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至今日,“90后”已逐渐跨进大学,并成为大学生主体。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的阐述,探索当前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以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正是由于“90后”大学生的思想新特点给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给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潘昱州

(绵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本文立足于“90”后大学生“速成心态、自高心态、悲观心态、虚荣心态”等新特点,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认为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应该紧密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目标,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实施活动熏陶及运用挫折教育等方式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最终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时至今日,“90后”已逐渐跨进大学,并成为大学生主体。由于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要求等特殊情况,形成了“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点,相应地也就给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所以,作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调查和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思想特点,采取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其加以引导和教育,使“90后”大学生真正成长为能肩负社会责任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的阐述,探索当前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以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一部分学生思想出现困惑,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不同程度的偏差,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自我主义的不良倾向。而且,由于“9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的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广泛,全球各地的各种物品涌入中国的同时,也带入了一些西方的不良思想观念,这些就使“90后”大学生思想呈现出诸多新特点:一是速成心态,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催迫下,“90后”大学生有尽快成长的强烈愿望,但又缺乏长期艰苦奋斗、创造业绩的思想准备;二是自高心态,“90后”大学生在出生时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普及,教育民主程度提高,学习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使其获取信息更加快捷,也使他们在有些方面超越了他们的前辈,在知识结构的复杂和多样性方面甚至知道或考虑得比老师还多,但正因如此,不少“90后”大学生总是抱着自己的优势不放,自视才高,不思学新;三是悲观心态,一些“90后”大学生在工作生活中缺乏耐性,不能以正确方法摆脱逆境、缓解紧绷情绪,而一旦受挫,就选择逃避的方式,或是一蹶不振,或是怨天尤人;四是虚荣心态,有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信奉金钱至上、享乐至上、乐于消费,搞超前消费,盲目攀比吃住用穿,过度追求环境条件的优越,在生活中爱面子、好虚荣。具体而言,如果我们从“思想早熟、自信张扬”等方面来进行阐述的话,则可以用表1表示。

表1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表现

img49

也正是由于“90后”大学生的思想新特点给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给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那么,当前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呢?

二、“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对于教育,列宁指出:“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因此,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目标主要为:其一,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素质,以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最终这些课程的知识将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调控社会秩序,并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其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方向的指引和思维的启迪,并促进学生精神的和谐。

对于第一个目标,由于其主要侧重于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可以将其简称为国家目标,其目的就是为了建构对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然谈到信仰,就得谈谈中国人的信仰特点了。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国人的信仰是多种多样的,山神、土地、精怪、鬼魂、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草木、活着的好人、死去的坏人……只要我们觉得灵验,大家都信。佛教在汉明帝年间、拜火教在公元3世纪、基督教在唐太宗时期传入中国,虽然最终没有一种宗教一统江山,但各种宗教最终都游移在中国人宗教意识的边缘,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宗教,只要传入进来,都有人信。在对待神灵的态度上,对“大神”是“尊而不亲”,对“小神”是“亲而不尊”,所以民间的“小神”一般都是非常“短命”的,对我有用我就信,对我没用就抛弃。于是,一旦找不到信仰的“大神”,国人反过来就会崇拜实实在在的自己,是心外无神!也就是说,我国的宗教是顺应现世而非支配世界,培养中正平和的人格而没有因期待救赎而带来紧张性,所以,缺少一种与自然的对立,因而也就缺少对自然对宇宙的敬畏感,当然这就为当前的信仰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对于第二目标,由于其主要侧重于为学生服务,可以简称为学生的目标。由于学生抱有相当强的功利目的,往往从自己的需要和角度出发,希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获得对他们个体的发展有帮助的知识。可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国家和各高校则又易于从社会整体需要出发,使第二个目标从属于第一个目标。这在无形中又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学生的需求滞后或者是忽略,这也给当前的思政教育造成了障碍,出现了“教师认真讲、学生不屑听”的现象,甚至由于学生在其年龄阶段特有的叛逆性,反而对思政教育产生了厌烦和反感。

综上所述,我们当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既要立足于国家目标,另一方面还要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寻找思政教育与学生需求的结合点并由此而采取相应的工作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我们当前应该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笔者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采取理论武装方法,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是把当代大学生培养和塑造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90后”大学生思想早熟、对问题认识深刻、思维逻辑严密、思维方向堪比成年人的特点,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组织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向大学生灌输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没落思想侵蚀的能力,不轻易认同别人的思想和方法。

实施理论武装方法的前提是理论能被接受,而理论要被接受贵在理能感人、理能服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贵在以理感人、以理服人,要运用情理交融法,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化力。“情”就是在做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工作时,要付以真诚,开诚布公,以心换心,沟通情感。“理”就是要进行充分说理,把道理讲深讲透。既要毫不隐讳地批评缺点、错误,引导其自省、自警,又要善于发现优点和长处,给予表扬和褒奖,鼓励发扬光大。批评缺点,要避免简单片面,不但指出其问题所在,而且要帮助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指明改正的方向。这样,让当代大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启迪思想,感化心灵,才能使对方心情舒畅,心服口服,收到良好效果。

(二)实施活动熏陶方法,优化思想教育环境

“90后”大学生思维开阔,喜欢提问题,有好奇心、探求欲,善于在激烈的争论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善于经过深刻思考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他们对水平低,平庸的说教、套话、大话早已厌烦。因此,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受教育于熏陶之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也就是说,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健康主题的辩论赛,不仅可以让“90后”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升华思想理念,还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并还能够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文化环境。

针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错位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辩论比赛、重走长征路等“继承艰苦奋斗革命传统、养成艰苦朴素优良作风”的教育,改变他们信奉金钱至上、享乐至上、乐于消费,过度追求环境条件优越性等不良作风。

同时,在活动熏陶法中,我们还应特备注意榜样的作用。实践证明,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学生,比起说报教育来,能更加服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这就能够收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这就要我们善于在学生中发现德才兼备的学生,并加以培养提拔使用,树立出在身边的形象的生动的榜样,以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促使“90后”大学生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不断向优秀学生看齐。

(三)运用挫折教育,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由于部分“90后”大学生的虚荣心太强,怕在别人目前丢面子,在其遇到挫折时,不能以正确方法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的方法。挫折感是指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人际沟通受到阻滞,致使成就感、安全感荡然无存,因此出现消极的情绪,心灰意冷,万念俱灰、悲观、忧郁,甚至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在大学生当中进行挫折教育并建立相应的挫折防卫机制。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的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对待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能力的教育。我们一方面要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适当给接受教育者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随时渗透抗挫折观念,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在挫折面前手足无措,给予其任何情况下都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挫折,既要看到挫折的消极作用,也要看到挫折的积极作用,化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同时,还要由学校出面(或同时联合家庭)人为地设置些障碍制造些挫折,以此来锻炼学生们对于逆境的承受能力,培养他们更好地适应变化无常的生活,正确面对挫折并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来体验这种战胜了挫折之后的成就感,品味成长的愉悦。最后还要建立挫折防卫机制。挫折防卫机制是指在人遇到挫折时,有意无意地寻求摆脱由挫折产生的心理压力减轻精神痛苦,恢复正常情绪和心理平衡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的方式。在大学生遭受挫折时,应引导他们面临挫折时学会面对现实,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把遭受挫折的伤痛升华为学习工作等积极行为的动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总之,对“90后”大学生自信张扬、特立独行的特点,当前思政教育要实施关爱感召法,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向心力,并结合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等多种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通过有针对性、有感染力、具有民主氛围的参观讲解、座谈讨论、调查走访等形式,让学生心悦诚服,使其明辨是非善恶,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水平。同样,通过榜样示范法,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从而使其转变思想观念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达到应有的效果,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列宁. 列宁全集[M](第39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99.

[2] 章小亮. “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教育学术月刊,2010(5):43~44.

[2] 李慧. 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四个转变[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5):32~33.

[3] 蒋明军,徐松如,王珊等. “80后”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10(7):32~36.

[4] 姜岩,宋瑞梅. “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变化规律与管理研究——山东工商学院“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J]. 科技资讯,2010(12):243~244.

[5] 郑顺爱. “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思考[J]. 大众文艺,2010(3):161.

[6] 胡颖杰,孙国庆.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0):76~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