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晋中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晋中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晋中地区不仅土地贫瘠,而且人多田少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据表2-3,晚清时期,晋中地区面积4.71万平方公里,有159个城镇,平均城镇密度0.0034个/平方公里。晋中地区的城镇密度远小于晋南地区0.0053个/平方公里。表2-6 晚清时期晋中地区城镇分布情况表说明:1.岢岚、孝义、石楼县缺乏,没有统计。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太原盆地是晋中地区城镇最密集的地区。
晋中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_近代山西城镇地理

二、晋中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晋中地区也是山西土地相对贫瘠的地区。如祁县“土瘠民贫,俗尚勤俭”(47),平遥“水崩沙浅,生理鲜薄,民生其间终岁勤劳”(48)。晋中地区不仅土地贫瘠,而且人多田少的矛盾也十分突出。为了生活的需要,晋中地区农民纷纷外出经商以求维生。许多商人在拥有大量财富之后,优先选择将经商所得的利润汇回故乡。“由于经商者大多只是暂时外迁,经商所得利润回流率很高,成为山西各地农村居民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重要原因”(49)。民国《徐沟县志》指出,“就当地及太原盆地言,虽然在有形贸易商绝少输出货物,但将最大的过剩的在籍而少人购买的大多‘劳务’输出于外,而换入有形的金银可以补救逆势的贸易,使补充有形项目的最大差额,故不谓其货物之入超。犹中华民国货物海关货物虽然入超,而有华侨大量的入汇,可以填补者相同”(50)。在大量商业利润回流的基础上,山西成为全国著名的富裕省份。

虽然晋中地区是山西最富裕的地区,但城镇分布却并不稠密。据表2-3,晚清时期,晋中地区面积4.71万平方公里,有159个城镇,平均城镇密度0.0034个/平方公里。晋中地区的城镇密度远小于晋南地区0.0053个/平方公里。

表2-6 晚清时期晋中地区城镇分布情况表

img8

说明:1.岢岚、孝义、石楼县缺乏,没有统计。
2.县域面积来自李玉文编著的《山西近现代人口统计与研究》第30-32页。
3.这里出于经济相似性等原因,把霍州归入到了晋中地区。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太原盆地是晋中地区城镇最密集的地区。在晚清时期,除了平遥之外,位于太原盆地的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汾阳、介休等县的城镇密度,全部在0.00058个/平方里以上。平遥县的城镇密度较小,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平遥县市的商业功能比较强大,市镇的发展空间受到压缩,造成市镇数量较少。晚清时期,在正太铁路通车之前,平遥是太原盆地南部的商业中心。由于平遥的经济功能较强,商业机会较多,所以使县城周围市镇的发展受到压制,而无法得到更多的发展。二是土地平坦,没有山岭阻隔,周围乡村和县城的商业往来比较方便,商业交易集中于县城,使本县的市镇数量较少。

太原盆地周围山区大部分县份的城镇密度,都在0.00058个/平方里以下。就太原盆地东、西两面山区而言,东部山区的城镇密度,远小于西部山区。太原盆地东部山区包括平定、孟县、寿阳、辽县、和顺、榆社,共有46个城镇,105070平方里的面积,平均密度为0.00044个/平方里。太原西部山区包括临县、离石、宁乡、岚县、兴县,共有30个城镇,116430平方里的面积,平均密度为0.00026个/平方里,东部山区的城镇密度几乎是西部山区的2倍。晚清时期,虽然太原盆地东、西部山区城镇少,密度小,但由于从碛口至太原、从太原至娘子关的商路十分繁忙,所以这条商路沿线地区出现了一些非常著名的城镇。如碛口镇就是因为位于这条商路的起点处,而成为非常著名的城镇的。据民国《临县志》记载,“县境万山罗列,舟车不通”(51)。在一个如此贫瘠的地方,原本是不应产生规模很大的城镇的,但由于“湫水入川出口之处,以及东南山之石门堪称为孔道,官商往来必出其途”(52),于是在此基础上,光绪时期碛口镇的商业逐渐发达,成为一个十分繁盛的商业巨镇。

民国时期,晋中太原盆地的经济发展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之中。如徐沟县“羊及山羊,县人稍有畜之者,大宗来自境外,三十年前,蒙古羊北来,县南关有羊市,为省南各县之总汇,今则已无”,“三十年前,马群来自蒙古,骡驴来自陕甘,农家耕用骡马居什九,牛最少,今因购买力弱而多用牛,且昔时用畜驾交通者,今则多备外来足踏轮矣”。由于交通路线的改变,外来商品输入量减少,徐沟县逐渐失去了商业中心的地位。在商业衰弱的同时,徐沟县的商业利润回流量也在减少,“今日商人赋闲,劳务之金大减”(53),商业利润回流减少对城镇商业的影响很大。以县城为例,“县城肆厘,自清以来,相沿为十行九市。……自入境之金大减,比户购买力渐窘,各行之所售亦只供用当地低程度消费,同光以前繁荣市况已不可再”,“自入境之银渐少,集会之各物市轮廓亦已渐缩小”(54)。徐沟县经济的衰弱,是整个太原盆地经济衰弱的一个缩影。太原盆地其他县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和徐沟县经历相似,即在商业地位下降和外来商业利润回流减少的双重打击下,本地经济不断地走向衰弱。

民国时期,虽然本地的手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却发展缓慢,不足以抵消商业衰弱所带来的损失。如介休县“洪山香房共百四十家,行销最广,近销售于本省各县远及于河南两湖等处,瓷器窑共二十三家亦多为多年工业,惜不知改良,进步甚迟,师屯土色最佳,近时资本家缺失,故废业者多”(55)。由于商业衰弱比较剧烈,而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所以民国时期太原盆地一些县份的城镇数量保持不变,基本上没有变化。如太谷县在晚清时期有白村镇、阳邑镇、范村镇、白城镇4个镇,民国时期太谷县有阳邑镇、范村镇、白城镇、候城镇4个镇,城镇数量和晚清时期基本相同。介休县晚清时期有张兰镇、湛泉镇、义棠镇3个镇,民国时期介休县的市镇数量保持不变,仍有张兰镇、湛泉镇、义棠镇3个镇。

近代时期,在大多数县份城镇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同时,太原盆地东部铁路沿线平定、寿阳、榆次等县份的城镇数量,却随着正太铁路的兴建,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民国时期,和太原盆地的其他县份一样,太原东部地区的商业发展受到沉重打击。但由于正太铁路的兴建,交通得到改善,所以太原盆地东部县份的商业,仍保持着十分繁荣的态势。以榆次县为例,“商务盛衰关系民生至巨,吾榆自辛亥以还,对外贸易失败,人民生计顿受影响,所幸地属要冲,交通便利,当地商业尚得以维持不堕”(56)。正太铁路的修筑不仅推动了沿线地区商业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沿线县份工业的发展。仍以榆次为例,“榆人向重农商,轻工艺,旧志仅载大布犹为民间副业,余可矣”。正太铁路公车之后,榆次的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纺织业“二年之间,织机增至二百余台”,“其他织袜小工厂,到处林立,获利颇厚”;蛋粉业“县市西北窑上村,有庆兴制蛋厂一所,自建场屋设备整齐,为民国二十三年保定分此者,用打蛋机器,所制蛋黄蛋白行销欧美,为出口大宗云”(57)

在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城镇经济呈现出繁盛发展的局面。不仅一般市集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专业性市集也开始出现。如榆次县“本县市集向在市关及各镇,有粮集、年集、果木集之分。粮集以易米粮为主,分单双日举行,1、3、5、7、9为单日集,2、4、6、8、10为双日集。旧历年终,农民以肉食杂货、胡桃、柿饼、米黍及年画等分单双日,列肆售之,谓之年集。县东山庄头等村多艺果木,秋日果熟,各果木户及商贩广集源涡镇买卖,谓之果木集”(58)。城镇经济的发展推动新的城镇不断出现。榆次县在晚清时期有王胡镇、什贴镇、源涡镇等8个镇,进入民国以后,榆次县有源涡镇、长凝镇、北田镇、南要镇等14个镇,几十年时间榆次的城镇数量增加了80%左右。

晋中地区西部山区的城镇,呈现出缓慢发展的趋势。晋中西部山区是山西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以兴县为例,“在旧社会,交通不便,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不发达,生产力低下,加之残酷的封建剥削压迫,广大群众一直生活在半饥饿的状态中”(59)。临县也相当落后,“境内水陆不通,天时地理阻力特甚,以致民无远志,且无论航海渡关经商、作工者绝无其人。即本地城镇之坐贾行商数十年前皆系客民,土人安于椎鲁不知为也。乡民非纳粮不至县市,甚有终身未见县市者”(60)

进入民国以后,随着大量新式思想的传入,当地闭塞的社会风气得到改善。“近年民智渐开,城镇坐贾以及肩挑贸易本地人已居多数,而风俗之淳则远逊于前,是亦可以观世变矣”(61)。在人们商品意识提高的基础上,晋中地区西部山区工商业逐步得到发展。不过,晋中地区西部山区的工商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却非常缓慢。以工业为例,“谨按消耗之品,烟酒为大宗,县境虽亦有烧锅,仅足供本地之用,故谱中不列要之。县境所辖地瘠户疏,农为本业,故出境土物,除米豆油麻外,别无特产。猪羊皆农家所畜,以取粪田肥料,虽有瓷铁矿产,亦土法冶造,粗劣异常,仅供农家之用。至烟草消耗之品,三交烟房又作辍无常,其产出确数原无一定,兹约略谱出,足征进化之不易,望有力者渐为扩充也”。商业也是如此。仍以临县为例,“临邑山岭崎岖,通商不便,固非若名都大埠得以便交易而广招徕,治城虽在适中之地,无银行、钱店为金融机关,不过以梭布、米面小小经营供四民取求而已。就合邑城镇之商业,碛口为县南门户,东北接县川,东南达离石,西南通陕甘,西北连河套,水陆交通颇称繁盛,市内、三交远不逮也;白文、招贤、南沟,又其次者;而兔儿坂、曲峪镇、安家庄、青凉寺、梁家会等处均在县西鄙,山场野市,商业零落不待言矣。他其如“市庄、安业、歧道,枣圪塔等处,或附庸于治市或统辖于各镇,市集且不恒存,何论会场”(62)。除了碛口镇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之外,临县大部分城镇的经济都相当落后。

由于城镇经济发展缓慢,所以晋中西部山区的城镇数量变化随之相当缓慢。如临县在晚清时期有白文镇、三交镇、曲峪镇、碛口镇4镇,进入民国以后,临县有白文镇、三交镇、兔儿坂镇、碛口镇、招贤镇、业罗峪镇6个镇。兴县在晚清时期有瓦塘镇1个镇,民国时期仍只有瓦塘镇1个镇。岚县“有五镇,惟东村镇交易较多”(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