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中国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刘荣增首次把生态学中共生理论引入城镇密集区研究中,提出了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的理论,构建了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判定的指标体系。有关城镇密集区发展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其后,针对不断尖锐的区域性问题,从沿海到内地,很多省区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开始成为我国区域性规划体系的一种重要类型。

1.3.2 中国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1)城镇群体空间组织研究

1983年,于洪俊、宁越敏在《城市地理概论》中首次用“巨大城市带”的译名向国内介绍了戈特曼的思想。崔功豪(1992)提出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可以将城市群体结构分为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和巨大城市带三种类型。吴良镛(1994)认为大都市带的出现是将城乡分裂开来的陈旧观念的表现,并提出了整体设计的思想。王雅娟(1994)、谷人旭(2000)对国外的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和产业联动进行了研究。

周一星(1986)在分析中国城市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时,较早提出了市中心—建成区—近市区—市区—城市经济统计区—都市连绵区这样一套中国城市的地域概念体系,并进一步归纳了都市连绵区形成的五个必要条件。崔功豪(1992)对城市带的概念和特征、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城市带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姚士谋从20世纪80年代起对城市群问题进行研究,并于1992年首次提出了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城市群发展的规律、空间分布和发展趋势。顾朝林等人(1999)全面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大都市带和大都市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朱英明(2004)对城市群的区域联系进行了探讨。徐永健等(2000)从政策制度和跨国资本流动角度探讨了中国典型大都市区的基本原理。

国内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都市经济圈的理论,1996年王建提出在我国建立九大都市经济圈(Megalopolis)的概念。张京祥、邹军等(2001)研究了都市圈地域空间组织,认为都市圈是现代城镇群体发展地区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并对都市圈的有关基本概念、职能与空间规划组织等有关内容进行了论述。王德(2001)、孙娟(2003)、张伟(2003)、程大林、李侃桢、张京祥等(2003)就中国都市圈的界定标准、主要特征和圈层划分等提出了观点。

2)城镇密集区发展和演化机制研究

国内学者较多使用空间扩散学说阐释城市群体空间发展机理(孙胤社,1994;顾朝林,2000)。张京祥(2000)从区域层面、圈域层面对城镇群体空间的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城镇群体空间演化的基本机理是空间自组织和他组织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构筑了从城镇组织体系、城乡关联体系、网络联通体系、空间配置体系等四个方面组成的城镇群体空间运行系统。刘荣增(2003)首次把生态学中共生理论引入城镇密集区研究中,提出了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的理论,构建了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判定的指标体系。

有关城镇密集区发展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许学强、郑天祥、阎小培等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曾尊固(1991)、张尚武(1999)、宁越敏等(1998)、顾朝林(2000)、齐康(2000)等分别对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城市体系、空间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胡序威和吴良镛分别主持、众多学者参与的“沿海城镇密集区经济、人口集聚与扩散的机制与调控研究”(1997)和“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1997)分别对沿海城镇密集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形成演化机制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3)相关的规划理论研究

我国过去的区域规划,备受前苏联生产布局理论的约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外的规划理论逐渐被引入,区域规划的编制主要基于国外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城市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区位论、中心地理论梯度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聚集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等被运用到区域规划的实践,且丰富和发展了点—轴开发模式、圈层开发理论等。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重要类型,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各类研究成果非常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学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的“三结构一网络”体系,即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组合结构、地域空间结构和网络系统结构,成为中国城镇体系规划的主导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延伸。针对新的社会经济背景,特别是全球化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建立对中国城镇发展的影响,顾朝林(1997)、周一星(1997)、崔功豪(1999)、林炳耀(1997)、胡序威(2000)、邹军等(2001,2002)对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近年来,国内学者非常关注新时期区域规划编制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崔功豪(2000),张京祥、吴启焰(2001),王兴平、易虹(2001),胡序威(2002)等先后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深度对新时期中国区域规划的问题、发展态势、规划理念与内容的改革与完善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关中国区域规划改革和发展完善的建议,为区域规划内容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学术基础。崔功豪、王兴平(2006)等在借鉴当前国外新的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对新时期传统规划理论如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和新理论的应用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提出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竞争力与产业集群理论、共生理论、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集聚”理论、地区现代化理论、城乡融合设计理论、城市与区域管治理论等是新时期中国区域规划可资借鉴的理论,并对区域规划的新类型、内容和方法改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单锦炎(1999)从措施的角度探讨了城镇密集地区的城镇群规划问题;一些学者针对城镇密集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提出了中国区域空间管治的规划理念(林涛,1999;张京祥,1999);吴良镛(2003)对大北京地区(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市地区理论等。

4)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实证研究

1995年,广东省开展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以城市群为重点对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和空间发展进行整体规划,首次将“大都市区”的概念引入城市群规划中,提出都会区、市镇密集区、开敞区和生态敏感区,开创了城市群跨境空间协调规划的新理念。其后,针对不断尖锐的区域性问题,从沿海到内地,很多省区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开始成为我国区域性规划体系的一种重要类型。例如,周一星主持完成了“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江苏省制定了南京、徐州、苏锡常3个都市圈规划;吴良镛先生主持了京津冀——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浙江省制定了杭嘉湖绍城市群规划、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山东省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安徽、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也相继以合肥、芜湖、蚌埠、武汉、长株潭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编制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的整体协调规划。2004年,广东省和建设部联合完成了新一轮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上述规划的共同目标是加强中心城市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协作,加强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体化进程,解决由于无序竞争导致的区域发展中的矛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开展,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了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2005年,建设部牵头,会同苏浙沪皖三省一市共同开展了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的编制工作。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定位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关省、市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区域基础设施布局、协调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规划侧重研究解决在整个区域层面的发展、建设和保护问题,协调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之间发展、建设、保护的矛盾,确定空间落实和实施措施,为长三角的城市联盟提供协商的内容,促进区域协调机制和协调平台的建立。

总结我国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实证研究的进程,具有以下特点:

(1)从区域规划到城镇体系规划到更加专业化的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等,已经逐步显示出与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的不同特点。但是,由于我国区域性规划的体系较为混乱,对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的相互关系缺乏准确的界定。

(2)新时期的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的实证研究,迄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省区的规划,规划的重点、主要内容和方法具有各自的特征。

第一个阶段:1995年珠江三角洲规划首次提出了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特征的空间划分方法,奠定了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编制内容和方法创新的基础,对1998年后沿海地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其他城镇群体的规划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第二个阶段:2002年以江苏都市圈规划为代表的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强调针对不同的规划对象采用不同的规划策略和方法,突出了区域性设施的共建共享,提出规划空间管治和相邻地区的规划协调,在国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个阶段:2004年新一轮珠三角城镇群规划,非常重视城镇密集地区发展战略政策和发展机制研究,规划突出了不同的政策分区,致力于规划管理制度的建立,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3)依托相关的规划成果,规划的编制者对都市圈规划、城镇群规划的编制内容、技术方法、规划管治、区域协调机制等及时进行了总结,成为当前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研究成果的主体,既体现了我国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也客观地说明相关的系统研究是滞后的。

5)总体评价

中国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的编制与管理研究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除了以上对与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外,笔者于2006年6月以“城镇(市)密集(地)区”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对论文标题和论文关键词进行了跨库检索,文献时间跨度为1994—2006年,共检索到论文标题含“城镇密集(地)区”或“城市密集(地)区”的文章41篇,其中含“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的仅两篇,其中之一为何枚林、陈伟明等在1996年第4期城市规划上发表的以浙南瑞安市为例谈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另一文章是城市规划2005年11期刊发的王凯等从各自实际工作的角度谈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的特点、问题和发展建议等,这是国内较为集中探讨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的一次论坛。论文关键词含“城镇密集(地)区”或“城市密集(地)区”的文章25篇,大部分包含在标题含上述语汇的41篇论文中;关键词含“城镇密集地区(城镇密集区)、规划”的文章也仅两篇。上述的研究成果中,绝大部分是对城镇密集地区而非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的研究。

由于国内的城镇密集地区及其规划研究通常以都市圈、城市群(城镇群)、都市区的概念出现,笔者又分别对上述中心词进行了跨库检索,文献时间跨度为1994—2006年。

共检索到论文标题含“都市圈”的论文237篇,其中60篇左右是关于江苏省三个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和研究的相关文章,其余的包括对重庆、哈尔滨、兰州、乌鲁木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以及对日本、中国都市圈的研究。论文标题含“都市圈规划”的文章11篇,主要是对江苏省三个都市圈规划以及武汉、日本都市圈规划的介绍。

论文标题包含“城市群”或“城镇群”的文章共582篇,其中含“城镇群规划或城市群规划”的共14篇,主要是关于长三角、珠三角、晋中、中原、浙江等城镇群的规划研究和思考。

论文标题包含“都市区”的文章共83篇,其中相当部分是关于重庆都市区和国外都市区的研究,少数分别关于北京、武汉、乌鲁木齐、济宁—曲阜、杭州、保定、沈阳等都市区的研究。标题含“都市区规划”的文章仅三篇。

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研究的总体特点体现在:

(1)比较重视对都市圈、城市群、都市区、大都市连绵区等概念、集聚和扩散机制、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在引进国外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城镇和区域发展特点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2)有关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在相当程度上延续了区域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思想,与城镇密集地区的特点结合不够紧密;规划理论研究以引进国外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为主,与中国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阶段、体制和政策背景、发展条件等缺少有机结合;且既有的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理论研究基本上局限于特定角度或类型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完整。

(3)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内容和方法研究主要是依托已经开展的相关规划,针对某种特定类型(如都市圈)或特定地区(如某个城市群)的规划编制内容、主要思路进行总结归纳,对城镇密集地区这一规划对象的特殊性、城镇密集地区规划任务和目标的特殊性、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和相关区域性规划的关系以及由此对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编制内容的影响和要求等缺乏系统研究。

(4)缺少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编制管理的研究成果。对适合我国规划体制和行政管理架构的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编制主体、编制程序、审查和审批等缺乏系统研究。

(5)缺少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实施管理的系统研究。对城镇密集地区规划的实施主体、实施管理机制、政府职能、相关政策等研究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