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秘的“损伤电流”

神秘的“损伤电流”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损伤电流”的出现呢?贝克将这些因为动物的身体受伤之后所产生的电流,叫作“损伤电流”。而由中枢系统发出的命令却以“损伤电流”的方式表达出来。“损伤电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过,当人体受到损伤之后,所产生的“损伤电流”与那些低等动物相比,电流强度会小很多。
神秘的“损伤电流”_科学奇趣趣味

为什么一些动物体受到损伤之后,会出现损伤电流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损伤电流”的出现呢?这些“损伤电流”又是谁发现的呢?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一位生活在美国纽约的医生贝克。一次,他无意间发现,当将蝾螈的一条腿切除之后,如果用一个灵敏度非常高的电流计对蝾螈的受伤部位进行测量时,发现在蝾螈受伤的部位会出现电流。当时贝克看到被切除一条腿的蝾螈,伤口四周的肌肉都在微微地颤抖,接着伤口在电流的作用下,开始了再生的过程。在刚开始时,这里的电流强度还比较大,可是到了后来,这些电流却在不断地减小。最后,当蝾螈的腿部完全长好时,这里的电流也消失了。

接下来,贝克又用青蛙等一些动物做同样的实验。他发现,虽然青蛙等动物被去除腿之后,断肢没有再生的功能,但是在这些动物身上的受伤部位,同样测出了电流。贝克将这些因为动物的身体受伤之后所产生的电流,叫作“损伤电流”。发现了这些电流之后,人们都会想,这些电流是从哪里来的呢?又对动物本身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损伤电流引起ST段拾高

贝克认为,当动物的身体某一处的细胞受到损伤之后,由于出现的疼痛刺激到其神经中枢系统,这时神经中枢就会向这些受了损伤的细胞发出修复组织的命令。因此,受到损伤的组织细胞就会依照命令进行有次序地快速对受到损伤的部位进行修复。而由中枢系统发出的命令却以“损伤电流”的方式表达出来。

另外,贝克还认为,这种表达命令的方式所传递的信息,指示着血液将营养输送到损伤的部位。当损伤部位接收到血液与营养之后,就会重新形成细胞的原生质。接下来就会在伤口上不断地形成新的细胞组织,进而使得受损细胞组织得到修复。贝克为了证明自己的这个假设,他与他的学生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他们使用不同强度的电流与青蛙的血液进行接触,寻找需要多大的强度才能够使得血液里的红血球转变成原生质。

经过贝克与学生们的反复研究,最终到了1970年,他们发现,当电流的强度达到了十亿分之二至十亿分之三安培的时候,此时青蛙的红血球就会以非常快的速度生成原生质。最终,青蛙受到损伤部位的神秘之处,被他们破解了出来。他们还发现,“损伤电流”不仅仅存在于低等动物,就连高等动物受到损伤之后,也会产生这种电流。

“损伤电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仅只有其他动物具有这种特性,就连人也具有这些功能。当人体的皮肤由于受到外界的破坏破损之后,在皮肤破损的部位也会产生电流,随着电流减弱,受伤的皮肤会慢慢愈合。

不过,当人体受到损伤之后,所产生的“损伤电流”与那些低等动物相比,电流强度会小很多。由于电流强度太小,因此,对于那些失去肢体的人们而言,也就不会像低等动物那样使得肌体再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