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计委驻北京联络处成立始末

宁夏计委驻北京联络处成立始末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计委驻北京联络处成立始末林智源一1990年1月,原国家计委成立了第二咨询组,自治区领导责成我负责与“宁夏咨询组”的联系协调工作。不论是“宁夏咨询组”还是“驻京联络处”的工作都是宁夏驻北京办事处的正事、要事、大事。经自治区党委批准,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兼任自治区计委副主任,参与联络处的领导工作。

宁夏计委驻北京联络处成立始末

林智源

1990年1月,原国家计委成立了第二咨询组(以下简称“宁夏咨询组”),自治区领导责成我负责与“宁夏咨询组”的联系协调工作。早在1984年3月,原国家计委地区局局长高纯德同志代表国家计委召开的各省(区、市)驻京办事处主任座谈会上就确定了国家计委与各省(区、市)驻京办事处工作关系的三点建议:一是关于互通信息。国家计委召开的向各部门布置有关计划工作方面的会议,需要省(区、市)知道的,可通知办事处的同志参加,但参加的人要符合规定的条件。请办事处的同志向各省(区、市)计委通报些有关计划工作方面的信息,帮助国家计委了解省(区、市)的情况。二是关于加强联系。只要省(区、市)计委委托办事处办的事,国家计委一定支持,热情接待,这样可以节省人力,节省时间,今后省(区、市)计委来国家计委请示汇报工作,争取办事处同志参加。这样可以沟通情况,有些事也可以继续办下去。三是关于经济技术协作。兄弟省(区、市)之间的经济协作,如果需要国家计委帮助搭桥的,可以帮忙。

1991年1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成立宁夏计委驻北京联络处,我参与了创建和起始三年的工作。

不论是“宁夏咨询组”还是“驻京联络处”的工作都是宁夏驻北京办事处的正事、要事、大事。这也与1978年11月国务院决定恢复各省(区、市)驻北京办事处文件指出的“恢复后的各省(区、市)驻京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做好与中央各部门的业务联系工作”的精神相符。

现仅就手头资料,对10余年前的往事略作简要回顾。

1989年9月18日,原国家计委副主任范慕韩同志给国家计委副主任房维中同志写了一封信,谈到原经委退下来的司局级干部,大多数同志身体还好,政治业务素质较强,有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经验,并有熟悉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办事程序的条件,强烈要求在有生之年,为“四化”建设发挥余热,作出自己的贡献。经他与海南、广东、宁夏等省(区)负责同志和有关部门联系,他们都表示热烈欢迎,有的地方准备最近派人来具体落实。房维中同志9月20日批示:“拟可同意。妥否,请子玉同志阅示。”甘子玉同志9月21日圈阅同意。

在范老的主持下,10月下旬写出了《国家计委第二咨询组(宁夏经济发展咨询服务小组)工作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最后定稿中规定的咨询组的主要任务是:

1.在自治区委托下参加“专题”调查研究工作。

2.在自治区委托下参加自治区有关研究活动,提出建议。

3.咨询服务小组应经常地、主动地对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开发提供国内外有关的信息。

4.承办自治区委托与各部门、各地区的联系工作。

5.承办自治区委托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宁夏咨询组”于1990年1月正式开展工作。全组8位老同志都是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经委工业、交通、科技、质量、投资等司局的负责同志,都有高级技术职称。组建三年他们做了许多工作,对宁夏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1.根据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调查了解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宁夏经济发展的调查和建议。主要有:

(1)赞成黄河黑山峡一级开发的调查报告和建议;(2)抓紧争取重大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挖掘有工农业生产潜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报告和建议;(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地方企业、轻工业、第三产业和庭院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广开就业门路,使群众尽快得到较多经济实惠的报告和建议;(4)发挥农业、能源两大优势,对工农业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以增值,利用充足的电力发展高能耗产品,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缓和运输压力的调查报告和建议;(5)关于解决铁路、公路、空运和水运的报告和建议;(6)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质量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引进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报告和建议;等等。这些报告和建议共4万字左右,有的在计委内刊上发表,有的转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受到了国家计委领导和自治区的重视。

2.具体协助宁夏提出的主要建议项目在五年规划中落实,并按基建程序,积极推动其进展。

经过实地考察,宁夏咨询组认为宁夏所提的重大建设项目,对宁夏近期和远期的经济发展甚至对西北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其中多数项目经过论证,有的日趋成熟,有的已经落实或正在实施。

3.提供了若干有关信息。把了解到的有关经济、科技信息和动态情况及时提供给自治区计委和有关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共提供300条左右。还做了一些牵线搭桥工作。

4.协助解决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为宁夏炼油厂解决了5000万元债券;争取国家多分配了4万吨议价化肥;炼油厂起动用油;城市供水、供热;培训中心拨款;等等。

由于情况变化,1993年1月19日,根据自治区与原国家计委副主任范慕韩同志商定的意见,“宁夏咨询组”停止了小组活动,单项项目由宁夏项目部门或项目单位商有关分管同志继续完成。

“宁夏咨询组”成员有:

组 长:任民(原国家经委重工业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郭景辉(原国家经委政工办副主任,正局级,高级经济师)

成 员:李子庆(原国家经委交通局副局长,副研究员)

    郭廷杰(原国家经委科技局攻关处,高级工程师)

    钱康成(原国家经委质量局处长,高级工程师)

    何春芳(原国家计委交通局副局长,总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唐 伦(原国家计委投资局,副局级,高级工程师)

    石 峰(原国家经委科技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宁夏咨询组”存在三年,组内成员数度组团或单项专题赴宁考察调研,不辞辛苦,深入工厂、农村,取得第一手资料,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发起人范慕韩同志已于数年前辞世,组内大多数成员仍然健在,各自在家中颐养天年,对20世纪90年代初参与“宁夏咨询组”的往事仍历历在目,极为怀念。

随着自治区计委在北京工作任务的增多,为加强在北京的工作,1991年1月,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成立了自治区计委驻北京联络处,联络处隶属于自治区计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实行双重领导,以计委为主。经自治区党委批准,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兼任自治区计委副主任,参与联络处的领导工作。计委采用轮换办法派处级干部担任联络处主任,计委各处室和驻京办事处选配干部协助工作。

联络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经常到国家计委、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物资部、能源部等中央有关部委联系汇报,催办宁夏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的有关问题。

2.及时了解,反馈国家各方面的经济信息。

3.联络国家计委咨询二组(宁夏咨询组),并与各厅局各地市县在京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反映问题。

4.参加一些在京召开的有关会议。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联络处成立后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1991~1993年期间,在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工程的立项、计划、资金、原料和技术等方面分别得到国家计委和有关部委的重视和支持,解决了宁夏经济建设中一些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特别是1992年和1993年,在加速实施宁夏的开放战略中,工作的重点放在主攻改变宁夏经济面貌的重大项目上,自治区有关领导同志亲自参与,带领有关部门、项目单位的同志跑部委、找领导。开工建设的大中型项目大都落实。如:

国家计委《关于宁夏化工厂扩建工程引进国外二手合成氨设备问题的再次复函》,同意从加拿大引进凯洛格年产30万吨合成氨二手设备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关于〈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中区马五气藏基本探明储量报告〉审查结果批复》:国家拟分两期开发,每期的开发量为15亿立方米。我们多方面进行工作,要求列入一期供气地区,为宁夏化工厂扩建工程引进的二手合成氨设备早日上马创造条件。

国家计委《关于〈宁夏大坝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大坝电厂进行二期扩建,建设规模为60万千瓦、安装2台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扩建工程还包括以330千伏电压接入西北主电网的大坝电厂至固原330千伏线路260公里及安装2台15万千伏安变压器的固原变电站。二期扩建工程总投资为11.7亿元,由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和宁夏各承担50%。扩建工程于1993年动工,计划2台机组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投产发电。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对〈新建银川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意见函》报国家计委。民航局的意见:1.建议机场名称为银川河东机场;2.新建银川民用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D,航站区按满足2005年旅客吞吐量44万人,高峰小时440人设计;3.预可行研究报告中提出的跑道方位、飞行程序和导航站设置方案,防洪措施、供电、供水方案等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一步论证优化;4.新建银川民用机场总投资匡算为2.92亿元,国家承担投资1.46亿元,由地方包干建设,1993年开工建设;

轻工业部《关于对〈宁夏制浆造纸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报国家计委。轻工部的意见:同意建设规模为年产文化用纸1.8万吨,其中高中档书写纸1.44万吨、胶印书刊纸0.36万吨。项目总投资为1.6787亿元,国家安排银行贷款0.5亿元,其余由宁夏筹措解决。国家计委已批复同意。

青铜峡铝厂三期扩建工程,年产电解铝由8.5万吨扩增至18.5万吨,总投资11.5亿元,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报告国家计委,并列入1993年国家计划。

蓄水110亿立方米、装机192万千瓦的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又经过了几年的艰苦工作,也有了进展。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领导同意大柳树一级开发方案。

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在甘青宁三省区主要领导的亲自参与下,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同志于1992年10月召开了座谈会,11月三省区向国家计委汇报了起步设想,国家计委同意由三省区拿出一个起步报告再予批复。

由于在北京的前期工作抓得较紧,灵武煤田也列入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宝中铁路、灵武铁路的建设和包兰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工程等亦进展顺利。同时,一批农业、工业、财贸、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小型项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虽是杯水车薪,也解燃眉之急。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发挥了群体开展工作的优势,特别是在一些主要项目上,自治区领导亲自出马,采用“将对将”的工作方法,极大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委领导利用国家计委召开的各种会议,对口请求解决问题,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各业务厅局公司、项目单位在北京更有与对口部门地利、人和以及人际关系熟的有利条件,从而也加快了工作进展。

通过三年工作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1.联络处的成立是一项改革措施。

过去,我们宁夏在国家计委和各部委是比较有名的“不跑不叫,不给不要,不请不到”的省区,联络处成立以来,许多同志就不这样看了,国家计委有的司局同志就问我们:“现在怎么有这么多人替你们说话?你们怎么信息这么灵?跑得这么勤?”宁夏咨询组的同志说:“自治区计委在北京有人和无人大不一样。”由此引发,我们认为变静为动、变“坐等”为“跑催”、“请进区内,走出区外,沉入基层”可能是一个成功的做法。

“请进区内”,就是邀请国家计委和各有关部委、司局领导赴区内考察指导工作,重要项目争取国家计委和各有关部委、司局、专家组织联合工作组赴区内实地考察,作为决策的依据。同时邀请兄弟省(区、市)经济协作代表团赴区内考察商谈经贸合作事宜,这对双方的经济发展亦将起到互促互惠互利的作用。

“走出区外”,就是成立联络处并充分利用宁夏各驻外机构对驻在地情况熟悉的条件,充分发挥驻外机构为宁夏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功能,为宁夏的经济发展做更多实效性的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派出自治区各厅局、公司、企业赴兄弟省区经协代表团组,学习取经,洽谈经贸合作,借鉴、移植好经验,从而加快宁夏的经济发展。

“沉入基层”,就是深入企业、项目单位,调查研究,了解实情,摸清问题,制定对策,做到“知上知下”“知己知彼”“胸中有数”,从而在工作中问不倒、难不倒、吓不倒。

2.联络处的工作要群体配合,协同作战。

联络处本身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上靠自治区领导,横靠厅局、公司,下靠企业、项目单位,发挥群体配合的优势,抓住重点,一抓到底,打攻坚战、歼灭战,才能做好工作,拿下重项目、大项目,这可能是联络处工作的又一成功做法。1991年,我们与国家各部委局、公司院所、外国机构共49个单位建立了工作关系,自治区有28个厅局公司、6个市县、10多个大企业主动派人来京联系,我们共同分析情况,共商大计,协调措施,联合行动。特别是厅局公司的同志,他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许多项目能较快拿下来。联络处的工作做到“上有头”“下有腿”,成龙配套,工作才能越做越细、越做越深、越做越活。在北京,联络处、驻京办各有所长,各司其职,统一协调,密切配合,融于一体。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定,政府驻京办的主要领导要当好龙头,抓好工作,使工作落到实处。

3.一个立项、一块资金、一吨原料、一项技术的来之不易。

一个立项、一块资金、一吨原料、一项技术都是付出时间和代价才能拿到手。有的成果,是经过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成效。我们的要求和国家的现实、我们的可行性和国家的可行性往往是有差距的,有时差距还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关键就在项目的理由、条件和我们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许多重要项目,自治区领导亲自出马,出主意,教办法,选准突破口,带领联络处和有关厅局公司同志找主任、找部长、找部委有关司局领导,尽快打开了局面。每一项成果,都是从领导到具体工作同志辛勤努力的结晶,也是群体奋斗的结果。

4.联络处是一个培养锻炼干部的好场所。

联络处工作涉及的是宁夏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项目,主要与国家计委的各部门联系请示汇报,联络处的工作范围广、联系面大、接触上层多。在联络处工作的同志深感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开阔了眼界,熟悉了上情,摸清了渠道,提高了业务水平,对今后工作更有数有底,更有信心了。

联络处既有全年工作安排又有明确具体的任期目标责任制,每个任期既有对全局工作的要求又有任期的侧重点,目标明确,责任清楚,便于检查考核。自治区计委建立了每个任期阶段汇报和期终总结汇报制度,每个任期的实绩将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联络处注意了加强自身建设,建立了必要的制度,坚持写日志大事记,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交待。

5.联络处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驻京办工作职能的转变和深化,推动了驻京办的工作。

“宁夏咨询组”和联络处的工作,使驻京办的工作进一步围绕着开发、发展宁夏经济转变职能,变配合为主导,变协助为参与,开始探索如何用改革的办法办好驻京办,把驻京办的特性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此外,驻京办的后勤服务部门亦围绕经济工作职能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如大坝电厂二期工程——电力和送出部分——可行性研究审查会、宁钢生产方向论证会、灵武矿区设计审查会都是在驻京办招待所召开的。

我离开工作岗位已经10余年了。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度、广度日新月异,犹如万马奔腾,一日千里。10余年前的工作方法和感受体会,已不一定适应现在的形势和情况,但我们走过来的路,将永远留在历史之中。令人欣喜的是,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驻北京联络处的工作在继续,而联络处创始三年的各任主任和工作人员现在大都是自治区发改委和有些厅局的主要领导或处室的主要领导,他们仍在为宁夏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勤奋地工作着。我祝愿10余年前共事的老友,岁岁年年青春永驻,在事业上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2006年6月于北京)

作者简介:

img61

林智源,男,汉族,1931年生,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

1950年至1952年在北京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经济学系就读,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毕业后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地方工业局、中央地方工业部、轻工业部工作。1958年调宁夏,曾在银川糖厂及自治区轻工业局、工业厅、经济委员会、工交办公室和自治区党委工交政治部工作,担任科长、秘书、处长等职。1979年调宁夏驻京办事处,曾任副主任、主任兼宁夏计委副主任、全国各省(区、市)驻京联合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全国经济信息网络协会理事、全国各省(区、市)驻京办事处信息协会副会长。1994年退休后任全国各省(区、市)驻京办事处信息协会顾问、宁夏计委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国际友谊促进会副会长、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专业学员毕业论文导师、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工作者荣誉证书获得者。主要编著有:《省级政府驻外机构管理》《地方政府驻外机构信息管理与应用》《宁夏驻京办事处志》《北京辅仁大学校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