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推进甘肃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甘肃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实施多极突破战略必须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放在重要位置。三是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将由结构调整向效率提升转变。二是实施“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计划”。三是制定和实施“甘肃省私有经济发展十年计划”,部署非公有制经济长远战略和目标。

(七)全面推进甘肃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共有16个部分、60条要点。除去第一部分讲改革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第十六部分讲组织领导之外,其余的14个部分中,有7个部分是专门讲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由此可见中央对于经济改革问题的重视程度。甘肃实施多极突破战略必须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放在重要位置。这里主要以三中全会的《决定》为指导思想,以甘肃省情为现实依据,试就当前甘肃省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做些探讨,并且试图对甘肃省如何深化经济改革提出对策和建议。

1.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称。《决定》关于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思路和要点:一是继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将由结构调整向效率提升转变。四是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混合经济。五是放开若干关键领域的投资限制。根据《决定》精神和具体省情,建议甘肃省在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方面集中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如何加快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是关键问题,2012甘肃省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只38%,国有企业改制远没有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大。二是实施“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计划”。三是在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中引入外资和私人资本。四是调整不同经济成分的衡量标准,只看效率,不看所有制关系和比重。

2.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正确处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宏观调控体系,其关键问题是要在市场体制条件下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的职能和权限。当前,甘肃省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的难题主要有: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不协调,直接调控运用比较多;中央政府的发展目标(平衡稳定)与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增长和就业)不协调;国家政策与地方对策之间难以完全一致;部门之间的体制和管理方面的重叠现象仍很严重。根据《决定》关于建立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的要求,甘肃省在这方面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有:一是要在思想上明确,当前的经济改革所面临的环境条件比短缺经济的时候要艰难得多,产能过剩和总产品过剩是基本国情。1990年代的改革只面临解放思想和转制的两个难题,而现在则面临解放思想、转制、垄断和家族化四大难题。二是改革不可能延续传统的改革方式,即企业转型、人员分流、产品更新等措施,而必须坚持在维持现有体制格局的条件下,充分挖掘不同经济成分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三是市场机制不仅要在配置资源上起决定性作用,而且要在市场定价、就业择业、工资分配、资本流动上起决定性作用。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事求是地说,虽然我国的农村改革已经进行了35年,但农村经济改革还只是在农民土地使用权的权限上进行。目前,甘肃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难题有:一是农民的土地权限总是受到侵害,农村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权”往往变成“集体所有权”了。二是甘肃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二元结构差别很大。三是农村经济组织难以实体化,也就是企业化或者公司化。四是农民劳动力、农民土地和粮食等“农村三大资源”不值钱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根据《决定》精神需要考虑的对策有: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公司制农场、牧场和加工企业。二是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土地进入城市市场与国有土地同等参加交易。四是农民宅基地和房产可以到银行抵押贷款,银行需要调整“三农”贷款政策。五是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规模化现代种养业,也就是大中型公司制农场、养殖业公司。六是规划和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可以考虑全面实施“12年义务教育”政策,争取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对于农村学生考取的中等职业技能教育实现免除学费。

4.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是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中心,经过35年的改革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国企改革基本到位,企业经营形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由于各种原因,甘肃省的国企改革还存在许多难题:一是大部分国企名称变化了,但资产结构并没有变化,仍以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结构为主。二是国企经营方式在向市场靠拢,但企业“掌门人”仍然是由地方党委和政府决定。三是主要国企基本垄断了甘肃有优势的资源和能源,外资和私人资本难以介入。四是有些企业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家族化经营倾向越来越严重。五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评价和市场风险承担方式与非公有制经济完全不同,是部分承担。依据《决定》精神应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将国企改革重点放在优化资产结构上,真正放开市场准入,允许外资和私人资本入股国企,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二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逐步实现企业“掌门人”的市场优选。三是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根据《决定》对央企利润提成上交比例调高的情况,也要考虑省属企业的利润提成比例调整。四是企业治理结构要向国际化发展,从不完全承担风险到完全承担风险。

5.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回顾35年以来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总体特征是: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实力不强。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存在的先天性不足:普遍规模太小、管理者素质比较差、自有资本不足导致贷款负担很重、技术层次难以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很弱、原始资本积累没有完成周期。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产业投入限制、税收负担过重、优惠政策力度小、政策扶持少、市场过剩严重和外向发展能力弱等。根据《决定》精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是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二是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特别是市场准入限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主导产业开发和龙头企业改制。三是制定和实施“甘肃省私有经济发展十年计划”,部署非公有制经济长远战略和目标。四是调查研究和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金融和税收政策,努力减轻企业的利税负担。五是建立企业家队伍,从多方面提高企业发展的“正能量”。

6.外向发展体制改革。与单纯的经济发展相比较,甘肃省在对外开放发展方面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速度最慢,问题最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甘肃省的对外开放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单向开放为主,只提对外开放,没有提对内开放。二是对外开放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方面,引进外资能力很弱,目前甘肃省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只占全国的0.25%和0.03%。三是对外开放主要集中在几个大企业上,金川公司的对外贸易就占全省的一半。根据《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精神,推动甘肃省对外开放需要解决好如下问题:一是转变开放思路,坚持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方针,用对内开放促进对外开放。二是培育开放能力。提高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公司、中介公司等的国际商务经营能力、谈判能力和纠纷处理能力。三是找准开放方向。向西开放:把甘肃规划建设成全国向俄罗斯、白俄罗斯、中亚、西亚进行经济技术和贸易交流的重要平台。向南开放:积极实施参与西藏、青海资源富裕地区的资源开发。向北开放:在内蒙古、宁夏、甚至蒙古国开发甘肃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工业的原料开采基地。四是选对开放模式。可以选择企业带动、“大进大出”、劳务输出、技术合作、口岸贸易等多个方式。

7.财税体制改革。通过认真学习《决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有关论述,不难发现,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开始明显向财政手段倾斜,提出了许多新的财税体制改革举措,比如,建立经济增长与财政增长的相关约束机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人大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的预算监督等。甘肃省财税体制改革情况,目前仍然面临许多难题:一是转移支付越来越多,中央转移支付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达75%。二是政府规模对于财政收入的压力越来越大,尽管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5倍,仍然赤字很大。三是在“财政养官”与“财政养民”之间难以做出科学的抉择。为此,根据《决定》精神改革甘肃省财税体制:一是要把地方财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逐步提高自主财政干预能力。二是控制政府规模是财政改革的基本保障条件,通过建立经济增长与财政增长的相关约束机制来逐步实现政府体制与财政体制的协调。三是根据国家关于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政策,有必要确定省属企业的利润分成问题。四是继续完善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政策。五是建立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利益补充机制,从目前的中央转移支付型补偿扩大到地方性、区域性的生态补偿。

8.金融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金融开放和投资开放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改革的“重头戏”,在西方国家,金融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一般占到第三产业的20%以上。近年来,虽然甘肃省的服务业发展也比较快,但是金融业却相对非常慢,存在许多发展难题。比如,金融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形成、私人银行基本没有、银行结构没有市场化、外国银行进入条件不成熟、民间私人借贷行为难以规范化和合法化、企业的负债比例太高等。根据《决定》精神提出如下对策:一是确定金融业的主体地位,在第三产业中应该大力提倡“金融业首先转型跨越发展”问题。二是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允许私营金融业的合理合法发展。当前首先是要允许创办民营银行,其后逐步扩展到非银行金融机构。三是尽快解决私人银行规范化、合法化发展所需要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为外国银行进入甘肃创造条件。四是将企业负债比例控制问题法律化、硬性化、规范化,这非常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

9.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改革。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结构,这是选择协调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基本依据。《决定》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今后我国解决城乡关系的主导战略,提出了许多新的对策和政策,这对包括甘肃在内的西部非常重要。当前,甘肃省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难题有:一是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二是工业目前仍然处在改制转型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促农惠农上。三是甘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很大,要协调一致的发展难度很大。四是城镇人口收入偏低,自身的社会保障要求就比较多、比较高,政府的财政收入又非常有限,所以要按照统一要求解决进城农民的城市待遇有很大难度。针对这些情况,建议:一是加快规划、布局和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和吸纳农民的能力。二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渐进推进城镇化,不能急于求成。三是利用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四是选择具备条件的地方,取消户口管理制度,选择身份证和居住地管理制度。五是出台政策支持农民到城镇定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