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理论分析

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理论分析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流通领域中存在着大量分散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及其问题,为了提高它们的生存、发展能力,人们提出的对策之一是提高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就是提高流通产业中这种影响力与控制力的强度。企业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能力体系,它由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各种资源要素的能力构成。

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理论分析

一、从新视角把握流通产业组织化的内涵

针对流通领域中存在着大量分散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及其问题,为了提高它们的生存、发展能力,人们提出的对策之一是提高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诚然,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流通资源分散和利用效率低下及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等导致经营秩序混乱、中小型流通企业生存发展能力低,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来整合流通领域的资源,提高流通效率。但是,把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概念界定为通过某种形式将分散的、小规模流通企业纳入某一组织框架之中是不全面的;而且由于地方政府利益的存在及地区间经济关系没理顺,这种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概念界定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我们认为,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应表述为:合理配置流通产业资源、提高流通产业整体效率、推进流通主体朝社会发展需要方向有序运行的影响力与控制力的强弱。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就是提高流通产业中这种影响力与控制力的强度。将流通产业组织化定义为影响力与控制力,是因为:①流通企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转换器,受生产与消费的制约。流通产业的组织形式既要适应于现代工业、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急剧变化的消费需要,因而不可一味追求流通产业的集中度。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流通领域存在着大量独立的中小型企业,流通产业同样有合理的效率。②产业组织结构的选择,取决于该组织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况且,在今天的产业组织结构体系中,除了市场、企业两种组织安排方式外,还存在着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准市场组织。孙天琦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总结了市场、准市场组织、企业三种产业组织存在的价值如下表:

企业、市场和企业间准市场共生组织的比较

img7

从以上三种产业组织制度安排的价值比较来看,选择何种产业组织方式,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企业发展要求来决定,不能事先人为的决定某种组织形式,将现有企业往里面装。③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现有的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是在经历市场经济漫长发展过程的结果,有一个功能耦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结构系统作为其支持体系,这种支持体系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平衡、调节着“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力度及结合方式。

由于我们将流通产业组织化定义为影响流通资源配置、流通效率、有序运行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强度。基于这一思想,我们认为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现实选择是:第一,培育、发展流通的产业的核心能力,建立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第二,依托这种核心能力组织,通过某种形式的准市场纽带来增强并扩散核心能力的影响与控制力;第三,通过增强、扩散流通产业核心能力的影响力与控制力,逐步建立一个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实现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本质要求。

二、培养流通企业核心能力,建立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

流通产业的特性要求在流通领域存在大量独立、分散的中小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具有足够强度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所构成的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大量独立、分散的中小企业在有限理性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条件下选择其行为,则可能性是出现流通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交易成本高、交易秩序混乱的结果。由于市场与企业两极组织的局限性,需要寻找一种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来调整流通企业行为。如果某个企业的行为超越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状态恢复到受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允许的行为状态,需要付出巨大的恢复成本。这种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是产业内部互动式的影响力与控制力。

为了在流通领域中构建一个有效且不断壮大其影响力与控制力的行为约束边界,必须依靠数量众多、内涵广泛、分散于有关流通企业之中的核心能力。这里因为某些流通企业的核心能力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一方面可以作为中小企业行为取向的参照物,从而形成诱导中小企业行为取向的基础;另一方面,核心能力对分散的流通资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带动分散的流通资源在交易成本影响下趋向于或依附于某一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形成一种组合力量来带动交易行为。

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定义多种多样。一般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应,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内在能力资源。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能力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研究和开发能力、技术转化能力与保护能力、应变能力、效用扩散能力等。同时,为了适应变化着的社会与经济活动,核心能力包含着协调整合能力、学习能力、重构能力的动态性内涵。

有关企业为了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要对企业现有的能力体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通过能力重组进行合理强化,并在运用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实现核心能力的优化与提高。①对企业现有的能力体系进行科学的分析、诊断。企业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能力体系,它由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各种资源要素的能力构成。在一个封闭的企业内,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环节、要素的能力有强有弱。从能力的性质来看,企业有的能力仅具有相对优势、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有的能力具有持久优势、不易被其他企业所模仿。企业根据经济活动环境的变化和资源规模状况,筛选出能力强、具有持久优势、不易被模仿的经济活动环节或资源的能力作为构建其核心能力的平台。②对被筛选出的核心能力进行重组、强化。当企业确立某些经济活动环节或资源要素的能力作为核心能力时,首先,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重组,使企业集中投入到核心能力的建设之中,壮大、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其次,对企业外部资源进行重组,将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辅助、配套环节科学地转移到外部关联企业中,形成核心能力——辅助、配套能力良性互动的能力进化体系。③维护与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企业的核心能力受到内部与外部多方面的冲击,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维护、完善、提升。第一,企业内部建立起能力监察体系。包括能力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核心能力与辅助、配套能力的结合机制、影响能力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趋势及相应的组织机构;第二,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使企业内部、企业与关联企业间、企业与社会间进行广泛、多层次的信息沟通,一方面形成一个有利于企业维护核心能力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另一方面能敏感地获知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因素的变化;第三,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提升核心能力的原动力。通过有关企业对核心能力的管理与运用,在流通领域的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形成相应的影响能力与控制能力的关键点,进而在产业政策与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将核心能力的外溢效用组成一个能力影响网络,借此逐步形成流通产业的行为约束边界。

三、编织强有力的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纽带

通过某些流通企业核心能力的作用形成的能力影响网络,只是为建立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提供了一个基础性平台,它只是影响中小型流通企业行为的外在力量,其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中小企业的行为超越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后的交易成本增加额和恢复成本的多少。为了从内部推动中小型流通企业接受行为约束边界的作用,还必须考虑中小型流通企业的利益实现问题。理想的目标是通过准市场组织将中小企业的价值创造性活动和价值实现活动纳入拥有核心能力的大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和价值实现活动之中。价值链理论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利益联结提供了指导思路。

企业价值链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通过价值链管理将组织成本高于交易成本的价值创造环节转移到相关企业,使自己的价值创造活动更进一步优化,以便提高企业绩效;第二,通过价值链管理,将有关中小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纳入某一价值链中,使中小企业在某一价值创造活动环节获得专业化分工效率、实现局部活动的规模化,同时建立起与大企业协同的价值实现机制。

企业价值链活动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因而价值链活动一般是由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发动起来的。作为价值链活动的发起企业,一般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价值链管理:①建立价值创造的模块。任何企业的经济活动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价值创造活动,企业的每一个经济活动环节都存在着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相互替代的可能性,这为企业将其经济活动按照创造价值过程的重要性划分一个个模块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不同企业在不同的价值创造环节上有不同的相对优势,这为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实现业务模块化提供了现实性。②确立价值链活动规则。它由企业模块化设计规则与企业间价值活动联系规则组成。模块化设计规则包括标准化设计规则与非标准化的设计参数,其中标准化设计规则又包括“结构体系”、“接口”、“标准”三部分。企业间价值活动联系规则主要由契约、信息沟通、企业文化等内容组成。③选择价值链活动参与对象。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根据其发展战略、对价值链构成环节的控制力、目标对象的能力与行为可信度等,进行综合研究、判断,从目标对象中选择价值链活动的参与者。

四、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强化流通产业组织化效用

以核心能力为基础构建的流通产业行为约束边界、以利益协调为中心的价值链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建起了流通产业组织化的基本框架。为了使流通产业组织化更有效地达到目的,必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商业生态系统,以加强、优化这一基本框架的能力与作用。

在今天的经济活动中,企业面临着全方位的竞争;企业为了迎接这种竞争,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同其他相关企业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商业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其有机体成员包括供应商、生产者、竞争者、其他风险承担者、消费者,“他们共同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注意将自己与未来的方向结合起来”;商业生态系统“可以使全体成员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定位投资,发挥相互支持的作用”。

穆尔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拓商业生态系统。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寻找有特殊生存能力的新的商业系统的基本范式;需要解决的关键是价值,即有获得收益的希望、顾客与供应商对各种益处有所期望,才能刺激人们投入热情、资源,创造新的商业生态系统。第二阶段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扩展。利用第一阶段成功范式的效应,“抓住有利的供应的关键元素及相关产品与服务,使他们支持你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观念”,获得更多的信赖与替代。在第二阶段的关键是利用令人满意的潜在联盟,组成核心团体,通过这个团体影响其他有机体成员加入到这个商业生态系统中,扩大对商业质量与商业规模经济的影响。第三阶段是对商业生态系统的领导。某个企业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机会中,走上自己在商业系统中适当的位置,成为系统中最佳角色;并通过自己对系统的贡献,使系统朝稳定的方向进化。第三阶段的关键是通过对系统的贡献所建立的权威。这种权威源于企业对系统的贡献以及这种贡献给其他有机体成员带来的利益实现机会、企业对系统内部规则的影响力。第四阶段是商业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或死亡。在这一个阶段,成熟的商业生态系统必须赢得反衰退斗争的胜利。其关键是持续的性能改进。

根据流通企业现有资源状况、能力状况和发展战略,建立起一系列的商业生态系统;每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在空间上又是另一个更大商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流通业务层次的商业生态系统相互渗透,构成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功能上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商业生态系统结构。

五、结论

在目前经济、社会条件下,通过核心能力管理与价值链管理建立起流通产业组织化的基本框架,通过建立商业生态系统来增强、提高这一框架的能力与作用,达到提高流通产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高整个流通产业效率、协调流通产业运行方面目的,即实现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的目的,需要集中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企业间的利益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独立的企业有独立的利益目标,影响利益目标实现的因素众多,需要企业与社会共同来处理这两类不同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通过利益增长来协调流通企业的合作意愿与行为方向。一句话,利益问题是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前提。

2.对流通产业运行的影响力与控制力问题。它是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关键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流通产业运行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主要取决于流通企业自身的能力。但在现实中,流通企业的能力受到众多非市场因素的制约。因此,政府在制订流通产业政策时,应针对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流通企业,扶持其增强对流通产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

3.流通企业间的联系方式问题。不同能力的流通企业在具体经营流动中的位置角色不同,根据其能力大小加入到某一能级结构的组织形态中。在市场组织、准市场组织、企业组织三种形态中,根据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的替代性关系,灵活加以选择,以提高流通产业的整体效率。

4.保障机制问题。流通企业之间的能力组合、行为协调,必须依赖于健全的保障机制。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一保障机制的主体是制度与信用。制度包括流通产业的外生制度与内生制度两部分。从流通产业外生制度而言,在目前重点抓两项基础性工作:第一,国际商业规则的传播与普及,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第二,国内商业规则的整合,调整那些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商业规则,强化对有效商业规则的组织监察力度。就流通产业的内生制度而言,对流通产业中现有的商业习惯与惯例、商业文化等在宏观指导下进行调整,并动员有关流通企业参与推动流通产业内生制度变革的工作,以逐步形成企业主导内生制度发展的商业运作体系。信用是企业间建立广泛经济联系的重要保障机制,缺乏信用的交易行为其交易成本比有信用保证的交易成本要高得多。当前,不少企业存在不讲信用问题较严重,要扭转这种现象,除了加强宏观管理外,要尽量加大处罚力度,不仅使不讲信用的行为无利可图,而且要让严重不讲信用的组织和个人丧失相应的从业资格,对其长远利益进行惩罚。

参考文献

[1]孙天琦.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的发展与产业组织结构的演进[J].武汉:经济评论,2001(04)

[2]鲁开垠,等.核心竞争力[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3]赵怀周,等.核心能力观的动态性内涵解析[J].北京:经济管理,2001(10).

[4]杜鸣欣,等.虚拟经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5][美]C.Y.鲍温德等.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美]詹姆斯·弗·穆尔.竞争的衰亡[M].梁骏,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原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5期,获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安财杯”新世纪流通理论与创新征文二等奖(2002.9);合作者彭金荣博士,现为浙江财经学院教授、工商管理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