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播媒介技术

传播媒介技术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播活动与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既是社会运行的需要,也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本节主要讨论媒介技术的概念和内涵、主要的媒介技术及最新进展。媒介技术还表现为支撑信息得以传播的技术手段和知识的总称。传播技术与媒介技术两个概念的所指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大多数场合,常常不做特别的区分。从传播全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来看,媒介技术包括信息表示技术、信息记录技术、信息组织技术、信息传输与服务技术等。

第三节 传播媒介技术

传播活动与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既是社会运行的需要,也是技术发展的产物。传播和媒介发展史也告诉我们,传播活动,特别是传播媒介的重大变革,大多数是由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从甲骨文,到印刷术,到广播电视,再到如今的互联网,媒介技术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节主要讨论媒介技术的概念和内涵、主要的媒介技术及最新进展。

一、媒介技术概述

1.技术概述

什么是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给出不同定义。法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雅克·埃吕尔认为,“技术是合理的、有效活动的总和,是秩序、模式和机制的总和”,“技术是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就特定发展状况来说)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10]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从“技术是人的延伸出发”,认为,“技术是我们身体官能的延伸,无论衣服、住宅或是我们更加熟悉的轮子、马蹬,它们都是我们身体各部分的延伸。为了对付各种环境,需要放大人体的能量,于是就产生了身体的延伸,无论工具或家具,都是这样的延伸。这些人力的放大形式,人被神化的各种表现,我认为就是技术”[11]

而在《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一书中,“技术”则是这样被定义的。“技术”可以指人类发明的产品和人工制品,盒式磁带录像机是一项技术,杀虫剂也是一项技术,也可以表示创造这种产品所需的知识体系,还可以表示技术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技术产品的开发过程。人们常常广义地使用“技术”一词表示包括产品、知识、人员、组织、规章制度和社会结构在内的整个系统,比如,讨论互联网技术时使用的这种广义的含义。[12]

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技术一般指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技术实践所产生或制造的物质工具、设备或人工物;二是指技术知识、规则、秘诀或概念;三是指工程或其他的技术实践,甚至包括与应用技术知识相对应的、应有的特定职业态度、范式与假定;四是指技术是人的创造力的表现,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而在客观规律的无数可能性中所作出的创造性选择,是为着特定目的的实践活动。[13]

可见,技术是依照人们的意志和需求被发现、被发明的,在实际使用中也始终体现着人的目的。我们身边的许多技术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影响并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2.媒介技术的相关概念

媒介技术通常是指媒介设计、媒介制造、媒介应用和管理控制的知识体系和方案,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媒介技术还表现为支撑信息得以传播的技术手段和知识的总称。另外一个与“媒介技术”概念接近的是“传播技术”。传播技术与媒介技术两个概念的所指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大多数场合,常常不做特别的区分。

所谓媒介技术,包含多重含义。一是指在表达、存贮、运载和识读信息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物理工具,比如印刷品、通信器材等;二是指有关媒介和媒介设计制造的知识、规则和概念;三是指不同媒介的选择和组合策略及应用方案;四是指媒介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领域中的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从传播全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来看,媒介技术包括信息表示技术、信息记录技术、信息组织技术、信息传输与服务技术等。

尽管在当代人看来,有些媒介,比如人际交流的语言媒介,不需要复杂的现代技术的支撑,似乎是在谈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一种生物能力,但本质上看来,依然是一种媒介技术和媒介技术的应用。而通过电子广播手段传播语言,则更是人类有意识地运用技术手段的结果。尽管电流和电磁波在自然界一直存在,但是,被人类社会拿来用于信息的传播,则需要相关技术去控制电流和电磁波,并按照人类的意愿和需求传播声音信息。一般情况下,媒介技术的概念用于比较窄的场合,比如将电视、网络称为媒介,而将制造电视机、建造互联网的知识和技能分别称为电视技术、网络技术。

3.媒介技术的发展

如前所述,人类历史上经历过五次媒介的革命:语言的创造,文字的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电话、电报、电视等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以及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每一次的媒介革命都是由媒介技术的革命直接推动的。可以说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创新都会带来新的传播媒介出现,进而影响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社会也直接反作用于媒介形态,技术与社会在互相影响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媒介信息表示与记录技术

通过一定的媒介及其机制,可以使信息从时间或空间的一点向另一点移动和传递,从而实现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但是,这种信息的传递、交换与分享需要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进行,也就是说信息交流的双方是在共享的意义空间中交流符号,而非信息本身。因而,需要将信息符号化,即信息的符号化表示。为满足信息接受者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符号表达方式来表达同一信息内容。最常用的信息表达方式有文字、语言、图形、图像、声音和形体动作等几种。为了保障信息交流的正常和流畅,信息在符号化的过程中必须遵照一定标准。如通过语言交流要符合语法规则,甚至是文化习惯。那么,信息符号化过程中的这些约定和规则、专门知识、专门工具和技巧就是信息表示技术,或者称为信息表达技术。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时也是如此,必须事先对各类信息制定统一的“编码”标准,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交流信息才成为可能。目前国际公认的信息表达技术规范有英文字符信息交换的ASCII码,汉字信息交换的国标码(GB2312),商品信息的条形码,网络数字音乐的MP3编码,以及静态图像压缩技术的JPEG标准和视频压缩技术MPEG标准等。这种按一定的标准去实现信息符号化,我们称之为信息符号表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相应的技术称之为标准化技术。但是,信息的表示必须与有效的记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信息的保存。比如,岩画、结绳等是人类历史早期记录信息的手段。纸的发明使信息记录、存储更加便捷,也使信息快速传播成为可能。随着人类社会信息量的剧增,信息记录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出现了缩微胶卷、磁性介质、光盘等介质。

1.古代信息记录技术

(1)结绳记事。古人通过在绳子上打结记事,要记住一件事便在绳子上打一个结。看到一个结便会想到某件事情,记两件事便会打两个结,依次类推。但当事情太多时,便会产生混淆。因此,这个方法虽然简单却并不可靠。据说波斯王给了他的指挥官们一根打了60个结的绳子,并对他们说:“从你们看见我出征塞西亚人那天起,每天解开绳子上的一个结,到解完最后一个结那天,要是我不回来,就收拾你们的东西,自己开船回去。”可见当时记事的复杂和困难。此外,在石头上刻痕也是古人常用的记事方法,其原理同结绳记事一样,只能起到提醒的作用,不能完全对事情本身作记录。

(2)甲骨文。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早先曾被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板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为甲骨文。最早是由于商周帝王迷信,经常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并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卜内容、预兆结果、验证情况等)刻在甲骨上,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而刻制甲骨文的技术就是一种信息记录技术。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3)竹简木牍。早期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的文字,由于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地传播。加上当时掌握文字的人数量极少,且多属上层社会,其传播范围就非常小。直至竹简出现才使这一情况有所改变。竹简是战国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用毛笔墨书,每片写一行字,写成文的竹简需用绳子或牛皮条将其按顺序编串起来,称为“简牍”。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4)纸草。纸草(papyrus,英文paper一词即源于此),是尼罗河三角洲盛产的一种植物,与芦苇相似。这种植物被切成长度合适的小段,经剖开压平,拼排整齐,连接成片,风干后就成了纸草。记录时,用芦苇秆等作笔,以菜汁和黑烟末制墨,在纸草上写字。但是时间长了纸草会干裂成碎片,所以极难保存下来。所幸的是,极少数用僧侣体写成的纸草文书流传于世,比如目前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一份纸草文书,该草纸文书记载了古埃及人的算术和几何成就,相传是一位名叫阿摩斯的僧人从第十二王朝的一位国王的旧卷子上转录下来的。纸草记事为当代人了解有关古代社会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材料。

2.现代信息记录技术

所谓现代信息记录技术主要指工业化催生的现代造纸、机械式唱碟以及机械式印刷工业、模拟电子记录技术、数字信息存储媒介等技术。

造纸虽然古已有之,但只是在实现工业化之后,才真正使纸张成为大众化的信息记录媒介。而早期唱碟也是用机械方式在特定碟片上加工出特种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凹槽印记,用于记录不同信息,然后用机械式唱机带动长针滑动而产生声音再现等效果。后发展到模拟电子信息记录技术,比如录音磁带、录像磁带、模拟电子唱盘等。

印刷技术最早开始于我国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代毕昇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现代印刷则始于德国的古登堡,他因为成功地发明了由铅、锑、锡三种金属按科学、合理比例熔合铸成的铅活字,并采用机械方式印刷,而功勋卓著。按印版型式,印刷可划分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及孔版印刷四类。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推进了印刷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由文字图形单色处理的桌面出版系统(DTP)演进到彩色图文一并处理的电子彩色出版系统(CEPS)。数字印刷、按需印刷、个性化印刷也逐渐开始盛行。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CTP)的出现更为印刷省去了制版环节。印刷技术是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与交流创造了条件,为大众传播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伴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存储介质诞生了,主要有数据磁带、硬盘、CD、CD-ROM、IC卡等形态。数字磁带类似于早期发行音乐用的磁带,但读写规则是数字记录模式。硬盘(简称HD,英文“hard-disk”的缩写)储存量巨大,是目前主要的数字存储设备。1956年,美国IBM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块硬盘,该硬盘一问世就被广泛地用于计算机设备上。按照盘体内盘体直径的不同,硬盘分为3.5寸、2.5寸、1.8寸和1寸等型号(注:此处的“寸”为“英寸”)。20世纪80年代后期,光存储媒介开始快速发展。1985年Philips和Sony公布了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技术黄皮书。之后,CD盘、DVD盘、蓝光光盘等一系列光盘媒介就陆续发展起来。由于光盘制作较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光盘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盘既是重要的存储介质,也是重要的数据传输介质。特别是在软件、音乐和电影作品的发行方面,光盘成为重要的数据载体。但光盘也有严重的不足。光盘以塑料盘片为基体,划痕、潮湿、干燥都会导致光盘变形,而影响对数据的读取。

三、媒介信息组织技术

1.信息组织概述

如上所述,信息、符号都是媒介的组成要素,而信息不仅是被记录在媒介上,还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因此,信息的组织结构及相关技术通常也被认为是媒介技术的一部分。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媒介技术不能简单地“物化”为物质载体技术。虽然常常将信息与媒介分开叙述,而实际上信息与媒介是不可分割的,信息技术与媒介技术也是紧密联系和融合的。

信息组织的目标是为了使信息单元之间的结构和联系更加有序。当这些组成要素的结构在时空序列中受到约束并呈现出某种规律性或者说合理性时,事物就处于一定程度的有序状态,反之则处于无序状态。信息的有序化是传播活动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信息的所谓有序和无序还常常与一个人的分析立场和社会角度有关系。立场不同,观察者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得出的看法和结论也会有所差别。

所谓信息组织过程,是指将信息从无序状态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即根据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以及信息组织要求,通过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将信息按已定的参数和序列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比如,网站信息编辑和管理就是一种信息组织工作,报纸编辑也是信息组织工作。信息组织是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依靠专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整理,从而达到使这种资源得以被充分利用的目的。[14]最初,信息组织的系统研究主要在图书情报学领域,而今,在传播领域也变得异常重要。只有按照传播要求和规律,将信息有序地记录在载体上,才能通过传播媒介系统完成有序、有效的传播。

信息组织工作主要包括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以及信息有序化存储。从所采取的无序信息中,甄别出符合条件的信息,并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上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合理编排,以及信息特征的挖掘提取。

信息组织有多种模式,不同模式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到传播媒介的可传播性、可控制性、可用性

2.信息组织的主要技术

从技术实现的角度,信息组织涉及信息描述、信息组合、信息组织结构设计等方面,均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首先是信息描述和标记技术,比如,根据语义、应用和结构的需要对信息内容(包括数据、文件、规则、过程、体制)进行定义、标记、描述、识别、验证和解释;其次是信息的组合技术,比如,运用逻辑、语义、语法或结构方法对这些信息内容及其集合进行过滤、析取、链接、合并集成或重组;此外,还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需要和应用环境调整优化信息的媒介形式、文献形式和系统形态。[15]

四、信息传输与服务技术

信息传输与服务的技术和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过去的烽火通信、敲钟、信使,以及近现代的电话、驿站等都是特定的信息传输服务技术及应用。尽管在当代看来,这些技术上显得很简单,但就当时而言,应该说是最先进的传播技术,至少是最适合的传播技术和方式。

广义地讲,信息传播与服务技术涉及信息的采集、搜索、加工、存储、转换和通信等诸多方面的相关技术。因此,信息的记录技术与传输服务技术常常交织在一起,不易分得很清楚。但本章所讨论的信息传输与服务技术主要解决信息传输和扩散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可靠地、可控地传输信息,需要传到甲地的信息,不能传到乙地。从某种意义上讲,传输技术几乎是通信技术的同义词,主要解决传输范围、传输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造纸术和印刷术既是记录技术,也是传输技术,它们使人类社会拥有了空前强大的信息载体,同时也带来了快速方便的信息生产、加工处理手段,拓宽了信息传播的范围。而电话、电报、广播、电视、传真等现代信息通信与传播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直接影响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内容和方式。[16]

五、当代媒介技术

当代媒介技术主要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手机和移动通信等新媒介技术。换句话说,当代媒介技术主要指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数字多媒体方式进行信息传播服务的技术,包括数字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网站设计技术、网站管理与服务技术等诸多方面。

在载体方面,主要有高度数字化的、精密化的媒介载体技术。比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技术、海量可靠存储技术、智能化网络存储技术等,以及手机内的SD卡、数码相机用的Flash卡、计算机常用的U盘、移动硬盘等。

在信息编辑方面,主要有面向海量信息的多媒体编辑制作技术。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介具有承载海量信息、多媒体信息和互动信息。这些海量多媒体信息的编辑加工和组织需要超文本、超链接等新媒体技术。网站超链接技术可以实现网站的导航索引和导读作用。但是,如何避免将读者引向不良的或者非法内容,如何防止侵犯被链接者的著作权,如何防止非法网络广告?都需要技术与管理的有效结合才能解决。

在信息组织模式方面,当前,数字环境下的信息组织模式主要有文件模式、超媒体模式、网页模式、数据库模式。文件模式是指文件层次的信息组织模式,以单个文件为单位共享和传输信息,包括文本文件、图形、图像文件、声频文件、视频文件、程序文件、压缩文件等多种非结构化信息。超媒体模式主要从超文本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角度考察媒介信息的组织方式,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将多媒体信息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既有超链接的传播特征,又具有多媒体的丰富表现力。网页模式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式,它将多种数字信息资源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或可扩展标记语言进行结构化描述,再经过相应的浏览器而显示。数据库模式将所有已获得的信息以规范化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及主题词查询。此外,数字图书馆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组织模式,是下一代互联网上具有高度组织的超大规模资源库集群,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与计算机设备为手段,以分布式资源库群为支撑的一种信息组织模式。

由此可见,数字信息的组织模式很多,每一种数字信息组织模式适合特定的媒介。甚至一种媒介会有多种信息组织模式的组合应用,以适应不同的传播目的和要求。比如,信息组织的数据库模式就有可能需要与信息的主题划分相结合。

在传播服务方面,主要有网络化的传播服务技术,包括网页浏览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推送技术和虚拟实现技术。BBS论坛服务、在线聊天、网络游戏、新闻网页服务、RSS(聚合内容共享)、信息内容推送、电子邮件、博客、WIKI(维基)多人协作写作、TAG(社会标签)、SNS(社会网络服务)等均是典型的信息传播和服务技术及应用。

信息检索技术是当代信息传播和服务最重要的技术,主要用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目前有基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的信息检索技术。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等,是信息检索技术的典型应用,通过网络搜索软件在网上自动搜寻网络中的相关信息,并对采集到的网络数字资源进行标引、著录,建立Web页索引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实现网页搜索和查询服务。搜索引擎能够将数字环境下分散的、多种媒体的、多格式的、没有统一规范控制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的搜索采集。当然,搜索引擎不可能穷尽互联网上所有的网页。因此,在有限时间和条件下,搜集到相对重要和准确的信息,就成为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信息搜索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媒介的智能化,对传播过程和传播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数字媒体管理和控制方面,主要开发了互联网管理控制技术,互联网宏观管理技术和微观管理技术,或者称互联网外部管理技术和内部控制技术。比如,某个网站或者网站群的外部监测和控制技术系统,就属于宏观管理技术和外部管理技术,主要用于对一个或者多个新闻网站、BBS论坛等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收集、监测和分析。网站的内部管理控制技术则属于微观管理技术和内部控制技术,包括网站内容审核与发布管理、网站超链接管理及控制等。

总而言之,当代媒介技术主要解决了数字化信息采集与组织、互联网发布平台、多媒体编辑制作系统、集成化信息服务界面、复合型传播通道及多样化接收终端等方面遇到的复杂技术问题。但面对互动、高速、开放、无边界的互联网,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网络信息暴力、不健康信息泛滥、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亟待解决,期待着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