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等职业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中等职业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主要包括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卫星电视广播远程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个别交互学习、基于因特网的远程通信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与相关网络的连接,将突破传统教育时空的限制,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信息源。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但在对教育技术的概念、含义的理解上却存在分歧与差异。今天看来,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教育技术学,这就说明现代教育技术本身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而不能只是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在教育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因此,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和多方讨论,于1994年正式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因此,在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含义时,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它包含教育中的技术和教育的技术两个方面的问题。教育中的技术是指物化了的技术,是教育媒体本身所反映的技术,可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如教育信息的传播与转化技术、存储与检索技术、加工与处理技术、显示与拷贝技术。它是利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成果,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育的技术则是指非物化的技术,是指如何选用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活动计划和教学过程的控制、评价、管理方法等,是从教育的角度研究教育技术问题,包括教育系统技术、教育心理技术、教育计划技术等。它是利用心理科学关于学习理论的成果,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基于此可以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使实际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主要包括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卫星电视广播远程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个别交互学习、基于因特网的远程通信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等。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与功能

现代教育技术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与功能是很明显的,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传统教材的简单数字化,即将传统教材内容、步骤“复制”到计算机上,而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特征、认知规律和技能养成的需要,并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遵照科学的流程开发出来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和体现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软件。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

由此可见,它的基本要求是:

科学性——正确表达学科知识内容。在信息化教学系统中,各种媒体信息的取舍必须服从于教学实践内容的需要,即是为了表现某一个知识点的内容,为达到某一层次的教学与实践目标而设计、选择的,而绝不是各种媒体的简单罗列。各个知识点之间应建立一定的关联,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知识结构体系。

过程性——反映教学与训练过程和策略。通过媒体信息的选择与组织、学习导航、问题设置、诊断评价等方式来反映教学与训练过程和策略,达到教学训练的目的。

互动性——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性人机交互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的录像教学的重要区别。学习者通过交互界面实现人机交互目的。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尤其是在仿真训练软件系统中,情景性、交互性是必不可少的。

智能性——具有诊断评价、反馈强化功能。在数字化教学与训练软件系统中,通常都设计一些问题或操作作为形成性训练,向学习者提问或让学习者操作,既可以让学习者思考,也可以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评价,使学习者的知识得到巩固。对于学习者的学习反应,计算机应作出相应的反馈,及时指出错误,肯定正确,给出评价信息,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

艺术性——科学的教育内容与明快的表现形式相统一。多媒体说到底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一种体现,文化有多高,课件的水平与质量就有多高。要重视各种媒体的界面艺术设计、表现形式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设计,提高课件的表现力与吸引力,真正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一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将包含不同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料组织成一个有机体,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需要进行选择,提供个性化教学,也可以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如电子文档、音频、视频等统一起来,有利于教师更加灵活地使用和展现教学信息,增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数字化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创设教学环境、技能示范等方式将抽象的内容用具体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二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模拟真实的场景,有利于学习者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数字化教学资源还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实力安排学习进程,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模式,体现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提供多样化的练习形式,而且还可以提供各种基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游戏,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达到开发智力、激发潜能的作用。

三是加强实践技能训练,提高职业能力。仿真模拟软件对实践技能的形成非常有利,尤其对一些危险性大,隐蔽性强,成本高,难以现场教学,又必须反复训练的工艺,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使课堂和工作情境相似,其虽然不能完全代替现场实习,却能比较接近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开展实训、实习的诸多难题,大大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四是教学模式的改变,实现教学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与相关网络的连接,将突破传统教育时空的限制,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信息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够创造和改变教学的时空环境,人为设计和创造仿真的学习环境,教学将从传统单一的师生交互环境,转变到师生、人机、生生多个交互系统的有机环境,从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研制过程

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资源研制的总体过程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即教学设计阶段和软件制作阶段。

(一)教学设计阶段

教学设计是以教育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作指导,按照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优化教学软件的系统结构与模块设计,并选择适当的媒体信息,使其在系统中有机地组合,以实现课程与实训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包括课程分析、课程规划、编制研制大纲和稿本编写四个阶段。

1.课程分析是课程规划的基础,其任务是对学习者特征和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并把它描述出来作为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以便使教学软件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教学资源开发所要达到的目的。

2.课程规划是在课程分析的基础上,将需要开发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内容上的组织,从而实现整体结构的设计。其要点是根据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大纲的要求,结合媒体的特点,重新规划体系,完成研制大纲的编写。进行课程规划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设计哪些模块与分模块,这些模块的名称是什么,能否完成课程分析时要达到的目的。

二是每个模块或分模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采取何种媒体来实现。

三是从课程内容角度看是否具备了完备性,从资源制作角度看是否具备易操作性,可否用最流行的技术与简明的媒体达到最佳的效果。

3.编制研制大纲。课程规划的结果要形成研制大纲,研制大纲是一个纲领性技术文件。研制大纲的编写是进入课件开发过程的前提条件。

研制大纲的主要内容有:指导思想、依据文件、结构设计模块与媒体设计、技术路线、制作要求、研制计划、创作集体、联系方式、附录。

研制大纲的作用:它是脚本编写的依据,是各种媒体素材制作与系统集成的依据,可指导界面设计,是项目验收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

4.稿本编写。稿本又称文字脚本,好比电影剧本,其编写工作由学科教师、实验实训教师完成。其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技能点要求,结合学习对象的特点,从事教学活动文字方面的创作,也就是把要表现的意图,用文字表达出来,为下一步制作脚本提供基础。

稿本编写应避免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避免书本搬家、黑板搬家。稿本写作不是抄书,它和常规教材的关系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要把表现的重点用到课程的难点、重点以及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知识点、技能点上。对于常规手段很容易实现的内容,没必要再去下工夫

二是避免语言繁琐。在学生可以接受的前提下,提倡简洁、明了、开门见山。为解决某知识点,适当的铺垫是必要的,但过分渲染、铺垫,不仅不能达到效果,相反会造成主体转移或被淡化,造成人工与资金的浪费。

(二)教学资源制作阶段

教学资源制作阶段主要包括脚本编写、界面设计、素材制作、系统合成。

1.脚本编写。脚本的结构设计要依据研制大纲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脚本通常是由具有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的教师来编写。脚本是开发制作的依据,是课件质量的第一关。可以说,有好的脚本未必有好的课件,但好的课件必须要有好的脚本,它事关课程内容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脚本编写是后期制作不可逾越的一步,其写作与编辑的周期对整个项目的进行时间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脚本就开始制作,其结果后患无穷。

在脚本交给制作人制作之前,需学科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审查修改,以保证其成果的科学性。

2.界面设计。人—机界面是人机信息交换的主要通道,人要通过界面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进行询问、操纵和控制,计算机要向用户提供信息以供阅览、分析、判断。在一个交互性教学与实训系统的设计中,人—机界面的设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水平,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由于受专业知识所限,界面设计工作需由学科教师与软件制作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两方面缺一不可。

界面设计主要包括屏幕设计和交互性设计。

屏幕设计:要求布局要合理、整洁美观、生动形象、符合教学需要,要使有限的平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交互设计:交互界面设计因软件内容不同而异,其形式包括图标、按钮、窗口、热键、下拉菜单、图形式菜单等,要求在使用时前后风格一致。

3.素材制作。素材是构成教学资源的基本单元,是教学软件完成系统合成的前提与基础。教学软件的实质是由一个个符合教学要求的素材,按照某种教学要求而制作的。

素材制作过程是以软件制作人员为主、学科教师为辅的工作过程。素材制作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重心,是制约开发周期、影响软件质量的主要环节之一,因此必须充分重视素材制作。要保证素材制作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脚本的编写符合教学设计要求,符合教学科学性。

二是学科教师对软件制作人员及时进行知识要点的指导。

三是制作模板的设计要标准化。

四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软件制作人员队伍。

五是对制作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问题成堆。

4.系统合成。系统合成是依据研制大纲等技术文件,在素材完成并确保素材质量符合要求之后,在一定的软件发布环境下,选择相应的软件工具对素材进行处理合成的过程。系统合成工作主要由软件制作人员完成。

三、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研制应注意的问题

(一)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选题的合理性

多媒体题材的选取,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每种多媒体应该都是为达到某一确定的教学目标而合理选择,并按教学过程的要求,有机地组织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多重感官刺激,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许多一目了然、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或用其他媒体可以简单、快捷地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

(二)反映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富有“个性化”的展示效果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该能够反映现代的教育理念,体现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特点,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课件也必须要个性化,即应当有自己的展示风格,能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出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的优势。

(三)重视和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信心在于教师对教学进行的控制更加优化和有效。因此,多媒体教学不是对教师作用的减损,恰恰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因素、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和安排教学,选取和优化教学媒体,加强信息的传授与转化,以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体现。

(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多媒体教学的目标是发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教育中的作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设备必须便于师生使用,不能成为展品和陈设。这就要求教师应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以便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附:建筑施工技术中地基与基础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研制

一、必要性

建筑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建筑市场需要的技能型、操作型中等技术人才。建筑施工技术是施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专业技能,是课程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由于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施工现场安全系数低,现场和项目教学很难真正得以实现,限制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三维动画仿真模拟、现场视频制作等方式,表现施工过程和施工细节,清晰、直观、立体地展现建筑工程各部分结构的构造和施工的基本过程,尤其是隐蔽工程、工艺难点等,而且还可以演示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做法、事故和其他常见的施工问题等,让学生对建筑实体产生直观、形象、具体、系统的认识,使学生早进入角色,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并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内容具体、技术先进、灵活实用、形象生动、运行平稳、交互性强的教学平台,推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学习,熟练掌握土方开挖及选用施工机械的方法,了解锚杆施工原理,能够指导工人进行土壁支撑,解决土方工程的实际施工问题;能够解决轻型井点降水中的疑难问题(如下滤料防止井管堵塞),对工地排水工程施工进行指导;了解各种建筑基础形式及传力方式,熟练掌握人工挖孔灌注桩、筏板基础的施工工艺;能够指导工人进行桩基础的施工、筏板基础的施工;能够检查工程质量和施工中的各种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重点:土壁支撑方法、土方施工机械的选择与应用。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井点降水法中在地下发生的水位下降过程;埋在土方边坡内的锚杆的作用及其工作状态;筏板基础工程的施工。

(三)教学模式

本部分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在工作任务的引领下,根据实际施工顺序,将理论与实训、现场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核心技能。

(四)脚本编写

下面以建筑专业的降水排水施工脚本制作为例进行说明。

img15

1.屏幕布局

2.文本区内容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当基坑(槽)或管沟开挖的深度低于地下水位标高时,地下水会不断涌入坑内,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不仅会使施工条件恶化,更有可能发生流沙或边坡坍塌等现象,造成无法施工。因此,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有集水坑降水法和轻型井点降水法。

3.图片区内容

img16

4.动画制作卡

img17

续表

续表

img19

续表

img20

(五)使用的媒体形式

利用仿真演示降、排水过程,利用三维动画演示排桩土层锚杆支护和土钉墙的原理、构造要求与施工原理。利用二维动画演示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常用土方施工机械及其开挖方法。利用视频演示静压桩施工过程、钻孔管柱桩施工过程、筏板基础施工过程。

三、媒体设计

1.文字,包括标题、正文、网页等,约2500字。

2.声音,包括语音、声效与音乐等,格式有mp3,mid,约80MB。

3.图片,包括标题文字、各种材料、构件、机械设备等照片,压缩格式,约100MB。

4.二维动画,主要使用Flash制作,编程,达到各仿真模拟效果,约200MB。

5.三维动画,主要使用Maya或soft Image建模,3DMAX动画制作等,约400MB。

6.视频,主要使用Apple Final Cut Pro制作,转换为流媒体格式,约500M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