道路[55]。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建国初期至改革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改革开放时期的轻工业发展→现在开始的重新重工业化(参见图1)。

img12

图1 中国轻重工业产值比重的变化(1949~2003年)

资料来源:1.1949~1957年的数据(其中数据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来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1949~1984年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2.1958~1971年的数据来源同上书,其中数据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

     3.2000~2003年数据来自何振红.中国:如何迎接工业之“重”.经济日报,2004-2-13(9).

     4.其余各年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第一阶段,重工业优先发展阶段(1949~1978年)[56]

这一阶段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即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工业优先、“一五”期间的重工业化、“二五”期间的“大跃进”对重工业化的强化、1961~1964年对“大跃进”的纠正、1965~1978年备战和三线建设对重工业优先的再次强调[57]

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工业化主要是以重工业化为主,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投资向重工业倾斜,甚至把农业剩余作为积累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产值比1949年增加了47.5倍,轻工业产值比1949年只增加了12.7倍;从1958年重工业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到1978年的21年中,仅有4年重工业产值低于轻工业,其余17年都是重工业产值比重高于50%,结果形成了“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可以说这一期间是名副其实的重工业化阶段。虽然打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但远远没有实现工业化,甚至连重工业化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第二阶段,轻工业发展阶段[58](1979~1998年)。

从1979年开始,我国轻工业快速增长,大致出现了1979~1981年、1985~1990年和1994~1998年三次轻工业高速发展时期[59],尤其是1979~1981年,轻工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1%、18.9%和14.3%,明显高于同期重工业的8.0%、1.9%和-4.5%。轻工业比重在1981年超过了重工业,达到51.5%。与此同时,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虽然其比重在绝大部分年份还是超过了轻工业,但是差别已经很小,而且再也没有出现80年代前曾出现过的超高速增长。1993年的唯一一次快速增长由于遇到了国家治理经济过热,增长势头也没有得到延续。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1)改变短缺经济的迫切需要。传统的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消费品严重的供不应求、普遍的凭票供应、排队购买,使中国经济成为典型的短缺经济,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生产,根本改变消费品短缺的现象,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愿望,极大地刺激了主要生产生活消费品的轻工业的发展。(2)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我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了新的“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注重改善人民生活,把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再加上改革开放,下放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取消各种限制,开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极大地推动了轻工业的发展。(3)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已有的工业基础的促进。为了促进轻工业发展,政府制定各种扶持轻工业的优惠政策,如1979年开始的对轻工业的投资倾斜和1980年的对轻纺工业的“六个优先”等一系列的政策[60]。而且,前一阶段打下的重工业基础,也为这一阶段轻工业的振兴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技术条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轻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甚至出现了许多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现象,使中国由短缺经济转变为相对过剩经济,轻工业也不再是工业发展的重点。

第三阶段,重新重工业化(1999年至今)。

1999年我国的重工业增长速度超过了轻工业1个百分点,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我国的工业结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重新重工业化的趋势。首先,从轻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和比重来看,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轻工业无论是在增长速度还是比重上都落后于重工业,而且差距越来越大。2000年,中国经济出现转折性变化,重工业比轻工业快3.5个百分点,2003年又升至4个百分点。同时,重工业的比重从1997年的53.8%猛升至2000年的59.1%,2003年更是达到了64.3%,几乎接近了1960年的记录(66.6%)(参见图2)。其次,各地对重工业的投资热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对石化、汽车等重工业项目的大量投资,民营经济开始涉足钢铁、电解铝等项目等。再次,重化工业成为工业利润的主要增长源。据《经济日报》的资料,2003年1~11月份,石油、汽车、电力冶金、电子、化工等六大行业实现利润3914亿元,占整个工业利润总额的54%,这六大行业共新增利润1281亿元,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57.3%[61]。利润总额和利润增量的一半以上均由这六大行业创造,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都充分表现出当前中国工业结构中的重化工业特征。无怪乎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的重工业化时代到来了。

img13

图2 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服务业增长速度对照图(1999~2003年)

资料来源:1.1999~2002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2003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数据/中国网,http:// www.china.org.cn/ch-company。

2.重新重工业化的原因和机遇

我国为何出现重新重工业化的趋势,综合已有的研究[62],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一是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最主要的因素,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社会消费结构将会由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我国居民首先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由以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为标志的千元级提升到以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空调器、电脑等为标志的万元级,并开始向以住房、汽车为标志的10万元级迈进。2003年我国轿车销量增长92.8%,商品房销售增长32%,就是最好的证明。消费结构的升级成为重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汽车、住房生产的产业链特别长,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特别大。汽车、住房需求的大幅度增长,用于生产汽车、住房的重工业产品的需求也必然大量增加,从而极大地带动钢铁、机械、化工、水泥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二是轻工业的优化。由于轻工业产品已经能够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生产能力甚至出现了相对过剩,应该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轻工业化,但总的来看,轻工业发展的水平仍然较低,技术装备不先进,劳动生产率也不高,物质消耗较多,不少轻工业产品品种少、质量差、档次低,亟待优化升级,特别需要发展重工业,提供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改造和武装轻工业。而且,轻工业规模的扩大,也需要重工业提供更多的机械设备、能源和原材料,也要求重工业发展。三是农业的技术改造。工业化过程也是农业生产产业化、机械化的过程,我国现在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还不高、产业化程度低、许多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也迫切需要发展重工业,生产更多、更先进的机器设备武装和改造还相当落后的农业,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四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网络,建成先进的供水、供电、供气、农田水利、灾害防治、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安全保障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也是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于重工业的发展。五是装备制造业落后面貌的改变。装备制造业是重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发达工业化的基本标志之一。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相当落后,仍然依赖进口,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急需改变。六是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伴侣,也是工业化的促进器。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城镇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新一轮城镇建设高峰的出现,对钢材、水泥、能源、电力的需求急增,导致重工业发展的加速。正是这多重因素推动我国现在进入重新重工业化的新阶段。

新阶段的重工业化与我国工业化第一阶段的重工业化相比,存在显著的不同。前一轮工业化完全是由政府投资、国家计划推进,重新重工业化则主要由市场推动,更多地依赖民间资本;前一轮重工业化兴起的原因主要是国际环境、政治因素、主观意愿,重新重工业化的原因包括上述6个方面,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其中消费结构的升级、轻工业的优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等3个重要方面则是前一轮重工业化中没有的重要因素;前一轮重工业化是在缺乏资金、技术、市场需求的条件下,违背工业化发展一般规律的强制重工业化,重新重工业化则是在具备必要的资金、技术、市场需求的条件下,符合工业化发展一般规律的自动出现的重工业化。正是由于两者存在这些差别,所以前一轮重工业化不仅没有使中国真正实现工业化,还造成畸形的产业结构和短缺经济,而只有重新重工业化,中国才能最终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

重新重工业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重工业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只有实现高水平的重工业化,并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改造和武装轻工业和农业,整个工业化的任务才能最终完成,才能进入发达的后工业化社会。历史经验证明,重工业化常常伴随较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如在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转向以发展重工业化为重点的时期,从而使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中,在1900~1913年期间,世界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达4.2%,比此前任何时期都高[63]。日本的经验也证明,一旦进入重工业化阶段,一国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重工业化能够满足市场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促进轻工业的优化,有助于农业的技术进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装备制造业落后的局面,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城镇化创造必要的有利条件,推动经济结构的改善。

因此,抓住我国重新重工业化带来的历史机遇,将会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阶段,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工业基地是工业企业和工业生产集中的地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主要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及初期特别是20世纪50、60年代(部分为70年代)形成的,重工业企业比较多的,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生产规模大、历史上曾对全国经济起到较大作用、做出较大贡献的工业基地。这些老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沿海的上海、天津两市以及中西部一些地区,主要城市为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吉林、大连、沈阳、鞍山、抚顺、本溪、武汉、重庆、西安、兰州、包头、上海、天津等[64]

这些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时期曾经有过辉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几乎都出现了衰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如从1979年到1989年,天津低于全国水平1.8个百分点,上海低于全国水平1.5个百分点,辽宁、吉林和湖北几乎和全国水平持平,仅黑龙江较高。与此同时,江苏、浙江和广东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水平2~3个百分点。这种增长速度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各省GDP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的GDP是广东的2倍,而现在广东是辽宁的2倍;1980年黑龙江省的GDP与东部6省市的平均值相当,现在为其46.2%。1978年东三省GDP占全国GDP总量的13.5%,1992年下降至10.9%,2002年为11.33%。尽管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也出现过老工业基地特别是老重工业基地衰落的现象,但是,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一般是在重工业化向发达工业化转变的时期出现的,是在其生命周期中的成熟阶段以后的衰落,而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却是在轻工业化阶段出现的早衰现象,这对于我国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极其不利。

新一轮的重工业化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的重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重新重工业化也需要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青春、再现辉煌。

1.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

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振兴老工业基地已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首先,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振兴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也出现了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的现象。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影响了社会稳定,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解决西部的落后问题,振兴老工业基地则可以解决老工业基地(除东部沿海外)落后的问题。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使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对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其次,重新重工业化需要振兴老工业基地。我国现在进入了重新重工业化的阶段,需要大规模发展重工业,振兴老工业基地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益地发展重工业。这是因为,第一,利用现有的企业进行改造与建立同样规模的企业相比,投资可减少40%,设备和物资可节省60%,建设周期可缩短一半,投入产出比可提高一倍[65],振兴老工业基地比建立新的重工业基地成本低、见效快、效益好。第二,从技术、人才、基础设备到分工协作、专业配套等基础条件来看,老工业基地都具有比其他地区更好的发展重工业的条件,具有发展重工业的比较优势。因此,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条低成本、高收益的道路。

最后,攻克国企改革难关需要振兴老工业基地。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改革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难关,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又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都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高度集中的地区,根据2002年的统计,东三省、天津、上海、湖北、陕西和四川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占全国的30.77%,虽然比1989年的37.9%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老工业基地虽然20多年来也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市场化进程相对落后,国企改革仍然步履艰难,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的改制、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问题。因此,改造老工业基地,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解决了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振兴老工业基地对我国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老工业基地振兴之时,也就是国有企业改革成功之日。

2.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可能性

振兴老工业基地,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存在可能性。

(1)我国的重新重工业化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从工业化进程来看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中期正是重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轻纺工业的换代、农业的技术改造、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都要求加快重工业的发展。从我国1999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来看,国内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旺盛,轻工业对重工业拉动效果明显[66]。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绝大部分都是以重工业为主,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加快工业改造和升级换代,就有可能实现重新振兴。

(2)老工业基地具有很强的工业基础。我国的这些老工业基地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时期,通过1952~1957年的建设和1958~1978年的扩充,在这些地区建设了一批骨干企业,并形成了一批实力很强的工业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1952~1957年间建立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大大充实了我国的电力、煤炭、钢铁等部门,与1952年相比,钢产量增加了2.96倍,原煤增加了0.98倍,水泥增加了1.4倍,并建立了包括飞机、汽车、冶金等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填补了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空白,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二五”计划后,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的一些主要产品的总产量在全国占的比重很高,如1965年老工业基地的原煤产量占全国的30.16%,原油产量占79.39%,钢产量占81.53%[67]。同时,这一阶段老工业基地的GDP增长也较快,如1958~1978年辽宁和天津的GDP平均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和1.2个百分点。

(3)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改造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虽然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出现了衰落的现象,但是在这一阶段国家为了摆脱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对老工业基地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造,在“六五”、“七五”期间投入了5500亿元进行改造,“八五”期间更是投入了1万亿人民币,并且在改造资金的地区投向上,选择上海、天津、沈阳、武汉、重庆、哈尔滨六大老工业城市作为重点,实行投资倾斜政策。与此同时,国家也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给予了大力支持,也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8]。“九五”期间延续了这一政策。通过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改造,老工业基地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为老工业基地的重新振兴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重工业化的历史机遇和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而自身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不断的自我改造也为其振兴提供了内在因素,这使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可能性。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运行情况也显示了这一趋势,从90年代初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以来,老工业基地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结构逐步得到调整,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2002年与1999年相比,全国GDP平均每年增长9.33%,同期东三省、天津、上海和湖北的GDP平均增长了11.00%,这说明老工业基地在新的重工业化时期已经开始振兴。

三、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点是重工业

发挥比较优势是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则,要振兴老工业基地,首先必须弄清楚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在哪里。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重工业。

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基本上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时期建立的,几十年来,老工业基地侧重发展重工业,使得这些地区的重工业较为发达。改革开放后,这种畸形的结构有所调整,但是大部分老工业基地的重工业比例还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1989年的数据为例,除了天津和上海也是传统的轻工业较发达的工业基地外,东北三省、湖北和四川的重工业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辽宁和黑龙江的重工业比重分别超过全国水平达16和15个百分点。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但是老工业基地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仍然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

1.具有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

由于重工业具有中间产品比重高、分工协作程度高、技术要求高、需要设备多、资源消耗多、需求潜力较大、产业链长、产业带动力强等特点,所以,重工业的发展需要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我国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的分布也比较集中,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老工业基地的石油开采、石油化工、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重型机械制造、发电设备制造、造船、机车、汽车和飞机制造、机床制造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工业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配套能力也比较强,特别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2.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由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构成的古典区位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即要求通过最低成本或者最节省运输费用来实现产业利润最大化。尽管技术的进步可以减少工业布局对资源和交通条件的依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资源禀赋和交通条件仍然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根据产业布局的经济效益原则,工业布局应该尽可能接近原料产地和能源基地,由于重工业具有更容易受能源和资源限制的特点,尤其需要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状况。从自然资源条件来看,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尽管有些地区的资源已经耗竭,但多数仍是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地。在目前全国已探明的主要矿藏储量中,东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占45%,原煤储量占10%,铁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金矿、钼矿、镍矿和铝土矿都居全国前列;森林面积8.67亿亩,约占全国森林面积总和的50%;湖北的磷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四川的天然气和硫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这些老工业基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从交通条件来看,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交通较为发达。根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东三省、天津、上海和湖北的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的22.5%,公路里程占14.4%[69]。这些是老工业基地拥有的发展重工业的一个重要优势。

3.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科技力量

重工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点,与轻工业相比,具有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点,这就对重工业所在地的劳动力素质和科研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老工业基地的教育和科研水平来看,老工业基地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力量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劳动力素质来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该地区人口总数的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每万人中在校的高等院校学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40%。从科研能力来看,仅东三省、湖北、天津、上海六省市就有高等院校343所,占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24.6%;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77.54万人,占全国的14.66%。教育和科研的优势也是构成老工业基地的重工业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支数量多的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和水平高的技术人员队伍是老工业基地特有的最宝贵的财富。

正是由于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在重工业,所以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点也应该是重工业。

四、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国内外实践证明,培育产业集群是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针对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重新重工业化时期如何振兴的问题,笔者认为,振兴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1.产业集群的内涵和功能

一般认为,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会导致企业在一定区域集中的现象的研究,此后,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缪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而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被认为最有影响,他在其名著《竞争论》一书中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并对产业集群的内涵做了界定。企业集群是数量较多的、在地理上临近的、具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的集合体。按照迈克尔·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简单地说,就是包含若干个彼此关联的产业的、在地理上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体。产业集群以企业集群为基础,包含着多个产业的企业集群和其他相关机构。

产业集群会产生集聚效益,即能够形成更好的供应、销售市场和渠道,更容易获得熟练劳动力、技术人才、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有利于技术和信息交流,降低进入和退出的障碍,加强分工协作,提高专业化水平,获得各种服务和便利,有益于企业创新和创业,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产业集群还可以极大地推动城镇化,繁荣地区经济。

2.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措施

虽然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多重功效,但不是想形成就能形成的,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特别要注意抓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发挥本地的产业优势。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证明,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最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当前我国进入了重工业重新大发展的时期,这对于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尤其是具有重工业优势的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应该抓住机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一,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必须合理规划,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眼睛不能老是盯着高新技术产业,老工业基地更重要的是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放弃或不重视自身的优势,硬要去发展竞争力显著低于其他地区的产业,在战略上是不合理的。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就在于重工业,因此应该重点发展重工业产业集群。

第二,形成产业集群,要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老工业基地的企业的“大而全”,实际上是“大企业,小规模”的低程度的专业化分工,缺乏市场竞争力。通过对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组与改制,对现有生产能力进行重组,将一些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就近分立为独立的法人公司,形成主机厂为龙头,众多专业化、标准化的零部件厂为其配套的企业集群。还可以通过引进新的同类或相关企业,强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达到合理分工和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效果。

第三,形成重工业集群,要以老工业基地具有优势的钢铁、汽车、机械制造、化工、能源、原材料生产等为核心,延伸重工业的产业链,注重各产业部门的协调配套;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重工业企业到老工业基地落户,吸引国外重工业集团到老工业基地投资,支持重工业企业的分工、协作、重组、联合、集中、集聚,拓展重工业企业群。

第四,积极争取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大力进行重工业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品开发,使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青春。

第五,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形成重工业集群需要巨额投资。应该在财政、税收、银行信贷、企业债券、股票上市、引进外资等方面适当向重工业倾斜,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融资,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第六,重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不少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即使是传统重工业,也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老工业基地要发展的重工业集群,不是传统落后的产业集群,而是现代先进的产业集群。因此,特别需要发挥老工业基地具有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的优势,形成重工业技术研发中心,给予重工业集群发展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

第七,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形成重工业集群提供必要的服务。国外的产业集群发展经验证明,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政府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政府、协会、企业共同设立技术服务中心进行产品检测、品质管理等,这些正是我国所欠缺的。因此,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发展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

第八,产业和市场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专业化市场的支撑。以老工业基地现有的重工业市场为基础,形成重工业产品大市场,使老工业基地成为重工业产品的集散地,为重工业集群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原载《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9期,与余江合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