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转轨经济及其经济体制改革

转轨经济及其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俄罗斯、转轨经济及其经济体制改革转轨经济是指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转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使自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取消指令性计划,向市场经济过渡等。然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并没有带来预想的经济状况好转,政治体制改革也走向了反面,导致了社会极度的思想混乱,最终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导致苏联解体。

第三节 俄罗斯、转轨经济及其经济体制改革

转轨经济是指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转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使自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转轨经济体主要包括苏联(以后的俄罗斯及其加盟共和国)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和10个民族专区组成,其疆域广大,横跨欧亚大陆。东欧国家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国家范围,它既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中欧国家,也包括像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这样的南欧国家,其领土面积约占欧洲总面积的八分之一。

一、苏联及东欧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在改革之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曾经使苏联和东欧诸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中央计划经济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动员、集中稀缺资源服务于一些明确、简单的目标,满足国家紧急的和压倒一切的需要,如国家的工业化、满足战时经济需要以及战后经济重建等。这一体制有助于经济落后国家迅速摆脱落后面貌,建立本国的工业基础,实现国家关于经济发展优先性的目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随后其经济增长率速度降低,6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7%,70年代为5%,80年代只有2%。东欧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经历了50年代、60年代的快速增长之后,到80年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80年代末出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计划经济体制的很多缺陷逐渐显露。

(1)国家所有制居于主导地位,经济效率低下。公有制包括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苏联及东欧国家国家所有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即使集体所有制也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国家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修改或参与制定国家计划的权力,没有经营活动的自主权,沦为执行和完成国家计划的工具,只能被动地完成国家计划的任务;企业只是作为行政管理机构的附属物,产权不清;企业考虑的只是如何完成上级的计划指标,而不是市场需求,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依靠的是增长率,而不是利润率;企业往往实行粗放式经营,缺乏技术创新,导致技术工艺落后,经济效率低下。

(2)经济结构比例失调,资源配置不合理,农、轻、重产业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为了尽快

实现工业化,忽视了农业的发展,而为了发展重工业,则放弃了轻工业的发展,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使得一方面许多产品特别是消费品供应困难,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又有一些产品大量积压,导致资源浪费。

(3)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市场调节作用缺失。苏联及东欧诸国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兑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诺言,不得不长期违背价值规律,使商品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实行商品物价倒挂补贴政策,甚至依靠外债来维持和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严重地损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商品货币关系受到严格限制,价格仅仅作为核算手段,而且严重僵化,不能反映商品的稀缺性,也不能发挥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二、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初步改革

从20世纪50年代起,苏联和东欧诸国便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之初,各国取得了一些成效,50—60年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说明了这一点。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各种阻力加大以及配套政策实施的不当,改革最终陷于停顿,甚至引起了经济危机,有些国家还出现了社会动荡。

(一)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1)苏联的改革始于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赫鲁晓夫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措施包括: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大力提倡发展个人副业,实行大规模垦荒等等,其目的是克服农业危机。这次改革从结果看,取得了良好成效,农作物产量出现了较大增幅。然而改革只是对某些农业政策的调整,并未涉及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因而改革成效未能持久。在农业改革的同时,苏联也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将经济管理部门进行重组,目标是将政府的权力下放,然而却导致了地方主义和分散主义,最后政府不得不重新集权至中央。改革总的说是不成功的。

(2)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年)的改革包括:通过行政重组恢复了政府的各产业部门,同时加强了职能管理部门的权力;减少指令性计划,同时重视产品的销售和赢利;改善企业激励机制等等。在价格方面也有所改革,但力度不大。上述改革使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经济力量有所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种种原因,改革失败了[6]”,失败的原因包括改革未能触及高度集中僵化的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病,未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农、轻、重比例长期失调等。

1982年5月安德罗波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有心改革,但力不从心,1984年2月病逝。接替他的契尔年科也是带病上台,在次年的3月因病逝世。因此这一时期的改革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都未能深入。

(3)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1985—1991年)面对全面停滞的苏联经济,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双管齐下,并利用政治体制改革配合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取消指令性计划,向市场经济过渡等。在政治体制方面则以“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为指导思想,以实现“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为基本目标。然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并没有带来预想的经济状况好转,政治体制改革也走向了反面,导致了社会极度的思想混乱,最终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导致苏联解体。

(二)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东欧各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对经济改革进行了尝试。一些国家,如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的经济改革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80年代。每个国家改革的时间有先有后,内容也各异,但仍有些共性。

1.国家权力下放

东欧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国家权力普遍有所收缩。如南斯拉夫在1950年改革开始后,把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将权力下放给各共和国。企业拥有简单再生产和收入分配的自主权,但国家仍保留扩大再生产、投资、外贸和价格等的集中控制权。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企业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决策权。在匈牙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允许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型企业,允许职工从事第二职业。实行政企分开和权力下放,企业成立企业管理委员会,企业摆脱了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2.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东欧国家这一时期的改革虽未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但开始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它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补充共同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南斯拉夫在国家权力下放的同时,强调企业的独立性,注重物质刺激,引进了部分市场协调机制,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匈牙利在改革之初,就确立了建立中央计划控制和市场调节机制作用有机结合的经济体制目标,中央虽然仍制定中长期计划,但取消了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从1982年起,波兰也开始实行中央计划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改革,取消指令性计划指标,中央主要采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三、俄罗斯与东欧国家的后续改革

(一)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

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双管齐下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带来经济状况的好转,却带来了政治上的混乱,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的加盟国纷纷独立,俄罗斯成了苏联主要继承国之一,然而它在继承这一昔日大国丰厚经济遗产的同时,也将经济的动荡与危机保留了下来。

1.盖达尔政府的“休克疗法”改革

面对恶化的经济形势,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执政后,首先提出了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采取了“休克疗法”,后来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其经济改革政策不断调整。但总的来说,在其执政期间(1991—1999年),叶利钦的经济改革基本是按照“休克疗法”或是在“休克疗法”阴影下进行的。

“休克疗法”指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一方式的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杰佛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1985年,萨克斯担任玻利维亚总统的经济顾问,采用了“休克疗法”以克服当时的经济危机。这一措施在玻利维亚取得了成功,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东欧改革中被广泛应用,并在1992年的俄罗斯经济转轨中受到叶利钦的青睐。“休克疗法”以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经济自由主义,笃信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认为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就可以达到经济的均衡发展。它们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论,认为它是无效的。国家干预经济不仅不能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而且会限制市场经济的自我完善自我调节

“休克疗法”由当时副总理盖达尔主持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加快所有制改革。以财产私有化和市场自由化为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而创造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制度环境,即建立以法律和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并期望这种制度变革在短期内完成。

(2)放开物价,取消价格补贴。使企业的产品根据市场供求定价,使一直大幅度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的消费品价格上涨,这将刺激这些短缺商品的生产,同时也刺激本国生产商同进口商间的竞争,从而形成竞争环境,提高本国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紧缩银根、控制信贷、回笼货币。中央银行严格控制货币发行,一方面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限制投资,鼓励储蓄;另一方面适当放宽对盈利企业、出口企业和技术更新项目的贷款。

(4)改革货币制度。使本国货币在国际上自由兑换,从而使本国货币对国际硬通货大幅度贬值,同时严格控制预算支出,控制集团消费;冻结工资,限制居民收入增长;并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竞争[7]

2.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渐进式改革

虽然俄罗斯总统和政府对“休克疗法”给予了肯定评价,但大多数人对其持否定评价。由于放开价格管制,物价飞涨,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为增加预算和减少赤字而采取的严格税收措施,束缚了企业的活力,工业生产形势恶化。1992年12月份,切尔诺梅尔金当选政府新总理,开始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一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前期(1993—1995年),对经济政策进行修正,转向“中间”方针。在这一阶段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政策修正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宏观政策上,从“硬性紧缩”转为“适度紧缩”政策,把稳定财政货币同稳定生产结合起来。第二,在价格政策上采取谨慎态度,对前政府尚未放开的少数最重要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依然保持国家调节。第三,停止“证券私有化”,转为“现金私有化”,把私有化过程同投资活动结合起来。第四,加强国家调控,实行“软赤字”政策和“外汇走廊”政策[8],以遏制通货膨胀和稳定卢布。

(2)后期(1996—1998年),对经济政策进行全面调整。1996年,叶利钦连任总统成功,但由于经济改革长期不见成效,经济危机一直未能摆脱,遭到“左”派的强烈攻击。因此叶利钦及其政府提出对经济改革政策进行全面调整。这一时期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的目标模式从自由市场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倾斜;放弃“休克疗法”,政策走向趋中;改变私有化政策;保护和扶持本国生产,调整本国产业政策;经济政策面向社会领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调整对外经济政策等(见表3-2)。

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改革,使得俄罗斯经济滑坡开始逐渐趋缓,到1997年经济已开始恢复增长,通货膨胀也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表3-2 叶利钦时期的主要经济指标(1992—1999年)单位:%

img22

资料来源: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06。

然而正在经济状况趋于好转之际,叶利钦出于政治动机在1998年3月解除了切尔诺梅尔金的总理职务,俄罗斯经济重新进入混乱的局面。在叶利钦最后执政的一年多时间里,总理人选也是几易更迭,如接替切尔诺梅尔金的基里延科当政只有122天,随后的普里马科夫、斯捷帕申当政时间都不长,经济改革难以深入,再加上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俄罗斯经济状况一直难以恢复。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主动辞职,普京成为代总统,俄罗斯迎来了普京时代。

3.普京时期的经济改革

俄罗斯“休克疗法”的改革结果是众所周知的。在长期的指令性价格及商品极度匮乏的形势下骤然放开价格的闸门,导致了商品价格的飞涨,奔腾式的通货膨胀汹涌而至。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在居民的购买力极其有限、没有任何原始资本积累的背景下,强力推行私有化,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急速的贫富分化致使社会秩序遭到极度破坏,普通民众丧失了改革的信心;在国家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的情况下,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增加企业税收,压缩财政开支,严重地打击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沉重的税负遏制了生产,特别是遏制了新的创建中的私人企业,直接导致了社会生产更大幅度滑坡。

1999年12月30日,普京发表了其纲领性的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罗斯》,在文中他对俄罗斯经济形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也可以看作是对叶利钦时期经济改革的客观评价。他认为:

第一,俄罗斯已不属于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水平的领先国家。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了50%,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中国的五分之一。

第二,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极低。尽管原料和动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已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在其他行业这一指标要比美国大约低20%—40%。

第三,国内投资持续下降,特别是向产业部门的投资在减少。由于投资不足,不重视新产品开发,俄罗斯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越来越少。

第四,居民的实际货币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据联合国的统计,俄罗斯人的货币总收入尚不及美国人货币收入的10%。其他的一些社会指标也在下降[9]

普京执政时期,继续对俄罗斯经济进行了改革。如在经济体制方面主张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建立完整的国家调控体系;反对重新实行国有化,主张在现有私有化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和国有资产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主张建立有效的财政金融体系等等。他还提出制定全国性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刺激经济增长;推行积极的工业政策;实施合理的结构政策;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取缔影子经济,打击经营及金融信贷领域中有组织犯罪现象等等[10]。这一时期,俄罗斯经济开始好转(见图3-11)。

img23

图3-11 普京执政时期的主要经济指标(2000—2005年)

资料来源:俄罗斯联邦统计局http://www.gks.ru/wps/portal/english。

注:2005年俄罗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缺失。

(二)东欧国家的改革

早在1989年东欧剧变之前,东欧国家围绕经济改革实行何种转轨战略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各国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进行配套的改革,才能完成这一经济上的转轨。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宏观经济的稳定化、经济体制的自由化、所有制的私有化以及经济体制的法制化等。

1.宏观经济的稳定化

东欧国家经济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就是能否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而宏观经济稳定取决于能否抑制通货膨胀,维持价格稳定。遏制恶性通货膨胀,使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稳定形成机制在宏观上稳定社会经济、稳定人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稳定化就是指价格改革。

各国价格改革进程和方式各有不同。一种是采用激进的“休克疗法”,其特点是一次性放开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如波兰、保加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另一种是采用渐进的方式,其特点是改革分几步进行,一步步放开物价,如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价格改革在各国相关配套措施的支持下取得了成效。各国通货膨胀普遍下降,基本形成了市场决定的价格机制。

2.经济体制的自由化

东欧国家的自由化包括财政金融体制和外贸体制的改革,这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环节,是促进经济体制转轨的有力杠杆

金融体制改革首先从银行体制改革开始。一方面健全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与国家财政分离,以执行货币发行,制定货币政策、调节货币市场的职能。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以外的银行商业化,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对于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同时允许私人和外国人开设私营或外资银行。此外,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等,通过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向生产领域转移。

东欧国家通过取消对外贸的管制实行贸易自由化。首先,放弃了国家对外贸的垄断,允许所有经济单位从事外贸业务,实行进出口自由化。此外,逐步放开进口,降低关税水平,取消数量限制等。通过贸易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3.所有制私有化

私有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微观基础,使原来的国有企业明晰产权,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提高经济效率。通过私有化可以形成国有经济、股份公司、合作社与外资公司及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有利于发挥经济活力。

各国在私有化中都采取了小私有化先行、大私有化后行[11]的方针。小私有化通过公开拍卖和租赁来实现,大私有化则是变国有企业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然后向国内外自然人和法人出售股票,从而达到私有化的目的。此外,各国还积极鼓励和扶植私人经济,以加快私有化的步伐。

4.经济体制法制化

法制的健全和规范化,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保障。如各国健全私有化进程中的保障法律措施,普遍颁布了小私有化法、大私有化法、土地私有化法、财产所有权法等。波兰、匈牙利甚至把“竞争自由”写入了宪法。

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全面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东欧国家并没有迎来市场的繁荣与经济的稳定,相反各国先后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生产滑坡,物价飞涨,失业严重,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改革使旧体制下的各种矛盾暴露出来,急剧的经济转轨,新体制未能及时建立,再加上政治体系的不稳定,使得东欧各国改革成效不大。

进入新千年后,东欧各国经济一改往日经济低迷状态,经济呈现全面增长。2000年阿尔及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经济增长率都超过7%,波兰和匈牙利也分别达到4.2%与5.2%。此后,各国经济虽有波动,但起伏不大。通货膨胀也开始降低,除罗马尼亚外,各国基本将通货膨胀控制在10%以下,这与20世纪90年代各国动辄百分之几百,甚至上千的通胀率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