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张培林黄飞燕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张培林 黄飞燕

摘 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历来为党和国家所重视,也历来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重视。高校正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立场和观点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与觉悟的。时代在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总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原因,探求对策,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问题 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就后者而言,它是以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及学校各部分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在校大学生为客体,通过思想政治课、各种会议、讨论、宣传等,达成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最终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的工作。这项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值得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历来为党和国家所重视,也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为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思想政治先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是时代在变化,客观世界出现了许多新东西,这些新东西自然会影响学生的主观世界,于是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大体的归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部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偏差

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偏差,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我们知道,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的两个历史性飞跃以及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以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目的在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实际教学中,是否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呢?这倒未必。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要求不能是学生只要上完课,教师只要讲完课,就皆大欢喜。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这些理论,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大家都没有去检查,去探究。所以说,尽管课程开设了,但由于教学强调的力度、学习理解的深度都不够,结果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并不高。二是外在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体分化加剧;随着对外开放,各种社会思潮源源不断地涌入;随着网络媒体的扩延,各种观点相互渗透。所有这些,对于年轻、社会经验少的大学生,无疑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2.一些学生沉醉于虚拟世界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上进心

高校大学生,与中学时相比,有了足够多的空闲时间,有了足够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大学生本来应该加以充分利用,学好专业,扩展相关学域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为将来发展、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事与愿违,许多学生却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置在虚拟世界中,特别是沉浸在网络游戏中。这部分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漠不关心,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什么会如此呢?一是失去了目标。在高中时,学生学习特别辛苦,上了大学,一下子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没有了老师的催促,没有了父母的叮嘱,似乎进入了乐园,可以高枕无忧地度过几年大学生活。这种思想,在很多大学生的意识中,都是现实存在的。二是转移外界的挫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面对这些挫折,学生并没有去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比较抑郁、苦闷。而在虚拟网络中,他们可以做主,可以自我逃避。当然其中也有娱乐性因素,但娱乐过了度,也同样是不行的。毕竟学生要以学为主,因为在校学习的知识,是认识与理解自然、社会的基础,也是今后事业的基础。

3.过分地崇尚自我,不考虑他人,人际交往产生障碍

当代大学生,崇尚自我,这是好事,但是过了度,就会物极必反。在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大学生缺乏宽容与豁达,缺乏交流的技巧与方法。导致这种情况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众所周知,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过分的呵护,使许多学生养成了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习惯。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如此,但这种学生确实存在,而且为数不少。他们在家中唯我独尊,我行我素,无论语言还是行为,都欠考虑,甚至出口骂人,出手伤人。其次,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技巧。在高中时,学生为了升学,唯学是问,唯学是行,其他的能力培养都抛诸脑后;父母关注的也是孩子的学习,有时为了学习还会干涉孩子的社会交往。基于这些原因,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一个全新的陌生世界,与几个陌生同学共处一室,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同在一个班级,没有恰当的交流方式与方法,于是进退失据,不能与同学融洽相处。这时,他们自己也茫然,也疑惑,也烦恼。

4.面对就业压力,对前途、对未来工作没有信心

目前,高校学生一进校就会关注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事实上,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就已经开始探究就业与专业的关系,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按爱好与特长来选择专业,而是根据这个专业目前的就业情况来选择的。在大学中,学生有了更大的接触空间,有了更多了解就业的渠道。有些学生,周末还到人才市场去看、去听、去观察、去体味、去了解,所以他们对就业情况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在学校看着部分学姐学兄毕业了,却没有找到工作,还要继续依靠父母生活,成了名符其实的“啃老族”,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于是大学生对前途,觉得渺茫,在中学时代的那些理想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对未来,没有信心,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更不用说称心如意的工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探析

1.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是,在思想上重视。其主体应该是学校、教师、学生。学校重视是关键,那么上行下效,其结果可想而知;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必须严谨务实、锐意创新、兢兢业业、真诚奉献,最主要的是自己就要有先进的、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既是客体也是主体,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能马虎。

二是改进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其他专业课有许多的不同,教师不但要在理论上下工夫,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而且还要研究、总结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教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让学生对这些理论课程产生兴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好的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尽可能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使其与自己的教学习惯融会贯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如何有效地传道授业解惑,目前依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只有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教才是有高效的教,与之相应,学才能学得巧、学得轻松、学得好。

三是注意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相联系。讲授思想政治理论,不但要尽力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还要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与大学生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与他们交流、与他们互动,让大学生在学习中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使之运用于实践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大学生放眼世界,关心国家大事,不怕挫折,努力学习

第一,教育大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江泽民同志说过:“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活着,那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而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第二,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理解世界,同时改造世界。高中时期,学到的是基础知识,而大学则学习更精深的专业知识,以期将来在工作中应用于实践,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注意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生年轻、健康,是未来的希望,不能因为小小的挫折,而妄自菲薄,意志消沉。外在世界是变化多样的,个体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受到打击,这是正常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今天的挫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明天的财富。古人说,“三折肱、为良医”。正是这个道理。

3.教育大学生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帮助大学生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应该建立怎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知道,人际关系一般是反映人们在社会中,通过物质和精神交往面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学习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彼此之间应该建立积极、健康、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认识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明白了应该建立怎样的人际关系,才有排除人际交往障碍的前提。

第二,教育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小说家纳林尼尔·霍桑的小说《胎记》中,一个科学家执意要为他美丽的妻子去掉脸上的胎记,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如愿以偿,但他完美的妻子不得不从人间消失,因为不完美的胎记乃是将天使局限于凡人身体的锁链。虽然这是小说,但却形象地说明了生于凡尘的人,都会有缺点。自己有缺点,同学也有缺点;自己不是完人,同学也不是完人。那么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随时应该尽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同时也以理解的态度接受同学的缺点。这样,彼此之间,就多了宽容、多了理解,矛盾自然而然消弭于无形之中。

第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为什么有的大学生有许多朋友,而有的大学生却与人很难沟通?当然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无疑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些技巧与方法,高校应该通过多层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比如,如何去分析对方性格?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交流?交流的不同时段会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去解决等等。

4.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就业心理辅导、增强自信心等,让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大体的预测,做到心中有数,而且敢于竞争,快乐竞争

首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学校帮助学生确定其职业目标,职业发展可行性道路的一种规划,以使学生对未来就业有一个大体的方向,不迷失,不茫然。

其次,恰当的就业心理辅导。这种辅导不只针对大学毕业生,也应该针对还未毕业的大学生。毕业生为了找到工作,要到人才市场去,要通过招聘应聘,以双向选择的方式来找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与其他同学竞争,要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那么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层出不穷,挫折与打击有时会接连不断。在校生虽然还没有具体地面对,但这些问题是必将面对的;这种过程是必然会经历的。于是很多大学生,一想到就业,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这就需要通过就业心理辅导,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最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是人类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面对的一种客观现实。学校要教育大学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学校在教育学生时,不要回避就业的竞争压力,而应直面其艰难。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是积极的、向上的,是敢于竞争的。

(作者张培林: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专职辅导员,讲师,法学硕士;黄飞燕: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干事,讲师,法学硕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