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关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我认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特别注重发动群众,重视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提出了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胜利,从根本上说,靠的都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

徐小胜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我认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科学把握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党群关系)是指党与群众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党与群众之间联系和连接的方式。任何政党都有党群关系问题,只不过这种关系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特别注重发动群众,重视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提出了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以“两个一切一来一去一变成”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即党章中所说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讲党应该具有的群众观点,这是关系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讲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回答的是党的正确领导意见是从哪里来的。“两个一切”和“一来一去”是目的和手段的辩证关系,统一于党的各项工作当中。

群众路线讲的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它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胜利,从根本上说,靠的都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现在,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还在于我们党能不能继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能不能动员全体中国人民与我们一起奋斗。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听到、看到一些关于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形象描述,有的是党的群众路线发展过程中的正确表述(相对于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有的是针对党脱离群众现象的讽刺、警醒之语,科学地分析这些描述,对于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是蛙水关系。蛙类作为水陆两栖动物,根据所处环境和自己需要来决定待在水里还是陆地——随心所欲。“蛙水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实用主义、机会主义,体现在党群关系上,表现为部分领导干部把自己当成“青蛙”,将自己“需要”与否、对自身“有利”与否视为党群关系亲疏的唯一标准,把群众当成可利用的对象,当需要群众之“水”时就跳到水中,满足了自己的利益需求后又跳上岸。这种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不了解实情、民情、社情,不知群众所想、所思、所盼、所求,也不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自己作秀及捞政绩的工具。

二是油水关系。油难溶于水,遇水则浮在水面,所以,这种党群关系看似在一起,其实二者之间有很厚的隔膜,并没有融洽,更无法彼此理解和相互支持。党的某些领导干部,本应是潜在人民群众的“水”里的“鱼”,却选择做漂在水面的“油花”,高高在上,作风漂浮,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到,“有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众说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些领导干部不愿深入困难艰苦地区,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同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怕给自己添麻烦,工作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这正是“油水”群众观的真实写照。

三是火水关系。如果说在上述“蛙水”和“油水”两种关系中,党群之间或多或少还有些交集,彼此间的矛盾仍有缓和的余地,那么到了“火水”阶段的党群关系,着实达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党群对立、互不相容、矛盾无法调和。“火水关系”的酿成是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如果对“油水关系”、“蛙水关系”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终将走上“水火”对立的穷途末路,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近年来,发生的许多群体性事件就是一些干部罔顾群众利益,与群众关系紧张、对立的写照。

四是舟水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舟水”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实用主义。舟无水寸步难行,水无舟依旧千里。所以,“舟水关系”虽然告诫“舟”必须依靠“水”,强调“水”对“舟”的极端重要性,但“舟”对“水”的作用却不能代表、说明党对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

五是鱼水关系。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第一课,讲的就是党与群众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把这个关系生动准确地比喻为“鱼和水的关系”,他一再说,水是可以没有鱼的,鱼不能没有水,鱼离开水必死。毛泽东提醒党和党员,要把自己看作是不能离开水的鱼。革命胜利后,党的历史方位发生转换,党由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革命党转向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执政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党的八大前后对此非常清醒,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群关系的重要性,并以鱼水关系来比喻党群关系,他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这一思想成为党衡量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标准。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似树断根,从现在来看,同“舟水关系”一样,“鱼水关系”也不能全面体现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六是血肉关系。肉是血液的载体,血给肉带来生命的养分,血肉须臾相互不可分,不可自存。党内描述党群之间密切关系的用语从“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到鱼水关系,再到血肉联系,是不断探索以致完善的。从现在来看,血肉关系应该是描述党同人民群众关系最贴切的用语。在党内,李先念于1941年12月最早使用血肉联系来形容军民关系。刘少奇于951年3月2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党在下面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血肉相连的关系,这是党内最早将血肉联系比喻这党群关系。1989年12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中,明确提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提法。从此,党群之间的密切关系都以血肉联系作为规范用法,约定俗成,在中央文件、中央领导讲话中一直沿用到今天。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种高度紧密、须臾不可分离、生死相依的关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始终保持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任何党员干部不管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特别注重干部基层和群众工作经历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从党的整体上来讲,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但从党员干部个人来讲,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却不是天生、自然而然的,必须在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等涉及干部个人切肤之利、之痛上下工夫。

那么,为什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特别注重干部基层和群众工作经历?

一是基层和群众工作出能力出感情。“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邓小平同志指出:“干部要有深入群众、熟悉专业、积累经验和经受锻炼的过程。”领导干部是一步步成长锻炼起来的,没有谁天生就是领导。要具备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必须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炼和复杂斗争的考验,不经过千锤百炼、艰苦磨炼,没有在关键时刻经受考验,就很难担当大任。实践证明,经历过长期基层磨炼出来的干部不仅具有坚强的意志、品格,而且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和把握也更深刻,社会经验和政治智慧更丰富。有了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就能更真实地了解普通群众的生活状况,更真切地感受群众的所思所想,和群众的感情更深厚,做工作就能更好地抓到要害关键处,更有效地完成党赋予的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二是基层和群众工作识力量促践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牢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内生动力不强烈,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或缺少深入的基层和群众工作实践,没有深刻认识到“水能覆舟”的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没有深刻认识到急难险重任务的完成单靠自己或上级的指示是不能很好完成的。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这充分证明,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的事业才能顺利推进;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党的领导地位才能巩固和加强。试想,如果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仅在温室中成长、在鲜花与掌声中成长,靠党组织的权威和影响力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来完成工作任务,并且被提拔重用了,那么他是不会坚定“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智慧来源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信念,是不会主动而坚定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

三是基层和群众工作验干部转作风。基层和群众工作实践是检验干部能力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干部的作风好不好,能力强不强,素质过不过硬,最好的办法是在实践中检验。评价一个干部,不要看他们怎么说,关键要看他们怎么干。干部是“干”出来的。如果一个干部在艰苦环境中不叫苦、在急难险重任务面临不退缩、在复杂矛盾斗争中不迷失方向、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中经得起诱惑,做到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就说明这个干部是个好干部,能够担当重任。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正确的用人导向,他在我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说,培养选拔任用干部,一定要有正确导向,要注重从基层选拔,从艰苦地区选拔,从经受过重大考验的干部中选拔,真正选出一批合格领导干部;要把有培养潜力的同志放到急难险重的环境中锻炼,让他们去挑担子,去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从而脱颖而出。古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培养选拔任用干部不得不“细思量”。

三、大力宣传学习当下的身边的榜样

榜样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某种道德标准和价值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共同理想追求,具有卓越品质和较高的精神境界,能够对他人产生激励、示范和教化作用的人格范式。榜样是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的产物,体现了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体现了抽象的道德精神与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统一。榜样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背景,是思想上层建筑的先进性在特定的人的身上的集中表现,是思想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变革所表现的超前性、先进性、时代性、理想性在特定的人的身上的反映。榜样离公众的距离越远,越不易得到公众的认同,越削弱学习榜样的原动力。所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要大力学习弘扬老一代榜样的精神,做到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同时,我们还要特别注重宣传学习当下的身边的榜样。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我们党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也都发生了很多变化,需要新的充满时代精神的榜样来引领。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从党员干部方面来看,可能会以各种借口,比如“时代不同了”等等,来有意无意地淡化学习榜样的重要性,降低榜样教育的效果;从广大人民群众来看,则更加肯定、追思过去的时光,感叹“世风党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忆往昔英雄远矣,叹当今乌鸦俱黑”!

我们应当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精心选树、大力宣传学习当下的身边的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

四、加大惩治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力度

加大腐败惩治力度,是党和国家历来一贯坚决的态度,是有效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惩治腐败推到了空前的力度,极大发挥了惩治的震慑作用。全党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集中解决“四风”为目标任务,取得了让群众满意的成效。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不能简单地靠一两次教育活动,也不能时紧时松。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讲话中强调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党内处置力度有想法有意见,广大党员也有一定程度的不理解。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对党内相关规定不了解;原因之二是认为“官官相护”,惩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就不能发展中国。正是因为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所以党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是崇高的,是值得信赖的,具有无可替代的威望。但是当人民群众在此感情惯性和教育引导下相信了“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的时候,在现实中却发现有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书面一套实践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必然会产生极端反感之情,说得再清楚一些,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欺骗、被愚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触犯。约翰·高尔斯华索曾说,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在“零容忍”、“决不姑息”的表态下,在党章中“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的明确规定下,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党的形象的违法违纪行为却在党内仅仅被处以“严重警告”、甚至“警告”,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不明白、不理解,难道“全心全意”、“一切”、“所有”之外还有“例外”?言行不一致的程度越大,则危害程度越深。所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惩处力度不得不“细思量”。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是党对人民群众的“恩赐”。“如果说,人们对过去的领导者还有一种‘打天下、坐天下’的传统观念上的认可,那么现在的领导者则已不可能再靠这些了。”这句话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深思。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我们一定能以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