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组织理论与流通产业

产业组织理论与流通产业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产业和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流通是最重要和基本的研究之一。在产业组织理论中, “产业” 是指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 “企业集合”。对产业组织的系统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流通产业组织是产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张声书认为, 流通产业指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经济群体或部门, 它是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张绪吕认为, 中国的流通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

一、 产业组织理论

从产业和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流通是最重要和基本的研究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文献中, “产业” 一词是指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部门和行业。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 “产业” 是指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 “企业集合”。 一般认为, 产业是一个居于微观经济(企业) 和宏观经济 (国民经济) 之间的一个 “集合概念”, 是同一属性企业的集合, 也是根据某一标准对国民经济进行划分的一部分。

对产业组织的系统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近一个世纪以来, 对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主要包括:A.Berle和G.G.Means于1932年出版的 《现代股份公司与私有制》。 该书首次提出了经济集中于企业制度演变的关系的理论, 推动了用经济学理论来理解企业制度的研究, 这是对作为产业组织研究的基础理论所进行的早期系统论述。1933年, 哈佛大学的张伯伦的 《垄断竞争理论》 和剑桥大学的琼·罗宾逊的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相继出版。 这两部著作对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 并试图说明由于垄断因素的存在而导致企业行为发生变异, 并由此影响了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从而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非垄断即竞争的研究框架。

1940年, 克拉克及后来的贝思和施蒂格勒等人提出的 “有效竞争” 理论, 以及以后贝思等人提出的市场占有率、 市场集中度等理论, 则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59年, 贝思的《产业组织》 一书出版, 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 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 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 贝思提出了著名的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分析框架。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 芝加哥大学的施蒂格勒、 波斯纳、 德姆塞茨、 梅吉等学者对当时被奉为正统的结构主义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评, 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地。1968年, 施蒂格勒的 《产业组织》 一书出版, 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的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 而不是像结构主义支持者那样只重视是否阻碍了竞争。

20世纪70年代, 产业组织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法国经济学家泰勒尔称之为 “第二次高潮”。 在这一时期, 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等新理论的引入,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分析基础、 分析手段和研究重点等均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大大地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鲍莫尔在1982年提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 特定的市场结构并不一定会导致特定的市场绩效, 因为在可竞争市场上, 新企业和产业内的原有企业都面对着相同的成本函数, 企业退出市场时也不存在沉淀成本, 即不存在竞争者进入和退出的障碍。 这样, 即使某一产业内只有一家垄断企业,也就是处于完全垄断市场结构状态, 竞争者进入市场的潜在威胁也会迫使现有企业降低成本、 制定可维持性的价格, 而不存在垄断利润。 市场的可竞争性会自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绩效, 推翻了垄断性市场结构会引起垄断性市场行为并产生垄断利润的理论假定。

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与过去的产业组织理论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有学者将这种变化了的产业组织理论称为 “新产业组织理论”, 以区别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 二是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的、 静态的研究框架, 建立了双向的、 动态的研究框架; 三是博弈论的引入极大丰富了市场行为的分析, 定量分析在理论研究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二、 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组织是产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流通产业组织, 首先要研究流通产业的内涵。 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对商品流通的定义是: “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 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 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其中, 马克思严格区分了 “商品流通” 与 “直接的产品交换”。 他强调, 商品流通是一系列无休止的社会性交换活动, 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 而 “直接的产品交换” 则是一种偶然的个别交换行为, 不是商品流通。 在社会分工与交换相互促进的动态循环上升运动中, 交换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流通业也以商业为基点, 经过种种行业内分工的深化和扩展, 在传统的商业之外衍生出了许多新型的流通产业类型。 这些新型的流通产业类型在交换职能独立的基础上使流通过程中的商流、 物流、 信息流职能也独立化, 开创了许多专门的流通产业形式, 形成了有机的流通产业体系。

流通产业的概念目前尚未统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标准, 中国学术界对流通产业的描述也存在着分歧。 在国外, 流通产业通常被解释为主要与商品流通直接有关的产业。 例如, 韩国在1980年通过的 《流通产业现代化促进法》 中规定: “本法中所说的流通产业, 系指从事农水产品及工业品的批发、 零售、 运输、 保管、 包装及与此关联的情报、 服务等行业而言。”

在中国, “流通产业” 是近几年才开始使用的经济概念, 学者们对其界定既有共同点, 也存在分歧。 例如, 张声书认为, 流通产业指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经济群体或部门, 它是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 郭冬乐等认为, 所谓流通产业, 是指与商品流通和商业直接相关联, 或为商品流通和商业提供必要条件的各种投资领域 (产业) 的总称。 主要包括农产品、 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等商品的购销体系、 商业设施、 仓储业、 运输业、 包装装卸、 流通加工、流通技术开发及与此相关的信息产业、 服务业等。 林文益认为, 流通产业是指整个流通领域里所包含的产业部门, 主要有商业、 仓储业、 邮电通信业、 金融业、 保险业等。 张绪吕认为, 中国的流通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 它包括: 流通加工业、 流通配送业、 流通信息业、 流通仓储业、 流通科技业以及相关的行业。 夏春玉认为, 流通产业相当于按照中国产业划分方法的第三产业第一层次的 “交通运输业、 对外贸易业、 物质供销业和仓储业” 或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的 “批发与零售商业及运输业与仓储业”。

国家计委经贸流通司在 《加入WTO对我国商品流通业的影响与对策》 一文中, 关于如何界定商品流通业的问题的解释是: 从商品流通过程来看, 不仅包括农产品流通, 也包括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流通, 同时, 按照国内统计惯例, 还应包括餐饮业; 从地域看, 不仅包括城市流通, 也包括农村流通; 从贸易方式看, 不仅包括国内流通业, 也包括对外贸易; 从涉及的部门看, 主要包括内贸部门、 外贸部门、 供销部门、 交通运输部门、 仓储部门等。

三、 流通产业组织

通常情况, 流通产业组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流通主体,二是流通产业内的企业关系架构。 流通主体即商品流通业者, 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经营事业的自然人和法人。 现阶段中国的流通主体主要包括商业企业、 物资企业、 供销合作企业、 外贸企业、 市场中介组织等; 流通主体的运行以流通客体的运行为内容, 充当客体的监护人和市场运动的推动者。

流通主体以销售效益为中心, 通过收购、 储存、 加工、 运作分类、 包装、 定价、 销售、 售后服务等经营活动,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实现了其满足消费需求的社会效应。 流通主体是市场主体之一, 市场的发育、 发展和演进均须以流通主体的形成和有效运转为核心, 要使流通主体能有效地自我扩张、 收缩及自负盈亏。

流通产业组织的第二个层向是指流通产业内的企业关系架构。在流通产业内部, 这种企业间的关系架构主要包括交易关系、 资源占用关系和行为关系等。 上述各种关系可以通过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表现出来。 市场结构通常规定了构成市场的卖方 (企业) 之间、 买方之间以及卖方和买方集体之间等诸多关系的因素及特征。 市场结构是决定流通产业组织的竞争性质的基本因素, 反映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集中、 企业兼并、 产品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等。 市场行为是指流通主体在市场上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性行为, 包括价格战略、 产品战略、压制竞争对手战略等。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 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流通产业在价格、 产量、 费用、 利润、 产品质量、品种、 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

就流通产业而言, 评价市场绩效的好坏, 主要应考虑如下问题: 流通产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何; 流通领域的市场供求是否能够保持均衡; 流通产业的企业规模结构是否合理; 流通产业的技术水平是否不断提高; 流通产业的运行与发展是否有助于社会公平, 如充分就业、 收入公平分配、 产品价格稳定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