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经济活动中的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活动中的区位理论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经济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一定的地域。虽然不同层次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各有不同,但是,为各类经济活动寻找最佳的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经济主体而言,各不同区位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2)收入因素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极大化区位理论从需求因素出发,重视经济因素中的收入因素。

任何经济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一定的地域。无论是微观经济单位,还是中观层次区域经济,其经济活动都存在空间配置问题。虽然不同层次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各有不同,但是,为各类经济活动寻找最佳的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区位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区位类型与经济区位

1.区位

“区位”一词源于德语的“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日文译成“立地”,中文则译作“区位”。关于区位的含义有多种解释和理解:①区位是事物存在的位置或某主体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②区位是确定某主体活动场所的行为,从这层意义上讲,区位具有动词的性质,与“空间布局”类似;③区位是某主体或事物占据场所的状态,相当于“空间分布”。不管怎样解释,区位一词有场所或空间的含义,但又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场所或空间。它是指被某种主体或事物占据的场所或空间。区位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涵。总之,区位是指人类活动的空间位置。

人类的活动与区位不可分割,如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活动都离不开区位。这些经济或社会活动实体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而且具有排他性。它们占据的空间并非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结果的一种表现。因此,区位实际上特指企业、产业、设施等在空间经济格局中的位置,有时特指它们的赢利位置或者说是最优经营位置等。

区位有优劣之分,其优劣主要看区位的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要素状况。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区位条件的内涵包括如下方面。

(1)不同区位不能同样地满足人类从事某项活动的要求,即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

(2)人类对自身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好坏。

(3)区位条件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区位主体主要是指在某特定区域进行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主体,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或机关活动及其个人活动等的行为者。

(4)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对其局部区位的要求随时间而变化,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5)区域条件有主次之分。对区位主体的区位选择影响大的条件是主要区位条件,相对影响比较小的为次要区位条件。就工业区位而言,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等为主要区位条件,而用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自然条件等则为次要区位条件。

2.区位类型

人类各种活动都是在特定空间上进行的。这些活动在空间上的多样化表现形态就构成了不同的区位类型。一般来说,根据空间活动内容,区位可以分为工业区位、农业区位、商业区位、旅游区位、居住区位等;还可根据空间活动方式,将区位分农村区位和城市区位。

各种区位类型是在一定的行为驱动下形成的。比如有的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的是追求社会效益最佳,而有的则是寻求自我满足等行为的合理性。总之,人类的空间行为是有规律的,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的。例如,产业区位形成的动机一般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住宅区位形成的动机主要是追求效用最佳;而都市设施区位通常是追求福利最佳化。

3.经济区位

经济区位是指某一经济主体为其经济社会活动所选择、占据的场所或空间。对于经济主体而言,各不同区位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因此,经济区位往往被描述为距离某(几)个特惠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交通等方面的差异。如距离中心城市的远近、与自然资源供给源的距离、各空间位置上的市场供求状况等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

(二)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选择经济活动区位和区位主体空间分布的因素,也是区位单位(布局于某一区位上的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最早提出区位因素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区位理论的角度看,就是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在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区位因素是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它既包含可以用货币度量的价值标准,又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量的非经济因素。胡佛从影响区位的相对优劣角度将区位因素分为地区性投入因素、地区性需求因素、输入的投入因素和外部需求因素四类。地区性投入因素是该区位上不易转移的投入的供应情况;地区性需求因素是该区位上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输入的投入因素是从外部供给源输入该区位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情况;外部需求因素是可以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的净收入情况。从对区位主体行为活动的影响角度,可以将区位因素划分为经济因素(包括成本因素和收入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大类。

1.经济因素

1)成本因素

考虑经济因素中的成本因素是区位理论研究的传统思维,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韦伯在其工业区位理论中,将成本因素归为三种,即运费、劳动力成本、集聚和分散所带来的成本变化。考虑三者后的最低成本点就是最佳区位点。韦伯之后的区位理论学者(如胡佛、艾萨德等)对成本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化和系统化,成本因素又可分为运费因素和非运费因素:运费因素是随运输距离远近有规律变化的因素;而非运费因素,包括诸如劳动力、动力、水、税收和资本的利息等与投入相关以及能够产生集聚和分散经济的各种因素,一般相对比较固定,不发生变化。其中的集聚和分散因素则只与经济活动的规模等有关。

2)收入因素

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极大化区位理论从需求因素出发,重视经济因素中的收入因素。廖什指出,正确的区位是纯利润最大的地点,即影响区位的因素不仅包括成本因素,也包括收入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二者的差额。

收入与市场大小有密切关系。成本最大节约的区位不一定是获得最大利益的区位,因为利益同时也与收入有关。只有收入和成本之差最大的区位才是最大收益的区位。因此,绝不能忽视经济因素中的收入因素。市场地域的大小与商品的市场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有关。因此,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区位选择的最佳候选地,特别是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区位选择数量与人口规模和经济收入一般成正比。各大城市成为主要的区位候选地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人口密度大,收入水平高。

2.非经济因素

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经济因素中的成本因素和收入因素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与经济因素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素也在起作用。比如决策者的行为、区位政策、自然条件的作用和军事上的考虑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区位选择一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润最大,而是为了满足某种特殊需要。

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但对于区位决策者来说,最大利润区位也许没有他喜欢娱乐设施和交际场所等。在这种情况下,区位决策者有可能选择接近最佳区位,而且又能够满足自己行为的空间。因此,区位决策者在决定各种经济活动的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如决策者个人的偏好、决策者的出生地以及区位决策的模仿等。

政府可通过改善区位条件、增加区位补助金和区位限制条件等手段吸引、诱导或改变个人或企业的区位投资。从区位理论的角度看,区位政策既可达到降低生产费用(包括固定费用和区位费用)的效果,又可达到扩大收入空间的效果,最终使收益空间界限发生变化。

(三)区位决策

区位决策是区位主体(亦即决策主体)对经济社会活动区位选择的决定行为。区位因素影响着区位决策的整个过程,区位决策的依据或区位因素如何左右区位决策呢? 区位决策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区位决策后能否带来经济利益、效用、个人(或社会)满足及社会价值等。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区位因素的影响,即如何降低费用(成本)、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以及保持最大的稳定性或得到最大的满足度等。能够满足或符合上述条件的区位选择就可称为最佳区位。但是,这种经济行为决策具有滞后性,一旦形成一般很难再进行更改。因此,首先必须进行预测或进行多方案的优选。而选择和预测区位的理论根据就是区位原理,进行实地调查的项目或内容就是地理条件,将这些条件进行综合经济评价。评估、测定其对区位决策后果可能带来的效果,就属于区位因素研究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也可称为区位因素的经济分析。此外,区位决策还取决于经营者的嗜好、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公共福利等因素的作用,而这部分内容可称为非经济因素分析。总之,区位条件是通过区位因素作用于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正确与否取决于区位因素分析、评估、预测的准确程度。

区位决策是一个复杂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过程,它与企业(组织)的历史、类型、现状、资金、竞争者、经济环境和经营者的能力等有关。一般而言,区位决策过程有三个阶段。

1.市场分析阶段

市场分析阶段主要研究和决定企业的市场容量,包括产品的可能销售范围和服务的半径及销售量等。同时,分析同类企业的区位分布状况、经营水平、产品的种类及所占有的市场容量等。这属于市场调查的内容,但也是区位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对可能占有的市场详细把握,才能确定企业的投资区位、规模和发展方向。

2.地域选择阶段

从市场的角度看,地域选择就是对所选择的企业来说,能否适应市场环境、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地域空间;从区位论的角度而言,就是指能否带来最大利益或最大满意度的区位空间。

3.地点决定阶段

这是区位在地域空间内的具体落实,即区位的最终选择。其选择的标准就是区位理论的基本原则,如利润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或心理最满足等。

上述三个阶段是指一般的区位决策过程。当然,区位主体不同,其决策过程也不同;而且,各个阶段区位因素的重要程度也不相同。例如,在第一阶段可能以收入因素为主,在第二阶段可能以收入和运费为基准,而在第三阶段也许所有的因素都可能成为研究的内容。

二、区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区位理论是研究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上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组合的理论,简而言之,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空间的理论。可以说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空间的制约,选择空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不仅如此,空间内部合理组合的经济活动也反映了对空间的影响。

区位理论可分为两大层次:一层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这可称为布局区位理论;另一层是空间内经济活动的有机组合,这可称为经营区位理论。这两种区位理论在研究程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布局区位理论是区位主体已知,根据区位主体本身固有的特征出发,来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选择最佳区位;经营区位理论正好相反,大的区位空间已知,依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来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区位理论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有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之分;从区位理论体系看,有成本学派、市场学派和行为学派;从动态与静态看,又有静态区位理论与动态区位理论之分;从产业划分看,有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商业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服务业和住宅区位理论等。常用的是按产业分类。

区位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原始社会至封建社会),生产地也是消费者的居住地,生产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以手工为主)。这时没有探讨区位理论的需要和可能。产业革命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从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再向大工厂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工厂企业最佳区位的选择就成为竞争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区位问题也就成为关系企业主存亡的大问题。于是,区位理论就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一)早期区位理论思想

早在18世纪下半叶,区位理论思想就已经出现在一些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并被广泛传播。这些早期的区位理论思想为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法国的康提伦(R.Cantillon)1775年在《关于商业本质的一般论述》中曾提出城市谷价决定农民的土地用途,认为城市谷价与运费多少以及距离城市的远近,都影响农业诸部门的区位。他还以同样的观点论及工业、矿业、林业的区位。他是后来农业区位理论与工业区位理论发展的先驱。德国的孙南菲尔(J.Sonnenfels)1765年在《贸易基础》中比较了森林地带、河流沿岸、城市及港口的区位,认为这些地点特有的区位上的利益是取得燃料及原料的利益、销售上的利益、劳动力上的利益等。英国的斯图亚特1767年在《政治经济诸原则》中讨论地域分工时也论及区位理论的一些问题。他指出手工业的区位是由消费地决定的,而工场工业的区位则受原料供给地的位置、运费等的制约。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家的本质以及福利的起源》中曾分析地租及水路运费对区位的影响,特别强调劳动地域分工与区位的关系。法国的杜尔阁(A.R.J.Turgot)1776年在《关于财富形成的研究》中从一般的地域分工论述区位理论,认为农业区位主要研究土地的沃度与农业形态分布问题。德国的毕什(J.G.Busch)1799年曾对比了英国工业区位与德国工业区位的条件,同时论述了一般区位与原料、燃料运费及劳动力分布之间的关系。

总之,在杜能、韦伯等创建区位理论体系之前,关于区位理论的一些思想和论述已有很大发展。这一阶段区位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①提出了区位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②不是以专著来论述区位理论,而是讨论其他问题时附带提出;③并没有看到区位理论的深远意义,对区位理论在生产布局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二)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1826年,杜能(J.H.Thunen)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问世,标志着古典区位理论的产生,杜能也被推崇为区位理论研究的鼻祖。杜能在19世纪初创立农业区位理论,这与当时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有密切的关系。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但封建诸侯割据的生产方式仍有保留,往往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形成一个封闭的经济区,如同一个孤立国。但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已起步,封建的庄园农业逐渐被自由式的农业经营方式所取代。这样势必造成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和利用方式的变化。当时,德国以英国土地改革为样本,试图提高土地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主要措施是改变过去的三圃式和放牧制,向轮作制和饲养制的经营方式转化。杜能区位理论就是基于这种社会历史背景而产生的。他认为,不是任何地区和地带都必须采用同样的农业经营方式,重要的是在于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于是,他在自己购买的土地上,经过多年经营和观察,提出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合理空间布局模型。其中心思想是不同农产物由于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各有其相对的优势区位。理由就是农业发展由市场谷价所决定,如产地与市场距离拉大,运费就增加,农产品中谷物的原价必须降低,所以远离市场的农场,以粗放经营方式方可获利。以此为依据,他划出以市场为中心的农业土地利用同心圆。杜能之后,对研究农业区位理论贡献较大的是布林克曼(T.Brinkmann)。1922年他在《农业经营的经济》中从农业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区位理论,在内容和方法上都超过了杜能的区位理论。布林克曼还从杜能理论中导出一些简单的原则和概念,提出了节约指数(亦称地租指数,即每单位距离的运费变化率)的概念,并以数学的方法探求决定空间区位的诸因素,认为指数最大的生产物,就是占有接近市场的有利位置。布林克曼的理论主要是从集约度和经营方式出发,来探讨农业的布局形态和土地利用方式。

在工业区位理论方面,最早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的首推劳舍(W.Roscher)。1868年,他在《决定工业诸部门适当区位的自然法则的研究》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问题。他提出研究区位就是为了“生产上的利益”,因此受原料、劳动力、资本的制约。原料地对区位发生牵引力的大小,依赖于原料加工过程中减少量的多寡;运输手段发达的程度不同,原料地对区位发生的牵引力亦不同;劳动力的牵引力不仅仅因劳动者量和质的不同而不同,还取决于其他部门雇佣机会的多少,也依赖于其他部门的机械化程度,因此劳动力的牵引力制约着工业区位,而其本身也依赖于工业的发达程度。拉斯佩雷斯(E.Laspeyres)则是从统计学角度研究工业区位理论的学者。1870年,他在《北美工业内部结构》中以美国工业分布为例论述工业区位问题,其论点大多与劳舍相同。但他提出决定区位的两个因素是购买问题与销售问题,较早地注意了市场的作用。研究工业区位理论的另一名家是沙福雷(F.Schaffle)。他在1867年的《人类经济的社会体系》和1875年的《社会本质的构造和活动》中认为,杜能的理论适用于工业区位,运费决定产业部门及其经营组织的集约度。特别是他对集聚问题与区位移动问题的论述具有创建性。早在19世纪末就用数学方法论证工业区位的是龙哈德(W.Launhardt),1872年著作的《工业基础的制铁区位的测定》《经济学中的数学证明》为其代表作,为区位理论研究开拓了一条精密化的道路。目前,区位理论所用的“运输吨公里最小地点的区位决定公式”“市场地域大小与运费之间关系的公式”“市场总需要量的计算公式”等都是龙哈德设计的。他还认为,决定工厂区位的原则是原料产地与消费地的关系,除主要的运输关系外,还有不同地区的地质、水力费用、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和工资条件等。但是,在工业区位理论研究方面贡献最大的则是韦伯。他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理论:第一部区位的纯粹理论》和1914年出版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也是古典区位理论的代表性著作。韦伯综合分析了工业区位形成的诸因素,认为区位决定的基本因素是生产地、原料地、消费地之间的运费,其次是劳动费用的节约以及集聚(或分散)所带来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他运用“区位三角形”和“等费用线”等几何研究方法,分析了三因素对区位形成过程的影响,系统地提出了解决工业区位问题的各种模式。韦伯区位理论的中心是降低成本,即成本最低点就是工业的最佳区位,为后来工业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一阶段区位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①研究对象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②研究中心是降低生产成本,即成本最低点就是最佳区位点;③研究方法以单一区位因素的静态分析为主;④理论特色属于微观的局部均衡区位理论。

(三)近代区位理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地域分工的加强,城市的作用、城市地域的独特功能日益受到重视,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较早地注意研究城市的空间作用和等级体系,逐渐形成了中心地理论,即城市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1933年发表的《南德的中心地》是近代区位理论的代表作,奠定了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中心地理论是对杜能、韦伯区位理论的发展,详细分析了城市等级规模的阶层性、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城市体系模式等问题。1934年,德国学者高兹(E.A.Kautz)用韦伯的理论来研究海港区位理论。他完全采用地理学的方法,并以海港与腹地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创立了海港区位的系统理论,提出了“总体最小费用原则”。在海港建设中追求最优区位,即把经由海港的每制品单位花费的费用压缩到最小,这是海港区位理论的中心。1935年,瑞典学者帕兰德(T.Palander)在《区位论研究》中研究了市场区位的划分,指出垄断竞争与市场区位的关系,使价格理论与区位理论相结合。他认为人口分布、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进都可以打乱原有平衡,改变市场区位,从而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的基础。

20世纪40年代,廖什在综合分析杜能、韦伯等人的区位理论的基础上,于1940年出版了著名的《经济的空间秩序》。廖什区位理论的最大特点是用最大利润原则代替了韦伯的最低成本原则,并把区位选择与商品销售范围相联系,既考虑了供给因素,同时也考虑了需求因素。他不仅从局部均衡角度分析了单个工厂的区位问题,更重要的是从一般均衡角度考察了整个工业及城市区位问题。因此,他的著作也被看做近代区位理论的代表性著作。

这一阶段区位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①研究对象主要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市;②研究中心是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追求市场的扩大;③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多因素的动态分析;④理论特色是从局部均衡区位理论发展成为一般均衡区位理论。

(四)现代区位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属于现代区位理论研究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有了急剧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开发本国的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区位问题,对区位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现代区位理论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三大方向。

1.区域科学的研究方向

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介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之间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创始人为美国学者艾萨德。他出版了《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区位因素》(1955)、《区位和空间经济》(1956)、《区域分析方法》(1960)和《区域科学导论》(1967)等一系列著作,把各种现代计量方法和传统区位理论相结合,将研究的重点从部门区位理论转向区域综合研究与分析。他将单部门企业的最佳模型加以扩大,应用计量经济学和系统分析的方法,编制了区域性的综合模型。他的研究以地域经济综合开发和组织为主,也涉及生产企业、商业流通、交通运输、社会政策和环境生态等问题。他是区域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2.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分析方向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学者贝利(B.J.D.Berry)和加里森(W.L.Garrison)相继发表三篇论文,首次采用计量方法并引入“门槛人口”等概念,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如对中心地等级性、等级划分和中心地布局等问题做了详细论述。60年代之前,中心地理论研究只限于地域水平,而60年代后则开始应用于研究城市内部商业布局问题。瑞典的哈格斯坦德(T.Hagerstrand)、德国的巴尔特斯(D.Bartels)、英国的哈格特(P. Haggett)等人也把区位理论与人文地理学研究相结合。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分析是从地理区域的角度,考察区域系统的结构和内部机制,模拟和预测区域的发展过程,并且广泛采用数理统计、投入—产出分析、线性规划、自动化制图和遥感技术等,参加了大量的区位选择和区域开发实践。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促进了计量地理学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在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析和区域模型等方面发展了一系列理论与方法。

美国的胡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在研究区位的空间结构问题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的《试论空间经济的重新整顿》一文,探求了适应的区位可能范围;在《工业集聚度的测定》一文中,找到了从数量上表示工业集聚度的标准。他以美国各州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率和各州工业人口的百分率之间的对比来表示美国工业的集聚度;以两种百分率为坐标轴,在上限上表示各点,根据这些点的移动状况来分析工业化的趋势。他在1949年发表的《经济活动的区位》一文中,广泛地探讨了区位的诸问题,并研讨了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和工业区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3.行为区位的研究方向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区位理论处于大变革时期,由于行为科学与知觉理论的发展,把区位理论的理论水平向前推进了一步。普雷德(A.Pred)1967年在其著作《行为与区位》中,提倡地理学的区位理论,强调区位研究应利用信息论,使区位理论接近行为理论。1970年,克鲁默(G.Krumme)在《区位论》中提倡区位决策,认为知觉与行为科学就是研究人类、物象、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由于普雷德等人在区位论中导入行为论的各种概念,大大提高了区位理论的理论水平与地位。行为区位理论不满足于静态的纯经济因素的分析,要求现代区位理论进行多方面说明,做出多因素的综合研究;主张现代区位理论的非经济因素研究,不仅包括研究企业决策人对区位选择的行为,而且包括研究职工个人动机与企业目标的协调问题,从企业与社会关系来看待区位选择问题;强调区位理论研究要与应用经济学和区域规划学相结合。因“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在期望值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上,用心理学的方法指出人在做决策时理性的有限性,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前景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敏感。因此,人们的决策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这对于人们的区位选择行为也是适用的。

总体上讲,现代区位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①研究对象广泛,将整个区位的生产、交换、流通、市场等问题融为一体,重视区域的总体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区位理论成为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理论组成部分,政府直接领导区位理论的研究;②区位模型构建的前提条件放宽,既考虑经济因素,又考虑社会、行为等非经济因素,与实践结合紧密;③研究方法由静态空间区位选择转入区域各发展阶段空间经济分析和结构变化的动态研究,广泛利用计算机、自动化制图和遥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④理论特色为宏观的动态平衡区位理论。

鉴于众多的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区位理论著作已经对经典的杜能农业区位理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和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等做了系统的介绍和科学的评价,故不再做详细介绍。这里仅就企业的区位选择进行介绍。

三、企业的区位选择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主体,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由于在经济空间中各区位存在因素差异,因此企业的区位决策就要考虑到各种区位因素。选择什么样的区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区位与企业经营效果

在区位理论中,关于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经营效果的关系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企业区位的选择对企业经营效果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如对它的成本、收益、利润或者创新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它周边环境的利益有什么样的作用,如对于就业岗位、收入水平或者其他企业的交互作用等。提出这些问题的背景是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它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以各种形式相联系。

企业在采购和销售市场上同对方不仅仅是交换货物和服务,也经常交换行情信息,如关于市场状况、技术革新、新产品、市场营销战略等。企业同重要的商业伙伴也许还保持着更紧密的联系。这种紧密联系可以从非正式的协议和具有合同义务的正式协定直到资本的融合(相互持股)。此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关注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如法律规定、税收、社会的和政治的惯例、规范以及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等。它还必须适应自然环境,这涉及利用资源过程中,由于排放有害物而导致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

这些联系中的很大部分是与区位相依存的,因而对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潜在的影响。但是,某种要素对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意义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相应的要素必须对企业的成本或收益有影响作用;二是这些要素在可拥有性、质量或价格上必须在区域间存在差别。只有符合这两个前提条件,对企业才会形成存在条件差别的不同区位。同时,企业在区位选择中也必须考虑到这些条件。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同外部环境最为重要的联系是采购市场和销售市场。在这两个领域要求区域内主要有下列各种要素。

1.投入方面

投入方面包括自然资源(取决于矿藏以及环境状况)、劳动力(根据技能、工会组织程度和工资水平而变化)、货物和服务供应商(取决于企业聚集程度和部门结构)及信息密集度和有关创新信息的畅通程度(同研究机构、相关的信息服务和技术转让交易机构保持联系的可能性)等。

2.产出方面

产出方面包括如下几点。

(1)由于区位不同,市场进入会有重大差别。这既涉及运输成本和市场潜力,又涉及开辟业务的信息和联络。由于市场进入,投入品的可拥有性和价格通常是根据区位而变动的,因此它们构成了区位决策的最重要的基础。与此类似的是信息,主要是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中长期竞争能力具有意义的那些信息。

(2)市场的区域结构取决于货物和服务延伸的范围,也就是说生产者能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满足需求。通常可以把产品区分为地区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进入这些市场的可能性在区域上存在很大差别。通常在一个国家内部,法律制度、政治制度或者行业协会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和变化。但在国际上,这些因素则存在着重大差别。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经济和政治上的稳定、工会组织程度、劳资关系融洽程度、法律体系的构成等,就成为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区位决策的重要区位标准。

(3)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不仅取决于它选择的区位,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在那里选址的企业的影响。通过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要素报酬和收入流进这些地区;通过对投入品(加工品)的需求,为其他企业开辟了市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了这一地区的供给质量。

由于多种原因,区位决策是复杂而又困难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经确定的区位要予以改变,必须付出很大的成本。因此,区位选择可以说是不可逆的。那么,区位规划,即对一个区位的成本和收益状况进行评估,必须建立在企业的经济生命周期基础之上,原则上至少要10~15年。然而,在这个长远规划的视野里,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投入品和产出品的价格、市场机会、新竞争对手的出现等,在长时期内很难估测;供应商、采购商和竞争对手在区域内的分布也会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生产工艺、运输和通信技术会使生产过程中要素的意义和作用发生变化。这些都可能使目前的最佳区位在未来成为次优区位,甚至变成使企业亏损的最差区位。

由此,产生了对于企业的区位规划相互矛盾的要求。一方面,区位决策的长远性和影响范围要求对影响企业区位规划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一旦选择了错误的区位会大大减少新建企业的生存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又难以通过精确的计算找到最佳区位。正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面临一系列可能选择的区位,促使企业的区位选择多采取“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行为方式。

(二)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对于企业区位的选择,潜在的重要因素包括:①可拥有和获取的投入要素通常存在区域差别,这既涉及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又涉及中间投入品(其他企业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以及知识和技术工艺;②在产出方面,市场和采购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因为居民户、企业,也包括政府的委托订货者都集中在某些区域,市场的这种区域差别对那些辐射范围很小的产品而言尤其重要(地区性的产品和服务);③那些既对投入又对产出都会产生影响的因素,这方面的因素相当大的部分是基础结构,它作为公共产品大多数是由国家支配的(交通、通信体系、教育、城市基础设施供应)。此外,聚集优势也产生效应,这种优势是由经济活动的密集性产生的。它既影响到投入方面,又影响到产出方面。区位因素对于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某种区位因素对企业是否具有重要意义,根本上取决于产品的特征以及企业的技术工艺特性。就此而言,那些重要的因素必须通过其数量、质量和价格满足特定的要求。它们可以区分为土地和资源集约、资本集约以及劳动和技能集约的生产过程和经济部门。土地集约的部门除了农业之外,还有批发业、仓储业和运输业;资源集约的部门有矿产业、能源、食品工业、木材加工业和旅游业;资本集约的主要是那些自动化生产过程的部门(如汽车工业)或过程生产部门(如造纸业、化学工业)。对于劳动要素来说,存在着技能的差别,这是由于在近些年来,国际分工的变化和新工业国家在标准化生产方面的推进引起的。据此,人们把技能要求较低的劳动集约的生产过程和经济活动与技能要求较高的劳动集约的生产过程和经济活动区分开来。前者属于只需要劳动力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会并掌握技能的活动,如服装加工业、皮革制造业或电器组装业;后者要求较高的劳动技能,如机器制造业、一部分电子工业、工具制造业以及生产服务业。近年来,技术进步(创新)要素的意义日益增大,这尤其表现在那些技术的可能性还未全部挖掘出来的成熟的经济部门,如化学、生物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同样也包括机器制造、电子技术和工具制造业。这些部门大多数以相对高的研究开发活动为标志,因此人们也称之为技术集约部门。

其次,一个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取决于区域化程度以及它的流动性程度。区域化程度涉及经济活动与设施资源在区位的集中或分散。集中于区位的,既有那些高等机构枢纽,如大学和研究中心、机场等,又有高技能的劳动力或稀有的矿产资源等。流动性涉及货物或生产要素运输的可能性和成本。不可流动的有土地房产、基础设施或者企业的设备等。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聚集要素也归入不可流动的要素。流动性较差的尤其是那些体积大、笨重和易磨损的货物(运输成本高)以及建立在人际联系上的服务。由于家庭和社会联系的原因,劳动力超过较长距离的流动也是较少的。如果有关的基础设施网是给定的,那么信息、容易运输的货物、某些能源等,都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特别是较高的集中与非流动性或较少流动性的组合,对于区位都具有高度重要性。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一个因素在生产功能中的相对分量以及所要求的质量,只在少数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关系只是在技术工艺变化很小的情况下,才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活动都有变化的可能。或者在既定技术工艺条件下通过替代过程改变相关要素投入;或者引入新的技术工艺,这些新技术工艺或者能节约劳动、资本,或者能节约资源。

(三)企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理

正因为由区位决策的长远性和不确定性产生了企业的区位规划存在相互矛盾的要求,给企业区位的选择带来极大困难。那么,企业应该依据什么原理来选择区位呢? 根据企业所属的产业类型及其对要素投入的要求来选择区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按照产业所面临的竞争和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将产业分为三类部门,即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产业部门的特征及其区位特征表现如下。

(1)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是含有高水平的技术,需要大量投资于研究与开发活动,产品的更新速度很快,更多处于创新期和增长期,有少量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如电子产业、制药业、飞机工业等。这类产业部门的地域分布最为集中,主要位于大城市或科研机构密集的地区。

(2)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是严重依赖原材料,大部分产品处于成熟期,没有很多新产品开发,但原有产品的性能不断改善,如炼油和石化工业、冶金工业、造纸业等。这类产业部门地域分布相对分散,主要位于原材料产地和重要枢纽地区,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原材料的依赖性呈递减趋势。

(3)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产品主要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很少有创新产品。这类产业主要是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如食品行业、纺织业等,对交通、通信和服务没有较高要求,其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